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元素及其配比对枣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韩志强 袁德义 +2 位作者 陈文涛 李承想 魏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7-363,共7页
为研究营养元素N、P、K、Ca、Mg、B、Zn、Mo及其配比对枣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金丝4号”枣花粉为试材,运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对不同营养元素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Zn、Ca、Mo、Mg对枣... 为研究营养元素N、P、K、Ca、Mg、B、Zn、Mo及其配比对枣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金丝4号”枣花粉为试材,运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对不同营养元素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Zn、Ca、Mo、Mg对枣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N、P、K、B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促进花粉萌发最适宜质量浓度:CO( NH2)2为0.10~0.15 g/L;KH2 PO4为0.10 g/L;KCl为0.25 g/L;H3 BO3为0.02 g/L,促进花粉管生长最适宜质量浓度:CO( NH2)2为0.10~0.15 g/L;KH2 PO4为0.10 g/L;KCl为0.20~0.25 g/L;H3BO3为0.015~0.02 g/L。(3)N、P、K、B营养元素配合使用极显著地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其中以0.10 g/L CO( NH2)2+0.10 g/L KH2 PO4+0.25 g/L KCl+0.015 g/L H3 BO3处理的效果最好,其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87.45%和1350μm,比CK提高了37.28%和1293.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营养元素 萌发
下载PDF
基于cDNA芯片的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及新S-RNase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江南 张琳 +2 位作者 谭晓风 谭慧 张靖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0-529,共10页
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对梨栽培中授粉品种选择和遗传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梨S-RNase基因荧光标记的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梨品种荧光标记的cDNA特异产物;进一步完善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以被检测梨品种cDNA特异序列与梨S-RNase基... 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对梨栽培中授粉品种选择和遗传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梨S-RNase基因荧光标记的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梨品种荧光标记的cDNA特异产物;进一步完善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以被检测梨品种cDNA特异序列与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杂交检测不同梨品种S基因型,并发现新的S-RNase基因。结果表明:利用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鉴定了泸定王皮梨、兴山24号、弥渡百合等35个未知S基因型梨品种,确定了各品种的S基因型。结合PCRRFLP及DNA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发现了7个新的S-RNase基因资源,获得了新S-RNase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各新S-RNase基因均具有S-RNase基因特异区域序列的典型特征;进化分析显示7个新S-RNase基因主要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S-RNase类群,且存在种间和属间比种内和属内进化关系更近的现象。7个新的S基因分别命名为:PpS_(53)(Pyrus pyrifolia S53)、PpS_(54)、PpS_(55)、PpS_(56)、PpS_(57)、PpS_(58)和PpS_(59),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X581753、KX581754、KX581755、KX581756、KX581757、KX581751和KX581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ASE基因 CDNA芯片 S基因型 进化分析
下载PDF
油茶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建勇 谭晓风 +4 位作者 梅芳芳 曾艳玲 龙洪旭 刘凯 陈鸿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0-1088,共9页
以国审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华硕’种子为材料,在已构建的转录组和表达谱数据库基础之上,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油茶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 ACAD(基因登录号KJ910338)。该基因c DNA全长为2702 bp,含有24... 以国审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华硕’种子为材料,在已构建的转录组和表达谱数据库基础之上,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油茶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 ACAD(基因登录号KJ910338)。该基因c DNA全长为2702 bp,含有2487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82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2.4113 k D,理论等电点p I为8.47,具有2个比较明显的跨膜区和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位点LVHGDFRIDNLVF,存在5个亚结构域;在Co ACAD基因c DNA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构建表达载体,其中原核表达载体在宿主细胞BL21(DE3)中成功诱导表达,获得表观分子量约为93 k D的目的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o ACAD基因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上调表达,预示着Co ACAD基因可能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参与能量供应过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脂酰辅酶A脱氢酶 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大花红山茶4个变异类型开花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耀辉 高超 +2 位作者 李葵 王碧芳 谭露曼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4-1289,共6页
为开展大花红山茶( Camellia magniflora Chang)杂交育种及物种保护工作,以大花红山茶的4个变异类型为材料,通过田间观察开花物候期并结合花器特征分析、花粉活力、花粉/胚珠比和杂交指数等指标测定,研究大花红山茶变异类型的开... 为开展大花红山茶( Camellia magniflora Chang)杂交育种及物种保护工作,以大花红山茶的4个变异类型为材料,通过田间观察开花物候期并结合花器特征分析、花粉活力、花粉/胚珠比和杂交指数等指标测定,研究大花红山茶变异类型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4个类型的开花物候期不一致,类型1开花最早,类型2花期最长为73 d,类型3花期最短为48 d,类型4开花最晚;(2)类型1花冠最大,花瓣浅粉色,雄蕊数量多达182枚。类型2、类型3和类型4花瓣颜色逐渐加深,雄蕊数量相差不大但均较类型1少。4个类型的花柱数量均为3个,花瓣数量均为5~7枚;(3)4个类型的新鲜花粉在10%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上萌发率均大于46%,活力较高,雄配子可育;(4) P/O值法和OCI值法表明4个类型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需要传粉者。大花红山茶变异的类型中存在雄蕊瓣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红山茶 变异 开花生物学 繁育系统
