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东莞地区中老年非暴力性骨折107例及无骨折求诊者392例超声骨密度测定
1
作者 谢文伟 姚汉刚 +3 位作者 熊秉刚 谢雪霞 吴彩玉 廖德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523-4526,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骨密度/骨质量测量仪对东莞地区中老年非暴力性骨折患者进行检测,探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并确立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3-09/2006-08在东莞石龙人民医院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的非暴力性骨折东... 目的:应用超声骨密度/骨质量测量仪对东莞地区中老年非暴力性骨折患者进行检测,探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并确立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3-09/2006-08在东莞石龙人民医院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的非暴力性骨折东莞地区中老年患者107例,男30例,女77例;同期同龄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的无骨折求诊者392例,作为对照组,男83例,女309例。②实验分组:根据年龄分为3个时期:46~60岁为老年前期、61~75岁为老年期、76岁以上为高龄期,以及相应男女组及骨折与非骨折组。③实验方法:采用法国DMS公司UBIS5000型超声骨密度/骨质量测量仪对中老年非暴力性骨折者、无骨折就诊者进行超声骨密度测量。④实验评估:比较两组男女及不同年龄段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超声传播速度、骨硬度指数、T值(代表患者测量值如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和20岁正常人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Z值(代表患者测量值如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和同龄正常人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499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总体比较:男、女性骨折组与非骨折组比较,除超声传播速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超声振幅衰减、骨硬度指数、T值、Z值)非骨折组高于骨折组(P<0.01)。②分年龄组比较:老年前期组与总体一致,老年组、高龄组主要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方差分析对女性骨折组各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除骨硬度指数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男性骨折组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得出与女性一样结果。③男性与女性骨折组比较:除T值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外(P<0.01),其余指标(超声振幅衰减、超声传播速度、骨硬度指数、Z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中老年人群骨质下降至一定程度(相应测量参数为骨折阈值)时容易发生脆性骨折。②致脆性骨折的骨质量条件与性别、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③东莞地区步入老年期后不论男女骨质疏松现象相当普遍,是否会出现骨折关键在于有否外力作用,对其预防性诊断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密度 中年人 老年人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对策 被引量:21
2
作者 余占洪 李素香 +2 位作者 谢文伟 余颖锋 曾兴栋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为38岁。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其中开放骨折3例,闭合骨折9例;桡骨双段骨折2例,10例... 目的探讨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为38岁。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其中开放骨折3例,闭合骨折9例;桡骨双段骨折2例,10例为尺桡骨单骨折。初次手术内固定选择:尺桡骨均采用钢板内固定5例;桡骨应用钢板,尺骨克氏针内固定4例;尺桡骨均应用克氏针内固定者3例。骨折不愈合后二次手术全部病例采用7~9孔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12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尺骨骨折不愈合11例,其中5例钢板内固定者4例断裂,1例松动,7例克氏针固定者6例不愈合;桡骨骨折不愈合1例为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物失效发生在随访3~12个月之内。二次内固定治疗后无内植物折断、失效等病例发生。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0个月。根据前臂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选择不当、固定不牢靠、骨折端缺损较多、过早的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尺桡骨特殊的解剖及近尺桡关节和远尺桡关节在前臂旋转中承受不同的扭转力,以及尺骨内固定材料抗扭转力不够也是导致尺骨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骨折 骨折不愈合 内固定 植骨融合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苏厂尧 余占洪 +3 位作者 廖德允 谢文伟 姚汉刚 李再学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手术前后行X线片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矢状面指数(SI),评定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手术前后行X线片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矢状面指数(S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20.0±9.6)min,出血量200~2 400 mL,平均(600.0±16.5)mL。患者术后1周及3、6、12个月SI显著小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1周及3、6、12个月时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周及3、6、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1周及3、6、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时骨折均完全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拔钉、钉棒折断等。11例术前下肢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为C、D级患者术后康复,随访3个月,Frankel分级达到E级。结论经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的6钉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良好,术后伤椎高度丢失减少,内固定牢固,有利于伤椎的融合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 内固定术
下载PDF
