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规范》(JTG/T3392-2022)释义
1
作者 胡彦杰 《中国公路》 2024年第10期22-25,共4页
现阶段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大多以不中断交通为原则,一般要求在维持一定通行能力的条件下实施道路施工,既要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的畅通,又要保证施工人员、机械及通行车辆的安全,难度较大。基于此,科学且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必不可少。2022... 现阶段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大多以不中断交通为原则,一般要求在维持一定通行能力的条件下实施道路施工,既要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的畅通,又要保证施工人员、机械及通行车辆的安全,难度较大。基于此,科学且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必不可少。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交通组织设计制定标准——《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规范》(JTG/T3392-2022)出台实施,为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改扩建 通行能力 道路施工 通行车辆 交通组织设计 不中断交通 高速公路运营
下载PDF
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黄土边坡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刚 唐道琼 夏小兰 《交通世界》 2011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工程概况 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灵宝-卢氏-西坪段)是交通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发展规划纲要》中侯马至十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豫西一纵规划的侯马至十堰高速公路北起山西侯马,途... 工程概况 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灵宝-卢氏-西坪段)是交通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发展规划纲要》中侯马至十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豫西一纵规划的侯马至十堰高速公路北起山西侯马,途经运城,跨越黄河.经河南灵宝.卢氏.止于湖北十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网规划 边坡设计 黄土 三峡 工程概况 组成部分 中部地区 河南省
下载PDF
厦门第二西通道海底隧道土建工程设计
3
作者 李鸿博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3,共7页
厦门第二西通道海底隧道是继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之后采用钻爆法修建的又一条跨海通道,隧道结构形式复杂,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的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对海底隧道设计中的热点问题如水压力荷载取值、防排水形式及结构抗腐... 厦门第二西通道海底隧道是继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之后采用钻爆法修建的又一条跨海通道,隧道结构形式复杂,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的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对海底隧道设计中的热点问题如水压力荷载取值、防排水形式及结构抗腐蚀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结构计算论证了在高水压力下应根据水压力的大小调整仰拱深度;设计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及水压力大小确定是否采用全封闭排水衬砌;对于排水衬砌可以对水压力进行折减;抗腐蚀设计时应重点考虑隧道内侧的抗腐蚀能力。相关成果对我国类似水下隧道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防水设计 结构设计 耐久性设计
下载PDF
在役高速公路局部结构缺陷门架式标志加固改造方案研究
4
作者 陈亚振 周涛 陈晨 《交通技术》 2024年第4期253-263,共11页
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在役高速公路常见的典型结构缺陷的门架式交通标志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研究门架式结构标志局部结构加固改造方案。经分析研究,加固改造方案可较大地强化门架式标志结构,经多年实践,文中所提的缺陷门架标... 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在役高速公路常见的典型结构缺陷的门架式交通标志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研究门架式结构标志局部结构加固改造方案。经分析研究,加固改造方案可较大地强化门架式标志结构,经多年实践,文中所提的缺陷门架标志局部改造方案合理,可为类似工程的门架标志加固改造提供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高速公路 局部结构缺陷 门架式标志 有限元分析 加固改造
下载PDF
某分离式立交桥桥台前墙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余祥宏 王勇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某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桥的0#桥台左幅前墙墙身出现了多条竖向裂缝,并逐渐扩大,与侧墙相接的挡墙也出现了向外的倾斜变形达14cm。笔者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分离立交 桥台裂缝 形成原因
下载PDF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14
6
作者 侯亘 李小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6期70-71,共2页
城市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手段,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最终目标。文中将"绿色交通"的概念引入城市交通规划,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以助力城市的... 城市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手段,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最终目标。文中将"绿色交通"的概念引入城市交通规划,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以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规划
下载PDF
