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美容市场现状对规范医改中民营医院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雷世泽 石青梅 +1 位作者 陈星凡 雷少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124-12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医疗美容(以下简称医美)市场现状,总结民营医院医改经验。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医美人群对大型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的知晓和信任情况。通过网络搜索手术名词及主要疾病,调查人们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现状,查阅市场数据,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医疗美容(以下简称医美)市场现状,总结民营医院医改经验。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医美人群对大型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的知晓和信任情况。通过网络搜索手术名词及主要疾病,调查人们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现状,查阅市场数据,分析医美市场民营医院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结果医美民营医院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网络广告妨碍人们获取正确的专业知识。民营医院促进医美产值的快速增长。结论在专科医院的医改中,民营医院更易获得成功,其发展需警惕医疗费用的大幅增加,并严格规范市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改 民营医院 医疗美容
下载PDF
耳廓软骨鼻中隔延伸支架移植物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玉鸣 雷少榕 +4 位作者 邱凤贞 左琛琛 范鹏举 龙剑虹 谭骛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2-1397,共6页
目的:鼻整形术是国内最普遍的美容手术之一,鼻中隔延伸支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鼻整形术中,但对耳软骨来源的鼻中隔延伸支架移植物(septal extension grafts,SEG)报道较少。本研究探索耳廓软骨SEG在国人鼻整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 目的:鼻整形术是国内最普遍的美容手术之一,鼻中隔延伸支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鼻整形术中,但对耳软骨来源的鼻中隔延伸支架移植物(septal extension grafts,SEG)报道较少。本研究探索耳廓软骨SEG在国人鼻整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35例鼻整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为初次进行鼻整形,6例为鼻修复;年龄18~32(平均22.4)岁;所有患者采用耳甲腔、耳甲艇软骨来源的鼻中隔延伸支架行鼻整形术。术后随访3~28(平均18.5)个月,观察鼻部外形改善情况,比较术前术后鼻尖角度、鼻唇角、鼻额角的变化,记录并发症。结果:使用耳甲腔及耳甲艇软骨搭建的鼻中隔延伸支架进行鼻整形术后,所有患者的鼻外形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3个月患者的鼻尖角度、鼻唇角、鼻额角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均P<0.001),术后14个月与术后3个月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2例患者术后鼻腔外观满意;2例患者发生鼻小柱偏斜;1例患者诉鼻尖下旋,重新调整移植物后效果令人满意。结论:耳软骨来源的SEG可以为鼻尖提供稳定的支撑,术后鼻的形态自然,单侧耳廓软骨移植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整形术 耳廓软骨 鼻中隔延伸支架移植物
下载PDF
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家伟 王绪凯 +10 位作者 江成鸿 秦中平 范新东 李凯 杨耀武 霍然 刘少华 赵吉宏 汪小勇 周德凯 雷少榕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44-747,共4页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已被美国FDA批准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药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减少口服普萘洛尔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近年来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全身用药以及众多观察等待患者的替代选择。但有...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已被美国FDA批准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药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减少口服普萘洛尔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近年来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全身用药以及众多观察等待患者的替代选择。但有关适应证,药物剂型、剂量、用药次数和方法、疗程,用药监测和不良反应等,仍无统一意见。为规范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制剂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国内多名不同专业从事婴幼儿血管瘤诊治的知名专家共同讨论,形成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参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吗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老年睑缘色素痣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范鹏举 李珍 +2 位作者 左琛琛 肖泽宁 肖荧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026-402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睑缘色素痣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老年睑缘色素痣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行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对照组49例行连续脉冲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种疗效的差异。结果睑缘色素痣患者男性少于女性,多为单个皮损,皮损部位多位于... 目的分析老年睑缘色素痣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老年睑缘色素痣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行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对照组49例行连续脉冲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种疗效的差异。结果睑缘色素痣患者男性少于女性,多为单个皮损,皮损部位多位于睑缘皮肤侧。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结痂时间[(2.16±1.02)d]明显低于对照组[(5.87±1.14)d],观察组脱痂时间[(6.05±1.83)d]明显低于对照组[(10.28±2.47)d](P<0.05)。