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3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I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和思考——以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MTI实习基地建设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辛红娟 王昱 《翻译论坛》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自开设以来,其目标就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实习基地的建立无疑为MTI学生搭建了一个面向社会、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良好平台,是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以中南大学外国语...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自开设以来,其目标就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实习基地的建立无疑为MTI学生搭建了一个面向社会、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良好平台,是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以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MTI实习基地为例,探讨了实习基地的类型与层次构成,高校与实习单位的合作模式与方式,基地运行的规范化管理;介绍了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MTI实习基地建设取得较好成绩的几点经验;分析探讨了实践环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I实习基地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基地建设与管理 产学研结合
原文传递
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中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芳 徐筠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年第4期93-96,共4页
学术英语教学正成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中南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需求分析,证明学术英语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南大学学术英语课程采用基于项目的学术英语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与实... 学术英语教学正成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中南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需求分析,证明学术英语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南大学学术英语课程采用基于项目的学术英语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通过实验项目,对学术英语理论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内化学生的学术语言知识,提升其语言综合运用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改革 学术英语教学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语言实验教学
下载PDF
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EMI英语教学现状研究——以中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洁 于雨田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通过对中南大学10位从事EMI(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教学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采访,并对接受EMI教学课程的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EMI课程教学中存在形式单一、效率不高和效果欠佳的问题。研究指出,目前阶段EMI... 通过对中南大学10位从事EMI(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教学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采访,并对接受EMI教学课程的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EMI课程教学中存在形式单一、效率不高和效果欠佳的问题。研究指出,目前阶段EMI教学改革是各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应该从加强师资培训与资格认证入手,大力推动个性化分级小班教学和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模态交互式整体教学计划,从而切实提高与改善EMI教学效果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下载PDF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中国内地近十年弥尔顿三部曲研究述评(2013—2022)
4
作者 吴玲英 李未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格探索等三个维度;二是研究方法取得开拓式创新,尤其是跨学科交叉探究方法和跨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将弥尔顿研究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拓进空间,希望能为中国内地未来的弥尔顿三部曲研究指明方向,或能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三部曲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 中国内地 共同体
下载PDF
构建分层、特色、多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鄢宏福 《文教资料》 2017年第20期216-218,共3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因地制宜,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改革模式。中南大学在探索分层、特色、多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长足的经验,这些经验能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南大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实践——以中南大学为例
6
作者 傅晓燕 侯先绒 李瑶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年第4期138-145,共8页
21世纪的中国教育,聚焦于核心素养培养,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的形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加强大学英语类课程的建设,构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同... 21世纪的中国教育,聚焦于核心素养培养,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的形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加强大学英语类课程的建设,构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同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及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教育教学方案。在教学资源建设,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环境构建,“教、研、学、赛”一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实践表明,全方位、体系化的课程建设,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国际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核心素养 课程建设 方案 成效
下载PDF
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刘可红 《海外英语》 2024年第7期139-141,144,共4页
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不够,会导致英语课程思辨品质不高,会无法落实思辨培养教学目标。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教师需要进行汉英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文本细读与分析过程对应思辨的基本环节、思辨力的各个维度。而人文经典不管是语言内... 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不够,会导致英语课程思辨品质不高,会无法落实思辨培养教学目标。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教师需要进行汉英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文本细读与分析过程对应思辨的基本环节、思辨力的各个维度。而人文经典不管是语言内容层面,还是逻辑框架、思辨模式层面都是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最佳对象。汉英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能够直接训练、提升教师思辨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师思辨力培育起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人文经典 细读与分析 大学英语教师 思辨力 逻辑框架
