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武华 黄文娟 杨道德 《江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6-40,共5页
为科学规划森林公园和促进生态旅游,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作者于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2006年12月中旬,对武功山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野外调查。调查得知:武功山森林公园现已知野生动物246种,录... 为科学规划森林公园和促进生态旅游,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作者于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2006年12月中旬,对武功山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野外调查。调查得知:武功山森林公园现已知野生动物246种,录属4纲30目75科。其中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分别有2目7科25种、2目10科37种、18目40科139种和8目18科45种。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0.57%,而古北界种类占9.76%,广布种占29.67%。两栖纲和爬行纲的东洋界种类分别占92.00%和75.68%。整个动物区系表现为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物种及东洋界华中区物种为主、南北成分混杂的区系特征。公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5种,其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钱豹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草鸮等31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公园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大,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故需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资源 区系 保护 武功山 安福
下载PDF
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道德 邓娇 +6 位作者 周先雁 张志强 晏玉莹 张鸿 何玉邦 王伟 李俊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91-1898,共8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3月,我国已建立407个国家级自然...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3月,我国已建立40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野生动物类型105个。尽管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目前仍不清楚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如何,故很有必要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开展评估。基于保护目标物种,以10a为时间尺度,采用集成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示范研究法,率先构建了我国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保护对象为候鸟的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指标进行赋分。评估框架包含1个目标层、2个系统层(生态有效性评估,分值占60%;管理有效性评估,分值占40%)、9个因素层、36个指标层,另增加人为影响赋分区(-12分—+8分)。其中,生态有效性评估包含代表性、适宜性、稀有性、多样性、完整性共5个因素层及15个指标层;管理有效性评估包含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效果共4个因素层及21个指标层。为进一步验证与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近10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保护目标物种种群动态与生境的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野外巡护、社区共管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对候鸟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议加强生态旅游管理;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候鸟的宣传教育、野外巡护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土地管理权属的混乱使候鸟的生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建议进一步争取土地所有权和落实管理权,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达到减少人为影响与恢复候鸟生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成效评估 候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有效性 管理有效性 案例研究
下载PDF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振 杨道德 +1 位作者 童新旺 李贻耀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9,共6页
2006年7-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专家对库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的鉴定,共整理出昆虫17目,156科,1163种,其中新种9个;昆虫区系东洋种... 2006年7-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专家对库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的鉴定,共整理出昆虫17目,156科,1163种,其中新种9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占68.10%;广布种次之,占23.82%;古北种较少,仅占8.08%;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 昆虫 多样性 湖南省
下载PDF
鸟类物种组合模式的稳定性——以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鸟类群落变化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叶锦玉 虞皓琦 +5 位作者 廖宝文 游奕来 刘新科 林寿明 杨道德 胡慧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恢复红树林前后的2次鸟类调查(恢复前于2001年3月—12月,恢复后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红树林恢复前后物种组成、种属结构关系、体长分布、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乘幂模型分别对种-属数量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进行拟合,用协方差分析判断红树林恢复前后模型的一致性。2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9种,分别为11目29科58属78种和12目33科57属80种,约24%的鸟类物种发生变化,棕扇尾莺(Cisticola juncidis)等4种在水边灌丛或空地上觅食的鸟类消失,而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es)等3种在林间活动的鸟类,以及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等3种在较深水域觅食的鸟类出现,这与红树林恢复后滩涂区面积减少,红树林区面积增加有关。但恢复前后的鸟类物种丰度仅相差2种,卡方检验表明红树林恢复前后总物种以及单次调查各季节物种的体长、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频次分布均无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恢复前后的种-属数量线性模型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乘幂模型均具有一致性。因此得出结论:淇澳岛大规模种植红树林后,部分鸟类物种发生变化,但在物种组合模式上具稳定性,即鸟类群落在构建物种组合上具有可重复性。这在指导群落重建与恢复中判断动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及确定恢复对象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合模式 群落构建 鸟类群落 红树林 植被变化 淇澳岛
下载PDF
湖南夹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康祖杰 贺春容 +1 位作者 康艺馨 张志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184-190,196,共8页
