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内科学中英双语教学实践回顾与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琦琳 黄澄 +4 位作者 周顶 张赛丹 余国龙 孙明 杨天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78-1280,共3页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我校自2003年试行中英双语教学以来,至今已有6年历程。本文通过对心血管临床内科学双语教学的回顾,总结双语教学改革经验,发现和分析不足,旨在为今后的内科学双语教学提供...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我校自2003年试行中英双语教学以来,至今已有6年历程。本文通过对心血管临床内科学双语教学的回顾,总结双语教学改革经验,发现和分析不足,旨在为今后的内科学双语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使之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心血管内科 双语教学 临床医学
下载PDF
2019ESC与EASD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指南解读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巧青 朱凌燕 +2 位作者 张国刚 高磊 杨天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而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2019年8月31日欧洲心脏协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于巴黎ESC年会上共同发布了关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 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而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2019年8月31日欧洲心脏协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于巴黎ESC年会上共同发布了关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指南。这是ESC(欧洲心脏学会)与EASD(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合作制定的第三套指南,旨在为合并糖尿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对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治疗策略。本文就该指南的要点进行了解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与ASCVD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蔡琼 韩辉武 +3 位作者 彭珊珊 陈能凤 肖莹 申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4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MS)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China-PAR)评分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探究ASCVD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327例...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MS)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China-PAR)评分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探究ASCVD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327例,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应用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S组(201例)及非MS组(126例),应用China-PAR模型进行ASCVD风险评估,并根据China-PAR评分的高低将患者分成低中危组(188例)和高危组(139例)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MS发生率为61.47%(201/327)。MS组和非MS组在性别、腹围、体重指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ina-PAR总得分为(9.97±6.00)分,低中危组和高危组在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OR=1.665,95%CI:1.001~2.770,P=0.050)、年龄≥65岁(OR=5.569,95%CI:3.324~9.330,P=0.000)及酗酒史(OR=2.348,95%CI:1.130~4.877,P=0.022)是ASCVD的风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MS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有MS、老龄及酗酒是ASCVD的主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风险预测 老龄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钟巧青 朱凌燕 +1 位作者 张国刚 杨天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然而,与之相关的一些机制并未受到重视,现有的治疗策略中更多的是强调如何用药物控制好血糖。研究表明,未合并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然而,与之相关的一些机制并未受到重视,现有的治疗策略中更多的是强调如何用药物控制好血糖。研究表明,未合并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经过调脂、降压、控制多重危险因素等处理后,其心血管复杂并发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而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对策进行探讨,以加深临床工作者对合并糖尿病的ASCVD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临床对策
下载PDF
180例心血管疾病有创血压监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芳 张琼 +1 位作者 杨天伦 邓桂元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866-186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有创血压监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杜绝因并发症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方法]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内180例将留置针直接置于动脉内,通过测压管连接换能器直接监测血管内压力的患者积极采取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对有创血压监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杜绝因并发症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方法]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内180例将留置针直接置于动脉内,通过测压管连接换能器直接监测血管内压力的患者积极采取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动静脉留置针脱出;30例患者出现渗血现象,其中的3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前征象;3例神经损伤;其他顺利完成连续有创血压监测.[结论]通过对CCU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采取正确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未出现因有创血压并发症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 血压测定/方法 血压测定/副作用 血压测定/护理
下载PDF
心血管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部位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丽群 唐四元 贺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404-405,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部位。【方法】对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将患者分为手背组、前臂组与足背组各80例,每组分为四个时间段(T)。观察比较穿刺部位的红润、肿胀、触痛率。【结果】前臂组患者...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部位。【方法】对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将患者分为手背组、前臂组与足背组各80例,每组分为四个时间段(T)。观察比较穿刺部位的红润、肿胀、触痛率。【结果】前臂组患者拔针时穿刺部位皮肤红润率、肿胀率、触痛率最低(P〈O.05),手背组与足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留置针留置在足背出现红润、肿胀、触痛的几率最大,留置在前臂出现红润、肿胀、触痛的几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导管 留置