锁定钢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汉刚 余占洪 +3 位作者 余颖锋 曾兴栋 苏厂尧 廖德允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0期23-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6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3岁,平均52岁。根据Neer分型,3部分骨折19例;...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6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3岁,平均52岁。根据Neer分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13例。骨折复位后进行同种异体骨植入,通过骨折的大结节骨块下方进行骨折端植骨,锁定钢板螺钉固定。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8~16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骨折8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9例,可4例,全组优良率87.5%。结论锁定钢板的螺钉锁扣于接骨板上,能够提高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及伴有骨质疏松患者的固定效果,同种异体骨移植能有效消除Neer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骨缺损,有利于骨折断的愈合和牢靠固定,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肱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 骨移植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占洪 黎明华 +3 位作者 李再学 谢文伟 姚汉刚 苏厂尧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0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来治疗患者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2例,对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受伤椎体在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来治疗患者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2例,对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受伤椎体在手术前后的具体矢状面指数(si)的差异。结果该研究组患者切口均无感染,手术以后脊髓神经症状没有加重现象。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5个月,植骨在术后6个月均融合。患者前后椎体前缘的高度和矢状面指数变化与手术以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5)。该组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等现象。结论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方法来治疗胸腰椎的骨折,其椎体高度的恢复效果较好,手术以后伤椎的高度丢失减少,且内固定牢固,非常有利于伤椎的快速融合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汉刚 余占洪 +4 位作者 余颖锋 谢文伟 苏厂尧 李再学 廖德允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5期17-18,20,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8例92个椎体,局部麻醉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强化压缩骨折椎体,对术前术后腰椎疼痛,手术椎体...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8例92个椎体,局部麻醉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强化压缩骨折椎体,对术前术后腰椎疼痛,手术椎体前缘高度等数据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低于5%;术后3d疼痛缓解明显,VAS评分为(1.8±1.2);较术前VAS评分(7.2±1.6)明显下降,主观治疗满意度为96%;术后自由下地站立时间为(5.6±2.7)d;2例术后出现一侧下肢疼痛麻木,经对症治疗好转,不影响下肢功能;5例出现无症状椎管内骨水泥渗漏,7例出现椎体周围骨水泥渗漏,没有症状未予处理。结论经皮椎弓根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近期治疗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有效的强化骨折椎体的强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椎体骨折 形态学 并发症
下载PDF
三踝骨折内固定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苏厂尧 余占洪 曾兴栋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踝关节稳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34例三踝骨折,男20例,女14例;年龄18~62岁,平均41.5岁。治疗方法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应用外踝解剖钢板固定,内踝及后踝空心钉固定。术后...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踝关节稳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34例三踝骨折,男20例,女14例;年龄18~62岁,平均41.5岁。治疗方法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应用外踝解剖钢板固定,内踝及后踝空心钉固定。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 34例得到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4.1%。结论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牢固的内固定以及术后早期正规的功能锻炼对改善远期疗效,对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PV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志坤 李再学 +2 位作者 张贤森 冯庆裕 谢文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52例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行PVP 25例(PVP组),保守治疗27例(保守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52例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行PVP 25例(PVP组),保守治疗27例(保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活动能力。结果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治疗前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6 d和随访期间PV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VAS评分、ODI、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而且明显优于保守组(P<0.01)。PVP组5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4例其他节段骨折,保守组7例其他节段骨折(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与保守治疗比较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究PFNA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德允 姚汉刚 +1 位作者 余颖锋 谢文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6期20-22,共3页
对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纽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 对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纽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6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8,P〈0.05);观察纽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40.O%),差异显著(X^2=4.326,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9
10
作者 余颖锋 谢文伟 +1 位作者 姚汉刚 余占洪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和股骨近端髓内钉一抗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共63例,平均年龄(78.7±7.8)岁,按照...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和股骨近端髓内钉一抗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共63例,平均年龄(78.7±7.8)岁,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LCD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固定,PFNA组采用PFNA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活动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活动时间明显低于LCP组,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为有效的治疗措施,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中远期疗效肯定,是较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冷敷疗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应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余占洪 李素香 +2 位作者 苏厂尧 余颖锋 谢文伟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93-94,共2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术后急性期存在着疼痛、肿胀、失血等不良反应。不仅加重患者术后痛苦,还影响康复进程。冷敷疗法(coldtherapy)是利用寒冷刺激皮肤或黏膜以治疗疾病的物理方法,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某... 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术后急性期存在着疼痛、肿胀、失血等不良反应。不仅加重患者术后痛苦,还影响康复进程。冷敷疗法(coldtherapy)是利用寒冷刺激皮肤或黏膜以治疗疾病的物理方法,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某些医疗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应用 冷敷疗法 影响因素 术后 不良反应 康复进程 物理方法
