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例疑似曼氏裂头蚴病的病原学诊断 被引量:28
1
作者 曾庆仁 贺美 +7 位作者 王芳 张祖萍 粟占三 周军 刘保安 兰智华 胡勉娟 蔡力汀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4-227,232,共5页
目的对10例临床疑似曼氏裂头蚴病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4家医院送来的10例患者病理活检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10个标本分别来源于腹部皮下包块4例,眼部肿块3例,脑部占位病变、肺部肿块和胸腔积液各1例。3例... 目的对10例临床疑似曼氏裂头蚴病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4家医院送来的10例患者病理活检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10个标本分别来源于腹部皮下包块4例,眼部肿块3例,脑部占位病变、肺部肿块和胸腔积液各1例。3例眼部肿块和1例腹部皮下包块中各取出1条虫体,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虫体解剖组织学特征进行鉴定。余6例标本均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于镜下观察虫体组织,并以曼氏裂头蚴免疫兔血清为一抗通过免疫组化法作进一步鉴定。结果自3例眼部肿块中获取的3条完整虫体具典型曼氏裂头蚴形态特征,自腹部皮下包块取出的1条残断虫体在镜下观察到的网状结构和石灰小体均与曼氏裂头蚴解剖组织学特征一致。6个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于镜下观察发现,3个切片呈现典型裂头蚴组织学特征,即体壁有凹凸不等的皱褶,皮层致密较厚呈嗜伊红深染,部分皮层外密布微毛,体内为网状疏松实质结构,可见空泡状石灰小体,但无器官腔和空腔结构;余3个病理切片的虫体组织结构不典型。6个病理切片经免疫组化检测均呈阳性。结论该10例临床疑似病例均确诊为曼氏裂头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裂头蚴病 病原学鉴定 虫体组织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单链抗体库的构建、筛选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卓 汪世平 +4 位作者 肖小芹 曾少华 刘明社 李林 周帅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1-928,共8页
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IEA)单链抗体(scFv)表达文库,以天然分子候选疫苗SIEA26~28ku为靶抗原筛选SIEA单链抗体库,获得特异性单链抗体.并将该scFv基因亚克隆至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32a,诱导SIEA26~28k... 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IEA)单链抗体(scFv)表达文库,以天然分子候选疫苗SIEA26~28ku为靶抗原筛选SIEA单链抗体库,获得特异性单链抗体.并将该scFv基因亚克隆至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32a,诱导SIEA26~28ku特异性scFv大量表达.随后以此为探针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以期获得SIEA26~28ku天然分子候选疫苗相关的编码基因.结果显示,所获得的SIEA26~28ku特异性scFv,表达量高,采用该探针初步筛选出相关基因核糖体蛋白S4.SIEA26~28ku特异性scFv的获得,为进一步筛选、分析鉴定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候选疫苗SIEA26~28ku的编码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IEA) 单链抗体(scFv) 噬菌体展示抗体库 CDNA文库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cDNA3/SjCWL01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对小鼠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彭先楚 汪世平 +5 位作者 何卓 吕志跃 李庆华 周松华 李文凯 徐绍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2-756,共5页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pcDNA3/SjCWL01核酸疫苗并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观察,评价其作为疫苗的潜能。方法将日本血吸虫基因SjCWL01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目的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将pcDNA3/SjCWL01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大量制备DNA疫...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pcDNA3/SjCWL01核酸疫苗并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观察,评价其作为疫苗的潜能。方法将日本血吸虫基因SjCWL01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目的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将pcDNA3/SjCWL01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大量制备DNA疫苗并免疫小鼠3次,间隔2w,末次免疫后2w,用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感染后45d剖杀冲虫,分别计算减虫率,每克肝、粪卵减少率。结果重组DNA疫苗(pcDNA3/SjCWL01)与对照组比较,虫荷、每克肝卵、每克粪卵数分别下降了27.6%,39.5%,45.9%。结论表明pcD-NA3/SjCWL01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jCWL01 DNA疫苗 免疫保护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株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真核重组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小鼠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余俊龙 汪世平 +3 位作者 戴橄 徐绍锐 刘雪琴 何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SjSDISP)全长编码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性效果。方法将全长SjSDISP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jSDISP,用重组裸DNA免疫昆明小鼠3次,间隙2W,末次免疫后...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SjSDISP)全长编码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性效果。