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PCR检测EV71病毒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国强 张永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讨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EV71病毒核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8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患者粪便中EV71病毒核酸,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性。结果:128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E... 目的:讨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EV71病毒核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8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患者粪便中EV71病毒核酸,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性。结果:128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EV71病毒核酸阳性者65例(50.78%)。结论:实时荧光RT-PCR技术是诊断手足口病的主要实验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检,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时应密切结合临床以防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RT-PCR 手足口病 病毒核酸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虞亦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23期2868-287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2018 年1 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7 例,根据是否发生细菌...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2018 年1 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7 例,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61 例与非细菌感染46例;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干式免疫荧光法测定PCT含量,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法测定CR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6和TNF-α含量.比较三组血清PCT、CRP、IL-6和TNF-α含量,PCT、CRP、IL-6和TNF-α阳性率,及PCT、CRP、IL-6和TNF-α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4.73 ± 0.87)ng/L、CRP(24.31 ± 5.42)mg/L、IL-6(15.48 ± 3.24)μg/L和TNF-α(19.39 ± 3.24)μg/L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832、10.271、24.352、29.318,均P<0.05);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95.08%)、CRP阳性率(93.44%)、IL-6阳性率(80.33%)和TNF-α阳性率(75.41%)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 PCT 阳性率(34.78%)、CRP 阳性率(39.13%)、IL-6 阳性率(50.00%)和TNF-α阳性率(45.65%)高于对照组(2.00%)、(2.00%)、(6.00%)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6.521、14.352、10.298、7.489,均P<0.05);PCT、CRP、IL-6和TNF-α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各单项指标.结论 血清PCT、CRP、IL-6和TNF-α水平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非细菌感染性疾病 健康体检者 诊断
原文传递
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实验室诊断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新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241-3243,共3页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差异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542份生殖道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和培养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同时对培养阳性的进行药敏鉴定。结果 925例经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标本Uu阳性491例...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差异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542份生殖道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和培养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同时对培养阳性的进行药敏鉴定。结果 925例经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标本Uu阳性491例,阳性率53.08%,617例经培养检测检出Uu阳性265例,阳性率42.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5例阳性的标本耐药率最高为诺氟沙星72.45%,敏感性较高是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分别为98.49%、98.49%、98.87%、96.60%。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Uu检出率要较培养法检出率要高,Uu对多西环素的耐药性低,对诺氟沙星耐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 解脲脲支原体 药物敏感性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培养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脲支原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新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检测解脲脲支原体(Uu)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8例未经治疗的门诊就诊者和35例确诊为Uu感染的患者经抗菌药物应用两周停药1周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和培养技术进行Uu的检测。结果 278例首次就诊者经...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检测解脲脲支原体(Uu)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8例未经治疗的门诊就诊者和35例确诊为Uu感染的患者经抗菌药物应用两周停药1周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和培养技术进行Uu的检测。结果 278例首次就诊者经实时荧光PCR检测Uu阳性125例,阳性率44.96%,培养阳性113例,阳性率40.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确诊为Uu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后停药1周,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12例,阳性率34.29%,但病原体含量要远远低于用药初期,35例患者经培养阳性5例,阳性率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在判断是否存在Uu感染时要较培养法灵敏,对经抗菌药物治疗停药后判断是否治愈时培养法要较荧光PCR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解脲脲支原体 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