下载PDF
外国语言研究30年——记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发展历程
8
作者 杨文地 罗选民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1-12,共12页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成立于1994年,至今已有25周年。学科研究领域从最初的英汉语言对比和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今天的语言、文化、翻译三大研究领域,分支机构21家,几乎囊括外国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外语界一支重要的科学研...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成立于1994年,至今已有25周年。学科研究领域从最初的英汉语言对比和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今天的语言、文化、翻译三大研究领域,分支机构21家,几乎囊括外国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外语界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力量,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外国语言学科从起步到繁荣到辉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学科发展 学风 会风 创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和多媒体课堂共建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中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友元 李丽君 邓阳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年第3期86-91,共6页
通过对中南大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总体情况访问,结果显示中南大学贯彻以"优生优教,因材施教"为原则,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和多媒体课堂共建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总体上得到了师生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1分级模式... 通过对中南大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总体情况访问,结果显示中南大学贯彻以"优生优教,因材施教"为原则,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和多媒体课堂共建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总体上得到了师生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1分级模式仍然以总分为标准;2部分学生对于分级教学目标不明确;3学生基础层次差别大,教材使用欠合理;4 C班学生对于过于强调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教学效果在读写译B、C班中不明显等。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通过聚焦学生层次,班级差别,实施动态机测分级,构建教材有别、教师有别、考核有别、加强约课、突出特色的分层分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主学习 多媒体课堂 分级教学 分层分级 约课
下载PDF
修辞劝说模式下的科技英语类课程思政建设——以中南大学“铁路科技翻译”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煜 《外语与翻译》 2022年第2期86-91,共6页
优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诸多教学实践的探索创新与案例总结,夯实课程思政内容。本文将修辞劝说模式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并结合科技英语类课程“铁路科技翻译”的建设实践,讨论如何通过人格诉诸、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以及时把握进行挖掘思... 优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诸多教学实践的探索创新与案例总结,夯实课程思政内容。本文将修辞劝说模式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并结合科技英语类课程“铁路科技翻译”的建设实践,讨论如何通过人格诉诸、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以及时把握进行挖掘思政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和考核评估。文章概括了诉诸手段使用途径,包括思政挖掘三结合两路径、教学设计要内容重适恰、考核评估全过程多形式,并在具体课程模块的教学考评设计中落到实处,以期丰富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为科技类语言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劝说模式 “铁路科技翻译” 思政挖掘 教学设计 思政效果考评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听说课程学习需求分析调查——以中南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源 《英语教师》 2014年第7期43-49,共7页
本文基于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中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学习需求,并用SPSS 19.0分析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这个学生群体学习英语有着比较全面而现实的目标需求;大部分学... 本文基于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中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学习需求,并用SPSS 19.0分析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这个学生群体学习英语有着比较全面而现实的目标需求;大部分学生对听说课的上课形式比较满意,该课程可以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英语听说课存在很多问题,如内容陈旧、课时不足、课堂互动不够、练习听说能力的机会匮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分析理论 英语听说课程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基于国内语言学期刊中文摘要的多指标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宇 白芸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7,共13页
学术话语权是参与、引导学术讨论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话语体系的本质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外在表现为表达形式与表现技巧。文章从观点凝练、话语特色突出的语言学论文摘要入手,基于2001~2021年语言学期刊中文摘要语... 学术话语权是参与、引导学术讨论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话语体系的本质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外在表现为表达形式与表现技巧。文章从观点凝练、话语特色突出的语言学论文摘要入手,基于2001~2021年语言学期刊中文摘要语料库,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理据、Biber多维度多特征分析方法、SPSSAU平台信度检验,从概念、人际、语篇三维度筛选语言要素并构建摘要多指标评价方法,尝试观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文章结合定量数据统计与定性分析阐述,实现了学术话语多维度描写,并从话语范畴与话语传播角度再思考中国特色语言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案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期刊 中文摘要 国际学术话语权 多指标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iFIAS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丽君 王亚南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3年第3期123-129,共7页
翻转课堂研究在国内高等外语教育界迅速发展。但是,关于翻转课堂教学互动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文章采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对大学英语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翻转课堂互动进行个案分析。基于课堂实录观察,采用互动行为... 翻转课堂研究在国内高等外语教育界迅速发展。但是,关于翻转课堂教学互动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文章采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对大学英语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翻转课堂互动进行个案分析。基于课堂实录观察,采用互动行为矩阵与指标比率统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量化呈现翻转课堂的互动结构与特点。研究发现,个案课堂的教学具有学生为主体、关注思维发展等特点,但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仍然欠缺;与新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堂互动结构更加均衡,生生互动充分,教学方式灵活多元,善用技术促进互动教学。针对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学生问题意识、注重培养高阶思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AS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新手教师 专家型教师 课堂互动
