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角下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究——以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亚萍 赵旭 《广东蚕业》 2023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谈起,以赣州为例,基于SWOT分析,对当地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势促进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路... 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谈起,以赣州为例,基于SWOT分析,对当地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势促进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康养旅游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赣州市
下载PDF
赣州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的思考
2
作者 郭婷婷 李樱 《特区经济》 2023年第7期97-100,共4页
赣州是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近年来在赣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下,赣州市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本文通过分析赣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的突出优势,聚焦现状,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和短... 赣州是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近年来在赣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下,赣州市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本文通过分析赣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的突出优势,聚焦现状,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 生态康养旅游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关于深化赣州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3
作者 徐兰宾 陈康敏 潘九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赣州市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发展战略 产权改革 国有资产 人员分流
下载PDF
建设新农村 推进城镇化——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4
作者 赖永良 刘辉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5-16,共2页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一年多的实践,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促进农民市民化、城乡建设投资一体化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将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一年多的实践,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促进农民市民化、城乡建设投资一体化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将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
下载PDF
赣州市烟叶产业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林长 王云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对赣州市烟叶产业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有关产业政策,指出了烟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赣州市烟叶产业发展的 4点建议。
关键词 赣州市 产业现状 发展建议 产业政策 产业发展 机遇与挑战 国内 烟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富硒蔬菜产业发展升级路径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许亚萍 胡宗洪 《特区经济》 202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赣州市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对赣州市发展蔬菜产业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1]。把赣南富硒蔬菜等特色农业打造成富民产业是赣南实施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赣州市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对赣州市发展蔬菜产业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1]。把赣南富硒蔬菜等特色农业打造成富民产业是赣南实施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不仅是富裕农民钱袋子、提升赣南区域品牌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健康国民的菜篮子、有效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消费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赣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强富硒农产品开发,打响赣南富硒农产品品牌,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全国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立足赣南富硒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短板,总结了赣州市富硒蔬菜产业水平提升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蔬菜产业 乡村振兴 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径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邱华林 《特区经济》 2022年第2期76-79,共4页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抓手。本人通过对江西赣州各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赣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成因,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赣州
下载PDF
推进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华林 眭京城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7期81-84,共4页
蔬菜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主要介绍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快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旨在为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发展建议 赣州市
下载PDF
推动地方经济服务与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江西赣州为例
9
作者 于水 赵旭 《现代商业》 2023年第20期148-151,共4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综合考虑国际复杂形势和国内发展实际及改革面临的中长期任务的背景下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作为革命老区的赣南在赓续苏区精神的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综合考虑国际复杂形势和国内发展实际及改革面临的中长期任务的背景下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作为革命老区的赣南在赓续苏区精神的基础上,将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与赣州的发展实际有效结合,将加快推动赣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 服务和融入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两山”理论在赣州的实践研究
10
作者 何小红 华阳标 谭步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7期0106-0111,共6页
“两山”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赣州市作为一个地级市,在实践中深化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本文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两山”理论在实践中的背景和意义,重点探讨了该市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科... “两山”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赣州市作为一个地级市,在实践中深化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本文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两山”理论在实践中的背景和意义,重点探讨了该市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具体实践。旨在为其他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赣州 实践
下载PDF
推进“互联网+”背景下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云燕 肖林长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138-142,共5页
分析了赣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基础及现实差距,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一是挖掘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潜力,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 分析了赣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基础及现实差距,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一是挖掘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潜力,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产业支撑;二是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创新驱动;三是构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配送流通体系,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环境保障;四是强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人才支撑,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精准扶贫 思考 赣州
下载PDF
赣州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光旺 习小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江西赣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特点和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赣州 农业产业化
下载PDF
科学纵深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基于对赣州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宗洪 钟小惠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正在或即将涌现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江西赣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在科学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对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正在或即将涌现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江西赣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在科学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对于科学纵深地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对江西赣州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取得的初步成效、创造出的"江西经验"以及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就如何科学纵深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新农村 对策
下载PDF
从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看全民创业制度环境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之兴 胡宗洪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74,共2页
“十大体系”建设是赣州为在江西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长珠闽”体制机制对接,在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10个方面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 “十大体系”建设是赣州为在江西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长珠闽”体制机制对接,在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10个方面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其目的是通过强制性的制度性变迁,把其他地方特别是珠三角的成功做法借鉴过来,以打破一些长期以来阻碍发展、制约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体系 全民创业 制度环境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州农村脱贫减贫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严志伟 郭宏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23-126,134,共5页
介绍了赣州市乡村脱贫工作在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乡村脱贫后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带动和深化要素改革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 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赣州
下载PDF
对增强赣州与珠三角产业对接能力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宗洪 江宗新 《金融教育研究》 2004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赣州为桥头堡 ,加快融入泛珠三角 ,是江西省“对接长珠闽 ,融入全球化”的重要策略。赣州要顺应珠三角产业梯度性转移的趋势 ,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努力疏通和建立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多种渠道 ;顺应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品... 以赣州为桥头堡 ,加快融入泛珠三角 ,是江西省“对接长珠闽 ,融入全球化”的重要策略。赣州要顺应珠三角产业梯度性转移的趋势 ,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努力疏通和建立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多种渠道 ;顺应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品牌 +制造”的趋势 ,以企业为产业转移的对接点 ,努力支持并牵连赣州企业与珠三角企业结成商业合作关系 ;顺应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大脑 -手脚”的趋势 ,实行错位对接 ,努力争取赣州与珠三角在产业转移和布局上取得共识 ;顺应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的供应链群体搬迁的趋势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努力打造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区域经济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 产业 对接
下载PDF
对江西赣州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光旺 王达全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Z期106-107,共2页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后进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赣州要成为“赣粤闽湘四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就必须发展现代物流业。
关键词 物流 对接
下载PDF
赣州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研究
18
作者 严志伟 郭宏文 《苏区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近年来赣州着力推进双向开放取得显著成绩,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的优势条件明显,但是在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交通物流、产业集聚、通关便利化、财政保障和人才支撑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要破解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桎梏,必须全面提升... 近年来赣州着力推进双向开放取得显著成绩,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的优势条件明显,但是在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交通物流、产业集聚、通关便利化、财政保障和人才支撑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要破解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桎梏,必须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从强化平台顶层设计、抢抓政策窗口机遇、打通出境出省通道“梗阻”、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及强化要素支持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全力打造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内陆双向开放高地,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 内陆 双向开放 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加快赣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9
作者 华阳标 《经济师》 2013年第6期179-179,共1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江西省赣州市是农业大市,如何加快赣州现代农业发展,是加快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赣州 现代农业 建议
下载PDF
论党校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
作者 李忠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47-51,共5页
党校姓党及新世纪肩负的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大历史使命决定党校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党校教育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统筹兼顾党校教学、科研、信息化、后... 党校姓党及新世纪肩负的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大历史使命决定党校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党校教育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统筹兼顾党校教学、科研、信息化、后勤等方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教育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