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H育种技术及其在油茶品种改良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日清 李建安 +3 位作者 刘友全 王承南 闻丽 汪灵丹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4期71-75,共5页
加倍单倍体(DH)育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已在农业和园艺植物的品种改良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油茶品种改良现状入手,综述了DH育种技术研究现状、方向,较详细地叙述了雄核发育的研究概况... 加倍单倍体(DH)育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已在农业和园艺植物的品种改良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油茶品种改良现状入手,综述了DH育种技术研究现状、方向,较详细地叙述了雄核发育的研究概况及DH育种技术在油茶品种改良中的应用途径。以雄核发育诱导为重要技术环节的花药或花粉培养是油茶DH育种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技术 油茶 DH 雄核发育 改良 茶品种 加倍单倍体 研究现状 有效率 诱导
下载PDF
金秋梨吸果夜蛾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钢 唐成万 +2 位作者 刘君昂 徐刚标 周国英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
 研究表明:危害金秋梨的吸果夜蛾共有19种,吸食好果的蛾主要有鸟嘴壶夜蛾和落叶夜蛾,全年分别出现1~2次危害高峰;清除梨园周围木防已等寄主植物,应用黄色荧光灯驱避,利用黑光灯诱集吸果夜蛾为鲤鱼食料、套袋及应用生物农药Bt制剂等是...  研究表明:危害金秋梨的吸果夜蛾共有19种,吸食好果的蛾主要有鸟嘴壶夜蛾和落叶夜蛾,全年分别出现1~2次危害高峰;清除梨园周围木防已等寄主植物,应用黄色荧光灯驱避,利用黑光灯诱集吸果夜蛾为鲤鱼食料、套袋及应用生物农药Bt制剂等是防治吸果夜蛾的有效方法;综合使用,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秋梨害虫 吸果夜蛾 发生规律 无公害防治 种类 生物学特性 生态习性
下载PDF
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姚跃飞 曾柏全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92,共4页
比较了现代固态发酵与液体深层发酵、传统固态发酵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现代固态发酵过程中所用微生物、发酵基质和发酵工艺的特征与工艺参数检测和控制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及应... 比较了现代固态发酵与液体深层发酵、传统固态发酵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现代固态发酵过程中所用微生物、发酵基质和发酵工艺的特征与工艺参数检测和控制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固态发酵 液体深层发酵 食品加工
下载PDF
3S技术在鄱阳湖洲滩植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1 位作者 李仁东 陈家宽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给鄱阳湖洲滩植被的监测、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将 RS技术 (Landsat-7ETM+ )与 GPS技术、GIS技术相结合 ,对鄱阳湖洲滩植被的分布、面积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据假彩色合成图描绘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 .结果表明 :(1) Landsa... 为了给鄱阳湖洲滩植被的监测、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将 RS技术 (Landsat-7ETM+ )与 GPS技术、GIS技术相结合 ,对鄱阳湖洲滩植被的分布、面积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据假彩色合成图描绘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 .结果表明 :(1) Landsat-7ETM+假彩色合成图显示 ,鄱阳湖洲滩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 ,东部只有少量分布 ,北部几乎无分布 ;(2 )到 2 0 0 0年 4月 16日止 ,鄱阳湖洲滩植被总面积为 10 18.74km2 ,占全湖总面积的 3 3 .65 % ,其中单位面积生物量≥ 4kg/ m2 的植被面积为 44 4.5 3km2 ;(3 ) ETM+ 4的亮度值 X与单位面积生物量 Y间的回归方程为 Y=-4 897.11+ 87.68X;(4 )全湖洲滩植被总生物量为3 .81× 10 6 t,洲滩植被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为 3 .73 60 kg/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洲滩植被 分布 面积 生物量 鄱阳湖
下载PDF
人心果高压苗和嫁接苗繁育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文亚峰 何钢 谢碧霞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3期59-61,80,共4页
