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3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效果——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1
作者 马晓玲 刘远哲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劳动教育是高校“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全面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高等林业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资源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劳动教育理念滞后、劳动教育内容和... 劳动教育是高校“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全面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高等林业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资源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劳动教育理念滞后、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为了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林学专业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林业复合型人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不断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深化“产学研”三者的有机融合,通过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及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探索了将劳动教育理念全面融入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路径。这些举措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劳动精神,还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代的林业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林学专业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运行与管理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2
作者 汤春芳 李科林 张平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7年第6期22-24,共3页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评估一级指标体系包括专业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运行与管理、培养质量5个方面。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了与教育部、学校教育政策、制度、规划、措施以及教学条件密切相关外,教学运行及其过程管...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评估一级指标体系包括专业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运行与管理、培养质量5个方面。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了与教育部、学校教育政策、制度、规划、措施以及教学条件密切相关外,教学运行及其过程管理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综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研究及其管理实践模式,旨在为相关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教学运行 管理 实践
下载PDF
行动教学法在中外联合办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课程为例
3
作者 谷战英 陈昊 +1 位作者 朱宁华 侯茂章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第4期61-67,共7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外联合办学模式日益成熟,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扬长避短、吸取国外成熟教学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国际上较先进的教学方法,行动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尚存在较多空白,有待加强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外联合办学模式日益成熟,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扬长避短、吸取国外成熟教学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国际上较先进的教学方法,行动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尚存在较多空白,有待加强和推进。为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林学专业在引进"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连续开展了为期2个学年的行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首先,以行动教学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对"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科学设计,强调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过程化培养和管理,降低期末考试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其次,分课前、课中、课后等3个环节落实行动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组织实施,指导学生在课堂讲授前预习知识要点,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采取以讨论为主的多种讲授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堂讲授后自主反思重要知识点。最后,为了完善行动教学法的实施并推动其在大学本科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Environmental Data and Analysis"专业课程实施行动教学法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行动教学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突破了我国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课程教学局限,加强了大学生自主思考习惯、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但是也发现,男女生在应对行动教学法的能力和素质上存在差异、各有长短;能否创造性地提出科学问题可能与是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协同促进的关系;提出科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培养具有一定关联。因此,需要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在行动教学法实际操作中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中外联合办学 课程教学 行动教学法
下载PDF
林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专业双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谷战英 王承南 +1 位作者 雷丕锋 庄红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19-221,共3页
通过近4年林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对林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变革进行探索和思考,旨在为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林学 实践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军 李建安 +1 位作者 朱光玉 杨模华 《大学教育》 2020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硕士生培养方案是制订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和开展硕士生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一流学科的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培养方案修订是当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点。该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例,根据一流学... 硕士生培养方案是制订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和开展硕士生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一流学科的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培养方案修订是当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点。该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例,根据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从方向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实践环节等方面,制订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培养学林、爱林和为林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快速提高,不断巩固林学高级人才的高地地位,为林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林学学科 培养方案 学硕
