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潮河段污染底泥疏浚扰动对水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红伟 尚晓 赵天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08-111,116,共5页
通过实验室水槽实验,研究了感潮河段疏浚时机械作用对污染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并与底泥污染物静态释放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底泥表面被破坏并产生再悬浮时,底泥中的耗氧性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比静态扩... 通过实验室水槽实验,研究了感潮河段疏浚时机械作用对污染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并与底泥污染物静态释放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底泥表面被破坏并产生再悬浮时,底泥中的耗氧性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比静态扩散时大得多。根据实验结果,分别针对静态水流和动态水流条件,利用菲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推导了反映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流 底泥污染物 静态释放 再悬浮 化学需氧量 苏州河 上海市
下载PDF
疏浚水流扰动作用下的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红伟 尚晓 +1 位作者 张坤 江帅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81-85,共5页
河流湖泊疏浚时,由机械扰动水流造成的底泥再悬浮污染物释放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循环长直水槽试验,研究了水动力学条件对底泥污染物内源释放效应的影响。分别在上覆水体静止和流动情况下,分析了水体CODC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体的自净... 河流湖泊疏浚时,由机械扰动水流造成的底泥再悬浮污染物释放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循环长直水槽试验,研究了水动力学条件对底泥污染物内源释放效应的影响。分别在上覆水体静止和流动情况下,分析了水体CODC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体的自净作用在动水条件下显著增强。动态水流通过减小底泥-水界面浓度边界层厚度和破坏底泥-水界面底泥表面结构,增大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和通量。底泥CODCr释放量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在水深较浅时,波浪会破坏底泥表层结构,引起底泥污染物的再悬浮释放。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底泥污染物释放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迂回减小,底泥内部污染物向泥-水界面的扩散维持了底泥内源释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扰动 水动力 底泥再悬浮 化学需氧量 水污染
下载PDF
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压载块抗水流掀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费新 马兴华 +1 位作者 张忱 洪国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3,共6页
通过稳定性物模、Fluent二维数模、受力测试等手段,研究和分析纯流条件下4种常用混凝土联锁块护底软体排压载块的稳定性、失稳过程、失稳临界流速,以及水深和压载部位(排边缘、搭接处、中间部位)等因素对压载块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研究... 通过稳定性物模、Fluent二维数模、受力测试等手段,研究和分析纯流条件下4种常用混凝土联锁块护底软体排压载块的稳定性、失稳过程、失稳临界流速,以及水深和压载部位(排边缘、搭接处、中间部位)等因素对压载块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现行规范公式提出了水深、结构尺寸及压载部位等因素的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新型压载块结构形式,并与常用压载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新型压载块稳定性均好于现用的4种压载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排 混凝土联锁块 临界流速 抗水流掀动
下载PDF
水泥-生石灰双掺处理淤泥含水率变化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红伟 江帅 +3 位作者 张晴波 常防震 王健 刘功勋 《中国港湾建设》 2015年第4期33-38,共6页
通过固化剂配比试验,研究水泥和生石灰处理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灰比的增加,淤泥处理土的含水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含水率和掺灰比条件下,水泥对淤泥含水率的降低效果要好于生石灰。初始含水率对生石灰... 通过固化剂配比试验,研究水泥和生石灰处理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灰比的增加,淤泥处理土的含水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含水率和掺灰比条件下,水泥对淤泥含水率的降低效果要好于生石灰。初始含水率对生石灰处理效果的影响要比水泥大,初始含水率越高,生石灰的处理效果越接近于水泥。水泥处理土的含水率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减小,3 d龄期后含水率降低率的增速逐渐变缓。在掺灰比等于或大于7%时,龄期对固化处理效果影响较大。水泥-生石灰双掺处理淤泥时,随着水泥掺量的减少和生石灰掺量的增加,淤泥处理土的含水率降低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同时,在水泥或生石灰掺量最大以及比值为1时均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比试验 水泥 生石灰 掺灰比 含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