方法将全长SjSDISP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jSDISP,用重组裸DNA免疫昆明小鼠3次,间隙2W,末次免疫后第二周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42 d处死小鼠,剖杀冲虫,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验证,表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jSDISP构建成功。动物免疫保护性实验结果显示:pcDNA3-SjSDISP疫苗组减虫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减虫效果不明显(P>0.05);但在每克肝卵、每克粪卵和每雌子宫内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DNA疫苗可能主要在抗血吸虫卵胚发育或抗生殖起作用,具有潜在的疫苗研究与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琥珀酸脱氢酶铁琉蛋白 DNA疫苗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RNAi技术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细胞Fas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明社 汪世平 +4 位作者 赵中夫 王兰 杨慧 张国英 张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RNAi技术对血吸虫病肝组织中Fa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在小鼠体内表达Fas-shRNA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细胞Fas的表达。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查腺病毒载体对肝细胞的转染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 目的探讨RNAi技术对血吸虫病肝组织中Fa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在小鼠体内表达Fas-shRNA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细胞Fas的表达。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查腺病毒载体对肝细胞的转染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Fas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Fas mRNA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均表明RNAi组Fas表达受到抑制(t=29.799,P<0.01),模型组和HK对照组Fas表达增强。对Fas mRNA表达的RT-PCR方法检测也与上述结果一致。腺病毒载体对肝细胞的转染率达78.5%。结论腺病毒载体Fas-shRNA能够有效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细胞Fas的表达,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能高效率感染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Fas(CD95) 腺病毒载体 血吸虫病 BALB/C小鼠
下载PDF
弓形虫真核表达质粒pcDNA3/wx2的构建与鉴定
6
作者 吴翔 汪世平 +2 位作者 舒衡平 谭逵 张琼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构建弓形虫新基因wx2的真核表达质粒,以其做为弓形虫DNA疫苗研究其保护性。方法PCR扩增出编码新基因wx2ORF,用EcoRI/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pcDNA3进行双酶切,将wx2ORF定向克隆到pcDNA3的EcoRI/XhoⅠ位点,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双酶切... 目的构建弓形虫新基因wx2的真核表达质粒,以其做为弓形虫DNA疫苗研究其保护性。方法PCR扩增出编码新基因wx2ORF,用EcoRI/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pcDNA3进行双酶切,将wx2ORF定向克隆到pcDNA3的EcoRI/XhoⅠ位点,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双酶切初步鉴定后做序列测定。结果特异扩增出预期的wx2ORF片段,大小为570bp左右,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成功连接到pcDNA3中,经PCR,双酶切及序列测定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wx2读框。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真核表达质粒pcDNA3/wx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DNA疫苗 新基因wx2
下载PDF
湖北钉螺人工感染、室内传代与模拟野外饲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夏英定 汪世平 +7 位作者 刘雪琴 高冬梅 李庆华 吴平 陈秀春 冯其梅 周云飞 张树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通过人工方法将湖北钉螺制备成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确定钉螺感染的最佳条件,建立钉螺人工感染传代的室内株,为研究其感染活性、遗传变异和疫苗等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常规法孵化毛蚴。将钉... 目的:通过人工方法将湖北钉螺制备成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确定钉螺感染的最佳条件,建立钉螺人工感染传代的室内株,为研究其感染活性、遗传变异和疫苗等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常规法孵化毛蚴。将钉螺与毛蚴按不同比例进行感染,感染方式分为个体感染和集体感染。个体感染随机分6组(Ⅰ~Ⅵ组),每组200只钉螺,每只钉螺置单孔内分别感染,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为1:0,1:5,1:10,1:15,1:20,1:25;集体感染随机分6组(Ⅶ~Ⅻ组),每组200只钉螺,按组别集中感染,Ⅶ~Ⅻ组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同Ⅰ~Ⅵ组。然后对每组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量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感染方法和比例。以第1代人工感染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实验动物,获取成熟虫卵并孵化毛蚴,然后采用个体感染方式,以1:15的比例继续感染钉螺,获得第2代人工感染性钉螺。比较第1代与第2代人工感染性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数。通过动物感染实验,比较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日本血吸虫成虫发育率、每克粪卵数(fecaleggspergram,FEPG)及每克肝卵数(livereggspergram,LEPG)。结果:个体感染Ⅰ~Ⅵ组的钉螺感染数分别为0±0,22.7±4.2,31.7±4.5,53.0±5.3,39.3±5.9,32.7±4.7;钉螺死亡数分别为21.7±3.1,25.0±3.6,31.3±4.9,44.7±6.5,78.3±9.5,89.7±13.6;钉螺平均逸蚴量为0±0,308.0±96.6,428.1±146.2,527.0±171.1,571.4±148.9,602.9±356.3。