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应激下脑网络激活特点及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戴凤 张小崔 +4 位作者 李楚婷 程长 孙小强 熊戈 姚树桥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2-289,共8页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应激下默认网络、执行网络、突显网络和边缘网络的激活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首次发作未服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24例)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社会...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应激下默认网络、执行网络、突显网络和边缘网络的激活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首次发作未服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24例)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其中男48例,年龄[M(Q_(1),Q_(3))]25(21,28)岁,女76例,年龄26(19,31)岁。同期采集长沙市高校和社区的健康被试(健康对照组,243名)的行为学资料及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其中男106名,年龄21(19,21)岁,女137名,年龄21(20,21)岁。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检测各组被试在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默认网络、执行网络、突显网络及边缘网络的激活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测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感兴趣网络激活值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受试者表现出应激任务下突显网络激活明显减弱(激活值:0.01±0.01比0.03±0.01,F=6.50,P=0.011)。边缘网络的脑激活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诊断和性别交互效应(F=4.30,P=0.039);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相应性别的健康对照组相比,仅女性抑郁症组表现出明显的应激任务下边缘网络负激活减弱(激活值:-0.42±0.06比-0.62±0.05;P_(Bonferroni)校正=0.015,95%CI:0.038~0.352)。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应激加工过程中存在性别一致和性别特异的脑网络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成人 应激 性别 脑网络
原文传递
担忧主题问卷简式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
2
作者 丁紫夏 宋倩 +3 位作者 苗正淼 刘朝霞 彭婉蓉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考察担忧主题问卷简式(Worry Domains Questionnaire-Short Form,WDQ-SF)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并探讨不同主题的担忧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效应。方法:869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WDQ-SF、状态焦虑量表(SAI)等问卷。结果:WDQ-SF的五因... 目的:考察担忧主题问卷简式(Worry Domains Questionnaire-Short Form,WDQ-SF)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并探讨不同主题的担忧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效应。方法:869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WDQ-SF、状态焦虑量表(SAI)等问卷。结果:WDQ-SF的五因子模型拟合良好,且WDQ-SF在不同性别样本中达到严格等值;WDQ-SF及各因子的Cronbach’α为0.71-0.93,Ω为0.71-0.94,总量表分半信度为0.91;WDQ-SF与SAI等问卷的相关均显著(|r|=0.25~0.60,P<0.001)。自信心不足(β=0.35)、对未来茫然(β=0.13)和人际问题(β=0.10)能显著预测抑郁得分,自信心不足(β=0.37)能显著预测焦虑得分。结论:WDQ-SF在大学生中适用性良好,不同主题的担忧对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忧 负性情绪 大学生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童年创伤与神经质之间的关系:基于性别的视角
3
作者 苗正淼 陈奇虹 +3 位作者 刘苏瑶 顾晓塽 唐美倩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7-393,399,共8页
目的:探究童年创伤与神经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1285名临床心理科门诊患者完成了儿童期创伤问卷简表和大五人格量表修订版神经质分量表。将童年创伤不同类型和神经质不同特质作为节点纳入,使用R软件进... 目的:探究童年创伤与神经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1285名临床心理科门诊患者完成了儿童期创伤问卷简表和大五人格量表修订版神经质分量表。将童年创伤不同类型和神经质不同特质作为节点纳入,使用R软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总样本中,情感虐待是强度和桥强度最高的创伤类型,抑郁是强度最高的神经质特质。男性样本中,冲动性与愤怒性敌意特质是重要桥接节点;而女性样本中,自我意识与抑郁特质是重要桥接节点。结论:尽早识别和干预情感虐待并重点关注儿童期受虐者的抑郁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应重点关注男性受虐者与外化情绪相关的特质和女性受虐者与内化情绪相关的特质,进行差异化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 儿童期虐待 神经质 性别差异 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应激感受与老年抑郁:主观经济地位的调节与心理弹性的中介 被引量:9
4
作者 彭婉蓉 储珺 +4 位作者 郑凯莉 李凤 刘锦钰 曹万依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主观经济地位与心理弹性如何影响应激感受与老年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360名社区老年人经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排除认知障碍入组,入组被试完成老年抑郁问卷、压力知觉问卷、主观经济地位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等系列自评量表。结... 目的:探讨主观经济地位与心理弹性如何影响应激感受与老年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360名社区老年人经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排除认知障碍入组,入组被试完成老年抑郁问卷、压力知觉问卷、主观经济地位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等系列自评量表。结果:心理弹性部分中介应激感受与老年抑郁之间的关系;主观经济地位调节了应激感受与老年抑郁之间的关系。结论:应激感受通过心理弹性影响老年抑郁,主观经济地位可调节应激感受与心理弹性、应激感受与老年抑郁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 主观经济地位 心理弹性 应激感受 中介调节
原文传递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袁港轩 郑书欣 +4 位作者 熊港琴 丁紫夏 宋倩 罗兴伟 钟明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5-561,共7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与不安全依恋如何影响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230名12~18岁的抑郁症患者完成家庭环境量表简式、依恋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问卷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1)不良家庭环境正向...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与不安全依恋如何影响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230名12~18岁的抑郁症患者完成家庭环境量表简式、依恋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问卷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1)不良家庭环境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水平;(2)不安全依恋部分中介了不良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3)心理弹性在直接路径(不良家庭环境→青少年抑郁)和间接路径(不良家庭环境→不安全依恋→青少年抑郁)起调节作用,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在低应激条件下较为明显,而随着应激水平的增加,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逐渐减弱。结论:心理弹性既调节了不良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的直接作用,又调节了不良家庭环境通过不安全依恋对青少年抑郁的间接作用,符合“应激-易感”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不安全依恋 心理弹性 抑郁 青少年
