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观之比较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芬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从主客体和主体间的双重关系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交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马克思从研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入手,而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从主客体和主体间的双重关系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交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马克思从研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入手,而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考察个体儿童心理世界和道德意识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在马克思的交往观中,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人在进行物质交往时,不仅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产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哈贝马斯力图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他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五“理解”和“一致”为核心心,以确立统一、有效的社会规范为归宿。哈贝马斯注重的精神沟通等交往关系最终都要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马克思
交往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经济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交往
认知心理学
关系角度
宏观角度
生产关系
自然能力
道德意识
心理世界
社会关系
一般理论
交往行为
“理解”
社会规范
交往关系
生产力
人与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一元与多元之谜
被引量:
1
2
作者
叶俊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理论的提出,学界一方面对其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功绩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致以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这种质疑与批评包括:其一,认为其"文化三路向"只重视文化的民族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时代...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理论的提出,学界一方面对其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功绩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致以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这种质疑与批评包括:其一,认为其"文化三路向"只重视文化的民族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时代性;其二,认为其基于"文化三路向"而提出的"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是陷入了文化多元与文化一元的二难困境。本文致力于从梁漱溟本来的内在思维理路来说明他的"三路向文化观"与"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既没有落入简单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等西方话语体系的窠臼之中,同时又有他自身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三路向
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元与多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观之比较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芬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
党校
出处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文摘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从主客体和主体间的双重关系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交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马克思从研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入手,而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考察个体儿童心理世界和道德意识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在马克思的交往观中,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人在进行物质交往时,不仅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产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哈贝马斯力图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他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五“理解”和“一致”为核心心,以确立统一、有效的社会规范为归宿。哈贝马斯注重的精神沟通等交往关系最终都要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关键词
哈贝马斯
马克思
交往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经济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交往
认知心理学
关系角度
宏观角度
生产关系
自然能力
道德意识
心理世界
社会关系
一般理论
交往行为
“理解”
社会规范
交往关系
生产力
人与人
分类号
B089.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一元与多元之谜
被引量:
1
2
作者
叶俊麟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硕士研究生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文摘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理论的提出,学界一方面对其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功绩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致以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这种质疑与批评包括:其一,认为其"文化三路向"只重视文化的民族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时代性;其二,认为其基于"文化三路向"而提出的"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是陷入了文化多元与文化一元的二难困境。本文致力于从梁漱溟本来的内在思维理路来说明他的"三路向文化观"与"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既没有落入简单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等西方话语体系的窠臼之中,同时又有他自身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的逻辑。
关键词
文化三路向
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元与多元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观之比较
刘芬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一元与多元之谜
叶俊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