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邹明祥 范学工 +2 位作者 梁湘辉 刘文恩 李宪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 了解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icroSean微生物分析系统,结合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47株病原... 目的 了解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icroSean微生物分析系统,结合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4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2052株,占54,8%;革兰阳性(G^-)球菌1629株,占43.5%。在G^-杆菌中分离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G杆菌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在0%~6.4%之间;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G^-杆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4%-85.9%。G^+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离率最高,占G^+球菌的57.0%(929/1629)。甲氧两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CNS的55.1%和61.7%;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菌株。葡萄球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仅次于万古霉索,耐药率仅为2.8%~4.4%,而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73.3%~88.6%。结论 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肠球菌是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药性 抗生素类 药敏试验 湘雅医院 分离 病原菌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传染病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征波 谢玉桃 鲁猛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2070-2071,共2页
在本科98级传染病学的教学中,笔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教学组老师从思想上重视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关键词 本科生 传染病学 教学
下载PDF
论网络信息技术对传染病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建萍 彭仕芳 +1 位作者 全俊 岳成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 教学改革 网络 信息技术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 范学工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04-308,共5页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准确、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它在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毒力及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的研究、宿主免疫机制的阐明、新替代疫苗的研制、新抗生素靶位的发现等方面将有...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准确、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它在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毒力及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的研究、宿主免疫机制的阐明、新替代疫苗的研制、新抗生素靶位的发现等方面将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蛋白质芯片技术 应用进展 靶位 蛋白质功能 巨大 致病机制 宿主免疫 毒力 疫苗
下载PDF
型特异性引物PCR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20
5
作者 温志立 谭德明 +1 位作者 侯周华 杨永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 (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湖南省慢性携带、慢性轻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和慢性重型等 5种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 2 2 0例 ,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 ,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 ,比较...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 (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湖南省慢性携带、慢性轻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和慢性重型等 5种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 2 2 0例 ,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 ,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 ,比较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B ,C两种基因型 ,比例分别为 86 .4 %和 13.6 %。随着病情加重 ,基因C型的比例增加 (P <0 .0 5 )。C型的谷丙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IL)、HBV DNA等平均水平均较B型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C型的ALT升高率 (96 .7% )显著高于B型 (75 .2 % ) (P <0 .0 5 )。B ,C两型的HBeAg阳性率总体无差别 ,但在慢性重型以及 2 130岁年龄段的患者中 ,C型的HBeAg阳性率 (35 .0 %和 5 0 .0 % )均显著高于B型 (14 .4 %和 2 4 .5 % ) (均P <0 .0 5 )。结论 :湖南省HBV基因型以B ,C型为主 ,基因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 HBV 基因型 临床表现 琼脂糖电泳 乙肝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仁 范学工 +2 位作者 黄燕 李宁 陈朝晖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人和动物胃肠外疾病亦与HP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HP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形态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不同浓度的cagA(+)HP和cagA(... 背景与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人和动物胃肠外疾病亦与HP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HP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形态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不同浓度的cagA(+)HP和cagA(-)HP与HepG2共同培养,应用细胞形态学观察、DNA电泳、透射电镜、MTT检测、酶学检测等技术,观察HP菌液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的形态、生长速度和酶学改变的影响。结果:(1)随着cagA(+)HP菌液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形态由贴壁的梭形变为圆形,贴壁细胞减少,悬浮细胞增多,并且细胞周围出现碎片;(2)随着cagA(+)HP菌液浓度的增大,可见DNA条带;(3)随着cagA(+)HP菌液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呈新月形聚集于核缘,胞质浓缩,可见空泡;(4)随着cagA(+)HP菌液浓度的增大,对HepG2细胞杀伤率逐渐增强(P<0.01);(5)与cagA(+)HP菌液共同孵育后,HepG2细胞出现ALT、LDH升高(P<0.01);(6)未发现cagA(-)HP对陈仁,等.幽门螺杆菌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论:cagA(+)HP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其毒性作用与HP菌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肝癌 HEPG2 体外细胞毒作用 癌细胞
