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艺术宫开展“社会大美育”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朱刚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2期58-59,共2页
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实施三大计划,分别是“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和“社会大美育计划”,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彰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和暖的表情。今年,包括中华艺术宫(... 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实施三大计划,分别是“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和“社会大美育计划”,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彰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和暖的表情。今年,包括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在内的5家市级国有美术馆合力打造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的上海“国有美术航母”,全力推动上海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上海美术”“上海文化”品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社会大美育”,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城市软实力 美术事业 大美育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美的追求 创新实施 博物馆
下载PDF
美术馆展览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分析——以中华艺术宫“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为例
2
作者 张昊翀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142-144,共3页
本文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展览“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为例,对展览全周期的媒体宣传推广策略和传播效果,从传播节奏、内容、渠道、受众等多环节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包括受众触达和认知变化等方面的传播效应,从实践... 本文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展览“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为例,对展览全周期的媒体宣传推广策略和传播效果,从传播节奏、内容、渠道、受众等多环节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包括受众触达和认知变化等方面的传播效应,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对美术馆临展的宣传策略给出建议,并进一步对推广上海城市品格和在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带来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 展览 宣传策略 传播效果
下载PDF
从“传家”到“镇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收藏中的捐赠
3
作者 邱旻彧 《艺术市场》 2023年第5期67-69,共3页
从追赶到同步,美术收藏的起步从大英博物馆到埃米塔什博物馆,“以收集不可散落的艺术珍品”自始至终是博物馆创建的初衷。作为“舶来品”的博物馆,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追赶世界、同步世界”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当国... 从追赶到同步,美术收藏的起步从大英博物馆到埃米塔什博物馆,“以收集不可散落的艺术珍品”自始至终是博物馆创建的初衷。作为“舶来品”的博物馆,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追赶世界、同步世界”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当国内在建立首座博物馆时,业界当时一度认为“博物馆仅是一种以实物论证和组织学术探讨的场所,不是专为收集、保管宝物的仓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 上海美术馆 美术收藏 艺术珍品 学术探讨 舶来品
原文传递
艺术样本:第十四届全国美术大展油画展区中的上海故事
4
作者 蒋春晖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4期32-33,共2页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2024年7月18日至8月25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作品展览 油画作品展 美术大展 文学艺术界
下载PDF
从“何谓海派”看“海派何为”——关于“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思考
5
作者 张悦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2023年12月24日下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33米层展厅正在举办“京津海派文化面面观”对谈活动。本次活动从“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展览谈起,邀请沪上多位学者集聚一堂,从电影、出版、摄影、文学等不同文化视角,对... 2023年12月24日下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33米层展厅正在举办“京津海派文化面面观”对谈活动。本次活动从“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展览谈起,邀请沪上多位学者集聚一堂,从电影、出版、摄影、文学等不同文化视角,对京派和海派文化的特征和演进进行回眸,并讨论其对当下文化发展的意义。本次展览正是“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三个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海派文化 京派 文化视角 面面观
下载PDF
数字赋能,宣教融合:从中华艺术宫数字化实践与宣传谈起
6
作者 吴雯雯 《艺术当代》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宣传、艺术教育、观众服务之间的界限逐步打破.观众越来越习惯于用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获得美术馆(博物馆)的资讯,寻找美术馆的艺术教育资源,享受美术馆的公众服务.所以,无论是数字美术馆... 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宣传、艺术教育、观众服务之间的界限逐步打破.观众越来越习惯于用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获得美术馆(博物馆)的资讯,寻找美术馆的艺术教育资源,享受美术馆的公众服务.所以,无论是数字美术馆,还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美术馆数字化服务已从单一的信息发布角色转变为艺术教育的内容生产者以及全天候的服务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数字化服务 角色转变 艺术教育资源 新闻宣传 公众服务 互联网
原文传递
2023年度上海美术发展研究报告
7
