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政治运动对新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蔚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2-18,共7页
政治运动曾是当代中国政治运作的一种独特方式。分析六十多年来政治运动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政治运动具有"超强的社会推动能力",通过政治运动曾一度提升了国家生存的能力、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公民的政治行... 政治运动曾是当代中国政治运作的一种独特方式。分析六十多年来政治运动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政治运动具有"超强的社会推动能力",通过政治运动曾一度提升了国家生存的能力、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培养了政治积极分子,弥补了制度的过程化不足;但政治运动的频繁运作也阻碍了政治制度化的发展,导致政治民主水平下降、政治价值逐渐一元化、政治合法性下降,带来了意识形态教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运动 中国政治发展 经验 教训
下载PDF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推进现代治理的重要举措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丽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7-51,共5页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和重要发展,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也是推进现代治理的重要举措。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契合现代民主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等要求。文章分析了制约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主要因素,提...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和重要发展,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也是推进现代治理的重要举措。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契合现代民主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等要求。文章分析了制约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主要因素,提出要从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进程序化法制化建设以及政协自身建设等方面,切实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协商 科学决策 制度化 程序化
下载PDF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社会安全机制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民 《岭南学刊》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政治发展道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其安全必须以社会建设为基础。无论从人类社会构成,还是从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需要来分析,社会建设都是维护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社会基础。保障政治发展道路安全视域下的社会机制建设内容是多方面的,... 政治发展道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其安全必须以社会建设为基础。无论从人类社会构成,还是从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需要来分析,社会建设都是维护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社会基础。保障政治发展道路安全视域下的社会机制建设内容是多方面的,要选择打造坚实物质基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养壮大社会组织、提高社会公德水平、优化社会结构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路径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安全 社会机制 社会建设 政治发展道路
下载PDF
论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国际保护
4
作者 张建民 《岭南学刊》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保护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不仅需要各种国内作用机制,而且需要建立多方面的国际保障机制。建立国际宣传机制,是要让世界各国人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性和有效性;建立国际吸纳机制,是要提高学习借鉴他国政治制度建... 保护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不仅需要各种国内作用机制,而且需要建立多方面的国际保障机制。建立国际宣传机制,是要让世界各国人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性和有效性;建立国际吸纳机制,是要提高学习借鉴他国政治制度建设成果的能力,从而增强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的现代性和国际性;建立国际防范机制,是为了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涉破坏,提高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建设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治发展 国际保障机制 必要性 宣传机制 吸纳机制 防范机制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政治文明的三个维度
5
作者 张建民 《岭南学刊》 2007年第2期10-13,共4页
社会求和谐,首先要发展。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是政治发展的时代主题,这是我们认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走向所必须达到的高度;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导,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认识政... 社会求和谐,首先要发展。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是政治发展的时代主题,这是我们认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走向所必须达到的高度;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导,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作用和功能应有的深度;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这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事业必须坚持的立场和角度。主题、主导和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文明 主题 主导 主体
下载PDF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经济保障机制
6
作者 张建民 《岭南学刊》 2012年第3期30-36,共7页
经济是政治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构建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保障机制,实现经济发展是关键。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要始终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途径和方式要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与体现时代特征,还... 经济是政治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构建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保障机制,实现经济发展是关键。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要始终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途径和方式要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与体现时代特征,还要善于抓住机遇上台阶。促使经济发展转化成拥护政治道路的物质基础,财富生产过程要最大限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财富分配过程要让劳动者感受到公平正义,财富分配结果要体现劳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道路 经济保障机制 意义 途径 措施
下载PDF
论我国政治发展根本要求的价值取向
7
作者 张建民 《岭南学刊》 2011年第5期28-33,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任何一种政治发展要得到有效坚持,都需要政治道德伦理的支撑。这种政治道德伦理中最具核心作用就是价值取向。在我国政治发展中,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任何一种政治发展要得到有效坚持,都需要政治道德伦理的支撑。这种政治道德伦理中最具核心作用就是价值取向。在我国政治发展中,科学理性,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价值取向所在;民意理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取向体现;公正理性,是依法治国价值取向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价值取向 科学理性 民意理性 公正理性
下载PDF
群众基础是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根本保障
8
作者 张建民 《岭南学刊》 2013年第6期26-32,共7页
