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5p通过下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表达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
1
作者 周雪雯 郭刚文 +1 位作者 余珊子 胡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上Kv通道的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旨在探索TN模型中TG上Kv1.1和miR-21-5p的关系,评估miR-21-5p是否对Kv1.1有调控作用,为TN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鼠仅在术侧切口缝合,不结扎神经;2)Sham+agomir NC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gomir NC;3)Sham+miR-21-5p agomir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gomir;4)TN组(n=12),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distal infraorbital nerve,dIoN-CCI)法构建TN大鼠模型;5)TN+antagomir NC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ntagomir NC;6)TN+miR-21-5p antagomir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ntagomir。检测术后各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后大鼠术侧TG中Kv1.1和miR-21-5p的表达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Kv1.1和miR-21-5p是否存在靶标关系,即miR-21-5p是否可以直接影响KCNA1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对脑立体定位注射的效果进行评价,随后分别将miR-21-5p的类似物(agomir)和agomir NC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射至sham组大鼠TG内,使miR-21-5p过表达;向TN组大鼠TG内分别注射miR-21-5p的抑制剂(antagomir)和antagomir NC,抑制miR-21-5p表达。观察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干预后大鼠TG内miR-21-5p和Kv1.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痛阈值相比,TN组大鼠在术后第5至15天,面部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sham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值稳定在正常水平,证明dIoN-CCI模型构建成功。与sham组相比,TN组TG中Kv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miR-21-5p的表达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与转染mimic NC和野生型KCNA1(KCNA1 WT)组相比,共转染6 nmol/L或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的KCNA1 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6 nmol/L 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相比,较大剂量(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01)。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通过脑立体定位可以将药物准确注入TG。TN组抑制miR-21-5p表达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升高,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sham组过表达miR-21-5p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降低,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降低。结论:Kv1.1和miR-21-5p均参与TN的发生、发展,miR-21-5p可以通过结合KCNA13'-UTR来调控Kv1.1的表达,进而影响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 miR-21-5p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下载PDF
Cx43及GLT-1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熊樱岚 罗骁 +2 位作者 李欣 阎雪彬 黄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5,共7页
目的:研究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谷氨酸转运体-1(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表达的变化,探讨Cx43和GLT-1与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行为的关系。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S)、... 目的:研究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谷氨酸转运体-1(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表达的变化,探讨Cx43和GLT-1与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行为的关系。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S)、模型组(ION-CCI)、ION-CCI+生理盐水1组(NS1)、ION-CCI+Gap26组(Gap26)、ION-CCI+生理盐水2组(NS2)、ION-CCI+头孢曲松组(Cef),每组6只。用铬肠线疏松结扎大鼠眶下神经建立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相应组于术后第8天分别腹腔注射Gap26、头孢曲松或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天,术后1、3、5、7、9、11、14天行机械痛阈值及视频行为学检测。术后第15天取三叉神经脊束核,应用蛋白质印迹检测Cx43和GL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注射Gap26或头孢曲松可提高三叉神经痛大鼠的机械痛阈值(P<0.001),减少其抓脸次数(P<0.001)。术后第15天,ION-CCI、NS1及NS2组大鼠较N组及S组大鼠相比,Cx43表达明显增加(P<0.01),GLT-1表达明显减少(P<0.001);Gap26组大鼠较ION-CCI、NS1组大鼠相比,Cx43表达减少(P<0.05),GLT-1表达增加(P<0.01);Cef组大鼠较ION-CCI、NS2组大鼠相比,GLT-1表达增加(P<0.001),Cx43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注射Gap26或头孢曲松可改变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行为并改变三叉神经脊束核中Cx43和GLT-1的表达,提示Cx43和GLT-1参与了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行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缝隙连接蛋白43 谷氨酸转运体-1
