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盐酸舍曲林胶囊和片剂的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奇 王黎青 +4 位作者 胡哲益 郭歆 黄志壮 程泽能 赵绪元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舍曲林胶囊及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3×3拉丁方设计实验,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含舍曲林50 mg的试验片剂、胶囊及参比制剂.采用HPLC-MS/MS/MS法测定...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舍曲林胶囊及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3×3拉丁方设计实验,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含舍曲林50 mg的试验片剂、胶囊及参比制剂.采用HPLC-MS/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计算3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18例健康志愿者口服参比制剂和试验制剂舍曲林胶囊及片剂后,参比制剂中舍曲林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为(10.14±3.43)μg·L-1;tmax为(4.44±1.10)h;AUC0~96为(262.82±100.66)μg·h·L-1;t1/2为(29.19±4.91)h.试验制剂片剂中舍曲林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为(10.16±3.22)μg·L-1;tmax为(4.33±1.85)h;AUC0~96为(269.71±107.47)μg·h·L-1;t1/2为(30.99±6.49)h.试验制剂胶囊中舍曲林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为(10.39±3.59)μg·L-1;tmax为(4.94±1.30)h;AUC0~96为(264.45±112.57)μg·h·L-1;t1/2为(29.68±5.25)h.试验制剂片剂和胶囊分别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3.4%±18.2%)、(99.8%±13.6%).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国产试验制剂胶囊剂和片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HPLC MS/MS/MS
下载PDF
别嘌醇缓释片人体药物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哲益 余奇 +3 位作者 王黎青 郭歆 叶樱 程泽能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别嘌醇缓释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或多剂量口服别嘌醇缓释片和普通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别嘌醇和氧别嘌醇浓度,计算两药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服单剂量别嘌醇... 目的研究别嘌醇缓释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或多剂量口服别嘌醇缓释片和普通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别嘌醇和氧别嘌醇浓度,计算两药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服单剂量别嘌醇缓释片和普通片后的别嘌醇AUC0~12分别为(4.58±1.52)mg·h·L-1和(4.43±1.40)mg·h·L-1,tmax分别为(2.00±0.41)h和(1.25±0.41) h,Cmax分别为(1.75±0.49)mg·L-1和(2.06±0.40)mg·h·L-1.氧别嘌醇AUC0~72分别为(123.94±23.39)mg·h·L-1和(126.52±27.47)mg·h·L-1,tmax分别为(6.42±3.47)h和(4.18±1.59)h,cmax分别为(3.70±0.52)mg·L-1和(3.99±0.61)mg·L-1.口服多剂量别嘌醇缓释片和普通片后的氧别嘌醇的稳态谷浓度cmin分别为(4.41±0.76)mg·L-1和(4.07±0.76)mg·L-1,稳态峰浓度cmax分别为(7.33±1.31)mg·L-1和(7.31±1.25)mg·L-1,tmax分别为(2.58±1.44)h和(5.68±2.03)h,波动度DF分别为(0.52±0.18)和(0.58±0.13).结论每日1次口服别嘌醇缓释片250 mg与每日2次口服普通片相同剂量在吸收程度上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 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盐酸贝那普利片的人体相对生物等效性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刚 郭歆 +3 位作者 王黎青 胡哲益 余奇 程泽能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240-242,246,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盐酸贝那普利片在20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20mg的盐酸贝那普利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 目的比较国产盐酸贝那普利片在20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20mg的盐酸贝那普利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贝那普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贝那普利拉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经3P87模型拟合,口服盐酸贝那普利20mg后,贝那普利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α为(4.79±6.73)/h,β为(0.95±0.61)/h,Ka为(10.52±11.11)/h,V/f(c)为(121±58)L,t1/2α为(0.24±0.11)h,t1/2β为(0.39±2.12)h,K21为(1.22±0.79)/h,K10为(4.06±6.72)/h,K12为(0.46±0.52)/h,AUC为(72.88±20.51)μg·h/L,Cl(s)为(0.30±0.10)L/h,T(peak)为(0.39±0.12)h,Cmax为(89.61±25.31)μg/L,MRT0-∞为(0.85±0.23)h。