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秀波 黄英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235-2236,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根除HP...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根除HP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生活质量评分为(578.5±92.6)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1.7±8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23/25),高于对照组的76.0%(19/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 生活质量 感染
下载PDF
肝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秀波 王珊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的变化情况与相关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检查的肝癌患者80例,其中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8例(A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2例(B组),两组进行血生化常规、肝脏... 目的:探讨肝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的变化情况与相关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检查的肝癌患者80例,其中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8例(A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2例(B组),两组进行血生化常规、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的检测,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值都明显高于A组,而白蛋白值明显低于A组(均P<0.05)。A组患者的肝脏硬度为(10.42±4.12)k Pa,而B组为(15.21±4.68)k Pa,B组的肝脏硬度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血清HA、LN、C-Ⅳ和PⅢP含量都明显高于A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肝脏硬度与血清HA、LN、C-Ⅳ和PⅢP含量都呈明显正向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脏硬度检测能反映血清肝纤维化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肝脏硬度可用于肝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非创伤性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上消化道出血 肝脏硬度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不同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世立 莫翠毅 许保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3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予补液、输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大剂量(每次80 mg,每天2次)及常规剂量(每次40 mg,每天2次)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每次均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90%比8.06%,P>0.05)。结论每次80 mg泮托拉唑相比每次40 mg(每天2次)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更明显,止血效果更佳,且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剂量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的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家群 陈正义 +1 位作者 钟文洲 王齐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954-960,共7页
目的 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liver disease, PNALD)的风险模型,探讨造成PNALD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4例SAP... 目的 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liver disease, PNALD)的风险模型,探讨造成PNALD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4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以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76)和测试集(n=88)。训练集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NALD,分为PNALD组(n=43)和非PNALD组(n=13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SAP患者发生PNAL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分类树模型。结果 与非PNALD组比较,PNALD组患者病程较长,NRS2002评分较高,全胃肠外营养(TPN)持续时间较久,胰腺坏死和急性呼吸窘综迫综合征(ARDS)人数占比较高,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白蛋白(ALB)和前血蛋白(PAB)水平较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TPN持续时间为SAP患者发生PNA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和PAB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分类树模型显示,TPN持续时间是患者发生PNALD的重要预测因素,收益图和索引图显示模型预测良好。校准曲线和ROC曲线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区分度。结论 TPN持续时间对SAP患者PNALD发病风险的影响最大,病程、ALB和PAB也应予以重点关注,及时制定预防策略,以期降低PNAL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PNALD) 分类树算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晓曦 江雪梅 +5 位作者 刘英 成建斌 陈小朋 余湘南 林松挺 陈正义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57-3859,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手术后1年内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复发组,1年内未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手术后1年内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复发组,1年内未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分析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AFP)、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19-9(CA19-9)、血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白蛋白、国际标准化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是否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位置、数目、是否侵犯血管、包膜是否完整、病理分化程度、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23个因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大小、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13个因素经单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9个因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经多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06和0.003)。结论年龄、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TNM分期等因素是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是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癌切除术 转移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江雪梅 黄晓曦 +5 位作者 郑秀芳 陈正义 吕静 云小余 文丹 刘英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8期2688-2690,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105例经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结合内镜下治疗及病理结果,比较小探头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种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105例经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结合内镜下治疗及病理结果,比较小探头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种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结果小探头超声能够清晰的分辨食管壁各层结构:由内向外分别为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有基层及浆膜层,超声内镜下依次表现高、低、高、低、高回声。常见的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为息肉、平滑肌瘤、静脉瘤、脂肪瘤、囊肿。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5.7%、100%、100%、100%,因而能够指导食道黏膜下病变的治疗及判断预后。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是诊断及鉴别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小探头超声 食道黏膜下病变
下载PDF
转基因肝癌细胞株BEL-7404/HBx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松挺 陈莹晖 +2 位作者 陈正义 郑秀芳 郑健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4-657,661,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株BEL-7404/HBx,为进一步研究HBx对肝癌细胞BEL-74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HBx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HCC新的防治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将亚克隆有HBV X基因的重组质...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株BEL-7404/HBx,为进一步研究HBx对肝癌细胞BEL-74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HBx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HCC新的防治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将亚克隆有HBV X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V5-HisB-HBx导入肝癌细胞系BEL-7404,并用G418筛选获取阳性克隆,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生长时期阳性克隆中HBx mRNA和HB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生长时期阳性克隆均能检测到HBx mRNA和HBx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肝癌细胞株BEL-7404/HBx,为进一步研究HBx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X基因 原发性肝细胞癌 细胞株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对肝癌细胞Bel-7404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松挺 陈正义 +1 位作者 陈莹晖 程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35-1138,1141,共5页