采用样带法逐月对湖南夹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61种,隶属14目46科,其中以森林鸟类占优势(127种),17种鸟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居留型中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分别占总种数的61.... 采用样带法逐月对湖南夹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61种,隶属14目46科,其中以森林鸟类占优势(127种),17种鸟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居留型中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分别占总种数的61.49%、19.25%、14.29%和4.97%;鸟类区系以东洋界物种占优势(61.49%),并兼有过渡性特征;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与秋季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大,夏季与冬季最小;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指数为森林>农田>集镇,均匀度指数为农田>森林>集镇,优势度指数为森林>农田>集镇;森林和农田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大,森林与集镇相似性系数最小。结果表明,湖南夹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具有典型的森林鸟类群落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结构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相似性系数 季节性变化 湖南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分化研究 ——以都庞岭和大围山种群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唐佳敏 杨道德 +2 位作者 曹越 李佳琦 张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1-2631,共11页
种群行为分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基础,而同一物种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体现其生态适应的重要内容。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由生态条件和种间竞争等因素引起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物种活动节律的分化,有助于对种群的动态管理... 种群行为分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基础,而同一物种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体现其生态适应的重要内容。不同地理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是由生态条件和种间竞争等因素引起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物种活动节律的分化,有助于对种群的动态管理和保护。为研究同一物种在不同分布区域的年周期行为节律,通过提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中监测到的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种群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雅各布斯选择指数(Jacobs Selection Index,JSI)对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选择进行了构建与比对,同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及T检验(T-Test)分析了两个异域分布的白鹇种群活动节律的分化趋势。结果表明:都庞岭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冷季的日活动节律为单峰模式,暖季为双峰模式;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全年的日活动节律为连续多峰模式,冷季和暖季为单峰模式。在活动时段的选择上,都庞岭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暖季更偏好在上午(JSI=0.479,JSI=0.461)活动,冷季更喜欢在中午(JSI=0.593)活动,全年和不同季节对日落(-0.41<JSI<0)为消极选择;而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全年和冷季偏好在下午(JSI=0.454,JSI=0.673)活动最多,暖季在上午(JSI=0.423)活动最多,同时对日落为正向选择(JSI=0.082)。依据活动时间重叠系数,都庞岭和大围山分布的白鹇在暖季的活动时间重叠系数最高(Dhat=0.92);依据活动频次相关性分析,2个地理种群在暖季的活动频次分化程度最高(Cor=-0.92,P<0.01)。综合分析表明,气候适应,回避人为干扰,同域竞争者和捕食者压力等因素可能是引起白鹇不同地理种群的日活动节律分化的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为雉类日活动行为分化研究提供经验线索,并为白鹇种群有效管理与栖息地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日活动节律 种群行为分化 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浏阳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杨道德 刘松 +5 位作者 费冬波 喻兴雷 谷颖乐 卢何军 陈辉敏 朱家椿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6,共9页
为掌握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07年1月10~19日、5月16~24日、7月26日~8月8日,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齐云山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 为掌握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07年1月10~19日、5月16~24日、7月26日~8月8日,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齐云山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5目18科。其中两栖纲2目7科24种,爬行纲3目11科48种。齐云山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其区系组成以60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其余12种均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大眼斜鳞蛇福建亚种(Pseudoxenodon macrops fukien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江西省两栖爬行动物新纪录,福建钝头蛇(Pareas stanleyi)为江西省赣南地区爬行动物新纪录。齐云山保护区是海南棱蜥(Tropidophorus hainanus)和福建华珊瑚蛇(福建丽纹蛇)(Sinomicrurus kelloggi)在江西省的第二个发现地,是海南闪鳞蛇(Xenopeltis hainanensis)在江西省的第三个采集地。通过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发现,齐云山地理位置独特,是华中区和华南区物种重要的扩散过渡地域。最后对齐云山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管理 江西省两栖爬行动物新纪录 崇义县
下载PDF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 被引量:33
8
作者 杨道德 马建章 +3 位作者 何振 李鹏飞 温华军 蒋志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7-952,共6页
为实现麋鹿回归大自然的目标,1993年和1994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从北京麋鹿苑引入麋鹿30头(8♂,22♀)和34头(10♂,24♀)建立了繁殖种群。自2000年6月开始,作者每月一次(7-10d)实地监测石首麋鹿... 为实现麋鹿回归大自然的目标,1993年和1994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从北京麋鹿苑引入麋鹿30头(8♂,22♀)和34头(10♂,24♀)建立了繁殖种群。自2000年6月开始,作者每月一次(7-10d)实地监测石首麋鹿保护区内、外的麋鹿种群动态。到2006年产仔季节结束后,该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达522头,2006年产仔前性比为1∶1.22。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种群增长曲线,1998年后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呈指数增长(Nt=84e0.226t),其瞬时增长率为0.226;1998年夏季长江暴发特大洪灾,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部分麋鹿逃逸到长江南岸,形成了自然野化麋鹿种群。该自然野化种群比保护区内麋鹿种群增长快,其瞬时增长率达到0.267。湖北石首和江苏大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差异显著,而两地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年均出生率(26.8%,P=0.010)和年均增长率(21.7%,P=0.038)均显著地高于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年均出生率(21.6%)和年均增长率(17.0%)。由于生境退化和人为干扰,当前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增长已开始出现密度制约迹象,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麋鹿的生存繁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生境 种群动态 期望寿命 重引入 野生动物保护