下载PDF
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赵震宇 李媛 +3 位作者 郭宇轩 毛萧萧 MD Sayed Ali Sheikh 夏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分为三组:阿托伐他汀单药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治疗一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非-HDL-C变化,次要终点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无论哪种联合方式,在“极高危ASCVD”患者降脂起始阶段联合降脂治疗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LDL-C、Log[Lp(a)]、非-HDL-C、TC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两种联合降脂方案中,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与联合依折麦布相比,LDL-C、Log[Lp(a)]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有一定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作为降脂达标的标准时,两组联合降脂治疗的LDL-C达标率均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LDL-C达标率高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或联合“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为达标标准,三组均无人能达标。治疗后三组间的肝脏转氨酶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心肌酶同工酶(CK-MB)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相比,两联合降脂组治疗组的血糖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的血糖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始联合降脂治疗1个月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的降脂效果及LDL-C的达标率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为降脂达标目标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治疗1个月后LDL-C达标率高于联合依折麦布组;以“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作为降脂达标标准时,1个月内很难达标。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采用起始联合的降脂治疗1个月无不良反应。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可用于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中LDL-C数值需早期达标的人群,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用于需在1个月内LDL-C<1.4 mmol/L或<1.8 mmol/L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联合降脂 极高危ASCVD 真实世界 前瞻性队列研究 早期达标
下载PDF
CTGF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敖翔 孙明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可促进细胞的粘附、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形成 ,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高血压、血管形成有关。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高血压 血管形成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中的细胞凋亡
9
作者 夏珂 杨天伦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460-463,共4页
细胞凋亡是最基本的细胞学事件或过程,是普遍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内的生命现象,并广泛参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自1972年Kerr[1] 等首次提出“细胞凋亡”概念以来,凋亡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在随着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已证实... 细胞凋亡是最基本的细胞学事件或过程,是普遍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内的生命现象,并广泛参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自1972年Kerr[1] 等首次提出“细胞凋亡”概念以来,凋亡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在随着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已证实细胞凋亡同样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中,同时也逐渐明了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凋亡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正在不断拓宽医务人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心血管疾病 机制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家族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静 刘昭娅 +2 位作者 胥茜 石瑞正 张国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8-1267,共10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是心血管系统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主要来源,它包括7种亚型并分别表达在不同的心血管细胞及其细胞器中,参与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衰老和炎症反应等多种活动,其衍生的ROS...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是心血管系统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主要来源,它包括7种亚型并分别表达在不同的心血管细胞及其细胞器中,参与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衰老和炎症反应等多种活动,其衍生的ROS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结构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2013—2016年湘雅医院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1
作者 侯修敏 张银妆 +1 位作者 匡圆圆 马琦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3期538-546,共9页
目的:研究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湘雅医院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病历1 5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所纳入患者中男性880例(56.7%)... 目的:研究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湘雅医院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病历1 5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所纳入患者中男性880例(56.7%),女性671例(43.3%)。年龄为20~93(65±13)岁。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级178例(11.5%),III级947例(61.1%),IV级426例(2 7.5%)。心力衰竭病程平均为4 1.4 6个月(中位1 2.0 0个月,四分位距5 8.0 0个月)。住院天数为1~66(11.0±6.6)d。再住院发生率18.3%,全因病死率为9.0%。心力衰竭病因主要为冠心病(1 019例,65.7%),其次分别为扩张型心肌病(289例,18.6%)、高血压性心脏病(93例,6.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5例,4.2%)、先天性心脏病(25例,1.6%)及其他(60例,3.9%)。患者住院期间血运重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s)、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洋地黄类药物及利尿剂的使用率分别为20.1%,71.6%,80.7%,78.1%,34.0%,71.5%。