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生态宜居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为例
1
作者 张仕颖 刘礼平 《理论与当代》 2018年第9期34-36,共3页
枫香镇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过加强领导,坚持科学规划,强化系统思维,遵循客观规律,培育致富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建设。
关键词 宜居 生态 遵义市 播州 实践 基础设施建设 乡风文明 生活富裕
下载PDF
对整镇推进精准脱贫示范创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为例
2
作者 谢大森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2期7-7,共1页
党的十几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 党的十几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工作 脱贫 遵义市 农村现代化 枫香 示范 全面小康社会 优先发展
下载PDF
以坝区产业建设为抓手助推农业高效发展——遵义市播州区坝区产业建设采取五个“紧盯”举措
3
作者 张坤 《丝路视野》 2020年第8期3-3,共1页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脱贫工作就不可持续,振兴工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坝区产业建设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在2019年两会上提出的,它是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脱贫工作就不可持续,振兴工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坝区产业建设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在2019年两会上提出的,它是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为方向,发展“专精特优”农产品,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从而实现农业高效发展。近年来,播州区采取五个“紧盯”举措,全力助推坝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区产业建设 农业 发展
下载PDF
遵义农村“三变”改革研究——以播州区三岔镇高山村为例
4
作者 余光芝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2期15-15,共1页
遵义市播州区作为全省“三变”改革试点区之一,近年来,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选择了三岔等3个镇作为全区“二三变”改革试点镇。现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为主导的乡村特色经济。
关键词 遵义市 改革 农村 山村 乡村旅游 特色经济 产业带
下载PDF
遵义党建工作助推脱贫攻坚问题研究——以播州区泮水镇永定村为例
5
作者 余光芝 符开玉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2期114-114,11,共2页
遵义市播州区泮水镇永定村全面贯彻落实扶贫开发重大决策部署,走出了一条可持续,能带动的脱贫致富好路子。
关键词 党建工作 脱贫攻坚 可持续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村务员”改革:做法、成效与启示——来自播州区的实践
6
作者 谢大森 《理论与当代》 2023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发展需要,有效破解当前村干部“难选、难管、难当、难留”问题,激励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探索实施“村务员”改革,构建发现储备、选拔使用、培养锻炼和考核监督全链条机制,着力... 为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发展需要,有效破解当前村干部“难选、难管、难当、难留”问题,激励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探索实施“村务员”改革,构建发现储备、选拔使用、培养锻炼和考核监督全链条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敢担当、善作为的专职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考核监督 村务 村干部队伍 服务基层 社会发展需要 探索实施 扎根基层
下载PDF
加强县级党校党性教育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英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5期134-134,共1页
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核心和主题,县级党校承担着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重任。面对党性教育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县级党校做出更多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 县级党校 党性教育
下载PDF
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新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8
作者 王盼春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2期169-169,共1页
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遵义市播州区围绕“搬哪些人”、“往哪里搬”、“搬了后怎么办”三个重大问题,紧扣实际探索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的“七个一”新模式,为推动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操作的模式。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七个一 新模式
下载PDF
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
9
作者 宋文琴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重大理论思想和方针政策的主渠道。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
关键词 党校姓党 主阵地 根本原则
下载PDF
对播州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10
作者 谢大森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2期54-54,共1页
播州区共建设各类农业园区17个,遍布11个镇。其中有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遵义(台湾)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博览园等省级农业园区7个,均被列为省“5个100工程”调度项目;有遵义花香·龙泉生态园、池坪生态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园... 播州区共建设各类农业园区17个,遍布11个镇。其中有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遵义(台湾)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博览园等省级农业园区7个,均被列为省“5个100工程”调度项目;有遵义花香·龙泉生态园、池坪生态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民主蓝精灵生态农业产业园等市、县级农业园区10个。17个农业园区计划总投资62.2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0.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4%。其中2016年完成投资13.5亿元,实现总产值2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解决就业5.9万人;园区周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50余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0%。播州区农业园区“现代、高效、示范”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区 农业园区 建设
下载PDF
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长彬 《理论与当代》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毛泽东同志对人民极具真挚情感和深厚情怀,他数次用通俗易懂的生动譬喻饱含深情地礼赞了人民的崇高伟大。毛泽东对人民的观点和态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观点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政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宗旨 人民 江山 习近平总书记 通俗易懂
下载PDF
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与实践--以遵义市播州区马坪村为例
12
作者 谢大森 《农家致富顾问》 2021年第10期13-13,共1页
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马坪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了“党建引领、改革助推、合股联营、一约五会”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实现了从省级三类贫困村向市级“小康创建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路径探索与实践
