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剑河县的启示
1
作者 石松杰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2-43,共2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当代经济发展不要以消耗甚至破坏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谋求发展,要保持生物的多样化,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生态环境适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口 剑河县
下载PDF
发展民族关系 构建和谐家园——剑河新县城搬迁复建中民族关系发展分析
2
作者 晏勇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3期98-99,共2页
剑河新县城搬迁中发生了多起群体性影响民族团结的冲突案件,曾几度造成广大人民群众恐慌及安全感下降。在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引导下,剑河县委、政府以新县城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平安剑河"创建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 剑河新县城搬迁中发生了多起群体性影响民族团结的冲突案件,曾几度造成广大人民群众恐慌及安全感下降。在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引导下,剑河县委、政府以新县城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平安剑河"创建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使新县城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改善,从紧张逐渐融洽走向和谐繁荣,携手共建和谐秀美新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团结 发展 路径
下载PDF
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 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城市——剑河旅游发展探析
3
作者 晏勇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4期89-91,共3页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开发前景。剑河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增强大文明、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景观、大服务、大交通意识,清醒定位,科学规划、打造品牌、综合发展,以"民族原生...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开发前景。剑河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增强大文明、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景观、大服务、大交通意识,清醒定位,科学规划、打造品牌、综合发展,以"民族原生态、休闲度假游"生态特色旅游为主,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山水资源和特色资源,打造"中国浴城"、"极具苗侗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使剑河旅游业彰显独特魅力,焕发久远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民族特色 旅游
下载PDF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兼论剑河县经济社会发展
4
作者 龙建华 《山西农经》 2016年第8期13-14,共2页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国,因为各县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环境等不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东部快,西部慢;城市快,农村慢态势。而且处于两极分化现象。剑河县作为西部县,研究剑河县经...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国,因为各县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环境等不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东部快,西部慢;城市快,农村慢态势。而且处于两极分化现象。剑河县作为西部县,研究剑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破解剑河县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进而考察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对于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 研究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探讨
5
作者 欧清彬 《大众文摘》 2023年第18期0093-0095,共3页
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国家,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条件。党校正是学习党的思想,提高党员干部认知水平的重要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关键词之一。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也要提... 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国家,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条件。党校正是学习党的思想,提高党员干部认知水平的重要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关键词之一。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也要提高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本文将以“互联网+”为基础,探讨“互联网+”融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并且对“互联网+”视域下提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水平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党校培训 干部教育
下载PDF
基层党校干部培训跟踪问效的有效路径研究
6
作者 杨诗清 《大众文摘》 2023年第20期0113-0115,共3页
本文探讨了基层党校干部培训跟踪问效的有效路径,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将干部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效果等方面纳入考核范畴,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问效方案,明确问效的时间、方式、对象、内... 本文探讨了基层党校干部培训跟踪问效的有效路径,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将干部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效果等方面纳入考核范畴,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问效方案,明确问效的时间、方式、对象、内容等,保证问效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然后,开展问效调查工作,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干部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接着,将问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培训效果好的原因和影响效果的因素,同时也要识别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最后,针对问题和不足,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问效,以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校 干部培训 跟踪问效
下载PDF
对党校开展重走长征路现场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7
作者 谭元琼 《时代人物》 2020年第30期0108-0108,共1页
总书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党校作为党的学校,开展重走长征路现场教学活动意义深远。
关键词 重走长征路 弘扬长征精神 现场教学
下载PDF
试论红色精神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8
作者 欧清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0040-0043,共4页
红色精神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魅力的文化。鸦片战争后产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熟。正是这种意识形态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红色精神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魅力的文化。鸦片战争后产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熟。正是这种意识形态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增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恢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精神文化 传承与发展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通国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融入"、"贯穿"、"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治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6期0039-0043,共5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村更加繁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为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需要紧随跟随时代的步伐,对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性改进,从而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村更加繁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为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需要紧随跟随时代的步伐,对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性改进,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当下,随着精准扶贫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扎实稳步地开展起来,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希望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新时代农村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结构
下载PDF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构想
11
作者 石松杰 《理论与实践(贵州)》 2002年第5期35-36,共2页
我国20多年的农村改革、成绩举世瞩目.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但也应看到,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削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投资环境恶劣.这些因素... 我国20多年的农村改革、成绩举世瞩目.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但也应看到,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削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投资环境恶劣.这些因素一直困扰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增加农业收入,提高投资效益,是推进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必须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化服务 村级 社会化服务体系 林业
下载PDF
求实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12
作者 晏勇 《理论与当代》 1998年第9期8-10,共3页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使邓小平理论能扎根现实,正确指导中国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使这一理论经受了检验,从而也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使邓小平理论能扎根现实,正确指导中国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使这一理论经受了检验,从而也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对于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认真地去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才能够正确制定我们的战略规划,部署我们的力量”。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邓小平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首先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的指导思想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来。他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既要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思想。他坚决抵制和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求实创新 邓小平同志 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的 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 解放思想 “一国两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