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病毒治疗应答反应研究
1
作者 张丽 陈雅雯 +3 位作者 盖琳 邱红 甄鑫 常静霞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共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24例和CHB/CHC患者17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索磷布...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共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24例和CHB/CHC患者17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或恩替卡韦联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48 w或24 w,随访24 w。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RT-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或HCV RNA载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17例CHB/CHC患者中,有HBV感染家族史、HCV感染家族史、输血史3例和药物滥用分别占41.2%、23.6%、17.6%和17.6%,慢性肝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分别占70.6%、23.6%和5.8%;在治疗前,CHB/CHC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CHB或CHC患者,而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CHB患者,血清HCV RNA载量显著低于CHC患者(P<0.05),在治疗后,CHB/CHC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仍显著高于CHB或CHC患者(P<0.05),而三组血清病毒载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CHB/CHC患者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CHB或CHC患者(P<0.05);在随访24 w末,三组患者均未发生病毒学突破或病情复发情况。结论本研究未观察到CHB合并CHC患者临床病情与CHB或CHC患者有显著区别,对抗病毒治疗应答良好,其远期疗效和临床结局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共同感染 临床特征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五酯胶囊对大鼠体内辛伐他汀及其代谢物辛伐他汀酸药代动力学影响
2
作者 孙青 孙建芳 +2 位作者 李力 常会超 周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42-1249,共8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浓度,并考察单剂量五酯胶囊对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简单的液液萃取法(LLE),以洛伐他汀为内标,选用Agilent Eclipse-C 18(2.1 mm×15...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浓度,并考察单剂量五酯胶囊对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简单的液液萃取法(LLE),以洛伐他汀为内标,选用Agilent Eclipse-C 18(2.1 mm×150 mm,3.5μm)为色谱柱,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5∶95,V/V)为流动相。采用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将1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实验组先灌胃给予五酯胶囊内容物150 mg/kg(每粒含五味子甲素11.25 mg),15 min后,再灌胃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两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时间点0.25、0.5、0.75、1.0、2.0、3.0、4.0、6.0、8.0、12.0 h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约0.5 mL于肝素管中。通过Phoenix软件计算得到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的辛伐他汀、辛伐他汀酸分别在5~50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辛伐他汀r=0.9940,辛伐他汀酸r=0.99454),最低定量下限分别为5 ng/mL,日内标准偏差与日间标准偏差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可达80%以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对照组与实验组),C max[(97±24)vs.(590±227)ng/mL,(385±137)vs.(1322±502)ng/mL]、AUC 0-t[(446±70)vs.(1315±535)ng·h·mL-1,(1305±531)vs.(3393±1047)ng·h·mL-1]、t 1/2[(2.37±0.18)vs.(2.93±0.78)h,(2.39±0.43)vs.(3.44±0.80)h]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LC-MS/MS法快捷、简单、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测定;五酯胶囊对大鼠体内的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影响,提示临床两药联用可能会发生显著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相芳 史坚强 +2 位作者 姚可娟 相红 李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65-469,共5页
青蒿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等,是一种抗疟疾特效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不仅具有抗疟活性,还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青蒿素类药物可以预防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作用,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 青蒿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等,是一种抗疟疾特效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不仅具有抗疟活性,还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青蒿素类药物可以预防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作用,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甚至还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谱广、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无交叉耐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现状,就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肿瘤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抗肿瘤 细胞凋亡 血管生成 机制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瞿献莉 杨志慧 +2 位作者 秦小雪 李自雄 高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确诊的60例(82个瘤灶、21个门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于TACE手术前、后行MS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比较MSCT、DSA在T...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确诊的60例(82个瘤灶、21个门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于TACE手术前、后行MS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比较MSCT、DSA在TACE术前瘤灶个数、门静脉癌栓检出率及术后瘤灶局部复发+新发病灶、原发瘤灶局部复发、其他新发病灶以及门静脉癌栓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测方式检测肿瘤残留信效度。结果:60例患者经MSCT检测显示密集型40例,缺损型19例,稀少型1例。TACE术前MSCT和DSA瘤灶个数检出率分别为97.56%(80/82)和100.00%(82/82),两种检测方式瘤灶个数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和门静脉DSA癌栓检出率分别为100%(21/21)和28.57%(6/21),两种检测方式门静脉癌栓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33,P<0.05)。82个瘤灶中局部复发+新发病灶63个,80个原发瘤灶局部复发,35个其他新发病灶,16个门静脉癌栓。TACE术后MSCT瘤灶局部复发+新发病灶和其他新发病灶检出率为92.06%(58/63)和91.43%(32/35);DSA瘤灶局部复发+新发病灶和其他新发病灶检出率为77.50%(62/63)和100.00%(35/35),两种检测方式瘤灶局部复发+新发病灶和其他新发病灶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原发瘤灶局部复发和门静脉癌栓检出率为67.50%(54/80)和100.00%(16/16);DSA原发瘤灶局部复发和门静脉癌栓检出率为51.25%(41/80)和31.25%(5/16),两种检测方式原发瘤灶局部复发和门静脉癌栓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9,x^(2)=16.762;P<0.05)。MSCT检测肿瘤残留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41%、91.57%和89.77%,DSA检测肿瘤残留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35%、94.01%和92.35%。结论:MSCT在检测门静脉癌栓、原发瘤灶局部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MSCT)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 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胃癌靶向治疗过程中血清HER2-ECD检测1例报道
5
作者 邢继成 何玉杰 +1 位作者 朱春燕 邱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5期2159-2161,共3页
胃癌精准治疗的分子靶点中,临床意义最明确、应用最广泛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胃癌中HER2阳性率为12%~20%[1]。HER2阳性往往预示着肿瘤进展快、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血道转移,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预后不佳。研究发现,分泌入血清中... 胃癌精准治疗的分子靶点中,临床意义最明确、应用最广泛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胃癌中HER2阳性率为12%~20%[1]。HER2阳性往往预示着肿瘤进展快、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血道转移,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预后不佳。研究发现,分泌入血清中HER2胞外区(ECD)的水平可以有效反映组织学HER2表达情况[2],目前临床上检测患者HER2表达水平的方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由于其主观性、滞后性和难以取材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血清HER2-ECD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2胞外区 胃癌 赫赛汀
下载PDF
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德翔 张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49-1350,135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与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80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肝炎组(n=74)、肝纤维...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与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80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肝炎组(n=74)、肝纤维化组(n=42)、肝硬化组(n=44)与肝癌组(n=20)。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疾病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结果肝癌组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高于肝炎组、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肝炎组、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水平与患者病情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84、0.319,P<0.05),Fib、ATⅢ水平与患者病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417、-0.454,P<0.05)。PT、APTT、Fib和ATⅢ水平是导致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标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且凝血功能指标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肝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