其活性代谢产物贝那普利拉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α为(0.37±0.10)/h,β为(0.06±0.07)/h,Ka为(1.89±0.45)/h,V/f(c)为(220±30)L,t1/2α为(1.99±0.52)h,t1/2β为(5.91±7.90)h,K21为(0.10±0.09)/h,K10为(0.26±0.05)/h,K12为(0.07±0.06)/h,AUC为(359.83±79.95)μg·h/L,Cl(s)为(0.06±0.01)L/h,T(peak)为(1.84±0.50)h,Cmax为(58.68±13.06)μg/L,MRT0-∞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拉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贝那普利片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国产硫酸茚地那韦胶囊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4
作者 郭歆 余奇 +7 位作者 曹伟 曹亚杰 李筱旻 龚倩 王黎青 胡哲益 黄志壮 程泽能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产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800mg的国产硫酸茚地那韦胶囊(受试制剂)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参比制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茚地那韦的血药浓度。... 目的研究国产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800mg的国产硫酸茚地那韦胶囊(受试制剂)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参比制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茚地那韦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13·51±3·23)、(13·14±3·92)mg/L,tmax分别为(0·63±0·17)、(0·63±0·18)h,AUC0~8分别为(23·62±7·27)、(23·02±6·24)(mg·h)/L,t1/2分别为(1·2±0·5)、(1·2±0·4)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13·9)%。结论国产与进口硫酸茚地那韦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茚地那韦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口服脂溶性苯磷硫胺片与水溶性盐酸硫胺素片的生物利用度评价
5
作者 罗茜 蔡凝芳 +4 位作者 郭歆 余鹏 刘智 郑丽云 程泽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375-1382,共8页
目的:比较口服脂溶性苯磷硫胺片与水溶性盐酸硫胺素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次给予 300 mg 苯磷硫胺片和 220 mg 盐酸硫胺片。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并收集 24 h 内的尿... 目的:比较口服脂溶性苯磷硫胺片与水溶性盐酸硫胺素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次给予 300 mg 苯磷硫胺片和 220 mg 盐酸硫胺片。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并收集 24 h 内的尿液。采用HPLC-Flu法测定血浆及红细胞中硫胺素及二磷酸硫胺素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同时计算马尿酸各时间段的平均排泄速率。结果: 服用苯磷硫胺片和盐酸硫胺片后血浆中硫胺素的t1/2分别为(2.5±0.2)、(2.0±0.8) h;AUC0-24分别为(1763.1±432.7)、(182.0±93.8) μg·h·L-1;AUC0-∞分别为(1837.3±466.5)、(195.8±96.6) μg·h·L-1;Cmax分别为(568.3±122.0)、(70.5±46.2)μg/L;CL/F分别为(172.3±39.2)、(1831.7±705.0)L/h; Vd/F分别为(627.9±131.8)、(5419.1±3586.6)L。红细胞中二磷酸硫胺素的AUC0-24分别为(3212.4±740.7)、(881.8±316.2) μg·h·L-1。与盐酸硫胺相比,苯磷硫胺片中硫胺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147.3±490.3)%,二磷酸硫胺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392.1±114.8)%。服用苯磷硫胺后0-4 h 时间段尿液中马尿酸的排泄速率较盐酸硫胺组有明显加快。结论:苯磷硫胺吸收迅速,相对生物利用度大于盐酸硫胺,给药后在 4 h 内全部转化为硫胺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磷硫胺片 硫胺素片 二磷酸硫胺素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阿斯达莫缓释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楼金芳 郭歆 +5 位作者 王黎青 胡哲益 余奇 胡富强 袁弘 程泽能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 比较阿斯达莫缓释胶囊在20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 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试验中分别口服受试制剂——阿斯达莫缓释胶囊2粒 (每粒含双嘧达莫100 mg和阿司... 目的 比较阿斯达莫缓释胶囊在20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 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试验中分别口服受试制剂——阿斯达莫缓释胶囊2粒 (每粒含双嘧达莫100 mg和阿司匹林12.5 mg)或参比制剂——双嘧达莫片8片(25 mg·片-1)及阿司匹林肠溶 片1片(25 mg·片-1)。