目的:构建转基因细胞株Bel-7404/HBx,研究HBx对肝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为探索HBx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脂质体转染及G418筛选获取Bel-7404/HBx阳性克隆,并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 目的:构建转基因细胞株Bel-7404/HBx,研究HBx对肝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为探索HBx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脂质体转染及G418筛选获取Bel-7404/HBx阳性克隆,并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HBxmRNA与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用四唑兰比色实验(MTT)检测Bel-7404/HBx的增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el-7404/HBx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成功构建Bel-7404/HBx,MTT检测结果表明Bel-7404/HBx生长速度加快,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Bel-7404/HBx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S期及G2期细胞所占比例增高(P<0.05)。结论:HBx能加速细胞周期进程,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并抑制细胞凋亡,可能对肝癌细胞恶性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X 原发性肝细胞癌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四唑兰比色实验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与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娟 高元慧 +2 位作者 徐海霞 王美清 陈正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47-350,357,共5页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子表面标志物CD68、CD206在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初诊和首次复发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探讨TAM的极化在PGI-DLBCL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例PGI-DLBCL患者初诊...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子表面标志物CD68、CD206在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初诊和首次复发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探讨TAM的极化在PGI-DLBCL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例PGI-DLBCL患者初诊和首次复发后淋巴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TAM的分子标志物CD68和CD206的表达变化。根据CD68和CD206初诊至首次复发后表达的变化,将28例患者分为"增强"、"稳定"和"减弱"3种情况,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病理参数、疾病复发的相关性。结果:CD68和CD206不同程度表达的病例所占比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CD68和CD206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08)。CD68和CD206表达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分期、有无B症状、病理类型、ECOG评分和IPI评分无关,CD206的表达变化与原发部位有关(P<0.05)。CD68(P=0.23)和CD206 (P=0.818)变化与肿瘤复发时间无关。结论:M2-TAM的极化促进了PGI-DLBCL复发,可能成为预测PG-DLBCL复发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时间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免疫组化 复发
下载PDF
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文洲 陈正义 +2 位作者 黄晓曦 林松挺 云小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9例大肠LST患者,并根据病变大小分为直径≥30 mm及直径<30 mm两组,记录并... 目的探讨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9例大肠LST患者,并根据病变大小分为直径≥30 mm及直径<30 mm两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变大小、病变部位、内镜下形态学分型、组织病理类型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变部位、内镜下分型、组织病理及上皮内瘤变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好发于直肠(75.4%,4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发于直肠(36.5%,19/52)及近端结肠(44.4%,21/52);直径≥30 mm的大肠LST以结节混合型为主(61.4%,35/57),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颗粒均一型(51.9%,27/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为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89.5%,51/57)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7.9%,3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绒毛管状腺瘤(78.8%,41/52)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4.6%,44/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拥有更高的恶性潜能(高级别内瘤变+浸润癌的百分比分别为42.1%(24/57)和15.4%(8/52)(P <0.05)。结论 L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肠肿瘤,与大肠癌发生关系密切。LST直径≥30 mm时好发于直肠,内镜下形态学类型以结节混合型为主,组织中绒毛成分较多,恶变潜能更高,值得临床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临床病理学 内镜分型 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文洲 李春芸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917-919,924,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乙肝表面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到2018年1月,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乙肝表面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到2018年1月,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拉夫米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2个月,记录2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8.0%和94.0%,对照组为85.7%和72.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ALT、AST与TBiL水平都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_3、CD^+_4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_8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疲劳、乏力、胸闷、恶心呕吐等,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应用能提高HBV-DNA和HbeAg阴转率,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肝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乙肝患者不同病理阶段铁调素与透明质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春芸 蔡枫 +2 位作者 吴秀继 邱红诗 钟文洲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650-2652,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不同病理阶段(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中铁调素(Hepcidin)与透明质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均大于10年的肝病患者61例作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不同病理阶段(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中铁调素(Hepcidin)与透明质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均大于10年的肝病患者61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病例A组共2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B组共20例,肝癌患者作为病例C组共1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35例,分别测定其铁调素与透明质酸。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铁调素与透明质酸的差异,并分别分析病例A、B、C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铁调素与透明质酸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的铁调素含量为(1 472.52±1 080.77)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03±134.58)ng/m L;透明质酸含量为(179.28±96.80)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5±13.28)ng/m 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A、B、C组患者的铁调素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但三个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B、C组透明质酸较对照组增高,较病例A组亦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调素在肝病的不同病理阶段均增高,反映了肝病患者铁代谢失衡;透明质酸在肝硬化、肝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透明质酸 肝病
下载PDF
无痛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雪梅 黄晓曦 +5 位作者 陈正义 郑秀芳 吕静 云小余 文丹 刘英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7期2520-252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2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无痛胃镜下行气囊扩张术,评价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上消化道造影的改变。结果采用无痛胃镜提高患者耐受性,每位患者...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2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无痛胃镜下行气囊扩张术,评价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上消化道造影的改变。结果采用无痛胃镜提高患者耐受性,每位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扩张术;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食管下段狭窄改善;术后有黏膜渗血、贲门撕裂、胸痛等并发症,对症处理后缓解,并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胃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气囊扩张术 无痛 胃镜