下载PDF
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应用指南
3
作者 李欣宁 王亚平 +9 位作者 邹定全 张伟 李欣 贺佩瑶 周浩宬 杨彤飚 朱钧 洪波 张宇 肖艳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鞘内镇痛药物的分布特点和目前置管技术的限制使传统的鞘内镇痛方法对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无法发挥作用。本技术应用指南的制订旨在促进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的推广和规范、安全应用。方法:工作小组采... 目的:鞘内镇痛药物的分布特点和目前置管技术的限制使传统的鞘内镇痛方法对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无法发挥作用。本技术应用指南的制订旨在促进经脊柱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脑桥前池置管药物输注技术的推广和规范、安全应用。方法:工作小组采用改良德尔菲法,邀请本技术领域的10名专家对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的相关议题进行3轮电子邮件函询及3轮现场会议讨论。结果:针对脑桥前池药物输注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技术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准备、脑桥前池置管手术规范、镇痛药物选择和剂量衔接、术后镇痛管理和并发症防治共7个议题形成一致意见(同意率≥80%)。结论:脑桥前池药物输注镇痛技术应用于头面部难治性疼痛患者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既可减轻长期罹受疼痛患者的痛苦,也能帮助一些患者保持人生最后一程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值得在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推广和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药物输注 脑桥前池 癌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难治性疼痛 头面部疼痛 改良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一种新的疼痛分类方法和治疗思路 被引量:16
4
作者 韩睿 廖琴 +1 位作者 阳晓燕 黄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和疾病,其受众之广、影响之大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和大众的重视。疼痛性质常难以描述,没有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患者主诉,尚无明确客观的分类诊断标准,疼痛治疗多种多样且缺乏规范。作者通过探索并与业内同事探讨国...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和疾病,其受众之广、影响之大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和大众的重视。疼痛性质常难以描述,没有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患者主诉,尚无明确客观的分类诊断标准,疼痛治疗多种多样且缺乏规范。作者通过探索并与业内同事探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和即将出台的ICD-11关于慢性疼痛分类的标准和法则,提出基于病理生理学基础进行疼痛分类是一个可以把众多疼痛症状或综合征甚至疼痛疾病串联起来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用药和治疗方案,能够有助于疼痛的临床思维,指导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分类 病理生理学 临床疼痛治疗
下载PDF
microRN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彭丹 阎雪彬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它通过与靶mRNA分子的3'非编码区(UTR)互补结合,在RNA沉默中起着导向分子的作用。miRNAs针对大多数蛋白质编码转录物,参与动物几乎所有的发育和病理过程。最近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miRNAs涉...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它通过与靶mRNA分子的3'非编码区(UTR)互补结合,在RNA沉默中起着导向分子的作用。miRNAs针对大多数蛋白质编码转录物,参与动物几乎所有的发育和病理过程。最近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miRNAs涉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如调节炎症因子、离子通道和调控免疫平衡等,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中miRNAs作为一种微型介质,有可能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可能潜在的治疗靶点,从而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干细胞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疾病的进展、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回顾 被引量:1
6
作者 Chakravarthy K Chen Y +1 位作者 He C 湛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88,共3页
背景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快速兴起的治疗方式被应用于各种疼痛疾病,且随着干细胞疗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于疼痛疾病的治疗也获得极大进步。我们总结出此文章主要是为了让疼痛科及其他专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干细胞疗法这项技术,并总结了目... 背景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快速兴起的治疗方式被应用于各种疼痛疾病,且随着干细胞疗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于疼痛疾病的治疗也获得极大进步。我们总结出此文章主要是为了让疼痛科及其他专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干细胞疗法这项技术,并总结了目前干细胞疗法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临床试验及其重要的临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疗法 疼痛疾病 治疗方式 不良反应 慢性 专科医生 临床数据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人源多能干细胞诱导GABA能神经元移植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7
