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变异度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应君 冯春 陈郧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变异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33例冠心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A组),29例冠心病有室性心律失常者(B组)及26例正常对照者的24小时心室复极指标:最快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ax,最慢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i...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变异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33例冠心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A组),29例冠心病有室性心律失常者(B组)及26例正常对照者的24小时心室复极指标:最快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ax,最慢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in及其差值QTcd(QT变异度)。结果 B组较对照组及A组QTcmax(P<0.01及P<0.01),QTcd(P<0.01及P<0.05)显著增大,而A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变异度增大,它可能与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QT间期 变异度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J-T间期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郧 冯应君 王波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8-79,9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 (观察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各26例的24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meanR_R、SDNN、SDANN、SDNNI、RMSSD、PNN50,以及心室复极指标最大J_T间期 (J_Tmax)及其校正值 (J_Tcmax) ,JT...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 (观察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各26例的24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meanR_R、SDNN、SDANN、SDNNI、RMSSD、PNN50,以及心室复极指标最大J_T间期 (J_Tmax)及其校正值 (J_Tcmax) ,JT间期离散度 (J_Td)及其校正值 (J_Tc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meanR_R(P<0.01)、SDNN(P<0.05)、SDANN(P<0.05)、RMSSD(P<0.01)、PNN50(P<0.01)以及J_Tmax(P<0.05)、J_Td(P<0.05)、J_Tcd(P<0.01)显著增大。结论认为迷走神经张力提高而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以及局部心室肌提前复极是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机制 ,另外早期复极综合征还可能存在着局部心肌延迟复极及复极离散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极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J-T间期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变异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江红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心率变异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心电图 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踏车运动试验中校正QT间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应君 向阳 +2 位作者 陈郧 唐佩 冯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0-361,共2页
目的 :探讨校正 QT间期 (Q Tc)在踏车运动试验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析 16 5例确诊或疑诊冠心病 (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亚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前后 QTc的动态变化 ,计算以运动后即刻 QTc≥430 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的... 目的 :探讨校正 QT间期 (Q Tc)在踏车运动试验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析 16 5例确诊或疑诊冠心病 (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亚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前后 QTc的动态变化 ,计算以运动后即刻 QTc≥430 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的临床价值 ,并与传统 ST段下移标准的临床价值进行对照。结果 :CHD组运动后即刻 ,2、4m in QTc较运动前均显著延长 (均 P <0 .0 1) ,而冠状动脉正常组运动后即刻 QTc较运动前仅轻度延长 (P <0 .0 5 ) ;以运动后即刻 QTc≥ 430 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其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0 .886 (P <0 .0 2 )、0 .884(P >0 .0 5 )、0 .885 (P <0 .0 2 )、0 .913(P <0 .0 5 )、0 .849(P>0 .0 5 ) ,显著优于传统的 ST段下移标准。结论 :运动后即刻 QTc≥ 430 ms可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它有利于克服 ST段下移标准误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试验 校正QT间期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女性踏车运动试验中QTc延长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应君 赵幺祥 张英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 :探讨女性踏车运动试验前后校正QT间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析 14 5例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检查的女性患者亚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前后QTc的动态变化 ,计算以运动后即刻QTc较运动前QTc延长≥ 4 0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的临床... 目的 :探讨女性踏车运动试验前后校正QT间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析 14 5例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检查的女性患者亚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前后QTc的动态变化 ,计算以运动后即刻QTc较运动前QTc延长≥ 4 0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的临床价值 ,并与传统ST下移标准的临床价值进行对照。结果 :冠心病(CHD)组运动后即刻QTc与运动前QTc的差值 (即刻ΔQTc)较非CHD组显著增大 ,且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大 ;以运动后即刻ΔQTc≥ 4 0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其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 90 .0 % (P<0 .0 5 )、88.7% (P <0 .0 1)、89.0 % (P <0 .0 1) ,显著优于传统的ST标准。结论 :女性CHD患者运动试验后QTc显著延长 ,运动后即刻ΔQTc≥ 4 0ms可作为女性运动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它有利于克服运动试验中ST标准对女性CHD患者误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试验 心电描记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