下载PDF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鹏 黄晓曦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属淋巴结外边缘区与黏膜相关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则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根除Hp为治疗的首要措...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属淋巴结外边缘区与黏膜相关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则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根除Hp为治疗的首要措施,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方案在疾病早期也具有重要意义,治疗后的内镜随访对监测疾病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治疗
下载PDF
Pylera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鹏 黄晓曦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增加大大降低了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四联疗法可以有效提高Hp根除率,但其复杂的治疗方案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而一种名为Pylera的新型胶囊(含枸橼酸铋钾+甲硝唑+四环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的四联疗法在... 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增加大大降低了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四联疗法可以有效提高Hp根除率,但其复杂的治疗方案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而一种名为Pylera的新型胶囊(含枸橼酸铋钾+甲硝唑+四环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的四联疗法在多个研究中表现出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ylera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抗Hp的疗效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lera 铋剂四联疗法 HP 治疗
下载PDF
一种高效表达HBx的肝癌细胞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林松挺 陈莹晖 +2 位作者 陈正义 郑秀芳 郑健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987-990,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高效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模型BEL-7404/HBx。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将亚克隆有HBV X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V5-HisB-HBx导入肝癌细胞系BEL-7404,并用G418筛选获取阳性克隆,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 目的构建稳定、高效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模型BEL-7404/HBx。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将亚克隆有HBV X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V5-HisB-HBx导入肝癌细胞系BEL-7404,并用G418筛选获取阳性克隆,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生长时期阳性克隆中HB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生长时期阳性克隆均能检测到HBx mRNA和蛋白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稳定、高效表达HBx的转基因肝癌细胞模型BEL-7404/HB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X 原发性肝细胞癌 细胞模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下载PDF
结直肠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陈志华 郑秀芳 +2 位作者 韩东 王齐全 谭露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消化内科收治的320例结直肠LST-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黏膜下浸润癌发生组36例和黏膜下... 目的探讨结直肠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消化内科收治的320例结直肠LST-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黏膜下浸润癌发生组36例和黏膜下浸润癌未发生组284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变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联合病变位于直肠对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诊断效能。结果黏膜下浸润癌发生组的有肠癌家族史者占比、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病变部位为直肠者占比均高于或大于黏膜下浸润癌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肠癌家族史、病变直径≥38.25 mm、最大结节直径≥14.33 mm、病变位于直肠均是结直肠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OR=16.994,95%CI:1.409~198.265,P=0.027;OR=1.308,95%CI:1.008~1.721,P=0.041;OR=28.654,95%CI:4.615~187.265,P<0.001;OR=1.411,95%CI:1.015~1.819,P=0.033)。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病变位于直肠联合诊断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AUC为0.891(95%CI:0.814~0.932),敏感度为89.82%,特异度为75.37%,显著优于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分别联合病变位于直肠的诊断效能(Z=2.678,P=0.007;Z=3.188,P=0.001)。结论有肠癌家族史、病变直径≥38.25 mm、最大结节直径≥14.33 mm、病变位于直肠均是结直肠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且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病变位于直肠三者联合对结直肠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 结直肠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浸润癌 癌变
下载PDF
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保 陈正义 +2 位作者 林松挺 钟文洲 云小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218-3221,共4页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MOJ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MOJ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分析近远期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生存图,并根据术后4 w内的胆红素改善情况和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影响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植入支架92枚,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无急性肝功能损害、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4 w内9例(9.8%)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25%或升高,5例(5.4%)死于肝肾衰竭或呼吸衰竭。无效14例,有效78例。术后复查CT或磁共振成像(MRI),在术后5~12个月共59例(64.1%)再次梗阻,其中44例(47.8%)死于原发肿瘤进展转移。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26.16±10.42)d。年龄、术前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是影响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是治疗MOJ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评估及抗感染、护肝等处理,有助于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PTCD ERCP 胆总管支架置入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微小RNA-335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赛莲 许保 +2 位作者 陈正义 黄晓曦 陈建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923-4926,共4页
目的 探讨miR-335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组织和血清miR-335表达水平,分析miR-335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 探讨miR-335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组织和血清miR-335表达水平,分析miR-335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miR-335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中miR-335的相对表达量为(0.63±0.18),癌旁正常组织组血清中miR-335的相对表达量为(0.94±0.25),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R-335的相对表达量为(1.09±0.3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miR-33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肿瘤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miR-33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miR-335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602~1.483),诊断灵敏度为93.29%,特异度为80.71%;癌组织miR-335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95%CI:0.711~2.169),诊断灵敏度为94.97%,特异度为82.35%。结论 miR-335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5 结直肠癌 血清 癌组织
下载PDF
艾普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赛莲 许保 +2 位作者 陈正义 黄晓曦 王齐全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2组参见《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给予常...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2组参见《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普拉唑肠溶片2片/次,1次/d。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记录2组4周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2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结果治疗组发生率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4周内,治疗组ARDS发生率(12.24%)和MODS发生率(10.2%)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胸闷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艾普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促进症状改善,降低ARDS和MODS发生率,且安全性好,其疗效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生长抑素 艾普拉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