下载PDF
重楼皂苷Ⅰ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萧梅芳 戴霞红 +5 位作者 贺新春 周蓉蓉 章保新 胡关胜 黄泽炳 范学工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19-523,共5页
探讨重楼皂苷Ⅰ(paris saponinⅠ,PSⅠ)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MTT法检测PSⅠ对肝癌SMM-C772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528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Propidium iodide(PI)染... 探讨重楼皂苷Ⅰ(paris saponinⅠ,PSⅠ)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MTT法检测PSⅠ对肝癌SMM-C772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528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情况,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Fas、Bcl-2、Bax、细胞周期素D1(cell cycle regulatory factor 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素E(cell cycle regulatory factor E,Cy-clin E)的表达情况.PSⅠ能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SMMC-7721细胞染色质浓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呈典型的凋亡变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且有凋亡峰形成,呈浓度依赖性.PSⅠ能浓度依赖性地上调Fas和Bax的表达,下调Bcl-2、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水平.PSⅠ可能是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皂苷Ⅰ 人肝癌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人肝细胞系HepG2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艳 范学工 +3 位作者 陈仁 代洪 田雪飞 李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0-694,共5页
目的 探讨H .pylori对HepG2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H .pylori与HepG2共同培养 1、3、6、12和2 4h ,采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作用时相细胞的c -fos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cgA+ H .pylori作用HepG2后c -fos呈短暂... 目的 探讨H .pylori对HepG2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H .pylori与HepG2共同培养 1、3、6、12和2 4h ,采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作用时相细胞的c -fos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cgA+ H .pylori作用HepG2后c -fos呈短暂一过性表达升高 ,c -fosmRNA、蛋白质在H .pylori感染后 1h开始增加 ,6h达高峰 ,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 2 .5倍和 1.6倍 (P <0 .0 1)。 12h开始下降 ,2 4h基本恢复到刺激前水平。而cgA-H .pylori及空肠弯曲菌与HepG2细胞共培养后 ,未见该基因的表达升高。结论 cag+ A H .pylori可诱导HepG2c -fos基因表达升高 ,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HEPG2 C—fos 表达 肝癌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_1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比较治疗慢性乙肝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树山 范学工 +3 位作者 陈立章 唐兰花 周蓉蓉 戴霞红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972-97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ADF+Tα1)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比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VIP数据库,均从建库检索至2010年2月,并追踪已获文... 目的系统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ADF+Tα1)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比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VIP数据库,均从建库检索至2010年2月,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ADF+Tα1与单用ADF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0.2手册独立纳入试验、评价质量及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共895例患者,其方法学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结局指标(HBeAg血清转换)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77(1.38,2.27)和1.74(1.44,2.10)];次要结局指标(HBV-DNA转阴、HBeAg转阴、ALT复常、HBV-DNA变异,完全应答、HBsAg阴转)在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试验组也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ADF+T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ADF,且在治疗6个月时便可观察到明显差异,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胸腺肽Α1 慢性乙型肝炎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FASL、TRAIL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AICD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征波 胡国龄 +1 位作者 范学工 李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FASL、TRAIL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s)活化诱导细胞凋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0例正常人、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 目的:探讨FASL、TRAIL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s)活化诱导细胞凋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0例正常人、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PBLs,体外单独或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同培养48小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FASL、TRAIL.在慢性乙肝患者PBLs的表达。结果:PHA活化前,FASL.mRNA、TRAIL mRNA在上述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均不表达;PHA活化后;二者表达明显上调,且慢性乙型肝炎组高于正常对照组,慢性重症肝炎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人静息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不表达FASL和弱表达TRAIL,经PHA活化后,二者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结论:FASL、TRAIL参与了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ICD过程,并可能是其重要效应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FASL TRAIL 植物血凝素 RT-PCR法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全俊 胡国龄 +2 位作者 范学工 刘双虎 谭德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0期34-35,41,共3页
