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思考与实践经验
1
作者 邵牧民 毕嘉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7-912,共6页
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 PT)是指具有叶状结构和间质过度增生的一类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fibroepithelial tumours),其分类在WHO框架下被细化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类,亦有学者倡导采用简化的低级别与高级别分类体系。目前对PT的病... 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 PT)是指具有叶状结构和间质过度增生的一类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fibroepithelial tumours),其分类在WHO框架下被细化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类,亦有学者倡导采用简化的低级别与高级别分类体系。目前对PT的病理诊断和肿瘤分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这类肿瘤因其间质细胞具有非限制性生长及潜在浸润能力,使得其临床转归难以精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肿瘤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诊断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邵牧民 毕嘉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2-1048,共7页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并不少见,其病因及形态学复杂多样,是乳腺炎症性病变临床病理诊断的难点之一。根据乳腺炎症受累的范围可将乳腺炎症性病变分为两大类:乳腺部位独立发生的炎症以及合并有全身...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并不少见,其病因及形态学复杂多样,是乳腺炎症性病变临床病理诊断的难点之一。根据乳腺炎症受累的范围可将乳腺炎症性病变分为两大类:乳腺部位独立发生的炎症以及合并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乳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改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效果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家传 余学问 +3 位作者 徐华 李振国 徐洲稳 邵牧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8-435,共8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增强神经干细胞(NSC移植修复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C移植治疗组(NSC组)、丹红注射液组(DH组)、NSC+丹红注射液组(N+D组)、NSC+丹红注射液...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增强神经干细胞(NSC移植修复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C移植治疗组(NSC组)、丹红注射液组(DH组)、NSC+丹红注射液组(N+D组)、NSC+丹红注射液组+ML385组(N+D+M组)和PBS对照组(PBS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脑缺血模型,栓塞1.5 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后3 d对各组大鼠进行相应处理。在NSC移植术前和术后1、2、4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SC移植术前,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周时,NSC组、DH组和N+D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PBS组和N+D+M组均降低(均为P<0.05)。与PBS组和N+D+M组比较,NSC组、DH组和N+D组的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N+D+M组的GPX水平较PBS组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移植到大鼠脑内的NSC能够迁移至脑梗死周边区域并存活,并表达神经元标志物NeuN和新生血管标志物vWF,而N+D+M组的NSC存活数量较其他组明显减少。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改善干细胞移植微环境,增加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提升NSC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干细胞 丹红注射液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微环境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神经元特异核蛋白
下载PDF
“WHO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与乳腺细胞学的应用
4
作者 邵牧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WHO肿瘤分类”蓝皮书是病理医师广为熟知、被奉为组织病理诊断“金标准”的经典参考书,该系列丛书已更新至第五版。近期,与之对应的细胞学蓝皮书——“WHO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WHO cytopathology reporting systems,WHO-CRS)”也已开... “WHO肿瘤分类”蓝皮书是病理医师广为熟知、被奉为组织病理诊断“金标准”的经典参考书,该系列丛书已更新至第五版。近期,与之对应的细胞学蓝皮书——“WHO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WHO cytopathology reporting systems,WHO-CRS)”也已开始推出,由国际细胞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ytology,IA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以及WHO组成的联合编辑委员会(IAC-IARC-WHO Joint Editorial Board)负责编撰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细胞学 细胞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中国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诊断现状调查研究
5
