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对立与统一 被引量:6
1
作者 许竹梅 赵水平 贺达仁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器质性心脏病 心肌收缩力损害 代偿机制 心脏泵血功能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困惑与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竹梅 赵水平 贺达仁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10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 诊断 发生率 心肌肥大
下载PDF
罗格列酮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罗玉梅 姜德谦 +6 位作者 万新红 刘显庆 郭洪波 陈朝霞 王合金 谢丽华 林锦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DMs)表达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中的影响。方法提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DMs)表达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中的影响。方法提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得MDMs;分亚组用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干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亚组MDMs表达NF-κB亚单位P65(NF-κB P65),RT-PCR测定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分析比较ACS组与SA组间及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亚组间在表达NF-κB P65、MMP-9和TIMP-1 mRNA上的差异。结果罗格列酮干预使ACS组及SA组MDMs表达MMP-9 mRNA下调;ACS组MDMs表达NF-κB P65下调;对两组中MDMs表达TIMP-1 mRNA无影响。ACS组MDMs表达MMP-9 mRNA及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SA组。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MDMs表达MMP-9 mRNA及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SA组。罗格列酮干预可抑制ACS组外周血MDMs的NF-κB活性,在转录水平上抑制ACS患者和SA患者的外周血MDMs表达MMP-9;但不影响TIMP-1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巨噬细胞 炎症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彭道泉 赵水平 +1 位作者 李江 周宏年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9-161,共3页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CD4 0配体变化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 0配体浓度。结果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CD4 0配体水平 (3.17± 2 .84 μg L)显著高于正常对...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CD4 0配体变化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 0配体浓度。结果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CD4 0配体水平 (3.17± 2 .84 μg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 (1.19± 1.0 5 μg L ,P <0 .0 1)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1.6 1± 1.4 6 μg L ,P <0 .0 5 )。可溶性CD4 0配体水平受甘油三酯 (r=0 .2 3,P <0 .0 5 )、载脂蛋白B(r=0 .2 4 8,P <0 .0 5 )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的影响 (r=- 0 .2 5 3,P <0 .0 5 )。以上提示可溶性CD4 0配体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脂蛋白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与AS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毅夫 赵水平 谢小梅 《生命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在组织中较为广泛地表达,主要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糖稳态,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的生物学受体。PPARγ表达增强或激活可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减少细胞粘附分子和其他...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在组织中较为广泛地表达,主要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糖稳态,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的生物学受体。PPARγ表达增强或激活可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减少细胞粘附分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改善某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危险因素,在 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 AS PPARΓ 细胞粘附分子 炎症
下载PDF
药物性降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现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水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 药物性降脂 防治
下载PD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与氟伐他汀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炼 姜德谦 张社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901-2905,共5页
背景: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作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异性受体,参与血管性炎症和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调脂外抗炎症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目的:验证氟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 背景: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作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异性受体,参与血管性炎症和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调脂外抗炎症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目的:验证氟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8/2007-05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购自美国ATCC公司。氟伐他汀原粉购自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按以下方法处理:①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细胞(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mg/L)。②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中和抗体干预后,再加入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③以核因子кB抑制剂PDTC干预后,再加入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④以不同浓度(0.01,0.1,1μmol/L)氟伐他汀干预后,再加入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⑤空白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各剂量组(25,50,100mg/L)均可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在25~50mg/L剂量范围内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预先分别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中和抗体和核因子кB抑制剂PDTC干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均下调。予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干预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结论:氟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кB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独立于降脂外的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8