集体感染Ⅶ~Ⅻ组,钉螺感染数分别为0±0,12.3±2.5,18.7±4.7,28.3±4.2,33.3±4.7,29.3±5.5;钉螺死亡数分别为22.7±3.8,23.7±4.5,28.3±5.5,47.0±9.5,75.7±8.5,86.3±12.2;钉螺平均逸蚴量为0±0,244.5±57.3,292.3±74.8,347.1±100.8,477.2±142.1,447.3±161.4。用人工制备的第1代感染性钉螺对血吸虫进行人工传代研究,成功获得了人工第2代感染性钉螺,感染率为24.65%,钉螺死亡率为24.50%;与人工第1代钉螺26.65%的感染率及22.35%的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尾蚴感染动物试验中,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的成虫发育率分别为68.50%,73.50%,71.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感染性钉螺和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的FEPG分别为1503±269,1683±233,1541±117;LEPG分别为6641±1819,6272±1419,7263±164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可以获得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个体感染方式优于集体感染方式,感染时钉螺与毛蚴的最佳比例为1:15。人工感染性钉螺经传代后,第1代与第2代钉螺在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比较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的成虫发育率、FEPG及LEPG,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人工传代的血吸虫尾蚴(室内株)能达到自然野生株尾蚴的感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湖北钉螺 毛蚴 人工感染 传代
下载PDF
伊维菌素杀日本血吸虫移行期童虫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兰栋 曾庆仁 +2 位作者 马璇 顾孔珍 吴尚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286-1291,共6页
目的从抗其他病原感染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中筛选一种可杀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移行期童虫的制剂。方法选取克拉霉素(ClM)、阿奇霉素(AzM)和伊维菌素(IVM)在体外实验中设计3个不同剂量水平对S.j脱尾童虫作杀伤试验观察,... 目的从抗其他病原感染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中筛选一种可杀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移行期童虫的制剂。方法选取克拉霉素(ClM)、阿奇霉素(AzM)和伊维菌素(IVM)在体外实验中设计3个不同剂量水平对S.j脱尾童虫作杀伤试验观察,以行为改变和染色差异作为判别虫体死与活的标志,以各药物组虫体死亡率大小来评价杀伤效果。取体外杀虫高效的IVM用于S.j感染小鼠后体内1~4 d虫体作治疗效果观察。结果在体外IVM 20μg/mL浓度条件下对S.j尾蚴脱尾童虫可致100%的杀伤率,且显著高于吡喹酮(PZQ)和青蒿琥酯(ARS)的杀伤效果(P<0.05)。IVM在0.4 mg/kg×2次的剂量对S.j感染小鼠后1~2 d的童虫杀死率为53.37%,与感染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3~4 d的童虫杀死率为39.98%,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IVM与PZQ或ARS联合治疗,未出现增效或协同作用。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中伊维菌素对体内外日本血吸虫移行期童虫有很好的杀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皮肤期童虫 移行期童虫 伊维菌素 杀虫效果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Tp0319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双全 汪世平 +5 位作者 肖勇健 吴移谋 赵飞骏 曾铁兵 张跃军 高冬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 克隆和表达梅毒螺旋体Tp0319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活性分析.方法 挑选并克隆出Tp0319免疫优势区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 用纯... 目的 克隆和表达梅毒螺旋体Tp0319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活性分析.方法 挑选并克隆出Tp0319免疫优势区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 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 间接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参考血清及临床标本.结果 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2/Tp03 19 高效表达和纯化出一相对分子质量约30 000的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能刺激其产生高水平抗体滴度.Western印迹证明其能与梅毒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阴性对照菌未见目的 表达条带.间接ELISA法检测80份梅毒螺旋体参考血清(阴性、阳性各40份),阳性和阴性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检测200份临床梅毒血清标本及200份正常人血清,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相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和100%,符合率为96%.结论 制备的Tp0319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螺旋体 苍白 重组蛋白质类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双价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四维 秦永华 +6 位作者 汪希雅 高冬梅 何卓 周帅锋 陈秀春 余路新 汪世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980-984,F0002,共6页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天然分子疫苗相关靶基因的双价疫苗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并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pcDNA3.0/SjRPS4、pcDNA3.0/SjCB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SjRPS4、SjCB,重叠PCR法将SjRPS4、SjCB拼接...