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治疗专家共识(2017) 被引量:63
1
作者 陆小年 徐金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目前的治疗主要以去除疣体及HPV感染组织为主,包括医院外治疗及医院内治疗。现阶段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复发问题,需根据疣体大小、数目、部位和形态,并充分考虑患...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目前的治疗主要以去除疣体及HPV感染组织为主,包括医院外治疗及医院内治疗。现阶段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复发问题,需根据疣体大小、数目、部位和形态,并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个体差异和依从性,兼顾特殊人群,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采取综合防治策略,达到最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治疗
下载PDF
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 被引量:284
2
作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5-372,共8页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局的指导和安排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供皮肤科医...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局的指导和安排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供皮肤科医师、妇产科医师、泌尿科医师、预防医学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性病临床诊疗实践及预防控制工作中参考。现将4种性传播疾病的诊疗指南公布如下。参加指南制定的专家有(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千秋、王宝玺、尹跃平、冯文莉、田洪青、刘巧、刘全忠、齐淑贞、孙令、李文竹、李东宁、李珊山、苏晓红、何成雄、张建中、杨帆、杨斌、杨森、杨立刚、周平玉、陈祥生、郑和义、郑和平、段逸群、骆丹、涂亚庭、徐金华、梁国钧、龚向东、蒋娟、蒋法兴、韩建德、程浩、赖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诊疗指南 生殖器疱疹 皮肤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 性传播疾病 梅毒 淋病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 被引量:147
3
作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8-599,共2页
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领导下,由性病学组、性病亚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有(排名不分先后):刘全忠、徐金华、王... 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领导下,由性病学组、性病亚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有(排名不分先后):刘全忠、徐金华、王千秋、杨森、涂亚庭、齐蔓莉、郑和义、程浩、段逸群、韩建德、杨立刚、邹先彪、何成雄、李玉叶、陈丽、冯文莉、蒋法兴、李维云、李文海、李文竹、孙令、刘巧、柳曦光、施伟民、田洪青、姚志远、李珊山、占城、周维康、伦文辉、李东宁、王群、宋清华、张建中、王宝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指南 尖锐湿疣 中国医师协会 疾病预防控制 中华医学会 专业委员会 皮肤性病 控制中心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一) 被引量:77
4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4,共3页
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领导下,由性病学组、性病亚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供我国皮肤科医师、全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尖锐湿疣诊疗... 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领导下,由性病学组、性病亚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供我国皮肤科医师、全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尖锐湿疣诊疗实践中参考。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性病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疣 皮肤科医师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疣 中国医师协会 疣状 控制中心 光动力疗法 宫颈肿瘤
原文传递
洗脸的学问
5
作者 邹先彪 《大众医学》 2021年第8期54-55,共2页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直接与外界接触,具有保护、感觉、吸收、代谢、免疫和调节体温等功能。躯干等处的皮肤尚有织物遮盖,面部和手部皮肤则“饱经风霜”。健康的皮肤可以有效抵御外来微生物、过敏原及其他污垢的侵袭,维护皮肤犍...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直接与外界接触,具有保护、感觉、吸收、代谢、免疫和调节体温等功能。躯干等处的皮肤尚有织物遮盖,面部和手部皮肤则“饱经风霜”。健康的皮肤可以有效抵御外来微生物、过敏原及其他污垢的侵袭,维护皮肤犍康的第一步是科学合理的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手部皮肤 外来微生物 织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