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竹春笋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安平 谢碧霞 +1 位作者 钟秋平 陶俊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100,共4页
分别对毛竹春笋甲醇、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总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DPPH和ABTS)和最高的总多酚含量。5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化合物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分别对毛竹春笋甲醇、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总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DPPH和ABTS)和最高的总多酚含量。5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化合物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GC-MS图谱分析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包含多种多酚化合物,HPLC图谱证实多酚化合物主要有邻苯三酚、邻苯二酚、阿魏酸和p-香豆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多酚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竹笋膳食纤维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功能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安平 谢碧霞 +1 位作者 陶俊奎 王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3,共5页
探讨微波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条件(干燥功率、排湿风速、加热时间间隔比和漂白时间)对膳食纤维持水率、持油率、能耗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微波干燥主要处于降速阶段,其动力学过程可以用指数模型描述;不同微波干燥工艺条件和漂... 探讨微波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条件(干燥功率、排湿风速、加热时间间隔比和漂白时间)对膳食纤维持水率、持油率、能耗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微波干燥主要处于降速阶段,其动力学过程可以用指数模型描述;不同微波干燥工艺条件和漂白时间对膳食纤维功能特性、能耗和白度有显著性影响;随微波干燥功率的增加和漂白时间的延长,膳食纤维的持水率和持油率下降;微波干燥能耗随微波功率和排湿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漂白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随加热时间间隔比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竹笋 膳食纤维 微波干燥 功能特性
下载PDF
V_C的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宪娇 任国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概述微胶囊技术对VC稳定性的影响,介绍包埋VC可用的几种方法及常用壁材,并对VC微胶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 微胶囊 VC 包埋方法
下载PDF
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龙奇志 黄永辉 +3 位作者 钟海雁 李忠海 Paul Prenzler Kevin Robards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7-194,共8页
在建立茶油主要挥发性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和50/30μm DVB/CAR/PDMS纤维头测定液压机榨茶油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13种茶油主要挥发物的浓度与峰面积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 在建立茶油主要挥发性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和50/30μm DVB/CAR/PDMS纤维头测定液压机榨茶油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13种茶油主要挥发物的浓度与峰面积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41~0.9999之间,检测限0.04~0.44μg/g,加标回收率91.83%~105.11%,并有较好的重现性,7次连续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2.51%~8.00%。液压机榨茶油毛油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烯类、酮类、酯类、酸类等。挥发性物质含量在前10位的是壬醛、α-蒎烯、乙酸乙酯、戊醇、苯甲醛、辛醇、α-木罗烯、壬醇、癸醇、辛醛,其含量总和为21.26μg/g,占总量的68.40%。此法对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快速、方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挥发性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原文传递
利用特比萘芬抗性筛选赤霉素高产菌株及相关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卫 黎继烈 +2 位作者 黄卫文 李忠海 曾柏全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37-1842,共6页
【目的】诱变、筛选赤霉素高产菌株,并明确该菌遗传稳定性及部分发酵特性。【方法】利用亚硝基胍、60Co-γ射线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结合抑真菌剂-特比萘芬抗性筛选,定向选育赤霉素高产突变株;通过琼脂斜面传代实验确定遗传稳定性;发酵... 【目的】诱变、筛选赤霉素高产菌株,并明确该菌遗传稳定性及部分发酵特性。【方法】利用亚硝基胍、60Co-γ射线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结合抑真菌剂-特比萘芬抗性筛选,定向选育赤霉素高产突变株;通过琼脂斜面传代实验确定遗传稳定性;发酵罐培养了解其部分发酵性状。【结果】藤仓赤霉菌单细胞悬液先后经过终浓度为300 mg/L亚硝基胍30 min和60Co-γ射线300戈瑞下复合诱变,得到抗120μg/L特比萘芬的赤霉菌突变株。摇瓶复筛,确定赤霉素突变菌株的赤霉素合成能力,其中ZNL13-3菌产赤霉素效价为2 215±35 mg/L,较之诱变前发酵效价平均提高了11.87%。ZNL13-3菌株经连续15次试管斜面传代考察,菌株赤霉素合成的稳定性较好,能维持原发菌株93.2%,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和生产应用前景。5 L发酵罐培养,比较菌丝浓度和产物浓度随发酵时间变化趋势,ZNL13-3菌比生产速率优于原发菌株。【结论】赤霉菌抗特比萘芬的变异特性与赤霉素高产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为进一步定向优化筛选优良菌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赤霉素 特比萘芬
原文传递
猕猴桃籽油超微细处理及保健功能的动物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加兴 李忠海 +4 位作者 李敏利 钟海雁 陈双平 王小勇 陈建伏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猕猴桃籽油的超微细处理工艺,探讨这种油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方法:猕猴桃籽油超微细处理工艺的研究采用三因素正交试验,调节血脂、延缓衰老保健功能的研究采用空白对照、模型对照动物试验。结果:采用超高压纳米均... 目的:研究猕猴桃籽油的超微细处理工艺,探讨这种油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方法:猕猴桃籽油超微细处理工艺的研究采用三因素正交试验,调节血脂、延缓衰老保健功能的研究采用空白对照、模型对照动物试验。结果:采用超高压纳米均质机处理猕猴桃籽油,控制进料温度≤60℃,操作压力135MPa,样品流量70L/h,并对猕猴桃籽油处理3次,可使油滴中位粒径达到63.4nm,90%以上粒径在100nm以下。动物试验表明,超微细猕猴桃籽油比未经处理的猕猴桃籽油更能显著降低饲料大鼠的血清TC、TG水平及提高HDL-C水平,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和增强血清中SOD的活力,即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更为显著。结论:与其它超微细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为纯物理处理,工艺简单,超微细处理后保健功效显著,可用于其它功能性植物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籽油 超微细处理 保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