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犹太人问题”的历史考察及研究述评
1
作者 陈德平 王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马克思的“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考察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重要线索。归根结底,马克思与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论战只是一个话题,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的论争才是其真正主题。要历史地考察这个问题,首... 马克思的“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考察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重要线索。归根结底,马克思与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论战只是一个话题,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的论争才是其真正主题。要历史地考察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要对“犹太人问题”的历史背景进行考证,明晰“犹太人问题”的重要影响和重要地位;其次要对马克思与鲍威尔论战的战线、文本、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才能充分理解二者的思想;最后要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才能发现该研究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人问题 人的解放 马克思 鲍威尔
下载PDF
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路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前程 《理论研究》 2020年第4期13-21,共9页
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路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和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的丰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人民群众的实践逻辑与中国社会历史逻辑有机统一为基本原则,以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路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和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的丰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人民群众的实践逻辑与中国社会历史逻辑有机统一为基本原则,以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为目的的理论发展范式。这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路论证了在中国具体环境中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创新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和科学态度,指明了在中国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和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中国的实践 时代特点
下载PDF
论共同体思维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中的创造性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建津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近代以来,以原子论、机械论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的行为模式和世界秩序建构产生了较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世界历史已发展到用共同体思维扬弃原子论、机械论思维的时间节点。共... 近代以来,以原子论、机械论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的行为模式和世界秩序建构产生了较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世界历史已发展到用共同体思维扬弃原子论、机械论思维的时间节点。共同体思维,并不是要简单回复到过去那种没有分化、抹杀个体与部分的混沌整体,而是要根据自然本有的系统整体性和人类社会因普遍交往而形成的系统整体性,以及人类实践活动面临的现实困境,在部分与整体、个体与共同体的对立统一中,超越和扬弃原子论、机械论思维对部分与个体的片面强调和对整体、共同体的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时代命题,是对共同体思维的创造性运用,为化解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论和机械论思维 共同体思维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本质”概念在汉语语境中的生成与运用
4
作者 李永杰 《兰州学刊》 CSSCI 2022年第11期14-21,共8页
“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概念,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把世界二元化为本质与现象、理念与表象、基础与上层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概念。唯物辩证... “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概念,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把世界二元化为本质与现象、理念与表象、基础与上层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概念。唯物辩证法“本质”概念在中国的译介生成、理解阐发丰富和发展了“本质”概念的内涵,李达、艾思奇和毛泽东的阐发最具有典型意义。“本质”概念在中国的理解和运用改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本质 概念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由感性知觉到自我意识的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人学意蕴解读
5
作者 何建津 《理论与评论》 2022年第2期16-26,共11页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借助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以最符合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思维形式——哲学,为“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出场准备了一件以“自我意识”为底色,以“感性知觉”为醒目标志的理论华服。在此,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对伊壁...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借助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以最符合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思维形式——哲学,为“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出场准备了一件以“自我意识”为底色,以“感性知觉”为醒目标志的理论华服。在此,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论、时间论、天体论的哲学剖析,感受到“人”基于“感性知觉”成长为“自我意识的人”的初始过程,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人学观具有重要的理论胚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感性知觉 原子论 时间论 天体论
下载PDF
荀子《诗》学的客观化及其政教旨趣——从辨析“中声之所止也”说起
6
作者 陈志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68,共6页
“《诗》者,中声之所止也”是荀子《诗》学的纲领,通过对其辨析和阐释,可以窥见荀子《诗》学的“客观化”特征及其对《诗》寄寓的功能定位“。中声”说反映与《诗》相配的乐是齐整天下的“中和之纪”,《诗》乐不纯粹为移情言志、审美享... “《诗》者,中声之所止也”是荀子《诗》学的纲领,通过对其辨析和阐释,可以窥见荀子《诗》学的“客观化”特征及其对《诗》寄寓的功能定位“。中声”说反映与《诗》相配的乐是齐整天下的“中和之纪”,《诗》乐不纯粹为移情言志、审美享受而设,而是具有功利实用价值的社会治化手段。又,荀子引诗偏爱《雅》《颂》,是取其中正典雅,与圣王之制密切相关,从而能纳《诗》于礼,增进《诗》的典章化“。所止”的礼义精神则是强调《诗》入乐,成为实践礼乐之具。并且,《诗》要执定于礼义,以之为客观化衡准。在礼义的统摄下,荀子主张用《诗》有其限度,批判了生搬硬套《诗》文而不知实践礼义、以《诗》附会己说而杂博闻见的两种流弊。荀子《诗》学经过“客观化”后,面向的是社会纲纪与治化,凸显其服务于政教事功之目的。战国后期,《诗》的文本化虽面临拘执词章掌故,陷于枯槁而不足以契应时世之危殆,但荀子“客观化”的助推使其步入经典化的道路,从而走向汉代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诗经》 中声 礼义 客观化
下载PDF
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哲学何以谓之“历史科学”?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默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20,共16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史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出现科学与哲学、实证性与规范性两种诠释维度的对立,造成对唯物史观理解的内在分裂和解释困境,模糊了唯物史观的学科性质,也影响了人们对唯物史观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必须阐明唯物史观作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史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出现科学与哲学、实证性与规范性两种诠释维度的对立,造成对唯物史观理解的内在分裂和解释困境,模糊了唯物史观的学科性质,也影响了人们对唯物史观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必须阐明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哲学的科学性意谓,揭示唯物史观内蕴的科学与哲学、事实与价值、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关系,以解决这一理解困境。本文就唯物史观“科学”赋义的历史语境以及唯物史观本身作为历史哲学的真理性,来考量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哲学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谓之“历史科学”,从而为回答这一仍然在学术公案上的未解之论,以及直接关系到唯物史观的学科性质及其真理性论题,提供一种可能的阐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历史哲学 历史科学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中”的哲学内涵与当代价值
8
作者 陈志雄 《前沿》 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
“中”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内核与精髓,它贯穿于中国哲学在历史中的生成、发展与演进过程,进而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理想与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心理与价值取向。我们通过“中”可以理解“中国”自身,理解中国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 “中”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内核与精髓,它贯穿于中国哲学在历史中的生成、发展与演进过程,进而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理想与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心理与价值取向。我们通过“中”可以理解“中国”自身,理解中国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乃至把握中国的未来道路。对于“中”的深刻阐释、理解与发扬,有助于形成中国话语表达体系,树立中国精神,从而在全球化多元文明竞合中找到“中国”的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 中国道路 中华民族 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资本对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论《共产党宣言》中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
9
作者 李永杰 《古田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资本逻辑建构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它不仅塑造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塑造了工业革命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塑造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塑造了资本主义的理性文化,塑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及二者之间的对立。资本逻辑在... 资本逻辑建构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它不仅塑造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塑造了工业革命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塑造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塑造了资本主义的理性文化,塑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及二者之间的对立。资本逻辑在建构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同时,也塑造了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塑造了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不仅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塑造了使用这些武器的人,塑造了世界历史,为世界革命创造了条件。资本逻辑还为共产主义革命创造条件,创造了数量巨大的物质资料,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为革命的来临逐步创造了具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共产党宣言》 现代性 建构 解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