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中医思想指导下的质量改进团队管理模式在老年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
1
作者 高咏菊 朱天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中医思想指导下落实质量团队管理在老年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中医老年科任职的3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2022年1—12月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 目的探讨在中医思想指导下落实质量团队管理在老年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中医老年科任职的3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2022年1—12月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23年1—12月设为研究组(在护理管理中引入中医思想、质量改进团队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工作压力评分、职场正念评分、职业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的职场正念评分、职业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医院老年科护理管理中,在中医思想指导下落实质量团队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科护士对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度,培养其综合护理能力,还能减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使其职场正念和职业满意度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科 中医思想 护理管理 质量管理 效果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感染后咳嗽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晨 骆天炯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665-1668,共4页
感染后咳嗽(PIC)是好发于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之后,临床以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咳痰、咽痒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患。老年人作为好发人群,有易感不易瘥、易生痰瘀而变生他病等特点。中医治疗擅于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具有疗效可... 感染后咳嗽(PIC)是好发于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之后,临床以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咳痰、咽痒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患。老年人作为好发人群,有易感不易瘥、易生痰瘀而变生他病等特点。中医治疗擅于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具有疗效可观、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但目前临床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诊疗标准。文章主要通过论述老年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老年感染后咳嗽的临床学习及诊疗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感染后咳嗽 老年病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陶慧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0-0183,共4页
分析八段锦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肌少症患者治疗期间对其骨骼肌指数与肌肉力量指标等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进行分组,具体则是以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18例接受治疗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分组(... 分析八段锦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肌少症患者治疗期间对其骨骼肌指数与肌肉力量指标等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进行分组,具体则是以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18例接受治疗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分组(n=59),对照组实施中医护理,观察组配合八段锦,比较患者骨骼肌指数、6min步行试验、肌肉力量指标、MBI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骨骼肌指数、6min步行试验与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肌肉力量指标与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段锦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在老年肌少症患者治疗期间联合中医护理的使用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运动指导,在运动下可以逐渐恢复患者肌肉功能,也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肌少症 八段锦 中医护理干预 骨骼肌指数 6min步行试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疗法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于丽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9-0032,共4页
分析中医特色疗法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1年09月至2023年08月期间,选取老年科门诊及病房就医的老年衰弱患者120名,参照“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老年衰弱”的中医... 分析中医特色疗法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1年09月至2023年08月期间,选取老年科门诊及病房就医的老年衰弱患者120名,参照“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老年衰弱”的中医病名及证候诊断,采用随机抽签法,将12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60人和对照组60人。对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行老年衰弱的健康常识教育,运用衰弱表型评估量表( Frailty Phenotype,FP) 、中医证候积分行老年衰弱患者的评估。两组均予以适量蛋白粉,钙片,维生素C,维生素D制剂,运动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指导中医食疗饮食,艾灸,并进行组织八段锦养生运动,对治疗组内各位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衰弱表型评估量表评分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学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C 反应蛋白、D-二聚体,系统观察中医药诊疗对老年衰弱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衰弱表型评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6、C 反应蛋白、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特色疗法联合中药辩证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疗法 老年衰弱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卉 张园园 +2 位作者 张暐 缪小红 王元红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治疗期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180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信度/期望问卷(CEQ)中期望量表评估治疗期望,并评估不同人口特征间治疗期望差异;采用... 目的探讨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治疗期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180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信度/期望问卷(CEQ)中期望量表评估治疗期望,并评估不同人口特征间治疗期望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KOA患者治疗期望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老年KOA患者治疗期望得分(16.64±3.00)分,其中年龄>75岁、KOA严重程度Kellgren-Lawrence(KL)为Ⅲ~Ⅳ级、焦虑评分<8分、疼痛灾难化评分<38分者治疗期望得分较年龄60~75岁、KOA严重程度为Ⅰ~Ⅱ级、焦虑评分≥8分及疼痛灾难化评分≥38分者高(P<0.05)。以治疗期望为因变量,年龄、焦虑、KOA严重程度、疼痛灾难化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KOA严重程度与老年KOA患者治疗期望呈正相关(β=0.048、0.992),焦虑、疼痛灾难化与老年KOA患者治疗期望呈负相关(β=-0.272、-0.068)(P<0.05)。结论老年KOA患者治疗期望与年龄、焦虑程度、KOA严重程度及疼痛灾难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治疗期望 膝关节功能 疼痛灾难化
下载PDF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中医院老年科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和玲 范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采用医护合作模式,积极开展中医辨证施护,主动运用耳穴埋籽、穴位按摩、艾灸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解决老年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结果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缓解和治疗老年患...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采用医护合作模式,积极开展中医辨证施护,主动运用耳穴埋籽、穴位按摩、艾灸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解决老年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结果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缓解和治疗老年患者的失眠、眩晕、便秘等慢性病症,随着科室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次数的增加,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升,科室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也得到提高(P<0.01)。结论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明显,有利于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老年患者 耳穴埋籽 穴位按摩 艾灸
下载PDF