下载PDF
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吕勇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2期19-25,共7页
造林难度不断加剧、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强林"和"科技兴林"战略的落实等,都对我国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对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 造林难度不断加剧、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强林"和"科技兴林"战略的落实等,都对我国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对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在确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基本思路、培养机制的框架等基础上,对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的内涵以及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及其与协同培养机制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其次,提出了协同培养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建议措施,包括协同制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推进林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科研协同研究,积极探索校校协同、校研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培养,打造专兼结合、能力互补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打造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林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林学专业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协同机制
下载PDF
基于科技小院的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军 曹受金 +2 位作者 袁德义 王耀辉 师艳林 《科教导刊》 2023年第9期19-22,共4页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全国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本研究以科技小院林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全国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本研究以科技小院林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从课程设置与产业链条联动、生产实践和产业需求互动、学位论文和产业瓶颈共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推动林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快速提高,为其他涉林院校林业硕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硕士 科技小院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地方林业院校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祥 刘高强 +1 位作者 曾柏全 徐刚标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生命科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学术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林业院校是我国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在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术... 生命科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学术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林业院校是我国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在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区别度较低等问题。为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探索了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即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在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位考核5大模块中引入多元化机制,科学统筹安排招生选拔、人才培养和学位考核工作。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为:既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的资源,又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积极引进外援,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抓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实践证明,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使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促进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林业院校 生命科学 硕士研究生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9
作者 孙华 龙依 +1 位作者 宋柯馨 邓目丽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研究生在行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适应能力。森林经理学科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传统的人才培养并未对社会发...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研究生在行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适应能力。森林经理学科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传统的人才培养并未对社会发展变化作出迅速的应对,从而导致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受到限制,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经理学科为例,提出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中存在着培养方式不科学、培养过程与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国际学术交流和协同育人创新型实践等问题。从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与考核机制、国际学术交流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探索,并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实践证明,实施优化策略提升了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并为林业院校相关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科研创新能力 国际文化交流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开峰 谢小立 +2 位作者 彭娜 廖柏寒 王凯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SAMRE)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计算湖南省1991~1999年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结果显示,湖南省资源净产值与环境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4.00亿~99.01亿元,占全省每年GDP比重的0.4... 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SAMRE)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计算湖南省1991~1999年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结果显示,湖南省资源净产值与环境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4.00亿~99.01亿元,占全省每年GDP比重的0.48%~3.18%,平均占2.35%。真实国民储蓄比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净储蓄减少10.41亿~109.60亿元,占全省每年GDP比重的1.25%~3.52%,平均占2.84%。分析表明自然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已成为湖南省经济总量增长的沉重代价,其发展呈弱可持续性特征。分析结果还同时显示,近年来资源与环境净产值损失占全省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真实储蓄比重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净产值 环境净产值 真实储蓄 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
下载PDF
浅议循环经济在“绿色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伟 胡燕 王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1-93,共3页