目的 :构建能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以便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抗原性及其他功能作进一步研究。方法 :通过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 ,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 ,用脂质体包裹后转染... 目的 :构建能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以便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抗原性及其他功能作进一步研究。方法 :通过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 ,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 ,用脂质体包裹后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 ,通过G4 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 ,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pG2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的表达。结果 :克隆的基因全长 5 94bp ,并经测序和重组质粒双酶切证实为所需目的基因 ;经间接免疫荧光验证实转染了目的基因的HepG2细胞中有丙型肝炎核心区蛋白的表达。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能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区蛋白 HEPG2细胞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聪智 谭德明 +4 位作者 刘双虎 谢玉桃 罗向群 黄燕 刘翠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7-378,共2页
为探索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综合疗法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结果 :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治疗组重型肝炎好转率为 72 % ... 为探索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综合疗法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结果 :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治疗组重型肝炎好转率为 72 % (31/4 3) ,显著高于对照组 (46 .8% ,2 2 /4 7)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综合治疗 存活率
下载PDF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与临床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文恩 王兰鸽 +5 位作者 唐银 李宪 郭思建 晏群 张晋湘 谭德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 :了解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产生与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 ,并对患者在ESBLs检测前的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6 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 目的 :了解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产生与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 ,并对患者在ESBLs检测前的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6 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 5 7株 (35 4 % )。感染ESBLs阳性菌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菌药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 [分别为 96 4 % (5 5 5 7)和 4 2 1% (2 4 5 7) ]明显高于感染ESBLs阴性菌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菌药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 [分别为 80 6 % (84 10 4 )和 16 3% (17 10 4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0 5 ) ;并且前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间 [(7 5± 5 4 )d]也明显长于后者 [(2 7± 2 .6 )d](P <0 .0 0 5 )。结论 :抗菌药的应用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 ,是ESBLs阳性菌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0内酰胺酶 产生 抗生素 应用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聪智 范学工 +4 位作者 荆照政 刘翠梅 欧阳奕 谢元林 彭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 :为了解一氧化氮 (NO)在肝损害中所起的作用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慢性肝炎组血清NO值升高 ,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重型肝炎组、失代偿性... 目的 :为了解一氧化氮 (NO)在肝损害中所起的作用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慢性肝炎组血清NO值升高 ,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重型肝炎组、失代偿性肝硬化组、对照组中血清NO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PTA <40 %的患者NO值与 >40 %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其NO值与正常白蛋白血症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果显示在引起肝损害机制中 ,一氧化氮具有双重效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一氧化氮 血清 测定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肝细胞HepG2释放HMGB-1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蓉蓉 范学工 +4 位作者 刘洪波 刘悦晖 贺新春 戴霞红 WANG Hai-chao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9-364,共6页
观察小剂量LPS(lipopolysaccharide)刺激下非坏死HepG2细胞是否存在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移位及释放.以终浓度为100μg/L的LPS作用HepG2和RAW264.7细胞0、4、8、12、16、20、24h.LPS作用16-24h.HepG2和RA... 观察小剂量LPS(lipopolysaccharide)刺激下非坏死HepG2细胞是否存在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移位及释放.以终浓度为100μg/L的LPS作用HepG2和RAW264.7细胞0、4、8、12、16、20、24h.LPS作用16-24h.HepG2和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均可以检测到明显的HMGB1,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MTT法和上清中LDH(lactate dehydrogenase)含量测定显示,LPS处理24h的HepG2存活率仍然非常高.免疫荧光观察到HMGB1的释放伴随着其从细胞核向胞浆的移位.由此可见,经LPS诱导,非坏死状态的HeDG2细胞可发生HMGB1的移位及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HEPG2 脂多糖 释放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肝细胞系HepG2 cyclinD1,PCN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艳 范学工 +1 位作者 田雪飞 黄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 pylori)处理对肝细胞系HepG2 cyclinD1,PCNA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H pylori与HepG2共同培养1 h、3 h、6 h、12 h 和24 h,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共培养不同时间后HepG2 cyclinD1,PCNA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 pylori)处理对肝细胞系HepG2 cyclinD1,PCNA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H pylori与HepG2共同培养1 h、3 h、6 h、12 h 和24 h,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共培养不同时间后HepG2 cyclinD1,PCNA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CagA+ H pylori与HepG2细胞共同孵育1 h后,即可见cyclinD1 mRNA表达升高,3h达高峰,约为对照的4.0倍(P<0.01);共同孵育3 h后即可见PCNA mRNA表达升高,6 h达高峰,约为对照的2.0倍(P<0.05).而CagA- H pylori 和HepG2细胞共同孵育后,未见两基因的表达升高. 结论:CagA+ H pylori能诱导HepG2 cyclinD1,PCNA mRNA表达升高,提示其在肝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肝细胞系 HepG2cyclinD1 PCNAmRNA 表达
