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对比——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珊明 刘述钢 《当代教育论坛》 201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文章选取湖南某高校两个大一班级,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有效被试各40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控制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对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实效性进行前后测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模式下... 文章选取湖南某高校两个大一班级,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有效被试各40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控制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对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实效性进行前后测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均显示出较高的课堂投入度;翻转课堂教学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在情绪、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非理性信念,并降低了学生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实效性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验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珊明 刘述钢 罗匡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7期137-139,共3页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初步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腾讯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为网络平台,具体分为准备、课前、课中、课后四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教学任务。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初步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腾讯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为网络平台,具体分为准备、课前、课中、课后四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教学任务。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和新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网络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教学到翻转课堂教学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珊明 罗匡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9期164-165,共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师课堂管理压力大、学生课堂参与差异大和课后内化难等问题。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具有理论上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该教学模式以腾讯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为网络平台,具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师课堂管理压力大、学生课堂参与差异大和课后内化难等问题。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具有理论上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该教学模式以腾讯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为网络平台,具体可以分为准备、课前、课中、课后四个教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翻转课堂 网络平台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伏生 肖祥 《文教资料》 2009年第9期223-225,共3页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困难对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怎样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困难对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怎样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论情绪宣泄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沈丹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8年第8期24-25,共2页
在高校建立情绪宣泄室是教育的良性通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造性探索,这种做法切合学生需要,具有积极的效应。在使用宣泄室进行情绪宣泄的过程中,应遵循情绪评估、引导监督、认知调节、追踪反馈的原则,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缓解... 在高校建立情绪宣泄室是教育的良性通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造性探索,这种做法切合学生需要,具有积极的效应。在使用宣泄室进行情绪宣泄的过程中,应遵循情绪评估、引导监督、认知调节、追踪反馈的原则,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释放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宣泄室 心理健康 运用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自我修复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罗伏生 沈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73-175,共3页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辅导员的社会角色内涵愈加丰富,工作范围越来越广。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和教师中的特定角色,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多重角色的冲突,使他们承受强大的心理压力。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辅导员的社会角色内涵愈加丰富,工作范围越来越广。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和教师中的特定角色,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多重角色的冲突,使他们承受强大的心理压力。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认真分析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 自我修复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罗伏生 沈丹 +2 位作者 张珊明 肖祥 李志强 《文教资料》 2009年第8期205-207,共3页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人格特征在不同类型IAD中的预测作用,以期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实施和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作者整群随机抽查某高校2350名学生,用YongKS网络成瘾诊断问卷、...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人格特征在不同类型IAD中的预测作用,以期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实施和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作者整群随机抽查某高校2350名学生,用YongKS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调查,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特征 网络成瘾类型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7
8
作者 罗伏生 沈丹 +3 位作者 张珊明 王小凤 袁红梅 李志强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9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根据某普通高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随机抽取8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心...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根据某普通高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随机抽取8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7%;不同性别贫困生在SCL-90的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和大五人格中的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部分因子与人格的适用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人格中的利他性和适应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大学生人格障碍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罗伏生 罗匡 +1 位作者 沈丹 张珊明 《文教资料》 2010年第32期208-211,共4页
为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随机整群抽取若干大学生被试.进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中文版依恋问卷(AAQ3.1)和儿童虐待史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人格障碍检出率为44.4%,前五位依次为表演型(17... 为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随机整群抽取若干大学生被试.进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中文版依恋问卷(AAQ3.1)和儿童虐待史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人格障碍检出率为44.4%,前五位依次为表演型(17.9%)、强迫型(13.6%)、边缘型(11.1%)、自恋型(9.1%)、分裂型(8.1%);人格障碍筛查阳性组在依恋问卷各因子和情感虐待各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阴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城乡、对父亲愤怒、母亲角色倒置、母亲憎恶、父亲憎恶是影响大学生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结论:该校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问题,童年期的依恋和情感虐待可能与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人格障碍 形成原因 Logistica回归分析
下载PDF
“QQ平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述钢 张珊明 詹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40-44,共5页
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QQ平台+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增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统计结果表明... 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QQ平台+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增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得分优于对照组得分,两者在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两方面都有P<0.05的显著统计学差异,验证了"QQ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高校学生的课堂参与意愿、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网络平台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11
作者 赵京 沈丹 李晓敏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7期162-165,共4页
随着社会与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本研究为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调查获取227份有效问卷,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情况和严重程度,然后测度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分值,最后,运用... 随着社会与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本研究为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调查获取227份有效问卷,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情况和严重程度,然后测度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分值,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称、科研压力满意度、月收入和高校制度公平性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低、科研压力越大、月收入越低以及高校制度越不公平,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加剧;职称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建议高校合理安排科研工作量和考核制度,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公平性,从而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高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内隐启动条件下权力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珊明 钟毅平 陈芸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4期355-360,共6页
