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生育背景下北京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小红
李家琳
王晨方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5,共7页
北京市步入超低生育水平社会至今已近30年。虽然生育政策几经调整,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但依然处于超低生育水平,育龄群体生育意愿低迷,存在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亟需营造生育友好型的社会氛围。当前,北京的生育支持...
北京市步入超低生育水平社会至今已近30年。虽然生育政策几经调整,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但依然处于超低生育水平,育龄群体生育意愿低迷,存在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亟需营造生育友好型的社会氛围。当前,北京的生育支持受制于政策、经济与公共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应从时间,结构和角度三个维度,通过减税降费形式构建生育友好型组织,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设立15天以上的男性灵活育儿假期,平衡不同等级妇幼医疗资源配置,制定健全的托育服务体系政策,促进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行多维度、多角度、长时期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水平
生育意愿
生育友好型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教育回归乡村生活的脉络与路径——以河阳小学百年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王宇琛
《社会治理》
2021年第8期52-59,共8页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乡村日常生活重新出现在乡村学校的教学话语体系中。本文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乡村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历史脉络与逻辑脉络。在中国社会...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乡村日常生活重新出现在乡村学校的教学话语体系中。本文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乡村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历史脉络与逻辑脉络。在中国社会快速变革的一百年中,乡村小学和乡村社会在异化与回归之间往复震荡、曲折发展,逐渐完成了对原有村校断裂关系的扬弃,在文化层面重新建构起学校和乡村互融互通的对话性关系。这段历史轨迹背后的动力机制是现代性扩张带来的脱域和反思性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乡村生活
异化
脱域
反思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生育背景下北京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小红
李家琳
王晨方
机构
北京
人口与社会发展
研究
中心
、
中共北京市委
党校
(
北京行政学院
)
北京市
市情
研究
中心
北京
石龙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共北京市委
党校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5,共7页
基金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北京超低生育水平风险研究”(15JDSHA008)。
文摘
北京市步入超低生育水平社会至今已近30年。虽然生育政策几经调整,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但依然处于超低生育水平,育龄群体生育意愿低迷,存在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亟需营造生育友好型的社会氛围。当前,北京的生育支持受制于政策、经济与公共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应从时间,结构和角度三个维度,通过减税降费形式构建生育友好型组织,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设立15天以上的男性灵活育儿假期,平衡不同等级妇幼医疗资源配置,制定健全的托育服务体系政策,促进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行多维度、多角度、长时期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低生育水平
生育意愿
生育友好型社会
分类号
C923 [社会学—人口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教育回归乡村生活的脉络与路径——以河阳小学百年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王宇琛
机构
北京
师范大学
中共北京市委
党校
(
北京行政学院
)
北京市
市情
研究
中心
出处
《社会治理》
2021年第8期52-5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研究”(批准号:18@ZH011)子课题“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乡村日常生活重新出现在乡村学校的教学话语体系中。本文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乡村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历史脉络与逻辑脉络。在中国社会快速变革的一百年中,乡村小学和乡村社会在异化与回归之间往复震荡、曲折发展,逐渐完成了对原有村校断裂关系的扬弃,在文化层面重新建构起学校和乡村互融互通的对话性关系。这段历史轨迹背后的动力机制是现代性扩张带来的脱域和反思性的兴起。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乡村生活
异化
脱域
反思性
分类号
G62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生育背景下北京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
马小红
李家琳
王晨方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教育回归乡村生活的脉络与路径——以河阳小学百年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王宇琛
《社会治理》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