微课教学联合赋能教学在老年科中医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缪小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4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探讨将微课教学联合赋能教学应用于老年科中医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老年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90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名,A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B组采用赋能教学模式,C组采用... 目的探讨将微课教学联合赋能教学应用于老年科中医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老年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90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名,A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B组采用赋能教学模式,C组采用微课教学联合赋能教学模式,并分别对三组学生中医理论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对临床实习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C组中医理论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及护理实习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比较,中医理论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技能评分及护理实习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课教学联合赋能教学应用于老年科中医护理带教中,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对护理实习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教学 赋能教学 老年科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托伐普坦片联合托拉塞米片治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丁伟红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片与托拉塞米片联合治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厦门市中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11月收治9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托拉塞米片治疗,...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片与托拉塞米片联合治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厦门市中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11月收治9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托拉塞米片治疗,研究组予托伐普坦片联合托拉塞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与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伐普坦片联合托拉塞米片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其心功能和临床相关指标显著改善,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片 托拉塞米片 老年心力衰竭 心功能 脑钠肽 有效率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敏林 骆天炯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65-69,共5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检索1988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时间、作者、机构、...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检索1988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时间、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508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近5年处于巅峰时期。作者及机构分析显示以王平、游秋云为核心的研究团体发文量最多,湖北中医药大学为领头机构。关键词分析显示临床研究、名医经验为主要研究内容,针灸、五音疗法为前沿热点。结论近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未来应加强各团队、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老年性失眠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就医指南之十六——中医老年病科 睡眠障碍与中医药治疗
10
作者 李海聪 《中老年保健》 2009年第5期18-19,共2页
睡眠约占人一生中1/3的时间,因此睡眠障碍的发生亦普遍,据调查资料表明,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慢性睡眠障碍。应该说,人们对睡眠十分熟悉,但是对睡眠障碍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即使是医生.对于睡眠障碍的认识和处理亦并不充分。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中医药治疗 就医指南 老年病 调查资料
下载PDF
权力距离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和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11
作者 刘贵竹 曾梦琴 +2 位作者 陈澜玲 李洋 孙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权力距离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患者权力距离量表、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296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 目的探讨权力距离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患者权力距离量表、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296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得分(96.51±25.57)分,患者权力距离得分(40.05±14.60)分,参与用药安全行为得分(80.85±22.92)分。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患者权力距离呈负相关,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呈正相关,患者权力距离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呈负相关(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能正向预测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患者权力距离在健康素养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88%。结论权力距离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间起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应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关注患者权力距离,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慢性病 服药 依从性 健康素养 用药安全行为 权力距离 中介作用
下载PDF
柴胡桂枝汤联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陈红霞 李明秀 苏凯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联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体现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点,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3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60例患者作为...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联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体现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点,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3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综合治疗组采用柴胡桂枝汤加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28 d),在第28天判定疗效。比较两组间中医证候评分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检测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在PQ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周、第4周,综合治疗组PSQI总分、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大常规(血液及大小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肌酐、尿素氮)及心电图(ECG)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本研究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2例,均对症处理,与试验药物无因果关系。结论柴胡桂枝汤联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老年睡眠障碍有明显效果,安全性可靠,该方法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 耳穴磁珠贴压 老年睡眠障碍
下载PDF
循证护理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丽娟 马毓霞 邵聿蕙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8月静安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纳入4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0例实行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8月静安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纳入4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0例实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4.92±3.91)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4.59±3.33)分低于对照组(47.41±3.63)分、(47.39±4.82)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132.25±12.25)分高于对照组(125.14±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1、3.022、2.407,P均<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并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从而实现稳定、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2型糖尿病 护理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中医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疗效研究分析
14
