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治疗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芳 卜宇飞 徐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治疗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87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治疗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87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营养支持的基础上接受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进行强化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鼻肠管留置时间、目标喂养量达到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术后首次大便中的肠道菌群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鼻肠管留置时间、目标喂养量达到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P、ALB、PA、IgA、IgG、IgM、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大便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含量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通过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减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谷氨酰胺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光 徐超 +1 位作者 谢权 彭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序贯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腹腔镜结、直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于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行腹腔镜结、直癌根治术的患者。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序贯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腹腔镜结、直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于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行腹腔镜结、直癌根治术的患者。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至实验组(静脉营养制剂中加入ω-3PUFA)和对照组(静脉营养制剂中不添加ω-3PUFA)。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第1和6天血清炎症反应因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和营养学相关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及其他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不同时间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第6天炎症因子水平较低,相对控制炎症效果较好;两组炎症因子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序贯应用ω-3PUFA可以抑制结、直肠癌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级别,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消化内科入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治疗现况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丽英 徐超 +1 位作者 莫向向 李晨翠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96-697,共2页
消化系统疾病常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患者更易合并营养问题。营养风险是指营养因素对患者的临床结局,如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而非发生营养不足的风险。目前营养评估标准很多,对住院患者缺乏统一... 消化系统疾病常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患者更易合并营养问题。营养风险是指营养因素对患者的临床结局,如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而非发生营养不足的风险。目前营养评估标准很多,对住院患者缺乏统一的评估工具。本研究选择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即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NRS-2002),对消化内科人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调查其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出院时营养支持应用状况,以期为营养支持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内科住院患者 营养治疗 消化内科 营养不足 调查 消化吸收功能 消化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啶对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小云 邢秀花 +5 位作者 邓经飞 于姗姗 余燕梅 周全红 杨永刚 徐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啶对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7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和糖尿病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右美托咪啶对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7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和糖尿病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A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组(dexamethasone,DD组),静脉泵注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组(dexmedetomidine,DM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啶组(dexamethasone+dexmedetomidine,DD+DM组),静脉泵注地塞米松5 mg+右美托咪啶0.5μg/kg。首要评价指标: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开始麻醉时间到患者第一次需要镇痛的时间或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次要评价指标:术中阿片药用量;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和低血压发生率;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肌力减退,麻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DD组和DD+DM组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DM组镇痛时间无明显延长(P>0.05)。与DD组比较,DD+DM组的镇痛时间没有明显延长(P>0.05)。各组均未见心动过缓、低血压、神经损伤的发生。结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延长神经阻滞镇痛时间,但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未显示明显的协同作用和抵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 地塞米松 右美托咪啶 术后镇痛 周围神经阻滞
下载PDF
流行病学思维方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俊虎 王燕燕 +2 位作者 廖凯举 徐超 王家骥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6期887-889,975,共4页
目的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的主干学科,也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应用科学。全科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在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分析流行病学思维方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意义,为我... 目的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的主干学科,也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应用科学。全科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在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分析流行病学思维方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意义,为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方法以"流行病学""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全科团队"和"全科医学教育"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近30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现状,总结和分析流行病学思维方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主要结合点。结果目前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流行病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足,应将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贯穿于全科医生教育和工作中,并增加突发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协调处置技能训练,突出流行病学三级预防理念、流行病学调查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融合效果。结论应将流行病学的思维方法融入到全科医学教育与实践全过程之中,培养具有大健康观念、能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的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流行病学思维方法 大健康观念 三级预防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林海燕 王芳 +3 位作者 王辉微 陈才奋 林红霞 曾德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8期1573-1577,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198例乳腺癌患者,搜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其PICC置管感染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198例乳腺癌患者,搜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其PICC置管感染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CC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价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98例患者中有17例发生PICC置管感染,感染率为8.59%。根据感染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n=17)和未感染组(n=1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C置管感染与年龄、穿刺次数、穿刺部位无关(P>0.05),而与合并基础疾病、乳腺癌分期、留置季节、置管时间、化疗次数、换药天数、白细胞计数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4×109/L、置管时间>10个月、留置季节为夏季、化疗次数≥4次、合并基础疾病、换药天数>7 d是影响PICC置管局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未感染组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总分高于感染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具有一定的PICC置管感染率,且感染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引起感染的因素较多,与化疗次数、置管时间、白细胞计数、合并基础疾病、换药天数、留置季节有关,临床上需予以充分重视,以尽可能减少PICC局部感染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感染 危险因素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p53通路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病毒激活的关联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海燕 王丽华 +2 位作者 林红霞 王芳 王辉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 探讨p53通路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病毒激活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1月80例HBV相关HCC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术后病毒再激活情况分为再激活组和未... 目的 探讨p53通路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病毒激活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1月80例HBV相关HCC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术后病毒再激活情况分为再激活组和未激活组,检测p53通路基因分型,探讨术后病毒激活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HBV相关HCC手术患者中19例出现HBV再激活,再激活率23.75%,再激活组P53基因Exon4 Arg72 pro位点Pro/Pro基因频率高于未激活组,Pro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激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5 cm、术前HBV DNA载量≥500拷贝/ml是HCC术后病毒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抗病毒治疗是预防病毒激活的保护因素;P53基因Exon4 Arg72 pro位点Pro/Pro基因型是病毒激活的危险基因型,OR值为1.499(95%CI:1.058~2.125),再激活组术后1年肝癌累积复发率42.11%(8/19)高于未激活组18.03%(11/61)(P<0.05)。结论 P53基因Exon4 Arg72 pro位点Pro/Pro基因型是HBV相关HCC手术患者术后病毒激活危险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激活 P53通路 基因多态性 关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