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象皮生肌膏对肛瘘术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p38/MK2信号通路和创面组织VEGF、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新燕 韦东 +2 位作者 胡明 郑若 孔香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7期3242-3246,共5页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对肛瘘术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p38/MK2信号通路和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象皮生肌膏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对肛瘘术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p38/MK2信号通路和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象皮生肌膏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象皮生肌膏组和模型组进行肛瘘术后创面造模,分别给予象皮生肌膏治疗及普通换药治疗。假手术组构建创面后滴加生理盐水造模,给予普通换药治疗。统计治疗后3 d、7 d、14 d创面愈合率、创面水肿积分;对比治疗后14 d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治疗后3 d、14 d创面组织VEGF、bFGF、p38、MK2、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MK2(p-MK2)表达。结果:治疗后7d、14d象皮生肌膏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后7 d、14 d假手术组创面水肿积分低于象皮生肌膏组,且象皮生肌膏组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14 d象皮生肌膏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后14 d象皮生肌膏组创面组织VEGF、bFGF水平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后14 d象皮生肌膏组创面组织p38、MK2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p38、p-MK2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可以减轻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水肿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其主要机制可能与象皮生肌膏可降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p38/MK2信号通路,促进VEGF和bF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皮生肌膏 肛瘘术后模型大鼠 炎症因子 p38/MK2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新燕 胡明 郑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S1期244-246,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肛门动力学、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32%)(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疗法可提高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复杂性 中西医结合 治疗结果 肛门动力学
下载PDF
肛周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3
作者 卢敬 胡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4-354,共1页
患者男,35岁,主诉“肛门左前位发现黄豆粒大小肿物7年、肿物增大伴溃液1个月”。查体:体温37.5℃,精神较差,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枚肿大的淋巴结。血清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沉加快。彩超检查示:双侧腹股沟... 患者男,35岁,主诉“肛门左前位发现黄豆粒大小肿物7年、肿物增大伴溃液1个月”。查体:体温37.5℃,精神较差,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枚肿大的淋巴结。血清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沉加快。彩超检查示:双侧腹股沟、左侧髂窝淋巴结肿大,腹主动脉旁、左髂总动脉旁、左髂外动脉旁均见低回声包块,考虑淋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血清Β2微球蛋白 淋巴结肿大 肛周 乳酸脱氢酶 腹主动脉旁 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