作者 毕嘉欣 赵萌 +5 位作者 水若鸿 张璋 刘月平 杨文涛 步宏 邵牧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通过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病理诊断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国GLM病理诊断现状。方法邀请全国病理医师以线上方式参与问卷调查,包括GLM诊断例数、病理报告模式和病因探讨工作的开展等热点问题。... 目的通过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病理诊断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国GLM病理诊断现状。方法邀请全国病理医师以线上方式参与问卷调查,包括GLM诊断例数、病理报告模式和病因探讨工作的开展等热点问题。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02位病理医师参与调研,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占比分别为26.9%(189/702)、43.3%(304/702)、26.1%(183/702)和3.7%(26/702);77.6%(545/702)的病理医师来自综合性医院、7.7%(54/702)的病理医师来自中医类医院、6.1%(43/702)的病理医师来自妇幼专科医院和4.0%(28/702)的病理医师来自肿瘤专科医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乳腺炎诊断总例数大于45000例。60.8%(115/189)主任医师和52.6%(160/304)副主任医师能诊断出具体乳腺炎病理类型,比例显著高于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χ^(2)=23.537,P<0.001),其中GLM最常见(55.1%,81/147)。在诊断工作中,78.06%(548/702)病理医师会关注患者临床信息,19.2%(135/702)病理医师对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筛查,其中病理特殊染色是最常选用的手段;仅有6.0%(42/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常规开展组织病原体培养,其中棒状杆菌最常见;11.4%(80/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常规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催乳素升高最常见;7.1%(50/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会关注患者自身免疫状态,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多见。在病因认识程度分析,主任医师对GLM病因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其他级别的医师(χ^(2)=11.969,P=0.003;P=0.007)。大部分病理医师表示无可参考的GLM病理诊断流程(49.4%,347/702)和病理报告规范(76.4%,536/702)。97.4%病理医师认同制定GLM病理诊断共识的必要性。结论目前GLM病理诊断缺乏规范性、统一性,行业内迫切需要能指导病理医师的GLM病理诊断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病理诊断 调查问卷
下载PDF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规范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邵牧民 毕嘉欣 +1 位作者 王晓玫 成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疾病治疗模式的发展,微创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穿刺细胞学诊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乳腺细胞学病理诊断是乳腺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常用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术中冷冻标本印片细胞... 随着疾病治疗模式的发展,微创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穿刺细胞学诊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乳腺细胞学病理诊断是乳腺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常用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术中冷冻标本印片细胞学(intraoperative imprint cytology)和乳头溢液细胞学(nipple discharge cytology)等方法,其中以FNAC临床应用最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针穿刺细胞学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获得性渐进性淋巴管瘤1例
7
作者 李振国 程瑶 +3 位作者 黄忠华 石红琴 余学问 邵牧民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9-741,共3页
乳腺原发性获得性渐进性淋巴管瘤(acquired progressive lymphangioma,AP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乳腺的APL,广泛累及单侧乳腺区至腋下皮肤;形态学上,肿瘤主要由相互吻合的不规则或分支状的薄壁淋巴管组成,形成大小... 乳腺原发性获得性渐进性淋巴管瘤(acquired progressive lymphangioma,AP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乳腺的APL,广泛累及单侧乳腺区至腋下皮肤;形态学上,肿瘤主要由相互吻合的不规则或分支状的薄壁淋巴管组成,形成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腔隙结构,腔隙内衬形态温和的单层扁平细胞,腔内淋巴细胞积聚;间质有少量稀疏纤维组织及淋巴细胞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淋巴管样内皮细胞D2-40、CD31阳性,管壁及间质细胞结蛋白阳性,淋巴管周围纤维组织Masson染色阳性。病变呈良性进程,局部缓慢持续性进展,病理诊断需与分化好的血管肉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血管肉瘤 纤维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间质细胞 内皮细胞 病理诊断 结蛋白
原文传递
脑类器官培养技术进展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子祯 严紫娟 王家传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21-128,共8页
脑类器官在体外再现了部分大脑区域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在不涉及实验伦理问题的前提下,揭示了以往未知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干细胞及其衍生的外泌体临床疗效局限,而脑类器官... 脑类器官在体外再现了部分大脑区域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在不涉及实验伦理问题的前提下,揭示了以往未知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干细胞及其衍生的外泌体临床疗效局限,而脑类器官展现出极大的治疗潜能。脑类器官移植治疗能够减少脑损伤面积,改善神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的生长。本文综述了脑类器官培养技术的最新进展,对优化其结构和功能复杂性以及延长脑类器官存活时间的培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脑类器官移植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治疗应用,为未来脑类器官的正式应用提供前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修复 移植 再生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