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促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思考
1
作者 张国胜 郭雅杰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本文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近年来制约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对策。笔者认为若能从这五个方面采取对策 。
关键词 黑龙江 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 中国 粮食价格 种植业 农资 基层组织建设 产业 产品结构
下载PDF
论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被引量:5
2
作者 胡连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公共权力 权力制约监督体制 党纪监督
下载PDF
浅谈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 被引量:5
3
作者 邵立民 《山西农经》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认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南北跨纬度大,地域辽阔,生物资源种类多;我国有悠久的有机农业历史和丰富劳动力资源;宜林宜草地数量多,绿色产品后备资源丰富;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绿色农业发展;有广袤的山... 本文认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南北跨纬度大,地域辽阔,生物资源种类多;我国有悠久的有机农业历史和丰富劳动力资源;宜林宜草地数量多,绿色产品后备资源丰富;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绿色农业发展;有广袤的山川,神秘的自然奇观,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必将加速绿色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绿色农业 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 生物资源种类 地大物博 劳动力资源
下载PDF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面向21世纪的宣言
4
作者 祝福恩 曹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9,共5页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运用历史唯物论原理对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社会存在”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晶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突破 ,是中国共产党面向 2 1世纪的宣言。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 ,自觉地实践、身体力行“...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运用历史唯物论原理对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社会存在”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晶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突破 ,是中国共产党面向 2 1世纪的宣言。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 ,自觉地实践、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使我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三个代表" 江泽民 政治背景 党建理论
下载PDF
坚持辩证法 反对诡辩论——评张浩著的《诡辩论》一书
5
作者 刘奎林 王思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张浩 <诡辩论> 辩证法
下载PDF
提高“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
6
作者 焦益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中共 民主集中制 领导集体 思想政治素质
下载PDF
制度理性与“断裂中重生”的秩序--评《经济秩序的制度理性》一书
7
作者 鲁荣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经济秩序 制度理性 经济科学出版社 断裂 转型研究 转型国家 出版发行 学术领域
下载PDF
中共召开过九届三中全会吗?
8
作者 王诚宏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1,共2页
“中共九届三中全会”,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近20年来,在一些回忆、纪念、缅怀王稼祥的文章和传记中,都提到了“中共九届三中全会”。然而,这个“中共九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 三中全会 中共 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 王稼祥
原文传递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钦读 《奋斗》 2007年第4期7-8,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一重要观点,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协调各方面利...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一重要观点,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深刻认识这个重点,牢牢把握这个重点,扎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群众 六届六中全会 利益问题 《决定》 党的性质 利益关系 统筹协调
原文传递
对一张毛泽东照片拍摄地点的再探讨--与齐佩良商榷
10
作者 王诚宏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3,共2页
《党的文献》2006年第1期刊发的齐佩良《关于一张毛泽东照片拍摄地点的考证》(以下简称齐文),将毛泽东这张坐躺椅的照片(图一)与图二等图相比较,认为图一拍摄地点并不是西柏坡,而应当与图二等图一样,拍摄于“1947年7月转战陕北... 《党的文献》2006年第1期刊发的齐佩良《关于一张毛泽东照片拍摄地点的考证》(以下简称齐文),将毛泽东这张坐躺椅的照片(图一)与图二等图相比较,认为图一拍摄地点并不是西柏坡,而应当与图二等图一样,拍摄于“1947年7月转战陕北期间的靖边县小河村”。笔者以为,这一结论还可商榷。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片拍摄 毛泽东 地点 《党的文献》 西柏坡 靖边县
原文传递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
作者 刘建明 《奋斗》 2006年第12期7-8,共2页
和谐社会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追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这一和谐社会的最经典的诠释。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据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 和谐社会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追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这一和谐社会的最经典的诠释。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据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科学、全面的阐释。从根本上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不断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核心内容。而这一核心内容,正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高度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共产主义社会 六届六中全会 理想社会 人的自由 《决定》 人民群众
原文传递
强化党员主体地位 推进党内民主发展
12
作者 孙艳春 《奋斗》 2007年第9期5-6,共2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要做到“两个坚持”、实现“三个具体目标”,即“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达到“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民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要做到“两个坚持”、实现“三个具体目标”,即“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达到“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建设 党员主体地位 民主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 民主集中制 中央党校 民主意识 民主制度
原文传递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13
作者 于钦读 《奋斗》 2007年第6期16-17,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对新时期党的团结统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对新时期党的团结统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构建党内和谐.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和谐 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届六中全会 领导核心作用 和谐社会建设 《决定》 团结统一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14
作者 于钦读 《奋斗》 2007年第3期7-8,共2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又一次新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的本质 六届六中全会 社会和谐 《决定》 中国特色
原文传递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15
作者 于钦读 《奋斗》 2007年第5期39-40,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在构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中,必须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行为才能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在构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中,必须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行为才能和谐.社会也才能和谐。所以《决定》要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届六中全会 社会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 《决定》 理论贡献 人与社会
原文传递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16
作者 于钦读 《奋斗》 2007年第7期17-18,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新观点、新举措中.有一个重要的闪光点,就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新观点、新举措中.有一个重要的闪光点,就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六届六中全会 市场经济条件 《决定》 社会关系 社会和谐 和谐稳定
原文传递
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
17
作者 于钦读 《奋斗》 2006年第12期5-6,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于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于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行动纲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纲领性文件 中共中央
原文传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
18
作者 于钦读 《奋斗》 2007年第8期40-41,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坚持把重心放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坚持把重心放在基层.把力气使在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重心 六届六中全会 基层基础工作 《决定》
原文传递
大力推进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19
作者 牟朋文 《奋斗》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一届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讲,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统筹规划,总体布署...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一届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讲,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统筹规划,总体布署,分步实施。对我省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黑龙江 工业化 民营经济 招商引资
原文传递
透视全球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云 《企业家信息》 2008年第10期12-15,共4页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经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我们国家也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经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我们国家也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史蒂格勒在考察美国企业成长路径时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并购浪潮 世界经济格局 大型企业集团 美国企业 国际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