采用内隐权力启动方法,探讨权力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性别和权力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中,高权力启动组人际敏感性成绩均显著高于低权力启动组。但是,男生中,高权力启动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控制组得分与低权... 采用内隐权力启动方法,探讨权力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性别和权力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中,高权力启动组人际敏感性成绩均显著高于低权力启动组。但是,男生中,高权力启动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控制组得分与低权力启动组差异不显著;女生中,高权力启动组得分与控制组差异不显著,低权力启动组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而在控制组中,男生得分接近显著低于女生。权力启动、权力特质和性别三者间的交互效应接近显著,"权力启动"和"性别"的交互效应在个体权力特质指向"高权力特质"水平上时显著。结果表明,内隐启动条件下,权力影响人际敏感性,且这种影响存在着性别和权力特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启动 权力 权力特质 人际敏感性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丹 罗匡 《中国建设教育》 2018年第3期54-56,共3页
为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设计大学新生适应学习团体辅导方案。本团体辅导方案结合大学新生学习上的特征表现,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切入,以活动引导、个人体验、角色扮演、感悟分享等为活... 为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设计大学新生适应学习团体辅导方案。本团体辅导方案结合大学新生学习上的特征表现,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切入,以活动引导、个人体验、角色扮演、感悟分享等为活动手段,设计结构化、封闭式的活动方案。具体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活动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学习适应 团体辅导方案
原文传递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及危机干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丹 《中国建设教育》 2013年第4期83-86,共4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长沙的五所高校随机抽取的989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危机自我干预意识和高校危机干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和危机自我干预意识淡薄,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长沙的五所高校随机抽取的989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危机自我干预意识和高校危机干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和危机自我干预意识淡薄,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普遍存在受重视的程度参差不齐、干预效果不明显和重"危机处理"轻"危机防范"的现象。对此现状的原因分析为:传统健康观念的误导和心理危机知识的匮乏;心理危机干预的本土化基础研究薄弱;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心理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干预
原文传递
累积家庭风险与大学生自伤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5
作者 张珊明 刘嘉慧 +3 位作者 尹美 叶坤 杨元花 罗伏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2-567,573,共7页
目的:探究累积家庭风险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自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累积家庭风险问卷、简版自我伤害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悯量表对11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累积家庭风险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 目的:探究累积家庭风险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自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累积家庭风险问卷、简版自我伤害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悯量表对11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累积家庭风险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伤行为,抑郁在累积家庭风险与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2)自悯在累积家庭风险和自伤行为、累积家庭风险与抑郁、抑郁与自伤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均显著;大学生自悯水平越高,累积家庭风险对其抑郁和自伤行为、抑郁对其自伤行为的预测作用越弱。结论:累积家庭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自伤行为,还通过抑郁间接影响大学生自伤行为;高水平自悯不但可以削弱累积家庭风险对大学生抑郁及自伤行为的影响,还可以削弱抑郁对自伤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累积家庭风险 自伤行为 抑郁 自悯
原文传递
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征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罗伏生 沈丹 张珊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9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特征,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3个年龄组,从5所学校随机抽取学生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初中生和高中生比大学生报告更多的焦虑症状,初中生与高中生无显著差异;②男生报告抑郁的时... 目的:了解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特征,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3个年龄组,从5所学校随机抽取学生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初中生和高中生比大学生报告更多的焦虑症状,初中生与高中生无显著差异;②男生报告抑郁的时点发病率明显低于女生;③抑郁症状高中生报告的最多,初中生次之,大学生最少;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高三的抑郁症状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一;⑤高三和大三的学生在焦虑症状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结论: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焦虑 抑郁 特征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30
17
作者 罗伏生 张珊明 +1 位作者 沈丹 罗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4期492-493,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其人格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湖南某高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偏激行为,且网络偏激行为与网络色情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网络偏激行为及网络色...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其人格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湖南某高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偏激行为,且网络偏激行为与网络色情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网络偏激行为及网络色情行为与网络成瘾行为呈显著正相关;EPQ-N、EPQ-L、退避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对网络偏差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及神经质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偏差行为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罗伏生 王小凤 +1 位作者 张珊明 沈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1期93-96,90,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方法: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测查1910名青少年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结果:中学生比大学生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要高。女性更多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方法: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测查1910名青少年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结果:中学生比大学生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要高。女性更多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结论: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认知策略存在年龄、性别差异。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更多的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情绪调节 认知策略
原文传递
论高校QQ心理咨询网络平台的构建及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丹 罗伏生 《中国建设教育》 2010年第Z6期89-91,84,共4页
QQ作为一种即时的网络通信软件,它的应用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彰显。本文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种网络优势,构建QQ心理咨询网络平台。这一平台的构建将成为传统心理咨询的有效补充,在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QQ作为一种即时的网络通信软件,它的应用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彰显。本文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种网络优势,构建QQ心理咨询网络平台。这一平台的构建将成为传统心理咨询的有效补充,在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Q心理咨询 构建 功能
原文传递
情感虐待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和自尊的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珊明 陈先琼 +2 位作者 罗伏生 杨元花 杨子鹿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0-634,639,共6页
目的:探究自我接纳和自尊在情感虐待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期虐待量表、自我接纳量表、自尊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624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情感虐待与社交焦虑呈显著... 目的:探究自我接纳和自尊在情感虐待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期虐待量表、自我接纳量表、自尊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624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情感虐待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接纳、自尊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情感虐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在情感虐待和社交焦虑之间,自我接纳和自尊的独立中介作用、自我接纳-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均显著。结论:情感虐待可以直接影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自我接纳和自尊间接影响其社交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大学生 情感虐待 社交焦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