观察组瘢痕形成[5例(5.32%)]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18.31%),观察组色素沉着[4例(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15.49%)](P<0.05)。结论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老年脸缘色素痣具有结痂、脱痂时间短,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色素痣 超脉冲CO2 激光治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糖尿病足病多学科诊疗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成功 周秋红 +14 位作者 蒋铁建 吴安华 黎慧清 杨雁 李炳辉 瞿昭晖 雷闽湘 刘华 王伟 雷少榕 张江林 周捷 许景灿 李欣仪 罗文静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26-131,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处于暴发和相持相交替的关键阶段。糖尿病足病(以下简称糖尿病足)是常见的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治难度大且常需要多学科协作,在COVID-19疫情背景下,糖尿病足诊治面临着新的严峻形势。糖尿病足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处于暴发和相持相交替的关键阶段。糖尿病足病(以下简称糖尿病足)是常见的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治难度大且常需要多学科协作,在COVID-19疫情背景下,糖尿病足诊治面临着新的严峻形势。糖尿病足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COVID-19,而对于合并糖尿病足的COVID-19患者在糖尿病足处理和COVID-19处理上都更为困难。此外,COVID-19疫情期间糖尿病足诊疗的医疗资源相对减少,而多数糖尿病足患者需要长期门诊随访,部分患者需要限期手术或急诊手术。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新形势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新的诊疗流程和措施。本文结合武汉等地多家医院的一线COVID-19和糖尿病足患者诊治经验,参考相关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对COVID-19疫情下糖尿病足的多学科诊疗策略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糖尿病足病 多学科 诊疗 策略
下载PDF
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制备工艺研究
6
作者 范鹏举 张春虎 李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的外观、稠度与涂布性、物理稳定性、p H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的油相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并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处方组成和工艺为:黄芩提取物... 目的:研究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的外观、稠度与涂布性、物理稳定性、p H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的油相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并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处方组成和工艺为:黄芩提取物1.5%、石榴皮总多酚部位2%、白凡士林8%、硬脂酸2%、十六醇4%、十八醇4%、甘油6%、丙二醇6%、十二烷基硫酸钠1%、单硬脂酸甘油酯2%、依地酸二钠0.1%、羟苯乙酯0.1%、加纯净水至100%;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15 min。制备的产品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易涂布、物理稳定性好。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产品质量稳定,拓宽了纯天然中药用于皮肤护理的应用前景,适用于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石榴皮总多酚 处方筛选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用药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奇珍 石青梅 +3 位作者 龙剑虹 李家光 郭瑜 雷少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最佳用法与用量。方法:将250例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均分为5组;即外敷组和每日外涂2,4,6,8次组。观察不同用药方式(外敷及外涂)及不同用药频率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外敷马来酸噻... 目的:探讨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最佳用法与用量。方法:将250例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均分为5组;即外敷组和每日外涂2,4,6,8次组。观察不同用药方式(外敷及外涂)及不同用药频率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2次/d,每次30 min组的疗效优于外涂组2次/d(P<0.001),外涂2次/d或4次/d的疗效与外涂6次/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涂6次/d的疗效与外涂8次/d或外敷2次/d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与用药量相关,6次/d外涂能达到最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下载PDF
一种糖尿病足溃疡智能测量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楠 周秋红 +10 位作者 胡建中 黄伟红 许景灿 祁敏 彭闵 罗文静 李欣仪 白姣姣 吴辽芳 喻玲 付小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8-1146,共9页
目的:糖尿病足溃疡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一环,高精度测量与评估是高效管理的保障。目前临床上缺乏精确、便捷的测量工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形分割与识别领域中彰显了一定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影像... 目的:糖尿病足溃疡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一环,高精度测量与评估是高效管理的保障。目前临床上缺乏精确、便捷的测量工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形分割与识别领域中彰显了一定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影像进行分析,构建糖尿病足溃疡智能测量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选取1 042例糖尿病足溃疡的图像,对溃疡边缘及不同的颜色区域进行人工标注,其中782张作为训练数据集,260张作为测试数据集。采用Mask RCNN溃疡组织颜色语义分割及RetinaNet标尺数字刻度目标检测来建立模型,将训练数据集输入模型并进行迭代。利用测试数据集验证智能测量模型。结果:基于深度学习建立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智能测量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组织颜色区域分割的mAP@.5IOU(mean average precision@.5 intersection over union)分别为87.9%和63.9%,标尺刻度数字检测的mAP@.5IOU分别为96.5%和83.4%。