群众利益是政治发展道路的存在价值,群众认可是政治管理的合法性基础,群众支持是政治发展的可靠性力量,群众满意是政治发展成效的衡量标准,所以在保障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一系列因素中,群众基础是关键。构建政治发展道路安全保障视角下... 群众利益是政治发展道路的存在价值,群众认可是政治管理的合法性基础,群众支持是政治发展的可靠性力量,群众满意是政治发展成效的衡量标准,所以在保障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一系列因素中,群众基础是关键。构建政治发展道路安全保障视角下的群众基础不仅要始终代表群众利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善于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在代表群众利益中带领群众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安全保障 群众利益 群众路线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独特意蕴与时代价值
9
作者 付瑀 郑焱军 《领导科学论坛》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之路,即具有动态、向善“、集大成”与面向世界等基本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历时性层面具有独特意蕴,即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之路,即具有动态、向善“、集大成”与面向世界等基本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历时性层面具有独特意蕴,即以“政党中心主义”为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并联式”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以“民族复兴”为现代化发展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着眼于实现本国的现代化,也放眼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即以“新现代性”为内核,打破了西方现代话语体系,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强者必霸的逻辑,开辟了人类未来的光明发展前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打破了“现代化悖论”,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拥有胸怀天下的气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 历时性
下载PDF
党委与人大关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民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0-25,共6页
研究党委与人大的关系,需要考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共产党是人大制度的设计、创建和领导者,人民代表大会是共产党实现执政和作为执政党地位的法律根据所在。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研究党委与人大的关系,需要考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共产党是人大制度的设计、创建和领导者,人民代表大会是共产党实现执政和作为执政党地位的法律根据所在。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谐相处,有机统一,共同为推动人民利益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服务,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但在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要正视这些薄弱环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 人大 关系 历史考察 经验 薄弱环节
下载PDF
论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的政协监督机制
11
作者 张建民 刘亚萍 《岭南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是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着力点。构建人民政协在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的监督机制,要正确认识执政党与人民政协的双重关系,规范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 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是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着力点。构建人民政协在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的监督机制,要正确认识执政党与人民政协的双重关系,规范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建设和原则;要正确认识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法理定位,促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良性互动;要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和政协机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人民政协 执政党 人大 监督机制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的三个视角
12
作者 彭龙富 戴辉礼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第6期22-24,共3页
准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不可忽视的视角:社会主义属性、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从这三个视角把握,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的三个视角
13
作者 彭龙富 戴辉礼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4期69-74,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最重要的视角:社会主义属性、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从这三个视角解读,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最重要的视角:社会主义属性、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从这三个视角解读,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供理论依据和践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明成果
下载PDF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14
作者 张利民 《丝路视野》 2018年第34期159-159,共1页
于无声处听惊雷,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此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从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记载着这个伟大政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脚步。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于无声处听惊雷,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此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从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记载着这个伟大政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脚步。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承载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心 十九大 十九大精神
下载PDF
政治发展道路的国际保障机制研究
15
作者 张建民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坚持和保护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需要在国际政治生活领域努力建构国际保障机制。如建立国际宣传机制,充分展示中国政治文化的和平友好与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性和有效性;建立国际吸纳机制,努力提高学习借鉴他国政治制度建设成果的能力,... 坚持和保护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需要在国际政治生活领域努力建构国际保障机制。如建立国际宣传机制,充分展示中国政治文化的和平友好与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性和有效性;建立国际吸纳机制,努力提高学习借鉴他国政治制度建设成果的能力,增强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和国际性;建立国际防范机制,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涉破坏,提升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建设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发展道路 国际保障机制
原文传递
从有效集中到权威丧失——苏联共产党领导核心制的历史轨迹及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辉礼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政党的领导核心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自列宁时期始,苏共领导核心的制度安排曾对苏联有效集中权力进行现代国家建构发挥巨大作用;斯大林时期领导核心制逐步异化为个人集权和专制。直至苏联解体,领导核心制实际处于虚化状态,民主集中... 政党的领导核心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自列宁时期始,苏共领导核心的制度安排曾对苏联有效集中权力进行现代国家建构发挥巨大作用;斯大林时期领导核心制逐步异化为个人集权和专制。直至苏联解体,领导核心制实际处于虚化状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未得到有效贯彻,最终导致苏共权威丧失、苏联解体。苏共领导核心制从有效集中到权威丧失的历史给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以深刻启示,即必须高度重视领导核心问题,正确处理领导核心和集体领导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制度化的权力交接机制,重视政治领袖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领导核心制 民主集中制 有效集中 权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