多剂量试验中,分别口服试验制剂阿斯达莫缓释胶囊,2次·d-1,1粒·次-1和参比制剂 双嘧达莫片,3次·d-1,2片·次-1,连服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双嘧达莫及水杨酸的血药 浓度,计算两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试验,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中水杨酸和双嘧达 莫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两制剂生物等效。多剂量试验,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中双嘧达莫的药物动力学 参数经折算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制剂Cmax、Cmin、Css、DF均符合缓释特点。结论 口服试验制剂阿 斯达莫缓释胶囊剂2次·d-1,与口服等剂量市售双嘧达莫普通片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3次·d-1,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达莫 双嘧达莫 阿司匹林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与抗癫药物相关的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伟 郭歆 +2 位作者 曹亚杰 黄志壮 程泽能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3期181-185,共5页
关键词 药物动力学 相互作用 药物相关 琥珀酰亚胺类 药物不良反应 乙内酰脲类 动力学特征 临床应用 苯巴比妥 巴比妥类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用药时间 单一用药 合用药物 乙琥胺 地西泮 苯二氮 硝西泮
下载PDF
镇静催眠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曹亚杰 郭歆 程泽能 《中南药学》 CAS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 地西泮 咪达唑仑 苯巴比妥
下载PDF
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耐药性的国内文献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兴艳 王霆 +2 位作者 李长清 陈昭丽 程泽能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革兰阴性菌(G^-)对哌拉西林(PIP)的耐药动态。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文献中的数据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种类菌株进行归类、计算和分析。结果:共筛选到文献104篇。经分析,2000~2007年,G^-菌和肠杆菌科...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革兰阴性菌(G^-)对哌拉西林(PIP)的耐药动态。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文献中的数据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种类菌株进行归类、计算和分析。结果:共筛选到文献104篇。经分析,2000~2007年,G^-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PIP的耐药率逐年递增,非发酵G^-菌的耐药率不同年代间存在比较大的波动。肠杆菌的耐药率要高于非发酵G^-菌。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以及不同种类细菌对PIP的耐药性强弱、耐药性变化趋势上存在差异。结论:2000~2007年,我国临床G^-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PIP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非发酵G^-菌的耐药性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有集中爆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耐药率 革兰阴性菌 肠杆菌科细菌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下载PDF
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歆 程泽能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4年第3期30-34,共5页
目的:抗抑郁药物的种类繁多,临床合并用药的几率较大,现将该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内容。结果:抗抑郁药的代谢主... 目的:抗抑郁药物的种类繁多,临床合并用药的几率较大,现将该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内容。结果:抗抑郁药的代谢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催化,故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各种因素均可能导致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代谢的改变,从而升高或降低血药浓度,导致药物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的改变。结论:多数抗抑郁药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有些相互作用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避免类似药物的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 抗抑郁药
下载PDF
司丙红霉素胶囊的药物动力学
11