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天然分子疫苗相关靶基因的双价疫苗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并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pcDNA3.0/SjRPS4、pcDNA3.0/SjCB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SjRPS4、SjCB,重叠PCR法将SjRPS4、SjCB拼接,扩增,经双酶切后与真核质粒载体pVAX1、pcDNA3.0连接,转化DH5α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提取双价重组质粒、空质粒及pVAX1/SjRPS4,经左腿股四头肌注射昆明小鼠,14d后取肌肉组织切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及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双价重组质粒的表达;提取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pcDNA3.0/SjRPS4、pcDNA3.0/SjCB及相应空载体,100μg/只或等量PBS经左腿股四头肌注射昆明小鼠,4周后以(20±1)条尾蚴贴腹感染,6周后检测减虫率、减卵率。结果PCR、EcoRI/XhoI双酶切及测序证实双价疫苗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构建成功;肌肉组织间接免疫荧光及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重组质粒能够在小鼠肌肉细胞内成功表达;与PBS组相比,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pcDNA3.0/SjRPS4、pcDNA3.0/SjCB免疫小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与相应的空质粒组相比各指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载体构建的双价疫苗之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真核双价重组质粒pVAX1/SjRPS4·CB、pcDNA3.0/SjRPS4·CB,二者免疫昆明小鼠均可以产生比单价疫苗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疫苗 免疫保护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中国株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动物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俊龙 汪世平 +3 位作者 何卓 戴橄 徐绍锐 刘雪琴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SjHGPRT)全长编码基因,研究其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将全长SjHGPRT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 NA3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jHGPRT,用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SjHGPRT)全长编码基因,研究其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将全长SjHGPRT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 NA3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jHGPRT,用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昆明小鼠3次,每次间隙2周,第3次免疫后第2周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42 d处死小鼠,收集成虫、肝脏和24 h粪便,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SjHGPRT。动物免疫实验结果显示:pcDNA3-SjHGPRT疫苗组减虫率23.17%、肝减卵率41.64%、粪减卵率40.57%,每雌虫子宫内卵减卵率26.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每雌虫子宫内卵减卵率及肝、粪减卯率明显高于减虫率,表明pcDNA3-SjHGPRT疫苗可能主要在抗血吸虫卵胚发育或抗生殖方面起作用。结论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DNA疫苗可诱导抗血吸虫卵胚发育或抗生殖作用,具有潜在的疫苗研究与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DNA疫苗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Tp0751重组蛋白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前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双全 汪世平 +5 位作者 吴移谋 赵飞骏 曾铁兵 张跃军 张秋桂 高冬梅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4,共7页
炎症和持续的获得性免疫应答被认为是造成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Tp膜蛋白是介导炎症反应的主要成分,可能为Tp的主要致病因子.因此对Tp膜蛋白的研究是认识其对宿主的致病性和进行致病机制研究的关键.目前国内外类似研... 炎症和持续的获得性免疫应答被认为是造成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Tp膜蛋白是介导炎症反应的主要成分,可能为Tp的主要致病因子.因此对Tp膜蛋白的研究是认识其对宿主的致病性和进行致病机制研究的关键.目前国内外类似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进行Tp膜蛋白的致病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Tp0751重组蛋白潜在的前炎症活性.结果表明,Tp0751重组蛋白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THP-1细胞表达CKs(IL-1β,TNF-α和IL-6).进一步研究表明,Tp0751重组蛋白可以激活NF-κB的表达;TLR2抗体、CD14抗体、MAPKs/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和NF-κB抑制剂PDTC均可明显抑制NF-κB的激活和CKs的表达.初步结果证实,Tp0751重组蛋白可通过TLR2和CD14途径激活MAPKs/p38和NF-κB诱导THP-1表达CKs,其可能是Tp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Tp0751 核因子ΚB 前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牛带绦虫病2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先楚 徐绍锐 +1 位作者 舒衡平 吴翔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F0003-F0004,共2页