多元软件交叉应用的框架结构内力求解通用程序
7
作者 高云龙 张永冠 张明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前有多种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的软件,例如SAP2000,ANSYS等,但是单一的采用这些软件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过程复杂,并且很难得到直观、易用的通用计算程序。本文通过EXCEL与ANSYS两种软件的交叉应用,联合使用VBA语言以及APDL语言,编写了直... 目前有多种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的软件,例如SAP2000,ANSYS等,但是单一的采用这些软件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过程复杂,并且很难得到直观、易用的通用计算程序。本文通过EXCEL与ANSYS两种软件的交叉应用,联合使用VBA语言以及APDL语言,编写了直观、易用的框架结构内力通用计算程序。结合明挖地铁车站和U形槽两种典型结构的工程实例,本文给出了通用程序的详细算例,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此通用程序可为从事相关研究与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VBA语言 APDL语言
下载PDF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行车安全风险评价及临时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8
作者 陈亚振 林玉坤 《土木工程》 2022年第8期944-953,共10页
针对现行规范体系不适应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临时交通安全防护的缺点,系统分析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工程特点及交通运行特征,构建了改扩建作业区行车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聚类评价方法对改扩建作业区行车安全风险分析,建立了改... 针对现行规范体系不适应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临时交通安全防护的缺点,系统分析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工程特点及交通运行特征,构建了改扩建作业区行车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聚类评价方法对改扩建作业区行车安全风险分析,建立了改扩建作业区的六级风险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临时交通安全防护体系设置建议,为类似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改扩建作业区 灰色聚类 安全风险评估 临时交通安全防护体系
下载PDF
多媒体在不同源代码中体现多样化景观画面的探讨
9
作者 陈伟 《科技风》 2011年第23期227-227,共1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实现了不同代码中的多样化景观画面呈现,支持公路监测的实时浏览、动态交互查询,以此提高公路设计过程中的可视化技术水平,实现平面、横面、纵面的设计平衡,将环境、地形等相结合,发挥多媒体的重要作...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实现了不同代码中的多样化景观画面呈现,支持公路监测的实时浏览、动态交互查询,以此提高公路设计过程中的可视化技术水平,实现平面、横面、纵面的设计平衡,将环境、地形等相结合,发挥多媒体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多媒体在不同源代码中体现多样化景观画面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源代码 景观画面 多样化
下载PDF
浅析高速公路碳质页岩高边坡处治措施
10
作者 严俊 孙进 熊小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1期148-148,共1页
碳质页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崩解,受扰动后,岩层极为破碎,呈煤渣状,层间结合更松弛,受基岩裂隙水的影响,加之地表补水充裕,岩层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强度降低,开挖后常会产生塌方、碎落等问题。高速公路碳质页岩边坡处治一直是工程界的一项难... 碳质页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崩解,受扰动后,岩层极为破碎,呈煤渣状,层间结合更松弛,受基岩裂隙水的影响,加之地表补水充裕,岩层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强度降低,开挖后常会产生塌方、碎落等问题。高速公路碳质页岩边坡处治一直是工程界的一项难题,本文以恩黔高速公路K73+800~K74+040段左侧边坡为例,简单分析碳质页岩高边坡处治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碳质页岩 边坡处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填路基变形特征及处置方案研究
11
作者 林彦德 张兴举 《青海科技》 2024年第3期175-182,190,共9页
针对同赛公路K44+920~K45+020段高填方,施工时换填上部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后,发现底部有渗水,施工时地下水和覆盖层处治力度不足,造成填方高约4 m时坡体出现较大规模的变形。为此,从滑坡成因、地质特征、几何特征出发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极... 针对同赛公路K44+920~K45+020段高填方,施工时换填上部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后,发现底部有渗水,施工时地下水和覆盖层处治力度不足,造成填方高约4 m时坡体出现较大规模的变形。为此,从滑坡成因、地质特征、几何特征出发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目前、工后的饱和、地震工况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并提出了在填方体内侧边沟下部设置深约3 m、基底位于下伏泥岩深度不小于0.5 m的截水盲沟;卸载目前填方,继而对下伏软弱饱水层进行彻底清除,并设置必要的排水盲沟后重新回填;在填方边坡的坡脚部位设置隔断式抗滑桩或护脚墙的处置方案。处置后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治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稳定系数 剩余下滑力 稳定状态 剪切破坏
下载PDF
桥梁结构地震碰撞分析模型的碰撞刚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祥 鞠三 +3 位作者 刘伟庆 徐秀丽 李雪红 李枝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9,共9页