作者 王黎青 胡哲益 +4 位作者 余奇 郭歆 熊静 黄志壮 程泽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研究司丙红霉素胶囊的药物动力学,为该药进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试验设计, 3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男女各5人。各组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250, 500和750mg。采用HPLC 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 目的:研究司丙红霉素胶囊的药物动力学,为该药进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试验设计, 3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男女各5人。各组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250, 500和750mg。采用HPLC 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丙酸红霉素和红霉素碱的血药浓度。结果: 30例健康志愿者,全部完成试验,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用3P87软件进行模型分析和参数计算,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符合单室模型。口服司丙红霉素胶囊后,丙酸红霉素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低剂量组Ka为( 2. 007±1. 281 ) /h,tmax(实测值)为(1. 9±0. 6)h,Cmax为(437. 0±295. 0)μg/L,AUC0-14为(1840. 2±1476. 87 )μg·h/L,Ke为( 0. 329±0. 119 ) /h,T1 /2为(2. 45±0. 9)h;中剂量组Ka为(1. 451±0. 380) /h,tmax(实测值)为(1. 7±0. 3)h,Cmax为(923. 1±217. 5 )μg/L,AUC0-14为(4542. 4±1579. 4 )μg·h/L,Ke为( 0. 237±0. 057 ) /h,T1 /2为( 3. 1±1. 1 )h;高剂量组Ka为(2. 076±1. 559) /h,tmax(实测值)为(1. 7±0. 3)h,Cmax为(1336. 5±366. 0)μg/L,AUC0-14为(7481. 5±2496. 2 )μg·h/L,Ke为(0. 266±0. 051) /h,T1 /2为(2. 7±0. 5 )h。红霉素碱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低剂量Ka为( 1. 410±0. 626) /h,tmax(实测值)为(1.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丙红霉素 胶囊 药物动力学参数 HPLC-MS法 药物不良反应 性别差异 健康受试者 单剂量口服 健康志愿者 半衰期 临床研究 试验设计 试验制剂 血药浓度 不同时间 参数计算 模型分析 单室模型 线性关系 活性成分 体内代谢
下载PDF
口服奈必洛尔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雨燕 朱刚直 +7 位作者 罗茜 何丽华 余鹏 刘质 冉黎灵 余敏 郭歆 程泽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研究口服奈必洛尔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单次及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方法:16名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2×2交叉试验设计,单次给药剂量为5、10 mg;多次给药为每天5 mg,连续7 d。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LC-M... 目的:研究口服奈必洛尔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单次及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方法:16名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2×2交叉试验设计,单次给药剂量为5、10 mg;多次给药为每天5 mg,连续7 d。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LC-MS/MS法测定奈必洛尔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Win Nonlin软件计算。结果:单次口服5 mg盐酸奈必洛尔片后奈必洛尔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11.1±5.6)h;AUClast为(9.3±7.7)μg·h·L-1;AUCinf为(8.2±7.2)μg·h·L-1;Cmax为(1.3±0.7)μg/L;CL/F为(1.9±1.5)L/h;MRT为(12.3±5.5)h。单次口服10 mg盐酸奈必洛尔片后奈必洛尔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11.1±5.7)h;AUClast为(20.0±17.3)μg·h·L-1;AUCinf为(18.3±16.2)μg·h·L-1;Cmax为(2.4±1.2)μg/L;CL/F为(2.0±1.7)L/h;MRT为(13.4±6.9)h。多次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8.3±3.2)h;AUClast为(15.7±12.8)μg·h·L-1;AUCinf为(14.7±12.7)μg·h·L-1;Cmax为(2.4±1.2)μg/L;CL/F为(0.6±0.3)L/h;MRT为(9.3±3.4)h。单次给药的AUC值显著低于多次给药。结论:奈必洛尔体内药动学在5 mg和10 mg剂量范围内呈现出比例化剂量反应关系的趋势。按每天5 mg给药7 d,奈必洛尔血药浓度可达稳态,体内呈现明显的蓄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必洛尔 药动学 个体差异 CYP2D6
下载PDF
肿瘤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芳 蒋妮谚含 +1 位作者 柳文洁 程泽能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3期307-312,共6页