下载PDF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道德 谷颖乐 +3 位作者 刘松 熊建利 王琅 胡少昌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2-365,共4页
于2005—2006年先后3次对庐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得知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24种两栖动物,隶属2目8科,占江西省已知39种两栖动物的61.54%。有21种属东洋界种类,3种属广布种,无古北界种类。分别有6、6、3、... 于2005—2006年先后3次对庐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得知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24种两栖动物,隶属2目8科,占江西省已知39种两栖动物的61.54%。有21种属东洋界种类,3种属广布种,无古北界种类。分别有6、6、3、5和4种两栖类的生态类型属静水型、陆栖-静水型、流水型、陆栖-流水型和树栖型。除大鲵、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其余22种两栖动物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此次调查采集的小角蟾、阔褶蛙、虎纹蛙、竹叶蛙和花姬蛙为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记录,并与江西省其它自然保护区讲行了两栖类相似件系数比较,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两栖爬行动物区系 野生动物保护 生物多样性 庐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及其垂直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一鸣 姚志军 +5 位作者 黄志文 田园 李海滨 普琼 杨道德 胡慧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7,共10页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世界最高峰为代表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在生态和生物的演化及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受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外界对其哺乳动物区系的了解尚不完整。我们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保护区的调查点内...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世界最高峰为代表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在生态和生物的演化及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受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外界对其哺乳动物区系的了解尚不完整。我们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保护区的调查点内利用样带法、访问调查法、自动感应照相系统监测法和夹日法进行了5次哺乳动物区系调察,共确认10目23科81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34种,占总数的42.0%;地域特征明显,高地型17种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4种,共占38.3%。区内可以划分为6个自然带,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并以2 500-3 300 m的物种数最多,共48种。区系组成南、北翼差异显著,南翼的76种哺乳动物中,东洋界41种,古北界25种;而北翼的29种中,东洋界仅2种,古北界23种。南翼3 300 m以下东洋界优势明显,而4 000 m以上古北界则占绝对优势,据此我们认为保护区位于东洋界和古北界分界线上,且分界线在3 300-4 000 m之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哺乳动物区系 青藏高原 垂直变化
下载PDF
虫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菊凤 杨道德 +1 位作者 李鹄鸣 韩文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I0006-I0008,共3页
关键词 虫草多糖 冬虫夏草 生长条件 虫草属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道德 熊建利 +2 位作者 蒋志刚 谷颖乐 刘松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4,共6页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进行过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两栖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进行过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两栖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19种,隶属2目7科,占江西省39种两栖动物的48.72%。其中以16种东洋界物种为主,广布种3种,无古北界物种。东洋界物种包括10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及6种华中区物种。这种动物区系组成特点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两栖动物新纪录6种,分别是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弹琴蛙(Hylarana adenopleura)、阔褶水蛙(H.latouchii)、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斑腿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和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类 生物多样性调查 动物区系 野生动物保护 鄱阳湖区
下载PDF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松 杨道德 谷颖乐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6-339,共4页
2005年8月中下旬、2006年3月中下旬和5月中下旬,共3次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结果,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6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7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22种;爬行... 2005年8月中下旬、2006年3月中下旬和5月中下旬,共3次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结果,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6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7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22种;爬行纲3目11科45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88.06%。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此次调查发现的福建掌突蟾(Leptolal-ax liui)为广东省两栖动物新分布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乳源县 野生动物保护
下载PDF
中国林蛙属(无尾目:蛙科)一新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 . nov . 被引量:19
14
作者 沈猷慧 江建平 杨道德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1-488,共8页
本文报道两栖纲蛙科一新种,新种具林蛙属(Rana)特征,与昭觉林蛙种组(费梁,1999)相近,但与该组成员又有明显区别,被命名为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nov.。新种有系列特征与峨眉林蛙(R.omeimonts)、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相似,但又... 本文报道两栖纲蛙科一新种,新种具林蛙属(Rana)特征,与昭觉林蛙种组(费梁,1999)相近,但与该组成员又有明显区别,被命名为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nov.。新种有系列特征与峨眉林蛙(R.omeimonts)、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相似,但又明显不同于后者,如:1)无雄性线;2)蝌蚪唇齿式为Ⅰ:3+3/1+1:Ⅲ;3)股部背侧黑褐色横斑窄,通常整齐、数目较多;4)繁殖季节在农历寒露节前后。这些特征可以与峨眉林蛙、昭觉林蛙准确区别。新种标本采自湖南省双牌县阳明山,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动物标本馆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蛙科 寒露林蛙新种 湖南省
