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聪智 鲁猛厚 +3 位作者 范学工 欧阳颗 唐敦忠 赵雪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染病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传染病教改中的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鲁猛厚 李聪智 +1 位作者 范学工 谭德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教学 改革 能力培养 探讨
下载PDF
传染病学教学思路与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鲁猛厚 谭德明 +3 位作者 范学工 谢玉桃 全俊 彭仕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2期222-224,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及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医学传染病临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取决于人材的质量、结构和整体效能翻。因此,传染病影像学人材的...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及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医学传染病临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取决于人材的质量、结构和整体效能翻。因此,传染病影像学人材的培养应更强调“起点高、要求高、标准高”之目标,通过多年多媒体教学实践,结合传染病专业与现状提出几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教学 探索
下载PDF
重建传染病学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鲁猛厚 李聪智 +3 位作者 范学工 谭德明 岳成琼 方小年 《医学教育》 2002年第2期38-39,共2页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要求,探讨重建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模式,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医学人才,我们在1997级临床医学生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次备有尸体解剖结果的读书报告会,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表...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要求,探讨重建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模式,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医学人才,我们在1997级临床医学生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次备有尸体解剖结果的读书报告会,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表明桥梁课中利用所学知识开展与临床联系密切的教改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他们的临床科研思路和科学思维方法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探讨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肾组织中HBsAg、HBcAg的检测(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立章 范学工 +2 位作者 高建明 尹红玲 李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6-18,23,T001,共5页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患者肾脏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 6 3例HBV -GN患者为研究对象 ,另随机选择 2 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NHBV -GN)患者、12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其他肾病 (肾结核、肾...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患者肾脏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 6 3例HBV -GN患者为研究对象 ,另随机选择 2 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NHBV -GN)患者、12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其他肾病 (肾结核、肾结石、肾细胞癌、肾萎缩等 )患者作为对照组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穿刺活检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 结果 HBV -GN患者肾脏组织中均可检出HBsAg、HBcAg阳性颗粒 ,阳性率分别为 76 .2 % (4 8/ 6 3) ,4 2 .9% (2 7/ 6 3) ;2 0例NHBV -GN患者肾组织HBsAg、HBcAg均未检出 ,与HBV -GN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12例血清学HBV标志阳性的其它肾病患者肾组织HBsAg、HBcAg阳性率均为 75 % ,与HBV -GN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血清HBeAg阳性与血清HBeAg阴性的HBV -GN患者相比 ,肾脏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情况经统计学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在肾脏中定位及复制 ,不仅可引起肾脏损害 ,并与病毒的保存及乙型肝炎的传播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脏组织 HBSAG HBCAG
下载PDF
构建实习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鲁猛厚 谭德明 +3 位作者 谢玉桃 李聪智 沙新平 刘征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1047-1048,共2页
关键词 实习管理模式 教学质量 卫生事业 教学观念 教学管理
下载PDF
肾组织中HBV的检出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立章 范学工 +2 位作者 高建明 尹红玲 王济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HBsAg ,HBcAg及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对 6 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患者、2 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NHBV GN)患者、1 2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其它肾病 (肾结核、... 目的 :探讨HBsAg ,HBcAg及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对 6 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患者、2 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NHBV GN)患者、1 2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其它肾病 (肾结核、肾结石、肾细胞癌、肾萎缩等 )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穿刺活检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 ;继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其阳性病例进一步检测肾组织HBVDNA。