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墙体抗侧性能分析
1
作者 王莉萍 伍欣雨 +2 位作者 胡萌 刘劲 丁发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为了研究使用矩形钢管连接的新型全预制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的抗侧性能,设计了6个足尺试件,并进行了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龙骨间距、覆面板类型、单面或双面覆板等因素对新型复合墙体试件抗侧性能的影响.新型墙体的覆面板为OSB... 为了研究使用矩形钢管连接的新型全预制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的抗侧性能,设计了6个足尺试件,并进行了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龙骨间距、覆面板类型、单面或双面覆板等因素对新型复合墙体试件抗侧性能的影响.新型墙体的覆面板为OSB板与硅晶钙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矩形钢管连接的新型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整体抗震性能;单面或双面覆板对墙体抗侧性能影响显著,双面覆板的新型复合墙体的屈服荷载约为单面覆板新型复合墙体的2倍;龙骨间距和覆面板材料对墙体抗侧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试验基础上,使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试验墙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针对矩形钢管壁厚、周边螺钉间距取值进行了参数分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矩形钢管连接件壁厚取值推荐为2.5 mm,周边螺钉间距推荐取50~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 OSB板 硅晶钙板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梁柱节点精细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罗小勇 龙昊 曹琨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1-648,共8页
为了研究灌浆套筒对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灌浆套筒试件单调拉伸试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了灌浆套筒试件单向拉伸下的等效本构关系。并以该等效本构关系为依据,考虑了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和新后浇混凝... 为了研究灌浆套筒对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灌浆套筒试件单调拉伸试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了灌浆套筒试件单向拉伸下的等效本构关系。并以该等效本构关系为依据,考虑了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和新后浇混凝土界面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作用荷载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节点主要塑性变形发生在梁柱相交界面,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节点核心区的耗能能力较好,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中骨架曲线屈服荷载误差为7.11%,峰值荷载误差为6.88%,极限荷载误差为3.76%,位移延性系数误差为7.84%。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采用等效灌浆套筒本构关系建立精细化灌浆套筒连接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 灌浆套筒连接 灌浆套筒本构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多类混凝土和各向同性岩石损伤比强度准则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发兴 吴霞 +1 位作者 向平 余志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64,73,共16页
针对已有损伤比变量下的损伤比强度理论仅适用于混凝土且偏平面略有内凹等不足,基于多轴应力下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的一般形式,根据已有试验资料关于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各向同性岩石破坏包络面的特征,建议考虑... 针对已有损伤比变量下的损伤比强度理论仅适用于混凝土且偏平面略有内凹等不足,基于多轴应力下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的一般形式,根据已有试验资料关于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各向同性岩石破坏包络面的特征,建议考虑Lode角和静水压力对受压损伤比影响以及考虑材料类型对受拉损伤比影响的六参数损伤比变量表达式,且损伤比变量取值得到单轴、二轴和三轴受力状态下混凝土和单轴受力状态下各向同性岩石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的验证。通过与国内外397组混凝土、130组再生骨料混凝土、97组轻骨料混凝土、179组单轴抗压强度小于100MPa的岩石(用"岩石Ⅰ类"表示)和165组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00MPa的岩石(用"岩石Ⅱ类"表示)多轴强度试验资料的比较,表明考虑Lode角和静水压力后的六参数损伤比强度准则与相对应材料的三维破坏包络面精度较高。此外针对二轴应力状态,提出了进一步简化的损伤比强度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轻骨料 再生骨料 岩石 多轴受力 损伤比 强度准则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横肋波纹板剪力墙抗侧性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余玉洁 赵凤涛 郭风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3-1253,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横肋波纹钢板剪力墙钢结构住宅体系构成,并采用有限元模拟对于其中主要的3类剪力墙构件进行非线性推覆性能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波纹钢板剪力墙的抗侧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并通过参数化分析探究轴压比、加劲梁布... 本文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横肋波纹钢板剪力墙钢结构住宅体系构成,并采用有限元模拟对于其中主要的3类剪力墙构件进行非线性推覆性能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波纹钢板剪力墙的抗侧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并通过参数化分析探究轴压比、加劲梁布置以及钢管混凝土柱的设置方式对剪力墙抗侧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加劲梁的钢管混凝土柱-横肋波纹钢板剪力墙均能在1/250层间位移角内实现弹性抗侧承载.加劲梁的设置可有效减小波纹钢板的宽度,从而降低波纹钢板的相对宽厚比,限制波纹钢板面外整体失稳,实现内嵌波纹钢板剪切屈服;一字型剪力墙在侧向变形以及轴压比较大会产生边柱的局部鼓曲和面外失稳,并诱发波纹钢板的面外失稳,导致剪力墙抗侧承载力下降,在设计时宜采用厚柱壁薄波纹板模式,且严格控制轴压比;C型和复合异形剪力墙侧面短墙肢的设置可为剪力墙提供有效的侧向支承,限制边柱整体面外失稳,增大剪力墙竖向承载力并增强其抗侧承载性能,在合理的加劲梁设置下能在1/100层间位移角内提供稳定的剪切承载能力.基于已有算例结果,在满足稳定的抗侧承载力和延性条件下,所提出的C型波纹板组合剪力墙轴压比限值可达到0.5,异形波纹板复合剪力墙轴压比可达到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钢板剪力墙 钢管混凝土柱 钢结构住宅 加劲梁 抗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