高校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师生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建设"绿色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环境建设与管理又是"绿色大学"建设与管理的重中之重。结合"循环经济"... 高校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师生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建设"绿色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环境建设与管理又是"绿色大学"建设与管理的重中之重。结合"循环经济"理念,着重在"节约资源"和"控制污染"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创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绿色大学"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大学”校园 环境建设 循环经济
下载PDF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晓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78-180,206,共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了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而设置的,但该专业由于专业定位偏差、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方面原因,出现了培养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真正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从调整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了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而设置的,但该专业由于专业定位偏差、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方面原因,出现了培养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真正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群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强化师资队伍等角度入手,推动该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专业发展 现状诊断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璞 杨贺 +2 位作者 张梦杰 陈志 贾剑波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现行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不高。基于水利部发布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结合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和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础条件、硬件措施、软件措施... 目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现行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不高。基于水利部发布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结合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和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础条件、硬件措施、软件措施3个方面构建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建立百分制赋分标准。通过对湖南省3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1个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评价,发现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各示范园的具体情况,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从打造示范样本、老园区设备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共享、推动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湖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建议,以推动湖南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标准化建设 评价体系 湖南省
下载PDF
韶山市乡土树种资源及应用调查研究
14
作者 苏婕 黄黎君 唐丽 《绿色科技》 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乡村”建设中,有必要合理开发利用乡土树种。采取走访调查、样地调查和线路调查3种方法,开展对湖南省韶山市乡土树种资源和园林应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韶山市共有乡土树种207种,隶属48科144属。韶山市乡土...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乡村”建设中,有必要合理开发利用乡土树种。采取走访调查、样地调查和线路调查3种方法,开展对湖南省韶山市乡土树种资源和园林应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韶山市共有乡土树种207种,隶属48科144属。韶山市乡土树种大部分为被子植物,且以乔灌木为主,藤本、竹类较少;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占比较高;珍贵树种占总数的17.39%,引进种占5.8%。韶山市乡土树种开发应用存在科普保护不到位,盲目引用外来树种;研究开发工作不足;园林应用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乡土树种的宣传和保护,同时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完善乡土树种培育体系,在原有绿化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规划。以期为韶山市乡土树种资源开发利用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应用,推动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植物资源 园林应用 乡村振兴 韶山市
下载PDF
千年桐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与综合评价
15
作者 曹杰 米小琴 +5 位作者 熊波 黄会猛 许剑萍 高凌 曾传圣 陈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12,共8页
旨在为千年桐产业良种化提供科学依据,以经筛选的29份千年桐优良母株为试验对象,测量其树体表型性状(树高、冠幅和胸径)、果实表型性状(30个鲜果质量、30个干果质量、单株鲜果总质量和干籽出仁率)及油脂性状(干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 旨在为千年桐产业良种化提供科学依据,以经筛选的29份千年桐优良母株为试验对象,测量其树体表型性状(树高、冠幅和胸径)、果实表型性状(30个鲜果质量、30个干果质量、单株鲜果总质量和干籽出仁率)及油脂性状(干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α-桐酸含量和α-桐酸/β-桐酸),并对各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评选出优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29份千年桐的12个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0.82%~45.84%,其中单株鲜果总质量变异最大;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46~1.97;相关性分析表明30个鲜果质量与树高、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单株鲜果总质量与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干仁含油率与干籽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鲜果总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与亚油酸呈显著正相关,α-桐酸与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α-桐酸/β-桐酸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千年桐优良母株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Ⅱ中的种质具有筛选树体矮化、高产、高含油率良种的潜力;通过综合指标与经济指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AF-7和YZQ-6为最优母株。综上,初步构建了千年桐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AF-7和YZQ-6可作为今后千年桐良种选育的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桐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 良种 α-桐酸
下载PDF
人心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文亚峰 谢碧霞 +1 位作者 何钢 潘晓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64,共6页
