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对重庆大渡口发展的启示
1
作者 邹祥勇 《当代县域经济》 2023年第3期44-47,共4页
公园城市是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后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对于有效解决城市各种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示范区,在理念、规划、建设等诸多方面走在前列,前期探索实践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为建... 公园城市是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后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对于有效解决城市各种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示范区,在理念、规划、建设等诸多方面走在前列,前期探索实践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为建设公园城市提供了学习样板和重要参考。借鉴成都经验,建设公园大渡口,应从坚持规划引领、厚植生态本底、完善公园体系、全域贯通绿道、打造“公园+”生活五个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示范区 公园大渡口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三生融合”理念下公园城市建设策略 基于重庆市大渡口区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邹祥勇 《当代县域经济》 2022年第9期64-67,共4页
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在于公共底板上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相统一。与之相应,建设公园城市也应从生态、生产、生活三方面着力。生态是基础,应保护自然资源,修复自然生态,打造“公园+绿道”体系,实现全域覆绿增绿,筑牢“绿色屏障”;生产... 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在于公共底板上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相统一。与之相应,建设公园城市也应从生态、生产、生活三方面着力。生态是基础,应保护自然资源,修复自然生态,打造“公园+绿道”体系,实现全域覆绿增绿,筑牢“绿色屏障”;生产是支撑,应重视培育和发展“公园+绿道”经济,壮大支柱产业,打造绿色产业链和产业群,推动“绿色发展”;生活是追求,应满足美好人居环境诉求,营造公园式居住、绿色化出行、文化类空间等多元化场景,建设“绿色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三生融合 产城相融 绿道经济
下载PDF
补齐城市居民生活的文化短板研究——以重庆市大渡口区为例
3
作者 向炜 《重庆行政》 2019年第1期58-6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补齐居民生活的文化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补齐居民生活的文化短板,是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庆市大渡口区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要全面提升大渡口区居民生活的品质,补齐居民生活的文化短板是题中应有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化生活 居民生活 大渡口区 短板 重庆 物质生活水平 城市 美好生活
下载PDF
重庆市环保产业专业集聚化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亮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8年第5期61-62,共2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2018年6月18日,在重庆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庆...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2018年6月18日,在重庆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可以预见,重庆环保产业即将进入政策与经济周期双重利好的快速发展道路.但当前重庆环保产业发展与京津沪及东部等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推动重庆市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产业 质量发展 重庆市 生态文明建设 集聚化 长江经济带 生态环境保护 国家战略
下载PDF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出路——以重庆市D区为例
5
作者 朱文刚 《劳动保障世界》 2019年第35期32-32,共1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的有效举措,其意义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供给 家政服务 社区服务 精神慰藉 问题与出路 生活照料
下载PDF
重庆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
6
作者 向炜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8年第4期34-35,共2页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化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题中应有之意。重庆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化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题中应有之意。重庆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集移民地区、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统筹区域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重庆市 均衡发展 奉节县 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部欠发达地区 公共服务均等化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机理
7
作者 邹祥勇 《福州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升华了全党对“能”“行”“好”的理论认知。领悟其中深意,厘清内在机理,可从“化什么”“谁来化”“怎么化”“化成什么”四个逻辑层面展开。“化什么”是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升华了全党对“能”“行”“好”的理论认知。领悟其中深意,厘清内在机理,可从“化什么”“谁来化”“怎么化”“化成什么”四个逻辑层面展开。“化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根本,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谁来化”是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主体,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怎么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路径,回答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两个结合”来回应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化成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成果,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向炜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期205-207,共3页
指出了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乡土文化日渐被边缘化、乡村文化建设有急功近利的现象,农村文化产业人才不优、乡村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 指出了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乡土文化日渐被边缘化、乡村文化建设有急功近利的现象,农村文化产业人才不优、乡村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要以建设长江文化遗产长廊为契机,全面展示三峡乡村文化遗产;以"农业+文化+旅游"融合为主线,打造三峡乡村文化旅游新景观;以丰富产品业态为抓手,打造三峡文化农业;以乡村"农业节"、"民俗节"活动为依托,打造"美丽乡村名片";以乡村"文化铸魂"为核心,全面提升乡风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乡村文化 研究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理路
9
作者 邹祥勇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12-17,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升华了全党对“能“”好“”行”的理论认知。领悟其中深意,厘清内在机理,可从行之根本、行之主体、行之实践以及行之成果四个逻辑层面展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升华了全党对“能“”好“”行”的理论认知。领悟其中深意,厘清内在机理,可从行之根本、行之主体、行之实践以及行之成果四个逻辑层面展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根本源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开放的理论品质和崇高的人类情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主体指明中国共产党是知行合一的先进政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具有自我革命的政治基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实践回答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两个结合”来回应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成果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达的道路、强党的理论、优越的制度以及和美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下载PDF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10
作者 刘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目前来看,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是人类展开所有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发展的前提。所以,当前在发展农业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眼前的需求,却忽视了对未来的思考,如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并未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农业也就不能真正稳定发... 目前来看,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是人类展开所有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发展的前提。所以,当前在发展农业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眼前的需求,却忽视了对未来的思考,如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并未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农业也就不能真正稳定发展下去。所以在现阶段背景下,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以做到统筹兼顾,双管齐下,进而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路径
下载PDF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发展历程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云 符玉亭 《农业工程》 2019年第9期141-143,共3页
通过对以往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分析了在实施农业补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促进农业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农业 补贴 政策 文献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司春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59,共2页