作者 Manion J 李雪莲(译) 黄东(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且大多数病人对目前的治疗方法都有抵抗。脊髓抑制的减弱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核心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胎儿GABA能神经前体细胞可以缓解疼痛,但因其多向分化潜能而不适用于治疗。本研究通过脊髓移植... 神经病理性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且大多数病人对目前的治疗方法都有抵抗。脊髓抑制的减弱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核心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胎儿GABA能神经前体细胞可以缓解疼痛,但因其多向分化潜能而不适用于治疗。本研究通过脊髓移植终末分化的人源多能干细胞诱导GABA能神经元(iGABA能神经元),首次证明iGABA能神经元可以显著、长期和安全地缓解小鼠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移植的iGABA能神经元可以在损伤的脊髓中长期存活并能观察到突触融合。总之,本研究首次为GABA能神经元移植治疗人类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多能干细胞诱导 神经病理性疼痛 周围神经损伤 GABA能中间神经元 脊髓移植 干细胞治疗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929
8
作者 于生元 万有 +20 位作者 万琪 马柯 王家双 卢振和 刘延青 刘小立 刘慧 刘若卓 邓列华 李焰生 陈向军 陈军 张达颖 郑宝森 赵华 常建民 黄东 傅志俭 熊东林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二、流行病学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ALGIA 中国专家共识 疼痛持续时间 痛觉超敏 中枢敏化 加巴喷丁 阿片类药物 神经介入技术
下载PDF
麻醉解剖学多模块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郭佳妮 李昌琪 +4 位作者 熊鲲 童建斌 胡蓉 潘爱华 李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目的改革麻醉解剖学教学模式,促进麻醉解剖学与临床麻醉的融通,建立适用于麻醉专业学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方法在五年制麻醉专业学生学习麻醉解剖学的过程中,在进行麻醉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模块教学,包括临床麻醉观摩、... 目的改革麻醉解剖学教学模式,促进麻醉解剖学与临床麻醉的融通,建立适用于麻醉专业学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方法在五年制麻醉专业学生学习麻醉解剖学的过程中,在进行麻醉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模块教学,包括临床麻醉观摩、模拟麻醉操作和讨论临床麻醉案例3大模块。结果结合麻醉专业的学科特点,利用多模块教学搭建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麻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结论推行麻醉解剖学多模块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麻醉解剖学"逐步向"麻醉应用解剖学"转化,可为麻醉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解剖学 模块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客观评价骨癌痛致鼠行走距离缩短的新方法
10
作者 彭皓 黄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自主滚轮测试(Voluntary Wheel Running Test)在评估C57BL/6小鼠股骨癌痛模型癌痛行为学上的可行性。方法:选用体重18-20 g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n=10),肿瘤组:骨髓腔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2×106个;对... 目的:探讨自主滚轮测试(Voluntary Wheel Running Test)在评估C57BL/6小鼠股骨癌痛模型癌痛行为学上的可行性。方法:选用体重18-20 g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n=10),肿瘤组:骨髓腔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2×106个;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接种等容积D-Hank's液。术前三天起每日测定两组小鼠在滚轮内自由行走20 min的圈数,取第三天(即术前一天)的测量结果为基础值。术后第1、7、9、12、14、18、21天各组均进行自发痛行为学测试及自主滚轮测试。结果:自发抬足评分和抬足次数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抬足评分降低,抬足次数延长。第12天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抬足时间和自主滚轮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自发抬足时间延长,自主运动减少。术后第9天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滚轮测试方法可用于评估癌痛小鼠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小鼠 自主滚轮
下载PDF
慢性腰背痛康复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11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专家组 刘堂华 +12 位作者 刘庆 刘延青 黄东 梁立双 刘广召 彭宝淦 王林 王云霞 张咸伟 申文 李艳华 师存伟 陈晓英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70-579,共10页
慢性腰背痛是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早已建立, 但是对慢性腰背痛康复的专家共识尚缺乏。因此,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专家组牵头, 组织相关专家集体撰写了慢性腰背痛康复中国疼... 慢性腰背痛是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早已建立, 但是对慢性腰背痛康复的专家共识尚缺乏。因此,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专家组牵头, 组织相关专家集体撰写了慢性腰背痛康复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此共识结合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和康复的临床实践经验, 又参考了国际上同类疾病的诊疗指南, 并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医学应用于慢性腰背痛康复的特色技术。本共识的制定, 为中国疼痛科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对慢性腰背痛康复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背痛 康复 疼痛科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癌性爆发痛小鼠模型的优化与评价