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心功能分级级别升高,吸烟,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肌钙蛋白I、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水平上升,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合并低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肺部感染、高脂血症、贫血、肾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其中纽约心功能分级、NT-Pro BNP、高尿酸血症、血清胱抑素C水平、肺部感染、室性心律失常及高血压均为再住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及使用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均为保护因素。使用血运重建、ACEI/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的患者预后优于未使用者。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应预防感染、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早期干预治疗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并发症。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积极合理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同时需严格把控利尿剂的使用剂量及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建议及时采用血运重建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病因 诊治 预后分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旸 钟巧青 钱招昕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00-404,共5页
自2019年12月起,爆发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COVID-19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但部分病例出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合并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患者,会导致死亡率增加。SARS-CoV-2属于冠... 自2019年12月起,爆发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COVID-19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但部分病例出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合并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患者,会导致死亡率增加。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79.5%的同源性,通过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入侵人体细胞。而表达ACE2的Ⅱ型肺上皮细胞是SARS-CoV-2感染的主要靶细胞。因此,了解SARS-CoV-2所致心血管系统损害及相关的机制,对SARS-CoV-2疫苗和药物的研制及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TangoPlus扩张性分析及其在心血管模型中的可行性
13
作者 龙添翼 潘玮 +2 位作者 张成龙 彭礼明 井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TangoPlus FullCure 930w的扩张性,并评估其在心血管模型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心血管磁共振图像,利用3D打印对一名受试的降主动脉解剖结构进行建模,并使用TangoPlus进行快速原型。印刷该模型的壁厚分别为0.6、0.7、0.8、1.0和... 目的:探讨TangoPlus FullCure 930w的扩张性,并评估其在心血管模型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心血管磁共振图像,利用3D打印对一名受试的降主动脉解剖结构进行建模,并使用TangoPlus进行快速原型。印刷该模型的壁厚分别为0.6、0.7、0.8、1.0和1.5 mm,血管腔保持恒定;且模型分别以垂直和水平方向印刷,共得到10个样本。通过监测压力变化,同时逐渐增加和减少内部体积,从而进行依从性试验。生产出一种适合连接在体外试验模拟循环回路中的患者特异性顺应性主动脉模型。打印出需行肺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右心室流出道(RVOT),以便对器械插入进行物理测试并评估患者经皮肺动脉瓣介入的适用性。结果:对于壁厚0.6 mm,材料的扩张性为(6.5×10^-3)mmHg^-1;对于壁厚1.5 mm,材料的扩张性为(3.0×10^-3)mmHg^-1。垂直方向打印的型号相比水平方向的型号更符合要求。顺应性主动脉发育不全的快速原型和RVOT解剖模型都是可行的;器械插入RVOT模型成功。结论:TangoPlus适用于制造动脉模型,与PolyJet打印兼容,确保具有代表性的解剖结构建模,制造快速且廉价。该材料还可以用于探索非均匀壁厚印刷模型的吸引力。然而,该材料似乎太硬,无法模拟更符合要求的全身性静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模型 TangoPlus 快速成型 建模
下载PDF
槟榔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念祖 桑海强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6期32-34,共3页
收集近年来有关槟榔的心血管作用研究资料,综述了槟榔对心脏(心血管神经及递质、心肌)、血管(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影响、扩血管)和抗血栓等相关方面的作用,为槟榔的深入研究和将来的更科学、健康地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槟榔 心血管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相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
15
作者 胡玲利 莫丹 +6 位作者 李康花 张丽辉 汪明明 罗梦婷 陈冲 张志云 袁素娥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人工肝)是目前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因部分患者为血源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存在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风险。我国人工肝相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防控策略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范性... 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人工肝)是目前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因部分患者为血源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存在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风险。我国人工肝相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防控策略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范性、一致性认识。为此,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国家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参考国内外人工肝治疗及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防控现状,结合我国临床诊疗指南及最佳临床实践证据要求,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本共识。共识通过对人工肝治疗各环节的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的安全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人工肝室设置、制度管理要求、治疗过程基于患者及医护人员防控细则、暴露处理流程等25项专家共识内容,为人工肝相关血源性病原体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临床指导,规避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及院内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血源性病原体 感染预防与控制 职业暴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波动性高糖对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因子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0
16