本文报告两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其中一例国内感染,另一例系非洲埃塞俄比亚输入性感染。2例患者均采用槟榔-南瓜子法进行驱虫治疗。病例1驱虫治疗后在粪便中检获部分孕节片,查找有完整头节。病例2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 本文报告两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其中一例国内感染,另一例系非洲埃塞俄比亚输入性感染。2例患者均采用槟榔-南瓜子法进行驱虫治疗。病例1驱虫治疗后在粪便中检获部分孕节片,查找有完整头节。病例2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治疗后2~3个月电话随访,两例患者均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带绦虫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苍白密螺旋体Tp0751黏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双全 汪世平 +3 位作者 吴移谋 高冬梅 赵飞骏 周帅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693-2696,共4页
目的表达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黏附蛋白Tp0751,纯化表达产物并进行免疫反应性分析,为探索Tp0751重组蛋白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去除Tp0751信号肽序列,构建原核表达体进行诱导表达;Ni亲合层析柱... 目的表达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黏附蛋白Tp0751,纯化表达产物并进行免疫反应性分析,为探索Tp0751重组蛋白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去除Tp0751信号肽序列,构建原核表达体进行诱导表达;Ni亲合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其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0751原核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了相对分子量约为26×103的融合蛋白,其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30%,并且主要可溶性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检测其能与梅毒患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重组表达的Tp0751黏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Tp0751黏附蛋白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密螺旋体 黏附蛋白 Tp0751 重组蛋白 免疫反应性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全长cDNA的克隆、表达及保护性免疫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俊龙 汪世平 +6 位作者 李文凯 戴橄 徐绍锐 何卓 彭先楚 周松华 刘雪琴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4,共7页
根据GenBank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SjSDISP)不完整的表达序列标签(BU804141)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策略,对Sj... 根据GenBank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SjSDISP)不完整的表达序列标签(BU804141)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策略,对SjSDISP cDNA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行扩增、测序,用序列比对拼接电子软件比对,基于重叠区进序列合并,获得1071bp的SjSDISP全长cDNA.序列分析推断该片段含有编码SjSDISP基因的完整阅读框,编码278个氨基酸残基.将其编码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在大肠杆菌M15中获得准确、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32kD.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在预测位置上出现明显的识别条带.用纯化的重组蛋白rSjSDISP免疫小鼠,进行动物免疫保护性评价,在虫荷、每克肝卵、每克粪卵和每雌子宫内卵数方面,与佐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酶(SjSDISP)全长cDNA成功克隆并在大肠菌中得到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动物免疫保护效果,是一种潜在的具有部分免疫保护性的抗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免疫保护
原文传递
虎纹捕鸟蛛毒素-XVⅡa的基因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立平 章洁 +1 位作者 李先耀 唐雅琴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3-606,共4页
目的基因克隆和表达虎纹捕鸟蛛毒素-XVⅡa,并进行纯化和质谱鉴定。方法通过随机测序虎纹捕鸟蛛(Ornithoctonus huwena)毒腺cDNA文库,获得编码多肽毒素HWTX-XVⅡa的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HWTX-XVⅡ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利用S78... 目的基因克隆和表达虎纹捕鸟蛛毒素-XVⅡa,并进行纯化和质谱鉴定。方法通过随机测序虎纹捕鸟蛛(Ornithoctonus huwena)毒腺cDNA文库,获得编码多肽毒素HWTX-XVⅡa的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HWTX-XVⅡ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利用S78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表达系统进行分泌表达,表达产物经离子交换、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和质谱鉴定。结果克隆得到虎纹捕鸟蛛毒素-XVⅡa的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表达产物纯化后进行质谱鉴定,为分子质量单位为3.250 004ku的虎纹捕鸟蛛毒素-XVⅡa。结论获得虎纹捕鸟蛛毒素-XVⅡa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捕鸟蛛毒素-XVⅡa 基因克隆 表达
原文传递
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日本血吸虫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胜辉 秦志强 +7 位作者 曾庆仁 曾铁兵 刘彦 刘碧源 蔡力汀 喻容 张顺科 兰玲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0期744-753,776,F0003,共12页