以测试集的人工测量结果为参照,智能测量结果的平均误差约3 mm。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智能测量模型测量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及良好的鲁棒性,未来的研究可采用更大规模的数据样本对模型做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慢性伤口 糖尿病足溃疡 智能测量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及ABCC1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如龙 郭瑜 龙剑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研究激素受体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9名腋臭患者及159名正常人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相关技术对49个候选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 目的:研究激素受体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9名腋臭患者及159名正常人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相关技术对49个候选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1256061位点及ABCC11基因的rs17822931,rs16945916和rs62058521三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在腋臭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1.1%的腋臭患者携带rs125606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只有63.2%携带了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96.3%的腋臭患者携带rs1782293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只有4.4%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28.6%的腋臭患者携带rs16945916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组只有0.6%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28.0%的腋臭患者携带rs6205852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组只有0.6%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结论:雌激素受体β基因位点rs125606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的发病有关;ABCC11基因多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与腋臭的发病相关,它们分别是rs16945916,rs62058521和rs17822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雌激素受体Β ABCC1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ANGPTL4基因调控黑色素瘤细胞醛缩酶A表达水平的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杨 王先成 +2 位作者 方柏荣 熊祥 龙剑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1-857,共7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细胞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4,ANGPTL4)对醛缩酶A(aldolase A,ALDO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扩增和沉默黑色素瘤细胞系WM-115及WM-266-4 ANGPTL4基因,运用PKC激动剂及阻断剂处理转染细胞。检...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细胞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4,ANGPTL4)对醛缩酶A(aldolase A,ALDO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扩增和沉默黑色素瘤细胞系WM-115及WM-266-4 ANGPTL4基因,运用PKC激动剂及阻断剂处理转染细胞。检测ALDOA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m 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荧光素酶测定ALDOA基因启动子活性。结果:ANGPTL4基因扩增的黑色素瘤细胞组,ALDOA在m RNA及蛋白质的水平的表达均增高,ALDOA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增加,且可被PKC阻断剂抑制(P<0.05)。而在ANGPTL4基因沉默细胞组中ALDOA在m 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减低,ALDOA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降低,且可被PKC激动剂恢复(P<0.05)。结论:ANGPTL4基因可通过PKC依赖途径从ALDOA基因转录及翻译水平上调人黑色素瘤细胞中ALDO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醛缩酶A PKC
下载PDF
CD147调控RSK2/Slug/EMT通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佳 张江林 +1 位作者 黄中峰 祁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9-934,共6页
目的: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截肢及病死率很高,然而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旨在探究CD147在DFU组织中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的调控... 目的: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截肢及病死率很高,然而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旨在探究CD147在DFU组织中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7,E-cadherin,N-cadherin,Slug,磷酸化RSK2(p-RSK2)在DFU,非糖尿病相关的难愈合组织及血糖正常外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高糖环境对HaCat细胞表达CD147和Slug的影响。构建CD147及RSK2敲减的HaCaT细胞系,采用划痕试验检测CD147敲减的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能力。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敲减CD147或RSK2对Slug相关EMT的影响。最后,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RSK2与CD147的相互作用。结果:CD147和Slug在DFU边缘组织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相关的难愈合组织及血糖正常外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P<0.05)。高糖条件培养的HaCaT细胞CD147和Slug表达下调(均P<0.05)。敲减CD147的HaCaT细胞迁移能力下降,且CD147或RSK2敲减的HaCaT细胞Slug表达水平均降低。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CD147在293T细胞中可以与RSK2相互作用。结论:CD147通过影响RSK2介导的Slug/EMT进程,引起DFU再上皮化障碍。这可能是DFU组织愈合缓慢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CD147 愈合 RSK2