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27个人心果品种(类型)及4个蔓妹人心果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9对引物(PstⅠ-MseⅠ)共扩增得到1131条带(75~500 bp),其中多态性带1 096条(96.90%)。28个品种(类型)具特征性条带,特征带大小... 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27个人心果品种(类型)及4个蔓妹人心果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9对引物(PstⅠ-MseⅠ)共扩增得到1131条带(75~500 bp),其中多态性带1 096条(96.90%)。28个品种(类型)具特征性条带,特征带大小为350~500 bp。品种间多态性比例在22.19%~45.89%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0~0.87。UPGMA聚类结果将31个品种聚为蔓妹人心果类群(MAM)和2个人心果类群(SAP1和SAP2)。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52处,4个蔓妹人心果品种首先被区分开,单独聚为一类(MAM)。人心果类群中,11个美国品种和10个国内地方类型在相似性系数0.66处聚为一大组(C、D组),相互之间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大部分栽培品种聚于D-2亚组,与地方类型有一定的遗传距离,说明栽培种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人心果表型标记与分子标记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相关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果 品种资源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AFLP
下载PDF
冷水江锑矿区重金属污染林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2
17
作者 童方平 徐艳平 +6 位作者 龙应忠 易建新 宋庆安 易霭琴 石文峰 李贵 董晓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为了给锑矿区土壤生态修复、造林树种选择和快速恢复植被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冷水江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林地土壤样品,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对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森林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评... 为了给锑矿区土壤生态修复、造林树种选择和快速恢复植被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冷水江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林地土壤样品,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对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森林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锑矿区三地点土壤中Sb、As、Pb、Hg、Cd、Zn含量有极显著差异。七里铺点土壤中以Sb、Hg、Cd、Zn含量最高,长龙界点土壤中以As含量最高,联盟点土壤中以Pb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中Sb、As、Pb、Hg、Cd、Zn含量呈递减的趋势。联盟点、长龙界点重金属污染的大小顺序是:Sb>Cd>Hg>As>Zn>Pb。七里铺点重金属污染的大小顺序是:Sb>Cd>Hg>Zn>As>Pb。依据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冷水江锑矿区存在着严重的Sb、As、Cd、Hg和轻度的Zn、Pb复合污染。从不同土层重金属污染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及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分析,Sb、Hg在土壤中具有较大的迁移性,Zn具有中等的迁移性,而As、Pb、Cd则具有较小的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 环境质量评价 重金属元素 内梅罗污染指数 锑矿区
下载PDF
长果安息香夏季光合蒸腾日变化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滔 唐红 +2 位作者 廖菊阳 刘艳 黄程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8,共7页
长果安息香是稀有濒危植物,国家II级保护植物。为探明长果安息香光合蒸腾特性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夏季晴朗天气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4年生长果安息香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X1)、气温(Ta,Xs)、光合... 长果安息香是稀有濒危植物,国家II级保护植物。为探明长果安息香光合蒸腾特性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夏季晴朗天气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4年生长果安息香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X1)、气温(Ta,Xs)、光合有效辐射(PAR,X3)、空气相对湿度(RH,X4)、大气CO2浓度(Ca,X5)以及胞间CO2浓度(Ci,X6)的日进程。结果表明:长果安息香Pn与Tr日进程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水分利用率(WUE)在早、晚较高并在中午出现一次回升;应用逐步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到了长果安息香的Pn和Tr日变化的最优方程:Y(Pn)=32.719+0.001X3+5.554X1-0.058X5-0.251X2(复相关系数R=0.681,F=44.204,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942);Y(Tr)=4.613+12.353X1-0.057X4-0.002X6(复相关系数R=0.913,F=341.779,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28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AR、Gs、Ca、Ta与长果安息香Pn的日变化呈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长果安息香Pn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的顺序为Ca>Ta>PAR>Gs,总效应顺序为Ta>Ca>Gs>PAR;Gs、RH、Ci是长果安息香Tr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顺序均为Gs>RH>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果安息香 光合蒸腾特性 环境因子 逐步多元回归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中国南五味子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邓白罗 谢碧霞 张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4,共5页
南五味子属是现存双子叶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全世界有28种,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主产亚洲东南部至东部,我国产10种,是南五味子属的自然分布中心,该属植物对于理解被子植物的起源、演化、迁移和植物区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南五味子属是现存双子叶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全世界有28种,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主产亚洲东南部至东部,我国产10种,是南五味子属的自然分布中心,该属植物对于理解被子植物的起源、演化、迁移和植物区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介绍了南五味子属植物分类、种质资源、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等4个热点问题.将南五味子属植物应用于药物开发、食品开发和园林造景等方面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关于南五味子属的栽培、繁殖及应用研究十分匮乏.最后,对其合理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引种驯化及加强综合开发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南五味子属 种质资源 地理分布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梨种质资源SSR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许靖诗 乌云塔娜 +2 位作者 叶生晶 王淋 冯延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85,共6页
目前在梨种质研究中仍然缺乏足够的SSR引物,因此筛选多态性丰富的SSR标记引物,为进一步研究梨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等提供参考。运用SSR标记技术,从初选后的4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40个... 目前在梨种质研究中仍然缺乏足够的SSR引物,因此筛选多态性丰富的SSR标记引物,为进一步研究梨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等提供参考。运用SSR标记技术,从初选后的4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40个梨样的DNA序列进行了SSR-PCR扩增,共检测出15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3.2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有效数目为1.236 4,平均I值为0.286 6,平均Nei指数值为0.165 3;系统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样品可以分为3个类群,即栽培梨、日本梨、野生秋子梨。筛选的12对多态性丰富的SSR引物适合用于梨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学特征分析,为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以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SSR分子标记 引物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