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生命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吕锡琛 朱慧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2,共6页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医学问题和生命科学技术进行伦理裁判或评价、反省等原初问题,而且还应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道德追问;对生命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等问题进行道德哲学解读。道学主张尊道贵德、身心两全,强调生命价值的崇高与神...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医学问题和生命科学技术进行伦理裁判或评价、反省等原初问题,而且还应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道德追问;对生命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等问题进行道德哲学解读。道学主张尊道贵德、身心两全,强调生命价值的崇高与神圣,以复归于“道”这一生命之本源作为终极关怀和人生理想;强调自作主宰,"以内乐外”,“我命在我不在天”,凸显出生命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追求身、心、灵各个层面的养护和健康,注重精神生命的提升与超越,将返朴归真、俭啬寡欲、积德行善等道德要求和身心修炼作为维护和延续生命、改善命运的必由之路。这些思想不仅启示现代人类改变仅关注躯体健康或心理健康的狭隘观念,深化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与认识,注重精神的提升与自作主宰,而且为进一步揭示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密切联系,呵护身心灵的整体健康,建构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尊道贵生 以内乐外 我命在我 俭啬寡欲 生命伦理观
下载PDF
论明太祖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
2
作者 吕锡琛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30-35,共6页
作为从社会底层崛起的帝王,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彰显出鲜明的经世致用特征,且带有浓厚的“视域的融合”意味。他对《道德经》的诠释不仅包含“理解”“解释”,而且还可与相关史实结合,考察其经典诠释所体现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这... 作为从社会底层崛起的帝王,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彰显出鲜明的经世致用特征,且带有浓厚的“视域的融合”意味。他对《道德经》的诠释不仅包含“理解”“解释”,而且还可与相关史实结合,考察其经典诠释所体现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这两个诠释学要素。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颇有特色:从律己重民向度展开的异向诠释,将老子崇俭抑奢、率先垂范等主张践行于政治生活之中;转换行为主体的诠释,将文本中对“道”的创生、无为的功用等哲学问题的阐发转向了对政治活动中政治主体的道德行为和伦理关系的设计;又从政治实践层面更深入地诠释了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等主张;而拓展了警示对象的诠释更包含了对帝王和臣民各阶层的告诫和规范,透露出对篡位者的警惧和防范,且使老子的告诫更具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朱元璋 经典诠释 诠释学 视域的融合
下载PDF
論《管子》“四篇”中的管理心理學思想
3
作者 吕錫琛 《诸子学刊》 2019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管子》"四篇"作爲稷下黄老道家的作品,繼承發展了先秦道家身國同治的思路,對管理者的心理素質及其在管理活動中的心理調控等問題予以高度的關注。提出了心治則形全、天下治的論斷。作者揭示了爲政者自身的心性修養水準和心... 《管子》"四篇"作爲稷下黄老道家的作品,繼承發展了先秦道家身國同治的思路,對管理者的心理素質及其在管理活動中的心理調控等問題予以高度的關注。提出了心治則形全、天下治的論斷。作者揭示了爲政者自身的心性修養水準和心理素質與決策水準和治國能力的密切關係;分析了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的言行對被管理者的心理、行爲及其走向的影響;進而提出了管理者如何提高對情感、欲望和注意力的調控能力的修養途徑。從操作的層面深化和拓展了道學的管理理論。這些思想對於提高現代管理者的心理素質,促進管理主客雙方的和諧互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心理學理論,皆具有積極的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四篇 管理心理學 心治 氣意得而天下服 心静氣理
下载PDF
深切缅怀卿希泰先生
4
作者 吕锡琛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1,共2页
尊敬的卿希泰先生驾鹤西去已是一年有余,可是,他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历历在目,在书房的案头上、书柜里,他的大作以及由他牵头或在他指导下完成的著述已是琳琅满目,是我常常翻检的作品。睹物思人,勾起我深深的怀念。我虽然不是卿老师门下的... 尊敬的卿希泰先生驾鹤西去已是一年有余,可是,他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历历在目,在书房的案头上、书柜里,他的大作以及由他牵头或在他指导下完成的著述已是琳琅满目,是我常常翻检的作品。睹物思人,勾起我深深的怀念。我虽然不是卿老师门下的正式弟子,但在我的学术研究道路上却始终得到他的关切、启示和支持。我进入道学研究领域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1987年,改革开放后的首届全国老子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卿希泰 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究 道学研究 改革开放 偶然性 怀念 弟子