作者 张悦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2023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上海的美术机构、美术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美术创作、美术展览、美术馆建设等领域全面发力,以美术滋养上海城市艺术生态,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和建设习近... 2023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上海的美术机构、美术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美术创作、美术展览、美术馆建设等领域全面发力,以美术滋养上海城市艺术生态,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和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力量。基本情况。(一)美术创作。1.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2022年至2023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和艺术界联合会、解放日报社共同组织实施“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反映上海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建设发展成就,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行成果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放日报 上海美术馆 美术工作者 美术创作 成果展 美术展览 艺术生态
下载PDF
让公共文化场馆成为新生代青年的乐园
8
作者 王一川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4期37-39,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场馆在面对充满个性化、品位化与新潮化的新生代青年时表现出了吸引力下降的问题。现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公共文化场馆的空间设计展示、活动参与交互、品牌多元延伸、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的方法,从...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场馆在面对充满个性化、品位化与新潮化的新生代青年时表现出了吸引力下降的问题。现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公共文化场馆的空间设计展示、活动参与交互、品牌多元延伸、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的方法,从时尚个性、互动社交、多元开放、便捷取用等路径出发,全面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对新生代青年的吸引力,从而助力公共文化场馆把握未来艺术文化活动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产业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开放 文化产业 公共文化场馆 数字化建设 空间设计 提质增效 新生代 新时代背景下
下载PDF
在中国式风景里寻找故园——林风眠、吴冠中笔下的江南
9
作者 盛科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2023年上半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集结了大约200件林风眠、吴冠中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精品,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展现了他们师... 2023年上半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集结了大约200件林风眠、吴冠中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精品,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展现了他们师生两个人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开放视野,传统精髓与时代经验兼备的中国气派。展览的一个亮点是用“中国式风景”一词突破性地提炼了作为师生的林风眠、吴冠中在艺术探索道路上的共性,以“风景”这一描绘西方风景画的词汇冠以“中国式”的定语作为主题,体现林、吴两人在中西融合的绘画探索中,以中国精神和中国气韵吞吐消化西方艺术形式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艺术博物馆 上海中国画院 林风眠 吴冠中 艺术精品 中西融合 艺术探索
下载PDF
美术展览中的情绪体验分析
10
作者 陆娴达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92-93,共2页
通过分析“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作品和策展思路我们不难发现,观众能够对展览主视觉色彩或参观动线设计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因此在美术展览中通过作品的慎重选择和展陈效果的精心设计引导观众进行情绪体验并使之达到... 通过分析“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作品和策展思路我们不难发现,观众能够对展览主视觉色彩或参观动线设计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因此在美术展览中通过作品的慎重选择和展陈效果的精心设计引导观众进行情绪体验并使之达到更好的观展体验是完全可行的。这也是美术馆策展从业人员在未来的展览策划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方向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体验 美术展览 林风眠 吴冠中 展览策划 视觉色彩 美术馆 慎重选择
下载PDF
生命·意志·表现——艺术与哲学的对话
11
作者 马库斯·吕佩茨 孙周兴 +5 位作者 李磊 吴建广 郑好 黄辉 范勇 张浩(整理)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4-52,共9页
时间:2016年8月30日,地点: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主讲人:马库斯·吕佩茨,孙周兴,参与嘉宾:吴建广(同济大学德语系教授),郑好(万和控股集团董事长、昊美术馆创始人、艺术收藏家),黄辉(TPG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范勇(亚洲艺术... 时间:2016年8月30日,地点: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主讲人:马库斯·吕佩茨,孙周兴,参与嘉宾:吴建广(同济大学德语系教授),郑好(万和控股集团董事长、昊美术馆创始人、艺术收藏家),黄辉(TPG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范勇(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始人),等。举办单位:上海中华艺术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昊美术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周 人文学院 艺术品金融 美术馆 举办单位 投资顾问 马库斯 同济大学
下载PDF
让高雅艺术走近普通市民
12
作者 施大畏 《中国美术》 2015年第3期14-15,共2页
《中国美术》:您在基层工作多年,有很多生活体会,比如说当过油漆工,在农村插过队。今天想和您谈谈艺术为大众服务的问题。
关键词 高雅艺术 市民 基层工作 中国美术 大众服务 油漆工
下载PDF
策展随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翔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23-25,共3页
策划这个关于海派的画展缘起于这些年来我对于海派绘画与上海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我不是一个理论家,不能严谨地条分缕析地推演事理,也没有实力和耐心用实证主义的方式作历史重塑,而是更多地凭直觉来判断和决定。恰恰是因为这个... 策划这个关于海派的画展缘起于这些年来我对于海派绘画与上海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我不是一个理论家,不能严谨地条分缕析地推演事理,也没有实力和耐心用实证主义的方式作历史重塑,而是更多地凭直觉来判断和决定。恰恰是因为这个无知者无畏的原因,让我对于这个展览有了比较大胆的想法。策展团队是至关重要的,我只有一个相对比较模糊的总体设想,真正为这个展览画像的,是策展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设想 无知者 策展 耐心 实证主义 团队
下载PDF
百川汇海,溯流光——历史的星空,今人与当年明月
14
作者 陈翔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7-7,共1页