针对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模拟问题,文中分别推导了基于波动理论的直杆共轴碰撞模型和基于接触单元法的刚体碰撞模型中相应的最大碰撞变形的计算式,并基于二者相等的关系给出了Kelvin模型和Hertz-damp模型中相应碰撞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对所... 针对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模拟问题,文中分别推导了基于波动理论的直杆共轴碰撞模型和基于接触单元法的刚体碰撞模型中相应的最大碰撞变形的计算式,并基于二者相等的关系给出了Kelvin模型和Hertz-damp模型中相应碰撞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对所建议方法的合理性和精确度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中建立方法计算的Kelvin模型的碰撞刚度数值明显小于较短主梁的轴向刚度,这一点与以前学者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相一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以前的碰撞刚度计算方法,采用本文建议的方法确定Hertz-damp模型的碰撞刚度时,可以显著提升其碰撞模拟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碰撞 KELVIN模型 Hertz-damp模型 直杆共轴碰撞模型 刚体碰撞模型 碰撞刚度
下载PDF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廉向东 陈拴发 +2 位作者 付其林 吴学文 王秉纲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5,共5页
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组成进行设计,并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弯曲试验和疲劳试验,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温拌改性剂掺量对沥青性能有显著影响,改性剂最佳掺量为2.5%~3.0%;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 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组成进行设计,并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弯曲试验和疲劳试验,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温拌改性剂掺量对沥青性能有显著影响,改性剂最佳掺量为2.5%~3.0%;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温拌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但混合料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混合料(WMA) 路用性能 试验
下载PDF
峡口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监测及支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鸿博 戴永浩 +1 位作者 宋继宏 付克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96-501,共6页
针对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的特点,对湖北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开展了地应力测试、隧洞收敛下沉、接触应力、结构受力等项目的监测工作。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虽然隧洞埋深不大,但由于构造应力的存在,仍属于高地应力区。施工监测结果表明,... 针对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的特点,对湖北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开展了地应力测试、隧洞收敛下沉、接触应力、结构受力等项目的监测工作。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虽然隧洞埋深不大,但由于构造应力的存在,仍属于高地应力区。施工监测结果表明,高应力软岩隧道变形与结构受力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与开挖方式、工作面距离以及支护时机密切相关。由于隧洞围岩软弱破碎,加之处于高应力作用下,在工作面通过后,岩体产生持续性的流变变形,导致隧洞产生挤压大变形和结构受力的持续增加,达到支护结构强度极限,最终导致围岩失稳和支护体系的失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高应力软岩大变形支护设计对策。研究成果为高应力软岩隧道变形与结构受力的时空效应性提供了监测数据支持,为峡口隧道的施工和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我国西部其他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流变 软岩 监测 支护措施
下载PDF
曲线梁桥不同约束形式下的受力性能及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翊策 鞠三 +3 位作者 徐秀丽 李雪红 李枝军 朱俊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6,72,共5页
为确定混凝土曲线梁桥不同固定约束形式下的受力性能及与墩高相适应的合理的固定约束形式,以某混凝土曲线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墩梁现浇固结和盆式固定支座2种边界形式对不同墩高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盆式固定... 为确定混凝土曲线梁桥不同固定约束形式下的受力性能及与墩高相适应的合理的固定约束形式,以某混凝土曲线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墩梁现浇固结和盆式固定支座2种边界形式对不同墩高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盆式固定支座形式相比,墩梁现浇固结使主梁受扭更加合理,且能很好地控制主梁径向位移;为了使桥墩受力更加合理,对于墩高较高的曲线梁桥(该研究为墩高8m以上)固定边界宜采用墩梁现浇固结,对于墩高较矮的曲线梁桥固定边界宜采用固定支座;为优化主梁扭矩和减小桥墩负担,建议在使用固定支座时设置径向外侧的预偏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梁桥 固定边界形式 墩高 内力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无纺布对海底隧道衬砌防水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谭忠盛 李健 +1 位作者 卓越 张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27-1932,共6页
采用无纺布作为防水层中的垫层,是国内外隧道工程中结构外层防水常用的措施,但对于无纺布如何改善隧道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及结构应力分布却一直缺乏相应研究。依托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对不同防排水方式(即全封堵、堵排结合及排放方式)的... 采用无纺布作为防水层中的垫层,是国内外隧道工程中结构外层防水常用的措施,但对于无纺布如何改善隧道衬砌背后水压力分布及结构应力分布却一直缺乏相应研究。依托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对不同防排水方式(即全封堵、堵排结合及排放方式)的隧道衬砌无纺布作用进行研究,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法,模型试验的比例尺为1:38.88,试验台架可同时施加土压力和水压力。通过模型试验得出结论:无论在全封堵条件还是限排条件下,无纺布均起到很好的集水、附水的作用,加强了水在衬砌四周的流动性、相互补给性,使衬砌周围的水压分布更为均匀,并且改善了衬砌结构周边的应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无纺布 全封堵 限量排放 水压力 结构受力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跨海桥梁基础波浪(流)力计算问题探讨 被引量:27