下载PDF
C_(57)BL/6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雪飞 范学工 +1 位作者 张艳 黄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ylon)小鼠感染模型. 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经口感染接种H pylori 悉尼株(SS1),置层流柜中饲养.用HE染色、石碳酸-碱性品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尿素酶实验、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接种小鼠,并用PCR、...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ylon)小鼠感染模型. 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经口感染接种H pylori 悉尼株(SS1),置层流柜中饲养.用HE染色、石碳酸-碱性品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尿素酶实验、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接种小鼠,并用PCR、基因测序方法对胃组织细菌、胃组织分离培养细菌DNA进行分析. 结果:小鼠胃组织分离培养的细菌与接种细菌形态及特性相同.胃窦隐窝可观察到细菌定植,胃黏膜下层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胃组织DNA中成功扩增出H pylori 16SrRNA及cagA基因的目的片段,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接种菌株序列完全一致. 结论:H pylori SS1经口接种C57BL/6小鼠2 mo后可成功在胃内定植并导致成慢性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幽门螺杆菌 动物模型 细菌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螺杆菌16SrRNA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0
18
作者 黄燕 范学工 +2 位作者 陈永平 李宁 汤立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77-882,共6页
目的:探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人类肝癌的发生相关.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的肝癌组织38例,肝硬化15例,慢性肝炎12例,肝良性肿瘤1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螺杆菌16SrRNA检测螺杆菌,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实,并对部分标本的PCR产物进... 目的:探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人类肝癌的发生相关.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的肝癌组织38例,肝硬化15例,慢性肝炎12例,肝良性肿瘤1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螺杆菌16SrRNA检测螺杆菌,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实,并对部分标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同源比较.阳性者再扩增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特异基因(26Ku蛋白)和相关功能基因(cagA,vacA,glmM,rps4)来验证是否为该菌.结果:52.6%(20/38)的肝癌组织中发现螺杆菌存在,而非肝癌组无一例阳性(P<0.01).所有PCR产物用South-ern杂交得到证实.10例测序及同源比较显示,肝癌组织中的螺杆菌16SrRNA序列与Hpylori的16SrRNA序列有99-100%的同源性.阳性标本中26ku基因大部分亦阳性(14/20),但仅3例扩增出cagA基因,4例扩增出glmM基因,一直未扩增出vacA基因和rps4基因.结论:肝癌组织中存在螺杆菌感染,他与肝癌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螺杆菌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相关性
下载PDF
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贺新春 范学工 +1 位作者 周蓉蓉 WANG Haichao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观察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10,50,100 ng/mL)重组HMGB1(rHMGB1)刺激HepG2细胞24 h,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cyclin D1,PCNA的表达。结果:不... 目的:观察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10,50,100 ng/mL)重组HMGB1(rHMGB1)刺激HepG2细胞24 h,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cyclin D1,PCNA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10,50,100 ng/mL)rHMGB1组HepG2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MGB1抗体(20μg/mL)能中和HMGB1(10ng/mL)对HepG2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5)。Western印迹和RT-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MGB1能明显促进HepG2细胞PCNA,cyclin Dl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HMGB1抗体能明显抑制HMGB1上调PCNA,cyclin Dl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结论:HMGB1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l和PCNA表达,促进HepG2细胞增殖。HMGB1抗体对肝细胞癌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HEPG2 细胞增殖核抗原 CYCLIN Dl
下载PDF
肝损伤模型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洪波 范学工 +5 位作者 刘悦晖 张磐 周蓉蓉 李宁 WANG Hai-chao 黄建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将刀豆蛋白A(Con A)经尾静脉注射入雄性Balb/C小鼠,建立T细胞介导的Con A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模型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肝组织HMGB1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中TNF-α进行对比.实验显示:在Con A注射后0~3h... 将刀豆蛋白A(Con A)经尾静脉注射入雄性Balb/C小鼠,建立T细胞介导的Con A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模型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肝组织HMGB1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中TNF-α进行对比.实验显示:在Con A注射后0~3h,小鼠血清中的未能检测出HMGB1蛋白特异带;但在4h后,检测出一条微弱的HMGB1蛋白特异带;在6~36h,均检测出一条清晰的HMGB1蛋白特异带,在8 ̄12h处于一个高水平状态.而正常对照组小鼠血清中未能检测HMGB1蛋白.与HMGB1动力学曲线不同,血清中TNF-α水平在Con A注射后2h就达到峰值,4h后迅速下降,8h恢复到正常范围.Con A小鼠肝细胞中HMGB1mRNA的表达在Con A注射1h后即达到峰值,是对照组的2.4倍,之后迅速回落,3~12h均低于对照组水平(0.5~0.8倍),24h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初步揭示HMGB1在Con A小鼠急性肝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清中HMGB1蛋白与TNF-α相比,呈现出迟发与长效的特点,HMGB1给肝细胞造成损伤有足够强度和效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豆蛋白A 肝损伤模型 晚期炎症介质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