下载PDF
三点法注射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静脉畸形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奇珍 李家光 +2 位作者 雷少榕 谭鹜远 龙剑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安全使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方法。方法:临床上通过采用3点法对96例静脉畸形患者进行245次经皮穿刺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并观察并发症;动物模型试验根据脉管内注射乙醇的浓度不同,将大鼠分为无水乙醇组(n=5)、75%乙醇组... 目的:探讨安全使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方法。方法:临床上通过采用3点法对96例静脉畸形患者进行245次经皮穿刺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并观察并发症;动物模型试验根据脉管内注射乙醇的浓度不同,将大鼠分为无水乙醇组(n=5)、75%乙醇组(n=5)、50%乙醇组(n=5)、25%乙醇组(n=5),观察乙醇注射后脉管损伤情况。结果:三点法注射成功率为88%,皮肤溃破率和皮肤麻木发生率均为0.9%,未发生心肺严重并发症;动物模型试验中,无水乙醇组包含外膜在内的血管壁均全层破坏,75%乙醇组和50%乙醇组均有包含血管内膜及肌层在内的部分血管壁破坏,25%乙醇组血管内膜完好。结论:乙醇对脉管的破坏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少并最终消失,三针法注射无水乙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无水乙醇 脉管畸形
下载PDF
面部基底细胞癌为主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凤贞 雷少榕 +2 位作者 张力方 蒋旭蕾 左琛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和基底细胞癌、儿童髓母细胞瘤及各种骨骼和软组织发育异常。20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和基底细胞癌、儿童髓母细胞瘤及各种骨骼和软组织发育异常。20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1例以面部基底细胞癌为主的NBCCS患者。该患者为老年女性,10年前出现全身特别是面部多发肿物,未予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增多,并表现出侵袭性。因鼻部肿物破溃化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而就诊。鼻部肿物分泌物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雷氏普鲁威登菌。鼻腔鼻窦增强MRI示右侧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左侧鼻腔前外侧黏膜受侵,考虑为皮肤多发恶性病变。入院后行局部麻醉后手术切除部分肿物。肿物病理检查结果示基底细胞癌。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全身多处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侵及真皮深层近皮下脂肪层,结合临床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诊断为NBCCS;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侵犯神经现象。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及新发肿物。NBCCS发病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差,临床症状差异大,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且治疗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 基底细胞癌
下载PDF
线技术操作专家共识之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面部埋植操作共识(2021版)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阳 石冰 +16 位作者 李勤 高扬 洪伟 韩胜 龙剑虹 刘红梅 李远宏 潘宝华 佘雨虹 吴溯帆 王飏 谢宏斌 夏炜 杨威 于晓春 张歌 曾东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6期7-13,共7页
1前言2线材材质特性及规格2.1线材材质2.2线材规格2.3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主要作用机理3适应证4禁忌证4.1绝对禁忌证4.2相对禁忌证5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临床应用基础5.1辅助锯齿线提升作用5.2肌肉层内平行/垂直肌纤维埋线增强/放松肌肉力量产... 1前言2线材材质特性及规格2.1线材材质2.2线材规格2.3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主要作用机理3适应证4禁忌证4.1绝对禁忌证4.2相对禁忌证5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临床应用基础5.1辅助锯齿线提升作用5.2肌肉层内平行/垂直肌纤维埋线增强/放松肌肉力量产生相关治疗作用5.3用于填充剂注射禁区或不适宜注射量过大部位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埋植线技术 紧恋面部埋植线 专家共识
下载PDF
T细胞耗竭在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江楚峰 李晶晶 雷少榕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19-426,共8页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免疫治疗策略中主要挑战之一是T细胞耗竭。本综述通过回顾近年来最新研究内容,分析了T细胞耗竭在MM免疫治疗中的关键影响,并关注不同类型T细胞如CD8^(+)T细胞、CD4^(+)...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免疫治疗策略中主要挑战之一是T细胞耗竭。本综述通过回顾近年来最新研究内容,分析了T细胞耗竭在MM免疫治疗中的关键影响,并关注不同类型T细胞如CD8^(+)T细胞、CD4^(+)T细胞和Treg细胞在MM中的耗竭现象。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多种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PD-1配体1(PD-1 ligand 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ITIM)domain,TIGIT]与T细胞耗竭的关系,以及通过阻断这些检查点恢复T细胞功能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T细胞耗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美容效果及生活质量分析
16
作者 雷琴玲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047-1048,1051,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改良根治术治疗,而观察组...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改良根治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予以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比较两组心理应激、生理应激变化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年内,观察组术后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35%vs.46.51%,P<0.05);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方法治疗优良率高达83.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重建乳房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且术后乳房外观更好,降低患者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即刻乳房重建 单纯改良根治术 美容效果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关注皮瓣供区问题-减少皮瓣供区损害专家共识 被引量:116