结果 :HBV GN患者肾脏组织中均可检出HBsAg和HBcAg阳性颗粒 ,阳性率分别为 76 .2 % (4 8/ 6 3) ,4 2 .9% (2 7/ 6 3) ;2 0例NHBV GN患者肾组织均未检出HBsAg和HBcAg ,与HBV GN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 2例肾病患者肾组织HBsAg和HBcAg阳性率均为 6 6 .7% ,与HBV GN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血清HBeAg阳性与血清HBeAg阴性的HBV GN患者相比 ,肾脏组织中HBsAg和HBcAg表达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 7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的HBV GN患者肾组织检出HBVDNA 1 3例 ,阳性率为 76 .5 % ,8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的其它肾病患者肾组织检出HBVDNA 2例 ,阳性率为 2 5 %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BV定位肾脏 ,不仅可引起肾脏损害 ,并对病毒的复制、保存及乙型肝炎的传播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肾脏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标志物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干扰素及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永峰 谭德明 +1 位作者 谢玉桃 侯周华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及拉米夫定 (3TC)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以HepG2 2 ,2 ,15为细胞模型 ,实验共观察 9d ,于第 3、6、9天收集培养上清进行HBsAg定量检测 ;收集细胞提取总RNA ,行RT PCR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测细胞内乙肝病毒mRNA... 目的 探讨干扰素及拉米夫定 (3TC)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以HepG2 2 ,2 ,15为细胞模型 ,实验共观察 9d ,于第 3、6、9天收集培养上清进行HBsAg定量检测 ;收集细胞提取总RNA ,行RT PCR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测细胞内乙肝病毒mRNA水平。结果 实验第 3天及第 6天 ,对照组和各实验组之间HBsAg滴度及病毒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实验第 9天 ,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组HBsAg和病毒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α 干扰素浓度 5 0 0IU/ml时抑制作用达最大 ,3TC浓度为 5 μg/ml时抑制作用达最大。 结论 干扰素及拉米夫定均可抑制HepG2 2 ,2 ,15 细胞内乙肝病毒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提示两种药物都可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拉米夫定 抗病毒药 乙型肝炎 实验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中一个高保守的能抑制DNA结合区与DNA相互作用区段的鉴定
9
作者 刘国珍 王华 王振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的基因调控。方法:通过胶shift实验及基因定点突变技术研究野生型AR及突变型AR与ARE(雄激素受体元件)探针的相互作用、运用蛋白-蛋白pulldown实验及Westernblot等研究AR中的一段抑制性多肽片段(ID)是否直接与DN...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的基因调控。方法:通过胶shift实验及基因定点突变技术研究野生型AR及突变型AR与ARE(雄激素受体元件)探针的相互作用、运用蛋白-蛋白pulldown实验及Westernblot等研究AR中的一段抑制性多肽片段(ID)是否直接与DNA结合区(DBD)相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发现AR的N-端含有一段有抑制功能的片段,它由81个氨基酸组成,位于DBD的上游,该片段能直接与DBD相互作用,抑制DBD与雄激素应答元件的结合。该片段中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的突变(K520E和R538E),在体外实验中能使其抑制能力降低,而在体内实验中则增强AR的反式激活。结论:研究证明ARN-端有一新发现的具有抑制功能的多肽片段,该片段可能在AR反式激活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DNA结合域 氨基酸
下载PDF
腮腺组织HBsAg、HBcAg和HBVDNA的检测(英文)
10
作者 陈立章 范学工 高建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194,198,共3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2例血清学HBV标志阳性的腮腺肿瘤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腮腺活检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应用PCR技术对免疫组化阳性病例进一步检测腮腺组织HBVDNA。结...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2例血清学HBV标志阳性的腮腺肿瘤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腮腺活检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应用PCR技术对免疫组化阳性病例进一步检测腮腺组织HBVDNA。结果22例腮腺组织中HBsAg阳性10例,阳性率为45.5%;HBcAg阳性9例,阳性率为40.9%。总阳性率为54.5%(12/22),其中HBsAg和HBcAg同时阳性7例,占31.8%。阳性信号呈棕褐色细颗粒状,弥漫分布于腮腺腺泡细胞。12例免疫组化阳性患者检出HBVDNA7例,阳性率为58.3%。结论腮腺组织对HBV有较强的亲和力,唾液中HBV的出现可能源于受染的唾液腺组织,含HBV的唾液是乙型肝炎生活接触性传播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组织 HBSAG HBCAG HBV DNA
下载PDF
霉酚酸酯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11
作者 刘国珍 谭德明 +4 位作者 刘菲 汪玲 谢建萍 杨永峰 谢玉桃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6期29-31,35,共4页
目的用霉酚酸酯(MMF)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以阻断重型肝炎的发生。方法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前列腺素E1及新鲜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治疗组... 目的用霉酚酸酯(MMF)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以阻断重型肝炎的发生。方法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前列腺素E1及新鲜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MMF治疗。结果MMF治疗组治疗好转率为88.2%(30/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17/26,×2=4.53,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19.3±6.3)d,对照组为(27.3±5.8)d,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98,P<0.05)。治疗组有5.9%(2/34)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对照组重型肝炎发生率为26.9%(7/26),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5.12,P<0.05)。未观察到MMF有明显诱发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结论MMF能安全地用于治疗进展迅速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能有效地阻止其向慢性重型肝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慢性重度乙型肝炎 治疗组 治疗进展 MMF 霉酚酸酯 重型肝炎 显著性差异 目的
