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红色文化为立德树人铸魂
1
作者 聂茂 《新湘评论》 2023年第12期52-53,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是育人的前提。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是党的教育工作之鲜明特征和成功经验。用什么来立德,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是育人的前提。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是党的教育工作之鲜明特征和成功经验。用什么来立德,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红色”彰显信仰与忠诚,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培养什么人 有机组成 为谁培养人 育人 怎样培养 治教
下载PDF
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立法现状及法律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刚志 王星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3期19-24,共6页
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红色”主题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体,主要通过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红色资源立法等进... 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红色”主题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体,主要通过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红色资源立法等进行分散式、混合式的保护,尚未体现对其保护的特殊性,有待充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中国需要继续完善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制度,确立认定的“一般标准”和“特殊标准”,完善保护单位制度,合理建立旅游开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色资源 红色旅游 立法
下载PDF
屈原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传播启迪——以《人民日报》(2017-2021年)相关报道为例
3
作者 聂茂 袁铭嵘 《华声》 2024年第9期0004-0010,共7页
屈原精神的当代传播屈原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传播启迪——以《人民日报》(2017-2021年)相关报道为例聂茂袁铭嵘/文屈原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代开始,屈原忠贞爱国的精神禀赋和心系百姓的人格形象就不断被书写、建构... 屈原精神的当代传播屈原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传播启迪——以《人民日报》(2017-2021年)相关报道为例聂茂袁铭嵘/文屈原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代开始,屈原忠贞爱国的精神禀赋和心系百姓的人格形象就不断被书写、建构与传承。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在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发扬、创新和传承屈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精神 《人民日报》 当代价值 传播启迪
下载PDF
个人遭际、民族叙写与时代镜像——论黄佩华长篇小说《花甲之年》
4
作者 聂茂 张帆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78,共5页
作为“文学桂军”的重要一员,黄佩华的文学创作始终扎根桂西北高地。自他从1982年出道以来,创作出多部具有鲜明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饮誉文坛。1991年的《南方女族》、2000年的《远风俗》两部小说集以及2022年的长篇小说《生生长流》... 作为“文学桂军”的重要一员,黄佩华的文学创作始终扎根桂西北高地。自他从1982年出道以来,创作出多部具有鲜明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饮誉文坛。1991年的《南方女族》、2000年的《远风俗》两部小说集以及2022年的长篇小说《生生长流》,都显示出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独特品质与独特价值。黄佩华用极具辨识度的文字描绘出桂西北驮娘河畔和红水河流域的民族风情与地域文化。2023年,黄佩华以笔名老原推出长篇新作《花甲之年》,这部作品同样没有离开他所熟悉的桂西北高地,且视野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佩华 文学桂军 红水河流域 桂西北 个人遭际 地域文化 民族风情 独特价值
原文传递
青春叙事的历史机运与价值确立——以杨沫《青春之歌》和王蒙《青春万岁》为例
5
作者 聂茂 袁铭嵘 《天津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青春之歌》《青春万岁》写作与交稿时间大体一致,正式出版却相隔二十余年,横跨了极为不同的文学史时期,由此产生的“时间差”以及“来路”与“去路”两种书写路径奠定了迥异命运的底色。由于命名都与“青春”有关,二者无意间形成了“... 《青春之歌》《青春万岁》写作与交稿时间大体一致,正式出版却相隔二十余年,横跨了极为不同的文学史时期,由此产生的“时间差”以及“来路”与“去路”两种书写路径奠定了迥异命运的底色。由于命名都与“青春”有关,二者无意间形成了“青春叙事”在价值和意义上的连接和传递。两部小说中的青年人物不仅与作家的审美意识和价值选择休戚相关,而且反映、关联着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结构。考察两部作品撰写、出版和接受之公共语境与私密话语之异同,是理解时代选择、主流价值审美偏好和作家创作诉求的切入点。两者的差别叙述形成一种符合时代气质的共性书写,具有共同的社会意义,形塑了20世纪50年代的情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叙事 身份认同 情感结构 叙述动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