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型子宫内膜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1
1
作者 郝洁 李艳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87,共4页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辅助生殖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涉及从影像学到组织学、超微结构、转录组学分析等诸多方面,其中临床应用历史最长、应用范围最广、对妊娠结局影响最为确切的仍属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辅助生殖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涉及从影像学到组织学、超微结构、转录组学分析等诸多方面,其中临床应用历史最长、应用范围最广、对妊娠结局影响最为确切的仍属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评估。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将对辅助生殖治疗的妊娠结局产生负面影响这一观念已被生殖医学界普遍接受,但显著影响妊娠的子宫内膜阈厚度尚缺乏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辅助生殖 TE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妊娠率 内膜厚度 宫腔灌注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多部位妊娠的诊断和处理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彬 刘能辉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46-150,共5页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排卵后排卵数或者移植胚胎数增加,多胎妊娠和多部位妊娠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增高。多部位妊娠容易出现漏诊,导致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甚至孕妇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早期诊断和个体化处理尤为关键。
关键词 复合妊娠 生殖技术 辅助 腹腔镜 妊娠减少 多胎
原文传递
卵巢性排卵障碍诊治思考
3
作者 李舒怡 李艳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排卵功能障碍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难治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排卵功能障碍同时也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不排卵、稀发排卵、不恰当排卵。根据FIGO(2022年)排卵障碍的分类方法[1],主要分为以下4种类型:Ⅰ类下丘脑... 排卵功能障碍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难治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排卵功能障碍同时也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不排卵、稀发排卵、不恰当排卵。根据FIGO(2022年)排卵障碍的分类方法[1],主要分为以下4种类型:Ⅰ类下丘脑型、Ⅱ类垂体型、Ⅲ类卵巢型、Ⅳ类PCOS,各类型下再进行细分。卵巢性排卵障碍根据病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医源性因素、肿瘤因素、功能性、感染及炎症性因素、心理因素、特发性、内分泌性等。本文针对卵巢性排卵障碍的几类常见病因的诊疗提供参考意见并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为卵巢性排卵障碍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找寻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功能障碍 医源性因素 内分泌性 女性不孕 不排卵 排卵障碍 育龄期女性 临床诊疗
下载PDF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与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中的临床结局及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曾倩凌 燕怡 +1 位作者 李艳萍 赵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讨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中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有效性与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 目的探讨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中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有效性与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的DOR不孕症患者共226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PPOS组,n=103)和B组(微刺激组,n=1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结局及经济效益。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A组的HCG日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显著低于B组(P均<0.01),HCG日雌二醇(E2)稍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G日优势卵泡数、获卵数、减数分裂Ⅱ期(MⅡ)卵子数、双原核(2PN)胚胎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多于B组(P<0.05,P<0.01),A组卵泡输出率显著高于B组(P<0.01);卵子利用率、妊娠率及2PN率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零获卵率显著低于B组(P<0.05),用促性腺激素(Gn)量、Gn天数显著多于B组(P均<0.01);A组无胚胎周期发生率稍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总费用/所获卵子或胚胎数)低于B组。结论从临床结局来看,PPOS方案较微刺激方案临床疗效好;从经济学分析上看,PPOS方案零获卵率显著低于微刺激方案,PPOS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微刺激方案,提示PPOS方案较微刺激方案经济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促排卵 高孕激素状态下 微刺激 促排卵结局 成本效果比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蠕动波与胚胎着床 被引量:25
5
作者 许彬 李艳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7-512,共6页
子宫内膜蠕动波在正常生殖功能调节和胚胎着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阴道超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最经济的检测方法。在正常未孕子宫,子宫内膜蠕动波的频率、方向、振幅等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发生变化,与子宫相应的生殖功能一致。... 子宫内膜蠕动波在正常生殖功能调节和胚胎着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阴道超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最经济的检测方法。在正常未孕子宫,子宫内膜蠕动波的频率、方向、振幅等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发生变化,与子宫相应的生殖功能一致。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蠕动波的变化趋势与自然周期相似,但频率更高。移植前高频蠕动波显著降低体外受精(IVF)临床妊娠机会。添加孕酮、间苯三酚、阿托西班可能通过有效抑制子宫内膜蠕动、促进胚胎着床而改善IVF妊娠结局,特别对于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但有待于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子宫内膜蠕动波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蠕动 子宫收缩 胚胎着床 辅助生殖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