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蕃交往交流交融遗存碑刻研究
1
作者
次旦扎西
罗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共11页
在200多年的唐蕃交融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包括碑刻、史籍以及民间故事等。其中,现存于西藏境内的、反映唐蕃关系的汉藏文碑刻有四通:一是位于吉隆县境内的“大唐天竺使之铭”,刻于唐显庆三年(658),是唐蕃早期友好交往关系的见证...
在200多年的唐蕃交融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包括碑刻、史籍以及民间故事等。其中,现存于西藏境内的、反映唐蕃关系的汉藏文碑刻有四通:一是位于吉隆县境内的“大唐天竺使之铭”,刻于唐显庆三年(658),是唐蕃早期友好交往关系的见证。二是位于布达拉宫广场的“恩兰·达扎路恭碑”,记载了763年吐蕃大将达扎路恭(马重英)率军攻占长安的历史,是唐蕃中期交流交锋的见证。三是位于昌都察雅的仁达摩崖石刻,刻于804年,记载了参与制作佛像的藏汉工匠姓名,是唐蕃中晚期佛教文化交融的见证。四是位于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刻于823年,是唐蕃交融“社稷如一”的见证。从这几通碑刻的历史背景,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蕃关系
民族交融
碑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品牌的建构
2
作者
次旦扎西
罗勇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5期107-115,M0007,共10页
唐竺古道是指唐朝时期由唐都长安经吐蕃至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由唐蕃、蕃尼古道等构成。唐竺古道产生的背景及相关史实,不仅说明大唐长安经吐蕃,由吉隆出境,前往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畅通,而且见证了唐朝可以向吐蕃借道借兵的史实,展现的是在...
唐竺古道是指唐朝时期由唐都长安经吐蕃至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由唐蕃、蕃尼古道等构成。唐竺古道产生的背景及相关史实,不仅说明大唐长安经吐蕃,由吉隆出境,前往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畅通,而且见证了唐朝可以向吐蕃借道借兵的史实,展现的是在大唐王朝的主导下,周边各民族自动融入交往交流交融进程的历史记忆。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其线路走向与当年唐蕃古道大致相同。2014年拉萨至日喀则的铁路开通。根据国家的规划,日喀则至吉隆的铁路也将开工建设。也就是说,历经1300多年后,唐竺古道将以铁路为纽带再次重现。文章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唐竺古道开通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相关史实梳理,提出应继续做好“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中国“唐竺古道”国际旅游联盟的作用,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唐竺古道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廊道,将其建设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产品,推动“唐竺古道”廊道整体申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竺古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多元一体
文化旅游
原文传递
题名
唐蕃交往交流交融遗存碑刻研究
1
作者
次旦扎西
罗勇
机构
西藏
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
研究
院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党校
(
西藏自治区
行政
学院
)
区情
研究
中心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共11页
基金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历史遗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4BMZ012。
文摘
在200多年的唐蕃交融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包括碑刻、史籍以及民间故事等。其中,现存于西藏境内的、反映唐蕃关系的汉藏文碑刻有四通:一是位于吉隆县境内的“大唐天竺使之铭”,刻于唐显庆三年(658),是唐蕃早期友好交往关系的见证。二是位于布达拉宫广场的“恩兰·达扎路恭碑”,记载了763年吐蕃大将达扎路恭(马重英)率军攻占长安的历史,是唐蕃中期交流交锋的见证。三是位于昌都察雅的仁达摩崖石刻,刻于804年,记载了参与制作佛像的藏汉工匠姓名,是唐蕃中晚期佛教文化交融的见证。四是位于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刻于823年,是唐蕃交融“社稷如一”的见证。从这几通碑刻的历史背景,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发展轨迹。
关键词
唐蕃关系
民族交融
碑刻
Keywords
the Tang-Tubo relationship
national integration
inscription study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品牌的建构
2
作者
次旦扎西
罗勇
机构
西藏
大学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党校
(
西藏自治区
行政
学院
)
区情
研究
中心
《
西藏
发展论坛》
出处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5期107-115,M0007,共10页
基金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课题“唐蕃交往交流交融遗存碑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唐竺古道是指唐朝时期由唐都长安经吐蕃至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由唐蕃、蕃尼古道等构成。唐竺古道产生的背景及相关史实,不仅说明大唐长安经吐蕃,由吉隆出境,前往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畅通,而且见证了唐朝可以向吐蕃借道借兵的史实,展现的是在大唐王朝的主导下,周边各民族自动融入交往交流交融进程的历史记忆。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其线路走向与当年唐蕃古道大致相同。2014年拉萨至日喀则的铁路开通。根据国家的规划,日喀则至吉隆的铁路也将开工建设。也就是说,历经1300多年后,唐竺古道将以铁路为纽带再次重现。文章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唐竺古道开通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相关史实梳理,提出应继续做好“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中国“唐竺古道”国际旅游联盟的作用,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唐竺古道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廊道,将其建设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产品,推动“唐竺古道”廊道整体申遗。
关键词
唐竺古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多元一体
文化旅游
Keywords
Tang-Zhu Ancient Route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exchanges,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diversity in unity
cultural tourism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蕃交往交流交融遗存碑刻研究
次旦扎西
罗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品牌的建构
次旦扎西
罗勇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