肿瘤耐药是由药物靶标改变、细胞内部药物浓度下降等引起的复杂过程。尽管新型化疗药物的设计正在迅速发展,但对于晚期肿瘤(如侵袭和转移)尚无有效的化疗药物。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体遗传差异、肿瘤微环境、肿瘤... 肿瘤耐药是由药物靶标改变、细胞内部药物浓度下降等引起的复杂过程。尽管新型化疗药物的设计正在迅速发展,但对于晚期肿瘤(如侵袭和转移)尚无有效的化疗药物。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体遗传差异、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药物失活、药物吸收减少、药物代谢改变、药物靶点基因突变、肿瘤免疫系统改变等。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肿瘤耐药发生机制以及肿瘤对常见抗肿瘤药物耐药的原因,并从不同角度总结解决肿瘤耐药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耐药性 微环境 MIRNA ABC家族 基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凝芳 罗茜 程泽能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8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研究苯磷硫胺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次及连续多次口服给药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开放试验设计,单次及连续多次给予苯磷硫胺片300 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U)法测定血浆及红细胞中硫胺素及二磷... 目的:研究苯磷硫胺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次及连续多次口服给药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开放试验设计,单次及连续多次给予苯磷硫胺片300 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U)法测定血浆及红细胞中硫胺素及二磷酸硫胺素(TDP)的浓度。使用WinNonlin 6.1软件对单次及多次给予苯磷硫胺片后血浆中硫胺素的浓度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以梯形面积法计算红细胞中TDP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结果:单次及多次给药后血浆中硫胺素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z(1.6±0.4)、(2.1±0.4)h,AUC0-24 h(1 819.9±336.3)、(3 034.8±806.9)μg·h/L,AUC0-∞(1 835.3±331.7)、(3 085.8±774.0)μg·h/L,cmax(520.5±130.2)、(679.4±136.6)μg/L,CL/F(177.1±30.5)、(116.7±33.6)L/h,Vd/F(401.3±129.2)、(334.2±81.3)L,MRT(4.3±0.9)、(5.3±0.4)h。单次及多次给药后红细胞中TDP的AUC0-24 h分别为(3 432.9±815.5)、(5 013.4±965.7)μg·h/L。结论:连续多次给药后,血浆硫胺素的浓度有所累加,消除减慢;红细胞中TDP存在蓄积现象,达到稳态浓度后,24 h内波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磷硫胺片 硫胺素 二磷酸硫胺素 血药浓度 药动学
原文传递
细胞色素P4502D6*10基因多态性对单次及多次口服奈必洛尔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5
作者 蔡凝芳 李碧峰 +7 位作者 黄小红 许可珍 蔡梦云 冯惠平 何丽华 余敏 郭歆 程泽能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14-2117,共4页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2D6*10(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单次及多次口服奈必洛尔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CYP2D6*10基因型选择入选15名中国健康受试者,其中CYP2D6*1携带者8名,CYP2D6*10/*10基因型7名。所有受试者单次口服奈必洛尔5 mg...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2D6*10(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单次及多次口服奈必洛尔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CYP2D6*10基因型选择入选15名中国健康受试者,其中CYP2D6*1携带者8名,CYP2D6*10/*10基因型7名。所有受试者单次口服奈必洛尔5 mg和多次口服奈必洛尔5 mg·d-1,qd,连续7 d。用LC-MS/MS法测定奈必洛尔血药浓度,用Win Nonlin软件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奈必洛尔后CYP2D6*1携带者和CYP2D6*10/*10基因型个体中奈必洛尔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9.88±5.47),(12.29±6.19)h;AUCinf分别为(7.26±5.88),(8.56±5.20)μg·L-1·h;Cmax分别为(1.11±0.53),(1.42±0.75)μg·L-1。多次口服奈必洛尔后CYP2D6*1携带者和CYP2D6*10/*10基因型个体中奈必洛尔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8.56±2.38),(7.67±4.75)h;AUCinf分别为(10.62±5.62),(12.74±7.40)μg·L-1·h;Cmax分别为(2.05±0.83),(2.02±0.75)μg·L-1。奈必洛尔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在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给药的清除率在不同基因型中均显著低于单次给药(P<0.05)。结论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单次及多次口服奈必洛尔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多次给药后奈必洛尔体内消除减慢,且不受CYP2D6*10基因多态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必洛尔 细胞色素P4502D6*10 基因多态性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