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分析
1
作者 何兴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4-705,共2页
目的:分析女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探讨女性AHCM误诊的原因,提高对女性AHC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本院6例女性AHCM的误诊病历,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分析出女性AHCM误诊的常见3种原因。结论:要重视女性AHCM的发病... 目的:分析女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探讨女性AHCM误诊的原因,提高对女性AHC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本院6例女性AHCM的误诊病历,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分析出女性AHCM误诊的常见3种原因。结论:要重视女性AHCM的发病率,正确识别女性AHCM的临床特点,减少对女性AHCM的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误诊
下载PDF
强化降脂治疗与介入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敬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与介入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1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强化降脂组)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措施,B组(介入治疗组)给予患者介入治疗及常规治疗措施,观察患者冠心病再...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与介入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1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强化降脂组)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措施,B组(介入治疗组)给予患者介入治疗及常规治疗措施,观察患者冠心病再发率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血脂水平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DL-C、TG、TC及CRP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意义;治疗后1个月,LDL-C、TG、TC及CRP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其中A组下降更明显,且LDL-C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与B组相比,A组LDL-C、TG、TC及CRP水平下降更明显,HDL-C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预防比较结果显示:A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组每月检测患者肝功能未发现,6例患者1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但随后两个月后正常,其余患者有明显的肝功能的损害出现。结论:在CAD患者的二级预防中,与介入治疗相比,强化降脂治疗可以得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且患者之后的CAD再发生率亦降低,该预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阿托伐他汀 治疗应用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降血脂药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心房纤颤的临床药物治疗
3
作者 赵敬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0期455-456,共2页
心房颤动日益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由此引发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心衰加重、脑及重要脏器栓塞等并发症正成为临床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难题。如何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抗凝、抗栓药物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联合应用尤为重要,现... 心房颤动日益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由此引发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心衰加重、脑及重要脏器栓塞等并发症正成为临床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难题。如何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抗凝、抗栓药物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联合应用尤为重要,现就心房颤动的特点及药物治疗作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抗栓治疗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3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王鹏 卢静海 +4 位作者 王贺玲 于丽天 谭慧琼 熊长明 杨跃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 探讨近7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心脏病及致病微生物特点及变迁.方法 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至2012年住院治疗的IE患者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分布及临床转归情况.并对不同亚... 目的 探讨近7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心脏病及致病微生物特点及变迁.方法 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至2012年住院治疗的IE患者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分布及临床转归情况.并对不同亚组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占6.8% (25/368),先天性心脏病占31.8%(117/368),心脏手术或介入检查及治疗术后被视为独立群组,占22.8%(84/368),无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占14.1%(52/368).血培养阳性率为46.2%(170/368),其中草绿色链球菌仍然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27.6%(47/17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5.9%(27/170).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后心内膜炎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26.7%(12/45).临床表现常见有发热(81.3%,299/368)和心脏杂音(78.2%,288/368).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87.8%,323/368),其次为栓塞并发症(16.0%).298例(80.9%)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现阳性发现,其中211例发现赘生物,与术中及病理发现吻合率高.住院病死率为6.7%,死亡及未愈者普遍表现为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及菌血症.亚组对照结果发现2009年后发病的IE亚组基础病因中外科及介入术后IE明显多于2009年前亚组(27.5%比19.2%).人工瓣膜IE中葡萄球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明显高于自体瓣膜组(44.4%比19.8%).结论 IE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手术治疗后的比例明显升高,基础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人工瓣膜IE致病菌中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明显高于自体瓣膜IE.IE血培养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阳性表现成为最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多为内科治疗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或脓毒血症病例,尽早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细菌性 流行病学 症状和体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