17
作者 唐举玉 汪华侨 +26 位作者 Hallock GG 章一新 刘元波 王欣 谢松林 吴攀峰 童德迪 宋文超 雷少榕 战杰 穆广态 徐永清 张世民 柴益民 芮永军 蔡志刚 王增涛 池征磷 章伟文 王健 糜菁熠 何乐人 顾立强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传统皮瓣移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追求皮瓣成活和创面愈合,对皮瓣受区的外形与功能恢复、特别是对皮瓣供区损害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随访发现部分患者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存在难看的瘢痕、甚至严重的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皮瓣移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追求皮瓣成活和创面愈合,对皮瓣受区的外形与功能恢复、特别是对皮瓣供区损害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随访发现部分患者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存在难看的瘢痕、甚至严重的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创面重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受区创面修复后能够获得最好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供区 损害 专家 创面愈合 皮瓣成活 皮瓣移植 功能恢复 移植术后
原文传递
外用普萘洛尔凝胶在婴幼儿浅表血管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祁敏 陈翔 +3 位作者 谢红付 丁劲松 简丹 张江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0-862,共3页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是最常见的儿童良性肿瘤,如果生长迅速、出现出血或溃疡、影响美观(如颜面部血管瘤)或者严重损害功能则需要积极治疗[1]。2008年Leaute-Labreze等团在《新英格兰医学》首次报道口服普萘洛尔能...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是最常见的儿童良性肿瘤,如果生长迅速、出现出血或溃疡、影响美观(如颜面部血管瘤)或者严重损害功能则需要积极治疗[1]。2008年Leaute-Labreze等团在《新英格兰医学》首次报道口服普萘洛尔能够抑制血管瘤增生,引起世界各国的儿科、整形外科、皮肤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关注和效仿,随着临床实践的病案的增加,口服普萘洛尔在血管瘤治疗中的确切疗效得到证实和认可,现已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浅表血管瘤 普萘洛尔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应用 凝胶 外用 积极治疗
原文传递
腋臭术后伤口延期愈合的原因分析与处置策略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青梅 陈星帆 +1 位作者 邱凤贞 雷少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548-551,共4页
目的分析腋臭术后切口糜烂及延期愈合的原因,探索其处置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共92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联合负压抽吸及消痔灵泡洗治疗;B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保留部分真皮网状层... 目的分析腋臭术后切口糜烂及延期愈合的原因,探索其处置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共92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联合负压抽吸及消痔灵泡洗治疗;B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保留部分真皮网状层处结缔组织)联合负压抽吸及消痔灵泡洗治疗;C组术式同A组,并于术区采用纱布填塞覆盖打包。结果 3组之间两两比较,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17);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17)。其余各组疗效与并发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腋毛区宽度影响皮下分离后腋窝中央区皮肤的血供状态,与切口皮肤坏死及延期愈合的发生有关。腋毛区宽度较小的病例采用完全分离修剪的方法清除大汗腺更彻底;腋毛区宽度较大者发生切口糜烂和延期愈合的可能性较大,采用保留部分组织条索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打包加压的方法需经验丰富的医师慎重采用合适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联合术式 伤口延期愈合 结缔组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皮下修剪联合消痔灵灌注与负压抽吸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腋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如龙 郭瑜 龙剑虹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比较皮下修剪联合消痔灵灌注与负压抽吸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寻求根治腋臭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121例(242侧)接受腋臭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远期疗效... 目的比较皮下修剪联合消痔灵灌注与负压抽吸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寻求根治腋臭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121例(242侧)接受腋臭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远期疗效,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皮下修剪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组共60例(120侧),治愈58例,治愈率为96.7%,共22侧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其中发生皮下血肿9侧(7.5%),色素沉着7侧(5.8%),腋窝硬结6侧(5.0%),无感染及瘢痕增生。负压抽吸术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组共61例(122侧),治愈47例,治愈率为77.0%,有12侧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8%,其中发生皮下血肿4侧(3.3%),色素沉着7侧(5.7%),腋窝硬结1侧(0.8%),无感染及瘢痕增生。结论皮下修剪联合消痔灵灌注术治疗腋臭的整体治愈效果优于抽吸术联合消痔灵灌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皮下修剪 负压抽吸术 消痔灵灌注 联合应用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