原文传递
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对负性刺激转换功能受损的ERPs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倩 郑凯莉 +3 位作者 丁紫夏 杨会会 罗兴伟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5,共9页
目的:探究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对负性刺激的转换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相关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采集37例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和39例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被试在完成情绪任务转换范式时的行为学及脑电数据。... 目的:探究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对负性刺激的转换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相关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采集37例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和39例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被试在完成情绪任务转换范式时的行为学及脑电数据。取P2、N2、P3和PSP为目标成分,采用2(组别:MDD/HC)×2(任务:重复任务/转换任务)×4(电极:FZ/FCZ/CZ/PZ)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成分波幅和潜伏期的组间差异。结果:(1)MDD组在转换任务中的N2波幅显著小于重复任务,而在HC组中差异不显著,且MDD组的N2差异波波幅显著小于HC组;(2)MDD组在转换任务中的P3波幅显著大于重复任务,而在HC组中差异不显著,且MDD组P3差异波波幅显著大于HC组;(3)MDD组的PSP波幅显著大于HC组。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刺激存在转换功能受损,反映早期冲突抑制阶段和后期任务准备阶段的脑电成分异常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转换功能受损的电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转换功能 负性信息 事件相关电位
原文传递
重性抑郁症异常的额顶网络连接与受损的认知功能
7
作者 曹万依 廖海燕 +4 位作者 蔡赛男 刘朝霞 彭婉蓉 程明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分析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额顶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MD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潜在神经病理学机制。方法:32例MDD患者和33例对照组被试分别完成了系列心理评估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颜色连线... 目的:分析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额顶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MD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潜在神经病理学机制。方法:32例MDD患者和33例对照组被试分别完成了系列心理评估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颜色连线测验、色词Stroop任务和Go/No-go任务评估被试的认知功能,采用独立成分分析考察被试的额顶网络的功能连接特征。结果:相比对照组,MDD组颜色连线测验的时间显著更长,色词Stroop的正确项目数显著更少,Go/No-go任务的准确率显著更低。MDD组额顶网络内的右侧额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相比对照组显著减弱。MDD组右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值与Stroop“色词”条件下的正确数呈正相关(r=0.42, P=0.02),右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值与No-go的正确率呈正相关(r=0.38, P=0.03)。结论:重性抑郁症患者额顶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其认知功能受损的潜在神经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症 额顶网络 认知功能 独立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静息态下低频振幅与功能连接异常可识别重性抑郁症 被引量:3
8
作者 彭婉蓉 蔡赛男 +4 位作者 廖海燕 刘朝霞 刘倩 曹万依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考察静息状态下异常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与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能否识别出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并作为MDD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标记。方法:35名MDD患者... 目的:考察静息状态下异常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与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能否识别出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并作为MDD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标记。方法:35名MDD患者与33名对照组被试完成了结构磁共振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扫描,并完成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比较ALFF与FC的组间差异,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挑选、建模与分类,并计算支持向量机分类边际值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DD组右侧脑岛的ALFF显著增加,额上回与左侧额下回的ALFF显著降低,右侧脑岛至同侧前扣带回的FC显著增加,额上回至双侧梭状回与右侧楔前叶的FC显著降低。脑岛、额上回与额下回的ALFF异常、额上回至左侧梭状回的FC异常可以有效识别MDD,且MDD组的SVM分类边际值与其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静息状态下,MDD患者的ALFF与FC存在异常,且该异常模式可作为识别MDD的候选神经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症 静息态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12项一般健康问卷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倩 丁紫夏 +2 位作者 邹涛 刘朝霞 蚁金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2-1187,1197,共7页
目的:检验12项一般健康问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并考察其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排除痴呆可能后纳入377名被试。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GHQ... 目的:检验12项一般健康问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并考察其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排除痴呆可能后纳入377名被试。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GHQ-12三种因子结构模型的数据拟合情况。基于最佳拟合模型,检验GHQ-12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计算GHQ-12与抑郁、焦虑、心理弹性水平的相关系数。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九因子得分为自变量,GHQ-12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GHQ-12三因子模型的数据拟合程度最优(CFI=0.949,TFI=0.933,SRMR=0.047,RMSEA=0.052)。GHQ-12及各因子的Cronbach’sα为0.65~0.77,MIC为0.22~0.48。GHQ-12与抑郁、焦虑、心理弹性水平相关均显著(|r|=0.57~0.71,P<0.001)。灾难化(β=0.41)、积极重新评价(β=-0.24)和接受(β=-0.15)三种调节策略对GHQ-12总分预测作用显著。结论:GHQ-12在社区老年人群中信效度良好,适用于该群体的心理健康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健康 老年人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