下载PDF
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14
作者 刘可红 骆莲莲 王文雅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205-211,共7页
在本文,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师环节从两个维度展开:首先,教师自身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然后,教师要开展思辨性教学。大学英语思辨教学是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将思辨培养融入到... 在本文,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师环节从两个维度展开:首先,教师自身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然后,教师要开展思辨性教学。大学英语思辨教学是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将思辨培养融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和思辨能力提升的双重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教师环节 语言学习 思辨能力培养
下载PDF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15
作者 马静 段慧如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7期1719-1726,共8页
在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城镇化”单元为例,依托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展示了如何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 在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城镇化”单元为例,依托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展示了如何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产出任务,并选取合适的语言材料促成学生完成产出。旨在探讨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路径,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 “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模式
16
作者 邓军 段慧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评估方法以及高水平应用型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 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
下载PDF
论弥尔顿对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的改写——以《伊利亚特》和《失乐园》为例
17
作者 吴玲英 李蒙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进。本文在分析“原始史诗”之代表《伊利亚特》中女性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弥尔顿在“文学史诗之冠”《失乐园》中改写了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首先,《失乐园》的史诗英雄虽名为亚当夏娃之整体,但很大程度上乃史诗中唯一的女性夏娃之个体,弥尔顿在塑造史诗英雄的过程中将其主要关注锁定在夏娃身上。其次,诗人始终突显夏娃的“自我”,不仅展示了夏娃因“原初自我”中的“自恋”“自傲”而堕落的经过,而且呈现了夏娃通过“自省”“自知”“自赎”而将“自我”重构为“生态自我”并获得精神再生的过程。女性人物在史诗中的重新定位是弥尔顿对史诗传统的重要贡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荷马史诗传统 《伊利亚特》 女性定位 “他者” 改写 “自我”
下载PDF
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 被引量:116
18
作者 丁蕙 陈风华 肖云龙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8-100,共3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以前,经济学家们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是美国经济支柱和新就业机会提供者的说法开始被推翻。从1969年到1976年,大量的新成长的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经济中81.5%的新就业机会。...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以前,经济学家们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是美国经济支柱和新就业机会提供者的说法开始被推翻。从1969年到1976年,大量的新成长的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经济中81.5%的新就业机会。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大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百森商学院 创业教育 特点 高校
下载PDF
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研究——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化文化取向 被引量:45
19
作者 刘可红 吴华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9-102,共4页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案例,考察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分析统计揭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文章占主导地位;这些美国文章夹带大量美国文化信息,严重影响中国学生的文化知识构架与文化价值取向,导致对美国文化的盲从、...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案例,考察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分析统计揭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文章占主导地位;这些美国文章夹带大量美国文化信息,严重影响中国学生的文化知识构架与文化价值取向,导致对美国文化的盲从、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漠视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淡然。本文认为,中国的外语教育应当在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的同时,充分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从而确保实现中华文明的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视野大学英语》 文化 多元性 多样性 文化取向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偏离教育目标的现象及纠正策略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弢 杨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8,共8页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偏离、偏移教育应然目标的倾向。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培养层面的偏离教育目标的倾向表现为英语技能学习费时低效、知识点缺失、压抑学习情感、学习策略漏洞等等,这使得外语教...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偏离、偏移教育应然目标的倾向。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培养层面的偏离教育目标的倾向表现为英语技能学习费时低效、知识点缺失、压抑学习情感、学习策略漏洞等等,这使得外语教学走向失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偏离教育目标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在观念的陈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走出一条生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回归教育本质。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从课程标准改革出发,在强调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要负载好的文化科学知识、价值观、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以期达到学生培养的教育应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 偏离 教育目标 课程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