下载PDF
干扰素及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摘要)
12
作者 杨永峰 谭德明 +1 位作者 谢玉桃 侯周华 《世界感染杂志》 2004年第3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干扰素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体外实验 病毒复制
下载PDF
新型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沈弢 龙璐 +6 位作者 邓中平 王杰 戴立忠 陈德喜 谭德明 庄辉 鲁凤民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评价新型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以下简称“新型定量试剂”)的质量。方法首先用基于磁珠法自动化核酸提取平台的新型定量试剂和Roche定量试剂对WHO的HBVDNA系列稀释标准品(50、200、2000、20000 IU/ml)进行溯源性... 目的评价新型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以下简称“新型定量试剂”)的质量。方法首先用基于磁珠法自动化核酸提取平台的新型定量试剂和Roche定量试剂对WHO的HBVDNA系列稀释标准品(50、200、2000、20000 IU/ml)进行溯源性分析,确定定量试剂检测的可靠性。然后,用2种定量试剂对HBVB和C基因型标准血浆(分别稀释为25、50、200、2000、20000、200000 IU/ml)分别在3个不同检测中心共进行216次平行检测,比较其准确度和精密度。最后,用2种定量试剂平行检测5份HBV DNA阴性血浆样本和37份不同病毒载量的HBV DNA阳性临床血浆标本,并评价其相关性和符合率。结果经溯源性分析,2种定量试剂在上述4个检测节点的实测对数值与理论对数值的差值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0.005~0.280 Ig IU/ml)。2种定量试剂测定各检测节点变异系数的结果经配对比较,HBV的B、C基因型血浆检测的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基因型:t=1.226,P=0.275;C基因型,t=2.319,P=0.07)。2种定量试剂检测42份临床血浆标本的总符合率达97,62%(41/42),且检测37份HBV DNA阳性血浆标本结果显著相关(R^2=0.934,P〈0.0001)。结论新型定量试剂与Roche定量试剂在溯源性、符合率、精密度和血清盘评价中的差异无显著性,该定量试剂有良好的检测质量,可用于临床HBVDNA检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280-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DNA病毒 试剂盒 诊断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多重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与HBVcccDNA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皓宇 谭德明 刘洪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Multiplex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揭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一种把一套扩增乙肝病毒基因组DNA(HBVgenomeDNA)的引物和一套特异性扩增乙肝病毒共价闭合... 目的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Multiplex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揭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一种把一套扩增乙肝病毒基因组DNA(HBVgenomeDNA)的引物和一套特异性扩增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cccDNA)的引物掺入到一个体系中的PCR法,检测PBMC中的HBVDNA核酸分子。结果PCR法可使处于同一PBMC中的总HBVDNA和HBVcccDNA同时分别良好的扩增出来;3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PBMC中,总HBVDNA与HB VcccDNA同时检出者23例,检出率76.6%;检出HBVcccDNA者占检出总HBVDNA者的82.1%。结论PBMC中的HBVDNA部分参与复制。成功的建立了能同时检测HBV基因组DNA与HBVcccDNA的M-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BVDNA PCR法检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 慢性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基因组 PBMC 基因组DNA chain PCR方法 PCR) 核酸分子 同时检测 特异性 检出率 引物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立章 莫显昆 范学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41-1143,共3页
关键词 HBV 传播途径
原文传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与HBV cccDN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艳丹 谭德明 +3 位作者 李涛 刘国珍 徐旭雯 刘菲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有或无HBV感染证据组中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常规分离78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组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PBMCs中的HBV DNA和HBV cccDNA;进行PBMCs的培养,孵育... 目的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有或无HBV感染证据组中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常规分离78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组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PBMCs中的HBV DNA和HBV cccDNA;进行PBMCs的培养,孵育72h后,收集PBMCs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PBMCs的增殖活性。结果PBMCs中HBV cccDNA阳性的患者组,其PBMCs产生IFNγ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PBMCs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结论HBV感染PBMCs可能是HBV感染后机体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形成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患者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检测结果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本燕 陈立章 +1 位作者 范学工 高建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128-1129,共2页