12
作者 杨慧 李欣 +2 位作者 刘静 黄东 颜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4期4151-4155,共5页
目的制备优化的癌性爆发痛小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根据吗啡和内皮素-1(ET-1)注射的不同次数和天数制备4组模型小鼠,通过比较行为表现和痛阈变化,选出优化的癌性爆发痛模型;通过观察该组小鼠行为变化和不同时间点痛阈变化... 目的制备优化的癌性爆发痛小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根据吗啡和内皮素-1(ET-1)注射的不同次数和天数制备4组模型小鼠,通过比较行为表现和痛阈变化,选出优化的癌性爆发痛模型;通过观察该组小鼠行为变化和不同时间点痛阈变化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造模后第16~18天,四次组(QID组)、三次组(TID组)和两次组(BID组)先后出现吗啡过量表现和痛阈升高,一次组(QD组)镇痛良好,且第3天痛阈下降;QD组在ET-1注射后10 min痛阈迅速下降,30 min痛阈回升。结论连续3 d每天注射吗啡和ET-1各1次建立的癌性爆发痛优化模型与人类癌性爆发痛表现高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爆发痛 骨转移 内皮素-1 吗啡 小鼠 动物模型 优化
下载PDF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评估和诊治 被引量:8
13
作者 倪云成 廖潜 +1 位作者 胡蓉 黄东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4-838,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1].尽管慢性疼痛对各年龄阶段人群的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但是对老年人的影响尤为显著[2].由于患有较多基础疾病,慢性疼痛的老年人更容易经历功能受限、抑郁和焦虑,导致社会交际能力降低、...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1].尽管慢性疼痛对各年龄阶段人群的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但是对老年人的影响尤为显著[2].由于患有较多基础疾病,慢性疼痛的老年人更容易经历功能受限、抑郁和焦虑,导致社会交际能力降低、睡眠和食欲障碍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治疗费用[3].研究表明,由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沟通困难导致对老年人疼痛强度的评估困难,且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改变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
14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 程志祥 +11 位作者 刘先国 吕岩 马柯 黄东 刘庆 杨晓秋 陆丽娟 刘堂华 王林 刘金锋 张宝娟 刘延青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22,共19页
腰背痛已成为全球致残的首要原因,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为提升腰背痛诊疗服务能力,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系统检索和评价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慢性腰背痛... 腰背痛已成为全球致残的首要原因,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为提升腰背痛诊疗服务能力,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系统检索和评价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慢性腰背痛诊疗循证医学证据,严格论证后制定本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慢性腰背痛 指南
原文传递
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玉娥 刘小会 +16 位作者 程志祥 樊肖冲 樊碧发 黄东 胡永生 蒋宗滨 罗芳 马柯 钱涛 孙涛 孙洪涛 杨立强 俞文华 仲骏 赵宗茂 周华成 刘广召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37-448,共12页
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异。本共识系国内疼痛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对PBC的相关解剖、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 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异。本共识系国内疼痛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对PBC的相关解剖、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应用此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痛 疼痛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前卵圆孔CT重建参数与球囊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巧 郭刚文 +2 位作者 黄东 李振兴 周浩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3期3549-3553,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球囊压力与卵圆孔解剖参数的关系,探讨术前卵圆孔CT重建参数对PBC术中球囊压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接受全身麻醉下行PBC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球囊压力与卵圆孔解剖参数的关系,探讨术前卵圆孔CT重建参数对PBC术中球囊压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接受全身麻醉下行PBC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术前行颅底高分辨三维CT重建,并于轴位图像上测量卵圆孔最大横截面的长径、短径及卵圆孔面积。术中运用便携式电子测压计持续监测记录PBC术中球囊充盈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相关性分析检验PBC术中球囊压力与卵圆孔解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例患者PBC术后疼痛完全缓解,1例明显缓解,1例部分缓解。卵圆孔最大横截面长径为(7.8±1.7)mm。PBC术中微球囊充盈时压力峰值(P_(M))为(194±27)kPa,开始压迫时微球囊压力值(P_(0))为(164±28)kPa,压迫120 s后微球囊压力(P_(120))为(135±20)kPa。相关性分析显示:P_(0)与卵圆孔长径呈正相关(r=0.56,P<0.05),与卵圆孔短径(r=0.24,P>0.05)、卵圆孔面积(r=0.36,P>0.05)以及球囊充盈程度(r=-0.09,P>0.05)均无相关性;P_(120)与卵圆孔长径呈正相关(r=0.54,P<0.05),与卵圆孔短径(r=0.18,P>0.05)、卵圆孔面积(r=0.28,P>0.05)以及球囊充盈程度(r=-0.13,P>0.05)均无相关性。