目的探讨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日本血吸虫(Sj)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双嗜性逆转录病毒rRam-1受体同源性分布、结构与功能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 目的探讨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日本血吸虫(Sj)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双嗜性逆转录病毒rRam-1受体同源性分布、结构与功能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培养细胞,经PCR和RT-PCR检测感染细胞目的基因(E77.43)的整合与表达。结果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推断,Sj细胞膜上存在的SjCHGC09605和SjCHGC05362两种蛋白为非分泌性跨膜蛋白,可能具有细胞膜离子转运通道或受体蛋白的功能及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的膜受体样作用,可能参与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和穿入过程;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培养细胞后,用PCR及RT-PCR检测到目的基因整合与表达,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330 bp,与理论值相符。结论用载有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细胞获得成功,推测SjCHGC09605和SjCHGC05362两种与rRam-1受体同源的蛋白可能是Sj感染过程中起作用的分子。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永生化基因到Sj细胞提供了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嗜性逆转录病毒 受体同源蛋白 血吸虫 日本 培养细胞 基因整合与表达
原文传递
东方田鼠血清识别日本血吸虫各期虫体蛋白组分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艳 黄志辉 +3 位作者 张祖萍 曾庆仁 杨胜辉 刘彦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具天然抗性东方田鼠血清识别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组分特性,为保护性抗原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SDS-PAGE分离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经PAS染色及考马斯亮兰染色,用Western blot法... 目的进一步了解具天然抗性东方田鼠血清识别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组分特性,为保护性抗原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SDS-PAGE分离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经PAS染色及考马斯亮兰染色,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东方田鼠血清识别Sj不同发育期虫体的蛋白组分,根据标准分子量迁移率测算各蛋白组分分子量,比较被识别蛋白组分的特性。结果东方田鼠血清对日本血吸虫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识别的组分数量和分子量范围不尽相同,其中对子胞蚴蛋白(SSP)识别的仅有110 kDa组分,对肺期童虫蛋白(SLWP)识别的有110kDa和45~50 kDa组分,对肝期童虫蛋白(SHWP)识别的有150、110、22和14 kDa组分,与成虫蛋白(SAWP)识别的有110、80/82、90/92、45、22和14 kDa组分。在反应强度上,以识别SLWP和SHWP中的组分为最明显。这些组分与相应蛋白电泳区带与PAS染色结果比较,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中的110 kDa组分及SAWP中45、22和14 kDa组分为糖蛋白。结论东方田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Sj多种蛋白组分的抗体,识别的主要组分存在于肺期和肝期的童虫蛋白中,并具糖蛋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免疫印迹 免疫反应 蛋白组分
原文传递
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蜘蛛多肽基因的克隆和初步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立平 官剑武 舒衡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克隆编码虎纹捕鸟蛛多肽的基因并表达蜘蛛多肽,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构建和随机测序毒腺cDNA文库,克隆编码毒素多肽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利用酿酒酵母S78株表达系统分泌表达,表达产物进行Tricine SDS-PAGE鉴定... 目的克隆编码虎纹捕鸟蛛多肽的基因并表达蜘蛛多肽,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构建和随机测序毒腺cDNA文库,克隆编码毒素多肽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利用酿酒酵母S78株表达系统分泌表达,表达产物进行Tricine SDS-PAGE鉴定。结果克隆到一种编码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的新基因,命名为HWTX-XIVa2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转化酵母S78后表达6.5ku的多肽。结论构建并筛选毒腺cDNA文库是发现毒素多肽基因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基因工程表达是获得蜘蛛多肽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捕鸟蛛 基因克隆 多肽 表达
原文传递
不同化学染色法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染色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丘继哲 邹艳 +3 位作者 曾庆仁 蔡力汀 黄旭 徐妮为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90-292,F0004,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化学染色法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染色的效果,以期获得在镜检下可分辨虫卵和粪渣的染色方法,为粪检血吸虫虫卵的计算机自动化识别奠定基础。方法用AO-EB、罗丹明、中性红、酸性品红、甲苯胺兰、台盼蓝、考马斯亮蓝和孔雀绿等化... 目的探索不同化学染色法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染色的效果,以期获得在镜检下可分辨虫卵和粪渣的染色方法,为粪检血吸虫虫卵的计算机自动化识别奠定基础。方法用AO-EB、罗丹明、中性红、酸性品红、甲苯胺兰、台盼蓝、考马斯亮蓝和孔雀绿等化学染料,选择3个不同浓度和2个不同温度条件,分别对含日本血吸虫虫卵粪液进行染色、涂片镜检,用虫卵和粪渣反差程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各种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在8种化学染色方法中,以AO-EB染色和中性红染色的虫卵与粪渣其反差最大,镜下粪涂片中虫卵易于辨认,AO-EB法和中性红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7.5%和65.0%,明显高于改良加藤法的检出率(40.0%)。结论AO-EB法和中性红染色法有助于提高粪检血吸虫虫卵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虫卵 化学染色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