原文传递
返本开新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思考
5
作者 吕锡琛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3,共2页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中国化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发扬道教因应社会发展进行"自我调适"的优良传统,对道教作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调适,同时借鉴、吸纳相关优秀文化和经验,使道教得以...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中国化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发扬道教因应社会发展进行"自我调适"的优良传统,对道教作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调适,同时借鉴、吸纳相关优秀文化和经验,使道教得以革新和扩展,让产生于传统社会的道教不仅融入现代中国,更能适应当今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宗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返本开新 社会发展需要 继承发扬 自我调适 中国化 道教
原文传递
宗教和谐的南岳启示
6
作者 吕锡琛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5,共4页
在中国,各大宗教从古至今基本呈现出和平共处,兼容并蓄的状态,特别是被誉为"寿岳"的南岳衡山,更是宗教和谐相处的典范:千余年以来,佛道二教同处一山,共居一庙。在抗战期间,南岳佛道两家精诚团结,并肩作战,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 在中国,各大宗教从古至今基本呈现出和平共处,兼容并蓄的状态,特别是被誉为"寿岳"的南岳衡山,更是宗教和谐相处的典范:千余年以来,佛道二教同处一山,共居一庙。在抗战期间,南岳佛道两家精诚团结,并肩作战,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共赴国难,济世救民,南岳72峰之尾的岳麓山至今亦是儒释道同处一山,这种和谐相处的宗教文化景观可谓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岳 寿岳 佛道 抗战期间 文化景观 儒释道 道教思想 参同契 智顗 天台宗
原文传递
论唐玄宗李隆基援佛释《老》的诠释思想
7
作者 吕锡琛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0年第1期20-28,共9页
李隆基顺应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时代趋势,他对《老子》文本的诠释既体现出紧扣当下政治实践来把握和诠释原文的"视域的融合",又引入儒佛道经典进行"跨文本诠释"和"融贯性诠释"的结合,将佛道融会的重玄学之&q... 李隆基顺应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时代趋势,他对《老子》文本的诠释既体现出紧扣当下政治实践来把握和诠释原文的"视域的融合",又引入儒佛道经典进行"跨文本诠释"和"融贯性诠释"的结合,将佛道融会的重玄学之"有无双谴""重玄兼忘"等概念、佛学的"妙本""法性""净染""摄迹归本"等概念圆融自如地应用于对《老子》多章的诠释中,更将这些概念贯通于全书,又以佛学的修行论和空观思想来诠释和充实《老子》"有无相生"等命题或文句,不仅开拓、丰富而且深化了《老子》文本的理论内涵和佛道的互动和融汇,亦映射出道学诠释学所具有的兼容并蓄之特性和宽广的理论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隆基 援佛释《老》 道学诠释学 跨文本诠释 融贯性诠释
原文传递
论陈撄宁思想中的科学精神
8
作者 罗红胜 吕锡琛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8,共5页
民国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自觉地引入西方科学精神,改造道教内丹学而创建"仙学"这一新的学术形态。他的探索活动中彰显出鲜明的科学精神,其主要包括: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道"与"力"乃宇宙之真宰;去伪存真... 民国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自觉地引入西方科学精神,改造道教内丹学而创建"仙学"这一新的学术形态。他的探索活动中彰显出鲜明的科学精神,其主要包括: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道"与"力"乃宇宙之真宰;去伪存真的实证精神;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陈氏还力图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彰显出会通中西古今的特征。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推动道教的改革与现代转型,而且超越了宗教改革的范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现代文化建设不无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撄宁 科学精神 去伪存真 道教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