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PBC术中球囊压力与卵圆孔长径存在相关性,通过术前颅底高分辨CT对卵圆孔进行重建,可以为预测PBC术中球囊压力目标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球囊压力 卵圆孔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微球囊扩张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规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晓蕾 李雪莲 +2 位作者 韩睿 倪云成 黄东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规范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微球囊扩张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手术操作要领,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氨基改性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和体内外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霞 李沃 +4 位作者 黄东 孔高茵 唐轶珣 廖潜 张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82-2285,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跨膜转运能力,并观察该纳米颗粒的体内代谢分布,以此评价该纳米颗粒在基因或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制备新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20 nm Fe3O4为核心包裹的二... 目的研究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跨膜转运能力,并观察该纳米颗粒的体内代谢分布,以此评价该纳米颗粒在基因或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制备新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20 nm Fe3O4为核心包裹的二氧化硅颗粒,并且进行修饰使之表面氨基化,对此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细胞毒性研究,携带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2B亚单位基因小干扰RNA(siRNA)质粒细胞转染实验,以及白鼠活体注射靶向模拟实验研究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该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直径在80~100 nm之间,孔径在2~4 nm之间的均一球体型纳米颗粒。在5~125μg/ml浓度范围内,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对于细胞活性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始终保持在6%以下。在姜黄素染色的装载有NR2B siRNA质粒的该纳米颗粒转染实验中,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内的荧光现象。在体外红外测定仪观察红外激发荧光染料标记的纳米颗粒实验中,可见该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不会有蓄积作用,其最终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汇聚至膀胱,并最终排出体外。同时在外加磁场的情况下,会有大量荧光颗粒向磁场方向聚集,并且在撤出磁场后不会蓄积,浓度会持续下降。结论氨基化磁性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具有较好的装载能力以及生物安全性,可以携带NR2B基因siRNA质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外加磁场诱导下可靶向到达病灶区域,为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RNA干扰 细胞毒性 生物分布
原文传递
神经再生、多模态神经调制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浩铭 余珊子 +2 位作者 张小波 冯万江 王剑龙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5期474-479,共6页
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致残率,依据不同的损伤节段和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神经,目前急性脊髓损伤主要采用外科减压手术、神经营养、激素治疗、低温治疗以及康复干预等临床综合... 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致残率,依据不同的损伤节段和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神经,目前急性脊髓损伤主要采用外科减压手术、神经营养、激素治疗、低温治疗以及康复干预等临床综合治疗。近年来内、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从长远来看,神经再生与神经调制措施可能是修复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再生 多模态神经调制 减压手术 激素疗法 治疗性低温
原文传递
肾鲕状结石成分构成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李智伟 蒋志强 +1 位作者 戴灵芝 黄凯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肾鲕状结石不同层面间的结石成分组成特点。方法:通过术前影像学筛选,共收集52例通过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或肾脏切开术完整取出的鲕状结石。用电动切割器沿结石中心切割,按核心、中层、外层分层取样,每例收集3份结石标本,共收集... 目的:了解肾鲕状结石不同层面间的结石成分组成特点。方法:通过术前影像学筛选,共收集52例通过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或肾脏切开术完整取出的鲕状结石。用电动切割器沿结石中心切割,按核心、中层、外层分层取样,每例收集3份结石标本,共收集156份结石标本,分别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量结石成分。结果:52例肾鲕状结石分别为草酸钙结石29例,尿酸结石17例,磷酸钙结石5例,胱氨酸结石1例。在以草酸钙成分为主的混合结石中,其核心层主要由碳酸磷灰石构成,草酸钙从内到外分布,含量逐渐增多,外周层主要由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组成,其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以尿酸成分为主的结石中,其核心层主要由尿酸铵(URAM)构成,外层主要为无水尿酸成分,其分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肾鲕状结石为混合盐结石,各结石成分组分在结石各层面中并非均匀分布。在以草酸钙成分为主的肾鲕状结石中,其成石核心是碳酸磷灰石;在以无水尿酸为主的尿酸结石中,其成石核心是尿酸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结石 结石分层 红外光谱分析 结石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