作者 刘江华 宓宝斌 +4 位作者 廖二元 柏勇平 刘宗汉 全智华 文格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波动性与恒定性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因子合成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或20 mmol/L)与恒定性高浓度葡萄糖(20 mmol/L)环境下内皮细胞合成的血管舒张因子前列... 目的对比研究波动性与恒定性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因子合成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或20 mmol/L)与恒定性高浓度葡萄糖(20 mmol/L)环境下内皮细胞合成的血管舒张因子前列环素及一氧化氮的含量,同时观察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前列环素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稳定代谢产物,而一氧化氮及丙二醛的检测则分别应用Griess法与Schuh法。结果波动性高糖组前列环素与一氧化氮均明显低于恒定高糖组(分别为21±6 ng/L比36±8 ng/L,P<0.01;13.6±2.0mmol/L比18.2±3.7 mmol/L,P<0.001),而波动性高糖组的丙二醛则明显高于恒定性高糖组(16.5±2.7 mmol/L比13.2±2.2 mmol/L,P<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较恒定性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波动性高血糖 内皮细胞 血管舒张因子
下载PDF
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测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19
17
作者 张娇 闫城 黄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对209例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利用项目分析、相关分析、信度分析探讨两量表的适用性。结果调查对象中焦虑和抑郁的发... 目的探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对209例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利用项目分析、相关分析、信度分析探讨两量表的适用性。结果调查对象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7.3%和34.0%。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3和0.814。焦虑自评量表中有4个条目与总标准分相关性低(r<0.4),抑郁自评量表中有8项条目与总标准分相关性低(r<0.4)。两个量表中分别有2项条目删除后Cronbach’sα系数增大。结论虽两个自评量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被广泛应用,但本研究结果却证实两个自评量表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评估的适用性较差,应不用或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ng氏焦虑 抑郁 量表 心血管病 适用性
原文传递
卡托普利对蛋氨酸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对氧磷酶1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玉晖 游宇 +4 位作者 宋涛 柏勇平 吴树金 刘立英 秦莉花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蛋氨酸饮食所致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蛋氨酸通过灌胃的方法,1次.d-1,连续4周,诱导大鼠血管功能损伤,治疗组同时给予卡托普利、依那普利、N-乙酰半胱氨酸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一...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蛋氨酸饮食所致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蛋氨酸通过灌胃的方法,1次.d-1,连续4周,诱导大鼠血管功能损伤,治疗组同时给予卡托普利、依那普利、N-乙酰半胱氨酸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对氧磷酶(paraoxonase 1,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enzyme,SO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取胸主动脉检测由乙酰胆碱(acetylcysteine,Ach)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高蛋氨酸损伤组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显著减弱,血清中MDA浓度升高,PON1活性、血浆NO浓度与SOD活性降低;卡托普利、N-乙酰半胱氨酸和依那普利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降低MDA浓度、提高血清中的PON1活性、SOD活性和NO浓度。结论卡托普利能够改善高蛋氨酸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该作用可能与保护PON1活性及其抗氧化作用、促进内皮细胞释放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卡托普利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对氧磷酶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玉晖 游宇 +3 位作者 宋涛 吴树金 柏勇平 刘立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所致在体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50mg/kg)灌胃8周的方法造成大鼠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卡托普利(10、20、40mg/kg)进行灌胃。检测血管...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所致在体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50mg/kg)灌胃8周的方法造成大鼠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卡托普利(10、20、40mg/kg)进行灌胃。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血中对氧磷酶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血管组织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性;肝组织中对氧磷酶1mRNA表达水平。结果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显著抑制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导致大鼠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的降低,肝组织对氧磷酶1mRNA表达下调;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同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卡托普利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损伤的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同时降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维持对氧磷酶1活性、促进对氧磷酶1mRNA的表达。结论卡托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所致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卡托普利 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 对氧磷酶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峰 章建梁 张赛丹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60例,采用双盲对照试验,把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并以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26)。对照组...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60例,采用双盲对照试验,把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并以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低脂饮食,治疗组在推荐低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d,疗程8周。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CP-1血清浓度。结果: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FM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CP-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CP-1与FMD呈显著负相关(r=-0.562 0,P<0.001)。经8周辛伐他汀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C、LDL-C和MCP-1显著降低(P<0.05),FMD较治疗前显著增高。FMD的增高程度与TC、LDL-C降低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110 0,0.022 0,P>0.05)。结论:辛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部分与减少炎症因子MCP-1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可能部分独立于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