本文观察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2例腮腺组织中HBsAg阳性10例,阳性率为45·5%;HBcAg阳性9例,阳性率为40·9%。其中HBsAg和HBcAg同时阳性7例,占31·8%。12例免疫组化阳... 本文观察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2例腮腺组织中HBsAg阳性10例,阳性率为45·5%;HBcAg阳性9例,阳性率为40·9%。其中HBsAg和HBcAg同时阳性7例,占31·8%。12例免疫组化阳性患者检出HBVDNA7例,阳性率为58·3%。故腮腺组织对HBV有较强的亲和力,唾液中HBV的出现可能源于受染的唾液腺组织,含HBV的唾液是乙型肝炎生活接触性传播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 腮腺组织 HBSAG HBCAG HBVDNA 检测 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的肝外感染与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立章 范学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431-432,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外感染 定位 分子生物学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 CpG岛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宋晓玲 刘国珍 +1 位作者 谭德明 李艳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3-727,共5页
目的观察HBVX蛋白(HBx)对人源性非肿瘤性肝细胞株QSG7701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研究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情况以探讨HBx影响SOCS-1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室前期构建好的重组... 目的观察HBVX蛋白(HBx)对人源性非肿瘤性肝细胞株QSG7701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研究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情况以探讨HBx影响SOCS-1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室前期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X及空载体pcDNA3.0分别转染QSG7701细胞,经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BV—X基因的细胞克隆(pcDNA—X/QSG7701)及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0的细胞克隆(pcDNA3.0/QSG7701)。实时逆转录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3种细胞SOCS-I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三种细胞SOCS一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实时逆转录PCR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中SOCS-1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3249±0.0536,明显低于pcDNA3.0/QSG7701的1.0543±0.1937和未转染的细胞QSG7701mRNA相对表达水平(设为1.0),三组比较,F=19.6,尸〈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中SOC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1496±0.0106,明显低于pcDNA3.0/QSG7701的0.1984±0.0438及未转染的细胞QSG7701的0.2152±0.0816,三组比较,F=1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基化特异性PCR结果显示仅在pcDNA—X/QSG7701细胞株存在SOCS-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结论HBx可下调SOCS-1的表达,使SOCS一1基因启动子CpG岛发生甲基化,这可能是HBx蛋白致肝细胞癌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DNA甲基化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 乙型肝 炎病毒X蛋白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DNA甲基转移酶3A/3B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宋晓玲 李艳艳 +1 位作者 谭德明 刘国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QSG7701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3A/3B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室前期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X及空载体pcDNA3.0分别转染QSG7701细胞,经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BV-X基因的细胞克隆...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QSG7701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3A/3B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室前期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X及空载体pcDNA3.0分别转染QSG7701细胞,经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BV-X基因的细胞克隆(pcDNA-X/QSG7701)及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0的细胞克隆(pcDNA3.0/QSG7701)。采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HBxmRNA和HBx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3种细胞DNMT3A/3B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细胞DNMT3A/3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细胞中有HBxmRNA及HBx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中DNMT3A/3B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cDNA3.0/QSG7701及未转染的细胞QSG7701(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细胞中DNMT3A/3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cDNA3.0/QSG7701及QSG7701细胞(P<0.05)。结论稳定转染HBV-X基因的人源性永生化非瘤性肝细胞QSG7701中DNMT3A/3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HBV-X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能上调转染细胞中DNMT3A/3B的表达,而细胞中DNMT3A/3B表达的增加是否能进一步影响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导致细胞癌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 DNA甲基化转移酶3A/3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