下载PDF
顶花板凳果愈伤组织和芽诱导培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萍 王森 +2 位作者 付国赞 蒋建林 唐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42-46,173,共6页
为快速繁殖顶花板凳果优良品种,筛选出顶花板凳果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以顶花板凳果当年生鲜嫩带芽茎段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样时间、植体消毒方式、激素配比、是否光照处理等培养条件对顶花板凳果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的影响... 为快速繁殖顶花板凳果优良品种,筛选出顶花板凳果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以顶花板凳果当年生鲜嫩带芽茎段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样时间、植体消毒方式、激素配比、是否光照处理等培养条件对顶花板凳果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是顶花板凳果最佳采样季节,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率高于其他月份、为44%;以仅用0.1%HgCl_2处理5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及死亡率均较低,分别为11%、22%;NAA 0.5 mg/L+6-BA 2.0 mg/L为最佳愈伤组织和芽诱导培养的激素浓度及配比,诱导率高达47%;以光照培养的效果最佳,诱导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花板凳果 组织培养 消毒方式 激素配比 光照条件
下载PDF
油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CoDGK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6
作者 江南 张维利 +2 位作者 李捷宇 刘奇龙 刘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0-1095,共6页
以油茶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采用RT-PCR和RACE技术,根据Unigene序列设计油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Co DGK)RACE引物,分离克隆了DGK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 DGK3(Gene Bank登录号:KM068056),基因全长1 568 bp,开放阅读框1 455 bp,编码485个... 以油茶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采用RT-PCR和RACE技术,根据Unigene序列设计油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Co DGK)RACE引物,分离克隆了DGK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 DGK3(Gene Bank登录号:KM068056),基因全长1 568 bp,开放阅读框1 455 bp,编码485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比对及序列分析表明油茶与其它物种的DGK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麻风树和毛果杨相似性最高,达到78%;利用生物学软件对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分析转录组数据中DGK相关的Unigene序列RTKM值和对Co DGK3基因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o DGK3在油茶种子发育各时期表达量变化差异不大,并且发现转录组数据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的结果变化规律一致,证明了转录组测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甘油二酯激酶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睿 胡琦 +2 位作者 石美 廖思 曾艳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1-76,共6页
为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林生产中的应用。采用L_9(3)~3正交设计法,用赤霉素(GA_3)、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波斯菊种子,研究其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和2,4-D对波... 为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林生产中的应用。采用L_9(3)~3正交设计法,用赤霉素(GA_3)、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波斯菊种子,研究其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和2,4-D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6-BA;采用0.5 mg·L^(-1) GA_3处理波斯菊种子,其发芽时间能较对照组缩短1~2 d;采用0.5~1.0 mg·L^(-1) GA_3和2,4-D的混合液浸泡波斯菊种子24 h后催芽,其萌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出16%以上,幼苗生长初期生物量也较对照组高出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菊 植物生长调节剂 萌发 生物量
下载PDF
钛离子注入种子对油茶幼苗叶绿体DNA、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8
作者 李维伟 黎傲日 +3 位作者 郭怡菲 李观林 肖文静 曾艳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38-2746,共9页
[目的]探讨钛离子注入对油茶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离子注入技术进行油茶种质创制及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为试材,设置6×10^16、9×10^16、12×10^16、15×10^16和18×10^16Ti^2... [目的]探讨钛离子注入对油茶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离子注入技术进行油茶种质创制及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为试材,设置6×10^16、9×10^16、12×10^16、15×10^16和18×10^16Ti^2+/cm^2 5种剂量的钛离子,分别注入油茶种子,以未进行注入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在相同条件下播种培育。采摘幼叶进行DNA提取,对叶绿体基因组的部分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扩增、纯化,并定期测量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连续3年(2016—2018年)追踪研究其叶绿体DNA的变异、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规律。[结果]钛离子注入处理会引起叶绿体DNA少数碱基置换,虽然注入剂量越大置换相对增多,但不存在明显的缺失或插入现象;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参数均呈现马鞍形变化;钛离子注入浓度为6×10^16和12×10^16 Ti^2+/cm^2时,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但随着生长年份增加,优势逐渐减小;处理后当年各试验组Pn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第2和第3年,6×10^16Ti^2+/cm^2注入组P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分别增加13.94%和12.56%;第1、2年中Gs和Tt各组差异不明显,而第3年差异开始增大,在注入浓度为0及6×10^16Ti^2+/cm^2时Gs分别为最低组的235.78%和249.55%,而在注入浓度为6×10^16Ti^2+/cm^2 Tr是最低组的239.24%;在第1年中,对照组Ci为508.4074μL/L,是最低组的213.72%,第2年中对照组与其他各组均存在显著差异,达该年度最高值,为288.2563μL/L,较其他处理组增加6.66%~17.98%,但第3年对照与其他组差异减小。[结论]钛离子注入浓度的差异对叶绿素的影响暂时不稳定,但当钛离子注入浓度为6×10^16 Ti^2+/cm^2时,对油茶的综合作用效果最佳,能促进油茶净光合速率的提升以及蒸腾作用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钛离子注入 叶绿体DNA 叶绿素相对含量 光合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