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重构与社会建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运作逻辑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艺潼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55,共6页
社区治理一直面临着治理碎片化与问题复杂化之间的矛盾、治理与服务割裂的困境,以及去行政化与自治化衔接不畅的问题。本文基于S市D社区的治理实践,以权力运作为视角,解释如何通过党的自身建设推动社区有效治理。具体而言,党采用了“刚... 社区治理一直面临着治理碎片化与问题复杂化之间的矛盾、治理与服务割裂的困境,以及去行政化与自治化衔接不畅的问题。本文基于S市D社区的治理实践,以权力运作为视角,解释如何通过党的自身建设推动社区有效治理。具体而言,党采用了“刚柔并济”的权力运作方式,一方面通过濡化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善了社区治理参与性、主动性不足和自治力量发育不全的境况,克服了条块分割导致的服务供给碎片化和责任互相推诿的问题,实现了行政系统重构;另一方面通过渗透机制和响应机制解决了治理资源缺乏和社会回应性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力量建构。由此,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实现了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同时,在社区实现有效治理的过程中,政党进一步提升了执政合法性,实现了权力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重构 社会建构 党的建设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基于SSCI顶级期刊文献的系统性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艺潼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3-95,共13页
随着公共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公共治理棘手问题大量出现,协同创新日益成为公共部门重要的治理策略。本文基于2011—2021年公共管理领域SSCI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对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的实... 随着公共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公共治理棘手问题大量出现,协同创新日益成为公共部门重要的治理策略。本文基于2011—2021年公共管理领域SSCI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对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的实践领域、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推动协同创新中的政府职能与角色定位、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的绩效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即:应加强对协同创新模式治理绩效的研究,并对不同协同创新模式的适用场景、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协同创新模式的效果、如何优化创新模式组合等问题开展研究,还应注重多元研究方法的使用,深化中国情境下公共部门协同创新的研究探讨,以增进研究的广度与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公共创新 元治理者 系统性综述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效能的三重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强 林英梅 章朝奔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是新发展阶段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议题。作为一场致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治理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持续开展并不断深入,围绕改革目标产生了一系... 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是新发展阶段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议题。作为一场致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治理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持续开展并不断深入,围绕改革目标产生了一系列有利作用和良好成效,改革效能日益显现。具体来说,“放管服”改革效能包含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以国家权力的结构性调适为主线,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二是以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为宗旨,推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改革效能 政府职能转变 营商环境 民生福祉
下载PDF
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的逻辑理路、历史使命和实践路径
4
作者 李丹华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9期34-39,共6页
党的干部队伍信息化是实现干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并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的重要... 党的干部队伍信息化是实现干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并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要创新机制,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信息化的实施保障,要把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落实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干部教育培训 信息化建设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的五重逻辑
5
作者 张强 林英梅 李朋远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68-71,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实施已近10年时间,取得了重大成就。“放管服”改革重大成就的取得,是在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必然结果,改革实践内在蕴含着价值、主体、战略、工具、考核等五重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实施已近10年时间,取得了重大成就。“放管服”改革重大成就的取得,是在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必然结果,改革实践内在蕴含着价值、主体、战略、工具、考核等五重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改革的价值逻辑,央地协调配合确保改革持续纵深开展是改革的主体逻辑,以减权放权为突破口推动改革系统协同开展是改革的战略逻辑,坚持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是改革的工具逻辑,坚持政府主动检视与公众广泛参与评价相结合是改革的考核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改革逻辑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政府职能转变
下载PDF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66
6
作者 宋世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3,共9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以国家制度为核心概念,依据制度层次与功能两个维度,可以构建起分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理论框架。若将国家制度体系区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以国家制度为核心概念,依据制度层次与功能两个维度,可以构建起分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理论框架。若将国家制度体系区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三个层次,将制度功能区分为制度吸纳力、制度整合力和制度执行力三种类型,国家治理能力则是三者的系统集成。并通过对制度吸纳力、制度整合力和制度执行力的理论渊源与实现方式的分析对该理论框架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 治理能力
原文传递
新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逻辑与路径——基于银川与浙江的改革模式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马长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12,共8页
进入新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表现出从分散审批走向整合式集中审批的趋势,代表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银川"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代表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浙江"最多跑一次"两种改革模式有其异同之处。总... 进入新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表现出从分散审批走向整合式集中审批的趋势,代表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银川"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代表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浙江"最多跑一次"两种改革模式有其异同之处。总结和比较两种改革模式的创新实践,二者围绕行政审批权的配置,基于改革环境的不同分别体现出权力驱动的路径和数据驱动的路径,但都遵循了先整合式集中后优化协同的效能提升逻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最终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归宿,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枚印章管审批 最多跑一次 模式
原文传递
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军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80,共10页
新时代的政府职能转变,要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变化、城市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新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发展的新变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变化。“十四五”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标,就是建设职能科学、结构... 新时代的政府职能转变,要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变化、城市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新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发展的新变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变化。“十四五”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标,就是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就要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政府职能新格局,使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实现现代化 政府职能现代化 政府职能转变 服务型政府
原文传递
系统性金融风险:内在逻辑、形成机制与防范策略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学凯 樊继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0,共7页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内在的逻辑,微观逻辑在于处置单个部门的风险点,中观逻辑在于阻隔跨部门、跨产品、跨区域的交叉风险,宏观逻辑在于平衡防风险与稳增长。以经济发展为起点,构建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位一体"...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内在的逻辑,微观逻辑在于处置单个部门的风险点,中观逻辑在于阻隔跨部门、跨产品、跨区域的交叉风险,宏观逻辑在于平衡防风险与稳增长。以经济发展为起点,构建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分析框架,并扩展至外部冲击、中央政府和投资者。从机制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资金渠道、间接资金渠道、转移发展任务,国有企业通过承担发展任务、融资渠道和隐性担保,金融机构通过竞争偏好与隐性担保等共同组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基于各主体的情况,提出化解银行不良贷款与防范家庭部门信贷风险、分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资金渠道 隐性担保 地方政府债 风险防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