依托大美术馆计划和国有美术航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海派文化研究,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推的“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作为“何谓海派”系列重要展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近期相继推... 依托大美术馆计划和国有美术航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海派文化研究,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推的“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作为“何谓海派”系列重要展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近期相继推出了“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以及“光风霁月艺术百年—上海近现代美术特展”两个大展,对于上海美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中,“历史的星空”展览从海派绘画切入,以作品和文献为媒介,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策展团队经过了将近两年的研究,从六个方面呈现了海派绘画的名称缘起、队伍构成、风格源流、社团组织、艺术市场以及影响传播,全面勾画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生态,是一次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海派绘画进行深入研究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艺术社会学 近现代美术 海派绘画 海派文化 艺术生态 队伍构成 探索尝试
下载PDF
黑科技、新人类与无边的美术馆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江波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信息全球化的浪潮里,所有一切都将无缝链接。所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计算机科技引发的信息革命时代以及即将创造出人类与计算机科技带来的智能机器共存的前所未有的信息文明时代。
关键词 美术馆 计算机 创世神话 互联网艺术
下载PDF
从“艺术进社区”到“艺术社区”——基于新美术馆学视角的“艺术社区”实践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琳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5,共10页
“艺术社区”在国内是一种新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从博物馆、美术馆与社区参与的理论背景出发,通过对“美术馆与社区参与”“高校与社区参与”“艺术家与社区参与”三个方面的实践案例分析,基于新美术馆学的视角,分析从“艺术进社区”到... “艺术社区”在国内是一种新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从博物馆、美术馆与社区参与的理论背景出发,通过对“美术馆与社区参与”“高校与社区参与”“艺术家与社区参与”三个方面的实践案例分析,基于新美术馆学的视角,分析从“艺术进社区”到“艺术社区”概念的演变,以及“艺术社区”概念建构中涉及的社工动员与艺术动员、艺术社区与社区治理等议题。通过这些分析,认为“艺术社区”理论是对新美术馆学的再建构,并对当前和未来的艺术社区在国内的发展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进社区 艺术社区 美术馆 公共文化
原文传递
宗师风范 高山仰止——在方增先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会上的发言
17
作者 冯远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1期36-40,共5页
方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作为学生,我颇有一种五味杂陈的心情。没有方老师,就没有今天的冯远,跟着他当研究生的那段日子里,有很多点点滴滴值得我回忆。星辰陨落,让我心理上的寂寞感油然而生,那个时代,优秀的、杰出的人才都陆续走了。当然... 方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作为学生,我颇有一种五味杂陈的心情。没有方老师,就没有今天的冯远,跟着他当研究生的那段日子里,有很多点点滴滴值得我回忆。星辰陨落,让我心理上的寂寞感油然而生,那个时代,优秀的、杰出的人才都陆续走了。当然我相信当下的年轻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优秀,我毫不怀疑未来的事业将继续走向繁荣发展。只是我在想历史会怎么评价方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远 研究生 老师 寂寞感 方增先 五味杂陈 一周年
下载PDF
“水·墨”阅读叙事
18
作者 卢缓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8-128,共1页
20世纪是“中国画”概念走向成熟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中国画”趋向“水·墨”之后,得以而向国际语境生发主体性价值的时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画发展的多面性与延展性,尤其是对多文化对应关系的其共同推进,综合构成了中国画... 20世纪是“中国画”概念走向成熟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中国画”趋向“水·墨”之后,得以而向国际语境生发主体性价值的时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画发展的多面性与延展性,尤其是对多文化对应关系的其共同推进,综合构成了中国画的立体图景。在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基于反观传统与追溯师承而形成的中国画的自新之路,逐步转向为中西兼参、古今同修的复合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阅读 中国画 主体性价值 20世纪 21世纪 对应关系 文化积淀
下载PDF
跨文化艺术传播的实践与影响——以蔡国强艺术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莹莹 《艺术市场》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以其在国际艺术界的活跃身姿,实践着中华文明的跨文化传播,他跨越不同文化间的艺术传播行为无疑带有显著的公民外交特征。本文以蔡国强跨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公民外交过程中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以其在国际艺术界的活跃身姿,实践着中华文明的跨文化传播,他跨越不同文化间的艺术传播行为无疑带有显著的公民外交特征。本文以蔡国强跨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公民外交过程中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探讨跨文化间的艺术传播之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国强 跨文化传播 文化软实力 公民外交
原文传递
抒写人民 讴歌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探索的新时代方向
20
作者 阮彬彬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6期24-26,共3页
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2021年6月24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本次展览经过了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和策划... 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2021年6月24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本次展览经过了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以美术作品成果展的形式献礼党的百年华诞,集中呈现了近年来上海主题性美术创作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代表着上海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各个时期的学术高度,反映了上海艺术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样式以及他们在传统和当代之间进行转换和尝试的探索轨迹,体现了时代的风貌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百年华诞 主题性 精心准备 美术创作 美术作品展 成果展 文学艺术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