原文传递
后壁的完整性对中青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志坤 余占洪 +3 位作者 苏厂尧 姚汉刚 廖德允 谢文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后壁完整性对中青年移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2000-06—2009-02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移位股骨颈骨折120例,按股骨颈后壁的完整性分为2组,A组58例为移位但后壁完整的股骨... 目的探讨股骨颈后壁完整性对中青年移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2000-06—2009-02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移位股骨颈骨折120例,按股骨颈后壁的完整性分为2组,A组58例为移位但后壁完整的股骨颈骨折,B组62例为移位且后壁骨折的股骨颈骨折。记录2组复位后的Garden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例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数,股骨颈短缩例数,骨折再次移位例数,改行髋关节置换术例数及时间。结果 120例术后至少随访5年。2组骨折复位后Garde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1例于第1次术后(24.4±3.3)个月改行髋关节置换术,B组26例第1次术后(12.6±2.7)个月改行髋关节置换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后壁的完整性对于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后壁完整性 闭合复位 空心钉 内固定 中青年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强 贝抗胜 +2 位作者 姚汉刚 章良森 刘建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修复术 软组织缺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外伤性下颈椎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文伟 李再学 +3 位作者 王志坤 余占洪 姚汉刚 苏厂尧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策略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4-06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下颈椎损伤。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24例,其中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3例;采用颈后路减压手术治疗10例;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 目的探讨下颈椎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策略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4-06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下颈椎损伤。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24例,其中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3例;采用颈后路减压手术治疗10例;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2例。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10~58个月。平均21个月。按JOA评分计算改善率,本组平均改善率53-3%;优9例,良13例,可9例,差5例,优良率61.1%。术后患者椎管矢状径增加,椎管横截面面积明显扩大,脊髓膨隆良好,原致压情况明显改善。3例完全性截瘫患者术后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肺功能衰竭。结论根据下颈椎损伤的类型、SUC评分、影像学诊断能有效指导下颈椎脊髓损伤术前治疗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损伤 脊髓损伤 SLIC评分 内固定 后路减压
原文传递
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占洪 王志坤 +3 位作者 谢文伟 苏厂尧 廖德允 姚汉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 比较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5例;年龄16~63岁,平均25.5岁,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 目的 比较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5例;年龄16~63岁,平均25.5岁,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2组:前臂背侧单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单切口组)和前臂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双切口组),观察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5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骨间背神经损伤情况,并于术后2、12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评定前臂功能,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38例患者术后获6~3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单切口组与双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12周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切口长度、术后5d的VAS评分和术后2周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出现1例骨间背神经损伤, 结论 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术中暴露及中期疗效均满意,但前者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且较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髋动力螺钉与锁定钢板治疗不同年龄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汉刚 余占洪 +2 位作者 苏厂尧 余颖锋 曾兴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同年龄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54例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患者以6...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同年龄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54例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患者以65岁为标准分成两组,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5.5个月(11~26个月),65岁以下DHS内固定组愈合率90.47%,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愈合率94.4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以上DHS内固定组愈合率69.70%,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愈合率91.67%,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髋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标准评价,65岁以下DHS内固定组优良率62.96%,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为80.9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显骨质疏松的粗隆间骨折,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均是内固定的理想选择。