在我国,农业的地位一直是最基础的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样的环境情况问题在农村土壤方面也十分的严峻。而且农村土壤问题的危害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人类生存状况。所... 在我国,农业的地位一直是最基础的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样的环境情况问题在农村土壤方面也十分的严峻。而且农村土壤问题的危害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人类生存状况。所以,我国现在必须要对农村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方面重视,特别进行维护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壤 污染防治 法律法规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是求真求善之根本标准
13
作者 应建 《探索》 1988年第5期37-40,共4页
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并以这一观点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而加以充分发挥,它强调:“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并以这一观点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而加以充分发挥,它强调:“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生产力标准的重申和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善 生产力标准 和检验 劳动者 创造性 社会人 根本标准 生产力发展 实践标准 要素构成
下载PDF
“微协商”模式创新与领导者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春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面对当下社会职工诉求多元化、小微组织利益保障有限、新诉求产生迅速以及诉求差异性加剧等新问题,"微协商"模式以其方式灵活、协商形式多样、协商成本低、成功率高等特点,有效弥补了传统集体协商模式下对小众群体、特殊岗位... 面对当下社会职工诉求多元化、小微组织利益保障有限、新诉求产生迅速以及诉求差异性加剧等新问题,"微协商"模式以其方式灵活、协商形式多样、协商成本低、成功率高等特点,有效弥补了传统集体协商模式下对小众群体、特殊岗位群体诉求难以兼顾的不足。未来领导者在处理事关民众权益保障的大事时,应坚持策略互补化、思维动态化、形式多样化和问题导向化等原则,切实提升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协商”模式 领导者 权益保障 管理能力
下载PDF
韧性:百年大党走向成功的内在奥秘和品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祥勇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4期24-28,共5页
韧性用于政党,体现在生命力上,意指政党具有顽强持久的坚韧和精神,是政党的优良品质。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展现出超强韧性。这种韧性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得以锻造、磨砺和锤炼而成,源自于崇高的信仰、鲜明的... 韧性用于政党,体现在生命力上,意指政党具有顽强持久的坚韧和精神,是政党的优良品质。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展现出超强韧性。这种韧性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得以锻造、磨砺和锤炼而成,源自于崇高的信仰、鲜明的立场、严密的组织、主体的自觉、革新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所在。崇高的信仰信念是内在灵魂,鲜明的人民立场是价值基础,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独特优势,高度的学习自觉是根本前提,强大的革新功能是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韧性 百年 品质
下载PDF
新时代领导干部强化法治思维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司春霞 《新丝路(下旬)》 2019年第6期34-35,共2页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强弱关系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成败。在新时代的中国,在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仍有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薄弱,在解决新时代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胜任时代使命。要强化法治思维,各级领导...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强弱关系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成败。在新时代的中国,在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仍有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薄弱,在解决新时代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胜任时代使命。要强化法治思维,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敬畏法律,树立法治信仰;其次要学习法律、夯实法治理论;再次要运用法律,坚持依法行政;最后要完善制度,弘扬法治精神。从而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领导干部 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炜 《重庆行政》 2020年第4期47-49,共3页
财政体制改革一直被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定位。党的十九大强调:“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1]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 财政体制改革一直被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定位。党的十九大强调:“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1]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这一目标任务。财政体制方面的改革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中之重,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面深入推进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对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财政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 区域均衡 大数据时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高度定位 党的十九大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文刚 《环球首映》 2019年第7期185-185,共1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在当前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文化和旅游结合领域更宽、机制更顺、政策扶植更强的大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基于文旅融合理念,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在当前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文化和旅游结合领域更宽、机制更顺、政策扶植更强的大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基于文旅融合理念,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的原则,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规划,坚持演艺产品的发展等具体策略,为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 路径
下载PDF
抓住西部大开发契机 加快近郊区县第三产业发展
19
作者 任艳芳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2年第5期47-48,共2页
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发展第三产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资金积累,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活跃城乡经济,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催化第一和第二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重要环节。面对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历史机... 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发展第三产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资金积累,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活跃城乡经济,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催化第一和第二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重要环节。面对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应着力培育和发展近郊区县的第三产业。一、重庆近郊区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重庆近郊区县及个别主城区(如大渡口区),城市建设较快,但普遍人气不旺,商气不活。第三产业规模不大,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缓慢,服务业种类不足,服务手段落后,不能发挥大城市的聚集、辐射功能。发展滞后的原因:一是交通不便、基础薄弱,因地理位置、需求能力和经济体制的制约,缺乏发展机制。二是产业化进程迟滞。对教育、科技、文化、体育过于看重其公益性功能,对住宅、医疗卫生,过于看重其社会福利功能,致使许多本应产业化的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缺乏自我发展机制。二、近郊区县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国民经济全面复苏、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将进直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第三产业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 郊区县 历史机遇 产业化进程 分层次推进 重要环节 结构不合理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分流安置人员思想状况——来自重钢的调研
20
作者 张亮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4年第4期110-111,共2页
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其实施环保搬迁的重大决策.重钢成为继首钢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第二家实行环保搬迁的大型企业.大量分流人员的安置问题解决的好坏成为该企业、涉及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分流安置人员的思想状... 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其实施环保搬迁的重大决策.重钢成为继首钢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第二家实行环保搬迁的大型企业.大量分流人员的安置问题解决的好坏成为该企业、涉及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分流安置人员的思想状况自2007年实施环保搬迁以来,重钢共分流安置人员13317人,其中国有职工7744人、集体职工3348人、劳务工人和返聘人员2225人.分流安置人员思想状况总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安置 思想状况 国有企业 重钢 2007年 调研 中国钢铁工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