作者 于丽斐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老年衰弱疾病采用中医疗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8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及南通市中医院老年科门诊和病房就医的120例老年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老年衰弱疾病采用中医疗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8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及南通市中医院老年科门诊和病房就医的120例老年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经辨证分型后予以中医疗法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表现及衰弱程度,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学标记物指标。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评分、衰弱程度评分、生物学标记物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表现评分、衰弱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物学标志物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衰弱可通过辨证分型后实施中医疗法,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症状表现,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及衰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老年衰弱综合征 效果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米洁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00-104,共5页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载脂蛋白B (ApoB)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17-2018年(基线)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和普通筛查的患者。根据其随访5年...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载脂蛋白B (ApoB)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17-2018年(基线)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和普通筛查的患者。根据其随访5年内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分为病例组(n=32)和对照组(n=314)。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病史、LDL-C、non-HDL-C和ApoB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CVD发病的相关因素。对LDL-C、non-HDL-C和ApoB进行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罹患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non-HDL-C和ApoB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调整后■=1.23, 95%CI=1.07~1.89, P=0.004)、男性(调整后■=2.11, 95%CI=1.34~3.30, P=0.015)、LDL-C (调整后■=1.20, 95%CI=1.02~3.23, P<0.001)、non-HDL-C (调整后■=1.26,95%CI=1.14~3.11, P<0.001)、ApoB(调整后■=1.45, 95%CI=1.04~3.05, P<0.001)为ASCVD发病相关因素。与LDL-C<2.86 mmol/L的人群相比,LDL-C≥3.52 mmol/L的人群罹患ASCVD的风险增高1.24倍(95%CI=1.03~2.05, P=0.012);与non-HDL-C<3.54 mmol/L的人群相比,non-HDL-C≥4.24 mmol/L的人群罹患ASCVD的风险增高1.27倍(95%CI=1.08~1.56, P=0.015);与ApoB<1.87μmol/L的人群相比,ApoB≥2.27μmol/L的人群罹患ASCVD的风险增高1.53倍(95%CI=1.1.~2.23, P=0.001)。结论 ApoB、non-HDL-C和LDL-C对ASCVD风险增加的影响依次增大。对于具有ASCVD风险因素的人,即使LDL-C浓度正常,测量ApoB能为更好地评估ASCVD风险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非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B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李宗英 李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不良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自护能力。结果施护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施护后,观察组各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施护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施护后,观察组HAMA、HA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自护优良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14)。结论中医护理能提升自护能力,控制患者血糖,减轻DPN患者的情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护理 自护能力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蔡楚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4-0127,共4页
观察优质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护理价值以及影响。方法 将搜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均在院时间是2021年1月到2023年7月,共分成对照组(单一护理)和实验组(联合护理)各30例,比较组别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 观察优质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护理价值以及影响。方法 将搜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均在院时间是2021年1月到2023年7月,共分成对照组(单一护理)和实验组(联合护理)各30例,比较组别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分析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以联合护理管理,价值性比较高,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上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以此促进其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预见性护理 老年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张继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0-0013,共4页
对老年 COPD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为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为66例老年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有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临床护理干预,并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实验... 对老年 COPD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为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为66例老年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有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临床护理干预,并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疾病恢复时间,肺功能和生存质量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 COPD患者,应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干预,以达到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的目的,加速疾病的转归与康复,以此改善其远期生存质量,获取患者的满意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干预 老年 慢阻肺 肺功能
下载PDF
老年卒中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中医药与艾司唑仑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海聪 陈晓光 +8 位作者 田心 杨学青 李求兵 马明 王燕 戴琪 曲丹 李桐 吴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对中医药与艾司唑仑改善患者睡眠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将老年卒中患者336例,根据其睡眠情况分为睡眠正常组(115例)和睡眠障碍组(221例),分析和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 目的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对中医药与艾司唑仑改善患者睡眠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将老年卒中患者336例,根据其睡眠情况分为睡眠正常组(115例)和睡眠障碍组(221例),分析和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然后将睡眠障碍组2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艾司唑仑口服治疗21天,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77.03%(57/74),高于脑梗死患者的62.60%(164/262,P<0.05);发生在脑干、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部位的卒中患者比其他部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的患者易发生睡眠障碍。中医药能显著改善老年卒中患者的失眠症状,其有效率达81.25%(91/112),优于对照组的65.14%(71/109,P<0.01)。随着睡眠的改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神经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卒中发生的性质、部位以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改善卒中患者睡眠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医药可改善老年卒中患者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老年卒中 中医药
下载PDF
老年卒中患者中重度抑郁障碍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海聪 李求兵 +7 位作者 杨学青 戴琪 陈晓光 王燕 田心 马明 田进 王博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卒中患者377例,根据其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障碍组(116例)和抑郁障碍组(261例),分析和研究其发生抑... 目的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卒中患者377例,根据其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障碍组(116例)和抑郁障碍组(261例),分析和研究其发生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然后将抑郁障碍组2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和对照组(126例)。分别给予中医药抗抑郁治疗加卒中治疗和单纯卒中治疗4周,观察其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79.78%(71/89),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的65.97%(190/288,P<0.05);发生在小脑、脑干、大脑半球(额叶)部位的卒中患者比其他部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障碍(P<0.05);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较易发生抑郁障碍。经4周治疗,治疗组的HAMD17、HAMA、SDRS、NDS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NDS(19.1±16.3)较治疗前(31.3±14.8)显著下降,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P<0.05)。结论卒中的性质、部位、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中医药能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卒中患者的抑郁障碍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老年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