高龄患者伴有明显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疗效明显优于DHS,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腘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占洪 谢文伟 +2 位作者 姚汉刚 李素香 余颖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腘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解剖学特点。方法经腘窝入路倒L切口进入膝关节后方,T型或者L型钢板后方支撑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方或者内外侧平台骨折合并后方粉碎骨折12例,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所有... 目的探讨经腘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解剖学特点。方法经腘窝入路倒L切口进入膝关节后方,T型或者L型钢板后方支撑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方或者内外侧平台骨折合并后方粉碎骨折12例,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所有病例4.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Holh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2例。结论采用经腘窝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骨折部位暴露充分,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枢椎影像学测量与镁合金中空拉力螺钉设计与制作
18
作者 王志坤 夏虹 +4 位作者 曾兴栋 苏厂尧 谢文伟 张余 马立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齿状突及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基本影像数据,指导设计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内固定可降解AZ31B镁合金中空螺钉设计与制作。探讨采用镁合金中空拉力螺钉治疗Ⅱ型齿状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来自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正常成人齿状突螺旋C... 目的研究正常人齿状突及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基本影像数据,指导设计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内固定可降解AZ31B镁合金中空螺钉设计与制作。探讨采用镁合金中空拉力螺钉治疗Ⅱ型齿状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来自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正常成人齿状突螺旋CT影像资料150份,Ⅱ型齿状突骨折影像资料43份,在计算机上采用螺旋CT的影像标尺直接测量枢椎的总高度、齿状突长度、骨折线距齿状突尖的距离、齿突后倾角及枢椎可供中空螺钉固定长度。根据影像学数据设计出理想的镁合金中空螺钉并在6具尸体标本模拟ⅡB型齿状突骨折镁合金中空螺钉内固定,术后目测骨折端即时稳定性。结果枢椎高度为(35.11±4.15)mm,齿状突长度(14.99±1.26)mm,齿状突基底的冠状径为(8.94±1.26)mm,矢状径为(10.20±1.02)mm,骨折线距齿状突尖的距离为(10.49±1.75)mm,进针后倾角(17.56±5.29)°。结论国人Ⅱ型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的螺钉长38 mm,直径3.5 mm,远端螺纹长约1 cm较合适。设计出可降解AZ31B镁合金中空螺钉外表美观,与临床使用钛合金中空螺钉外形基本相符,操作便利,目测骨折端即时稳定性好,为下一步行生物力学检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镁合金中空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混合强化羊椎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坤 张贤森 +3 位作者 李再学 冯庆裕 陈建庭 谢文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混合物强化羊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的可行性以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市售成年山羊腰椎(L1~L5)椎体共75个,首先脱钙处理制备骨质疏松椎体模型,测量椎体体...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混合物强化羊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的可行性以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市售成年山羊腰椎(L1~L5)椎体共75个,首先脱钙处理制备骨质疏松椎体模型,测量椎体体积以及脱钙前后椎体质量、骨密度。然后将骨质疏松椎体模型置于力学试验仪,测量失效强度、失效位移以及刚度后,制备椎体压缩性骨折模型并分别注射同种异体骨(A组,n=25)、PMMA骨水泥(B组,n=25)、同种异体骨及PMMA骨水泥1∶1比例混合物(C组,n=25)进行强化,CT观察椎体中植入物分布后,再次测量椎体失效强度、失效位移以及刚度。结果各组椎体脱钙前质量、骨密度及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钙后椎体骨密度及下降比、质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脱钙前后椎体质量以及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示各组填充物在椎体内弥散均匀,均无渗漏表现。骨折前,3组椎体失效强度、失效位移及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强化处理后,A组失效位移明显大于B、C组,失效强度及刚度小于B、C组;C组失效位移大于B组,失效强度及刚度小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组失效强度(P>0.05)外,其余各组组内骨折前与强化后的失效强度、失效位移以及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MA骨水泥与同种异体骨1∶1比例混合物能提高羊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强度,同时恢复椎体初始刚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作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填充材料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同种异体骨 经皮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加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文伟 利盛成 +5 位作者 姚汉刚 熊秉刚 廖德允 苏厂尧 黎明华 黎润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2000年3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28例,年龄75~99岁。取后外侧切口,...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2000年3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28例,年龄75~99岁。取后外侧切口,术中力求大小粗隆骨块的复位,钢丝固定,确定前倾角及假体插入深度后,安放人工股骨头。结果 28例术后获7个月至3年随诊,平均1.5年,术后3个月按 Harris 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8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达75%,未出现畸形病例,随诊期间未发现有关节脱位,有1例术后1年有假体下沉现象。差2例为术后内科病加重,影响功能恢复,1例术后1年后死于内科疾病。结论加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快,能早期负重,减少并发症、死亡率,但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以及掌握手术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加长柄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 高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