作者 黄珊 彭道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是T细胞活化的重要辅助刺激通路,参与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迁移,以及生发中心的形成和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近年来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共刺激分子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深入...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是T细胞活化的重要辅助刺激通路,参与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迁移,以及生发中心的形成和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近年来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共刺激分子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炎症和免疫机制,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CD86 动脉硬化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载脂蛋白E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基因多态性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29
9
作者 彭道泉 赵水平 +1 位作者 聂赛 李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PPAR γ)C16 1→T变异对冠心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测定apoE及PPAR γ基因多态性。结果 apoE4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明显...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PPAR γ)C16 1→T变异对冠心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测定apoE及PPAR γ基因多态性。结果 apoE4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13 0 5 %比 7 35 % ,P <0 0 5 ) ,而冠心病组PPAR γCT基因型 (2 2 7% )显著低于对照组 (34 4 % )。PPAR γCT基因型影响apoE4基因型与血脂的关系。apoE4与PPAR γCT基因型的对冠心病有显著交互作用 (P =0 0 39)。结论 PPAR γCT基因型与apoE4基因型对血脂水平存在交互作用 ,同时P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受体 PPAR-Γ 载脂蛋白E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诊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江 方臻飞 +1 位作者 何毅 郭书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序贯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67例急性胸痛的老年患者,其中诊断AMI30例,非AMI37例,测定...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序贯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67例急性胸痛的老年患者,其中诊断AMI30例,非AMI37例,测定两组患者发病6h内、后的H—FABP。同时测定cTnI,CK—MB水平,比较三者在AMI发病6h内、后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病6h内H—FABP的灵敏度(93.3%)优于cTnI(46.6%)和CK—MB(23.3%)(均为P〈0.05),阴性预测值(94.7%)优于cTnI(69.8%)和CK—MB(61.1%)(均P〈0.05),而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则三者间无差异。发病6h后,两组H—FABP和cTn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6h后cTnI为(4.10±1.79)mg/L高于6h内(1.45±1.31)mg/L,6h后CK—MB为(180.52i-158.70)U/I。高于6h内(20.02±7.97)U/L(P〈0.05)。结论H—FABP作为新的心肌坏死标志物,对老年AMI患者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在AMI发病6h内,H—FABP诊断效能优于cTnI和CK—MB,发病6h后三者的诊断效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 同工酶类
原文传递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肖志杰 赵水平 +3 位作者 聂赛 谭利民 蒋波 吴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452例受试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01例(脑梗死379例、脑出血313例、冠心病257例、其他类型152例)及对照组35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452例受试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01例(脑梗死379例、脑出血313例、冠心病257例、其他类型152例)及对照组35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ApoE4携带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ApoE3/3和ApoE2携带者(P<0.05),这种作用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中相似;ApoE4携带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和E3/3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2携带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ApoE4携带者(P<0.05).ApoE2携带者的HDL-C水平随年龄增大而升高(β=0.178,P=0.015),且在65~74岁年龄段中HDL-C水平明显高于E3/3和E4携带者(P<0.05);ApoE4携带者的TC和TG水平随年龄增大而下降(β=-0.179,P=0.009;β=-0.147,P=0.032).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血脂的代谢水平,这种作用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存在;ApoE2和ApoE4携带者对血脂的作用程度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E基因多态性 APOE4 ApoE2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甘油三酯(TG) HDL-C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总胆固醇 APOB水平 携带者 不同性别 年龄增大 不同年龄段
原文传递
非诺贝特对高胆固醇血症兔体重及脂肪组织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洁 赵水平 李洁琪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39-741,共3页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短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兔体重和皮下脂肪量的影响 ,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饲料饲养 8周后 ,随机分为两组 :①高胆固醇组 :继续饲以高胆固醇饲料 4周 ;②治疗组 :在饲以高胆固醇饲料...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短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兔体重和皮下脂肪量的影响 ,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饲料饲养 8周后 ,随机分为两组 :①高胆固醇组 :继续饲以高胆固醇饲料 4周 ;②治疗组 :在饲以高胆固醇饲料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 (30mg·kg-1·d-1) ,共 4周。另选普通饮食 12周兔 (5只 )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 ,取皮下脂肪组织称量 ,并行前脂肪细胞培养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测定脂肪组织和细胞PPARγ和PPARαmRNA的表达。结果 :高胆固醇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非诺贝特干预 4周未对血脂产生影响 ,但能降低体重及皮下脂肪量(均P <0 .0 5 ) ,RT PCR结果显示高胆固醇组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0 .5 75± 0 .14 )∶(0 .4 2 5± 0 .0 8) ,P <0 .0 5 ],非诺贝特能降低高胆固醇饲养兔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 [(0 .4 78± 0 .11)∶(0 .5 75±0 .14 ) ,P >0 .0 5 ],并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前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 3组兔脂肪组织PPARα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诺贝特独立于降脂作用外 ,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兔体重和皮下脂肪量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非诺贝特 体重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