17
作者 胡勇 雷丽萍 杨进先 《水道港口》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在收集国内外海洋桩柱结构物波浪(流)力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桩柱波浪力计算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已建多座跨海大桥工程实践,通过桥梁基础波浪(流)力模型试验结果与采用现行规范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跨海桥梁基础... 在收集国内外海洋桩柱结构物波浪(流)力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桩柱波浪力计算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已建多座跨海大桥工程实践,通过桥梁基础波浪(流)力模型试验结果与采用现行规范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跨海桥梁基础波浪力特点、小尺度桩基波浪力计算、大尺度沉井(承台、桥墩)波浪力计算、横向波浪(流)力计算及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波浪(流)力计算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目前桥梁基础波浪(流)力计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与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跨海桥梁基础波浪(流)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路、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基础 波浪力 大尺度墩柱 小尺度桩柱
下载PDF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消能减震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海 鞠三 +3 位作者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李昌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基于系统化的集总数模型来表示土体的动力特性,建立土-消能减震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采用复模态理论研究2个关键参数(土体剪切波速、结构高度与基础特征宽度的比值)对不同周期、不同阻尼比的减震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基于系统化的集总数模型来表示土体的动力特性,建立土-消能减震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采用复模态理论研究2个关键参数(土体剪切波速、结构高度与基础特征宽度的比值)对不同周期、不同阻尼比的减震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非减震结构体系随着土体剪切波速的下降会加大整个体系的第一模态阻尼比;对于减震结构比,体系随着土体剪切波速的下降会削弱整个体系的阻尼比,且减震结构阻尼比越大,其削弱程度越明显。因此与普通结构相比,减震结构更需要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消能减震结构 动力特性 复模态理论
下载PDF
盾构隧道非均质等效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云龙 郭小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3-128,共6页
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力学模型有均质圆环模型、多铰圆环模型、梁-弹簧模型等。在分析上述力学模型基础上,从管片接头截面力学性质出发,提出一种盾构隧道力学分析方法,建立非均质等效梁模型,即接头处单元与非接头处单元均采用等效参数不同... 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力学模型有均质圆环模型、多铰圆环模型、梁-弹簧模型等。在分析上述力学模型基础上,从管片接头截面力学性质出发,提出一种盾构隧道力学分析方法,建立非均质等效梁模型,即接头处单元与非接头处单元均采用等效参数不同的梁单元模拟,并从理论上推导接头处梁单元高度、宽度、弹性模量等截面性质等效参数解析式。根据现场试验数据,采用正交试验反演分析截面性质等效参数,验证理论解析式的有效性,得到一定条件下截面性质等效参数。将该模型内力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及梁-弹簧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非均质等效梁模型控制性截面内力值比现场试验值偏于安全,其安全系数介于现场试验值与梁-弹簧模型之间。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使管片接头力学性质更直观、明确,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非均质等效梁模型 截面性质等效参数 现场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水下悬浮管道地震响应分析
20
作者 周家才 雷凡 杨吉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3期631-634,共4页
水下悬浮管道的动力性能,与陆地结构有较大的区别.应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和ANSYS软件,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水中悬浮管道分析模型,采用El Centro地震波,对地震加速度峰值分别为0.5,1,2,4m/s2 4种情况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并通过与无水情... 水下悬浮管道的动力性能,与陆地结构有较大的区别.应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和ANSYS软件,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水中悬浮管道分析模型,采用El Centro地震波,对地震加速度峰值分别为0.5,1,2,4m/s2 4种情况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并通过与无水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地震强度等因素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探讨了地震作用下水下悬浮管道地震响应规律.结果发现,在有水和无水2种情况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峰值在不同时刻发生.在大部分时间内,考虑水作用时的地震响应均大于不考虑水作用时的地震响应,且这种差别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悬浮管道 地震响应 流固耦合 动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