下载PDF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道德 刘洪生 +5 位作者 喻兴雷 李竹云 何振 卢和军 陈辉敏 谭庭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掌握兽类资源现状,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者于2007年1月10-19日、5月16~23日、7月26日~8月8日,采用样带法,并结合铗捕法、网捕法和非诱导式访问法,对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3次实地考察.... 为了掌握兽类资源现状,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者于2007年1月10-19日、5月16~23日、7月26日~8月8日,采用样带法,并结合铗捕法、网捕法和非诱导式访问法,对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3次实地考察.结果表明:(1)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兽类45种,隶属8目20科.其中豹、云豹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酋猴、穿山甲、豺、青鼬、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斑林狸、鬣羚、水鹿共10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5种和4种兽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8种兽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2种为中国特有种.(2)其动物区系表现为以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相互渗透的特征.其中东洋界种类33种,古北界种类2种,广布种10种.保护区现分布有水鹿21只左右和藏酋猴10只左右.通过与周边自然保护区兽类物种多样性比较,对该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哺乳动物 生物多样性 资源调查 野生动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管理
下载PDF
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杨道德 熊建利 +1 位作者 冯斌 屈斌斌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与监测数据是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保护,2002年8月中下旬、2002年11月中旬,对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综合作者1... 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与监测数据是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保护,2002年8月中下旬、2002年11月中旬,对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综合作者1984年6~7月和1993年8月在该保护区实地调查的结果显示: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类1目6科23种、爬行类2目9科39种。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54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并以46种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虎纹蛙Hoplobatrachu srugulos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余61种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有4种被列入CITES附录II;14种为中国特有种;23种资源量丰富。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新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hen,Jiang et Yang,2007的模式标本产地。根据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两栖爬行动物区系 南岭山脉 生物多样性 湖南省
下载PDF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道德 刘松 +4 位作者 谷颖乐 熊建利 王琅 胡少昌 宗道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6,共5页
为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5年8月中旬、2006年5月下旬-6月上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的爬行... 为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5年8月中旬、2006年5月下旬-6月上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的爬行动物有42种,隶属3目9科,占江西省已记录80种爬行动物的52.50%,比庐山爬行动物原记录新增10种,其中32种属东洋界种类,10种属广布种、无古北界种类,42种爬行动物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最后同江西省其它6个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进行了物种相似性系数比较和聚类分析,并提出了5条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爬行动物 动物区系 野生动物保护 生物多样性 庐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的多样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振 杨道德 +2 位作者 童新旺 王帮利 谷志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5,82,共6页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个,中国新记录33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达66.58%,古北种次之占20.45%,广布种占12.97%;2005年的昆虫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一般均达到0.95-0.98,比1981年调查时有明显提高,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高,群落稳定性好,经建立保护区以来20多年的保护和管理,昆虫多样性有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昆虫物种多样性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陵山脉 湖南省
下载PDF
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谷颖乐 杨道德 +3 位作者 刘松 钟国方 钟文超 曾锦东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0-343,共4页
为了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于2006年4月16~25日、8月14~24日对广东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近20天的野外科学考察。调查表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 为了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于2006年4月16~25日、8月14~24日对广东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近20天的野外科学考察。调查表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5目18科。其中两栖纲2目6科24种;爬行纲3目12科48种。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粤北动物地理省,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达65种占总物种数的90.28%。本次调查同时发现了在广东省罕见的香港瘰螈和黑眼睑小树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管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 区系分析 自然保护区 惠州市
下载PDF
江西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杨道德 熊建利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5-289,共5页
2004年6月上旬和8月下旬两次对位于鄱阳湖主湖南部的江西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表明: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31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5科11种;爬行纲3目8科20种。其动物... 2004年6月上旬和8月下旬两次对位于鄱阳湖主湖南部的江西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表明: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31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5科11种;爬行纲3目8科20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7·65%。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赣北(鄱阳湖)平原省,此次调查发现的斑腿泛树蛙和舟山眼镜蛇为该动物地理省的新分布记录。最后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两栖爬行动物 湿地保护对策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