原文传递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引领坝区产业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英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第32期15-15,共1页
贵州省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较为薄弱。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坝区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四新一高”思路,全面落实坝长责任,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贵州省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较为薄弱。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坝区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四新一高”思路,全面落实坝长责任,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山地多平地少的情况普遍,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在为数不多的平地中,集中连片坝区因其地形坡度小、土质相对较好,是极其宝贵的农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山一水 集中连片 基层组织建设 地形坡度 产业革命 农业产业发展 资源禀赋 决策部署
下载PDF
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蝶变之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文琴 《理论与当代》 2021年第1期60-61,共2页
在黔北播州西部的莽莽大山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团结村,因其有一条堪称“天渠”的人工水渠——“大发渠”而声名远播。这是由当时的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峭壁上凭借原始古老的工具开凿出总长近10公里的“生... 在黔北播州西部的莽莽大山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团结村,因其有一条堪称“天渠”的人工水渠——“大发渠”而声名远播。这是由当时的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峭壁上凭借原始古老的工具开凿出总长近10公里的“生命之渠”,彻底改变了这里“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窘境。然而,这里由于远离城市、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等原因,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还很低。2016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5000元,贫困发生率为31.8%,是典型的省级深度贫困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发生率 人均可支配收入 整体生活水平 深度贫困村 自然环境 村支书
下载PDF
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天渠”下的沉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文琴 《理论与当代》 2020年第1期48-50,共3页
黄大发同志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关键词 老党员 共产党员 颁奖词 黄大发 人民
下载PDF
马坪村“一约五会”乡村治理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16
作者 谢大森 《理论与当代》 2022年第3期61-64,共4页
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马坪村位于风光秀丽的乌江河畔,总面积21平方公里,有23个村民组1478户6649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94人。近年来,村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马坪村位于风光秀丽的乌江河畔,总面积21平方公里,有23个村民组1478户6649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94人。近年来,村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群众力量,着力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村,2020年通过复评再次获得“全省文明村”荣誉称号,同时承办了多场国家、省、市、区党建现场观摩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实践与启示 荣誉称号 村党组织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 乡村治理模式
下载PDF
花茂村“百姓富 生态美”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17
作者 张仕颖 《理论与当代》 2018年第5期35-36,共2页
枫香镇位于遵义县西北部,是全县三个(鸭溪、尚嵇、枫香)省级示范小城镇之一,花茂村地处该镇东北部,原名荒茅田(意指荒芜),又名花苗田,后改名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该村于2014年被遵义县委、县政府列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枫香镇位于遵义县西北部,是全县三个(鸭溪、尚嵇、枫香)省级示范小城镇之一,花茂村地处该镇东北部,原名荒茅田(意指荒芜),又名花苗田,后改名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该村于2014年被遵义县委、县政府列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试点,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着力打造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有效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田园和“百姓富、生态美”的典型代表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 百姓 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查 实践 文化特色 田园风光 产业支撑
下载PDF
“雄师刀坝告大捷”红色文化研究
18
作者 宋文琴 《海风》 2021年第2期65-65,164,共2页
肖华将军上世纪60年代所作的《长征组诗》,概括了长征中最辉煌的历史事件,“四渡赤水出奇兵”和“雄师刀坝告大捷”同出于由此改编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家喻户晓,而“刀坝大捷”折射出的历史事件却鲜为人知。长征时红军在贵州... 肖华将军上世纪60年代所作的《长征组诗》,概括了长征中最辉煌的历史事件,“四渡赤水出奇兵”和“雄师刀坝告大捷”同出于由此改编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家喻户晓,而“刀坝大捷”折射出的历史事件却鲜为人知。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真实地还原“雄师刀坝告大捷”这一段红色历史,对其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让刀靶水红色文化资源很好地转化为教化育人的优质资源,将党的红色火炬代代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会议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 四渡赤水 党史学习 长征精神 优质资源 长征路 长征组诗
下载PDF
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19
作者 陈英 《海风》 2021年第6期130-131,共2页
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遵义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积极推动下,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可分享的绿色红利不断积累,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 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遵义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积极推动下,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可分享的绿色红利不断积累,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产业 发展乡村旅游 内陆开放新高地 旅游资源丰富 绿色红利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遵义市
下载PDF
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培养
20
作者 李睿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2期121-121,102,共2页
十八大以来,对党员干部依法行政和法制思维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基层党员干部法制思维培养,做到转变思维,学法崇法,运用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矛盾、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依法行政 党员干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