人心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珍稀热带、亚热带果树。但由于其树体富含胶液,苗木繁育较为困难。通过对人心果高压苗、嫁接苗繁育技术深入细致地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人心果苗木快繁技术方案,详细阐述了高压苗繁育技术中高压时期... 人心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珍稀热带、亚热带果树。但由于其树体富含胶液,苗木繁育较为困难。通过对人心果高压苗、嫁接苗繁育技术深入细致地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人心果苗木快繁技术方案,详细阐述了高压苗繁育技术中高压时期的选取、枝条的选择、压条方法、高压苗的假植与管理,嫁接苗繁育技术中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时间、接穗的采集与处理、嫁接方法及注意事项、嫁接苗的管理等,对开发利用人心果这一珍稀果树资源和促进我国人心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果 苗木繁育 高压苗 嫁接苗
下载PDF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樊巍 田朝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特点,开展了以保水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研究。通过6种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筛选出优化造林技术模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确定了野生酸枣Ziziphusjujubav...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特点,开展了以保水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研究。通过6种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筛选出优化造林技术模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确定了野生酸枣Ziziphusjujubavar.spinosa嫁接大枣Z.jujubavar.inermis的最佳嫁接方式、嫁接时间和管理技术;提出有灌溉条件和无灌溉条件下复合农林业系统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提出的果农复合系统开沟断根结合肥料深施技术,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30%,苹果Maluspumila产量提高28%;筛选出细长纺锤形为果农复合系统苹果树最佳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抗旱造林 水分管理 复合农林业系统 造林成活率
下载PDF
茶多酚保鲜新技术在延长冷却肉货架寿命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蒋建平 陈小文 +1 位作者 陈洪 周晓媛 《肉类工业》 2004年第10期16-18,共3页
探讨了茶多酚及其分别与维生素E(VE)、维生素C(VC、)、(VE+VC)组成的复合保鲜剂对冷却肉货架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冷却肉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它与VE、VC、(VE+VC)联用时的保鲜效果更好,强弱顺序为:茶多酚+VC+VE>茶多酚+... 探讨了茶多酚及其分别与维生素E(VE)、维生素C(VC、)、(VE+VC)组成的复合保鲜剂对冷却肉货架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冷却肉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它与VE、VC、(VE+VC)联用时的保鲜效果更好,强弱顺序为:茶多酚+VC+VE>茶多酚+VE>茶多酚+VC>茶多酚>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肉 货架寿命 茶多酚 VE 复合保鲜剂 保鲜效果 新技术 VC 延长 应用
下载PDF
黄腹角雉生态群养技术研究
8
作者 桂小杰 李立 +4 位作者 朱开明 姜卫星 段文武 张莎 张锐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5-359,共5页
模拟黄腹角雉野外生存环境和自然种群结构,采用较大空间散放与多个体群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养试验,其笼养繁殖性能比对照组传统对养方式显著提高.通过两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产卵量为8.5枚,卵受精率为82.6%,受精卵孵化率... 模拟黄腹角雉野外生存环境和自然种群结构,采用较大空间散放与多个体群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养试验,其笼养繁殖性能比对照组传统对养方式显著提高.通过两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产卵量为8.5枚,卵受精率为82.6%,受精卵孵化率为88.7%;对照组平均产卵量5.7枚,卵受精率50.3%,受精卵孵化率72.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两组间的卵重、卵形、产卵期进行了测定,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腹角雉 人工繁殖 生态群养
下载PDF
近代自然科学未产生于中国的原因分析
9
作者 聂海燕 魏美才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112-116,共5页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其科学技术在过去数千年中曾经遥遥领先于欧洲。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曾经是科技沙漠的欧洲,而没有产生于中国?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其科学技术在过去数千年中曾经遥遥领先于欧洲。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曾经是科技沙漠的欧洲,而没有产生于中国?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观点及今后我国科技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自然科学史 思维方式 政治制度 经济基础 价值观
下载PDF
流域治理生态林业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徐刚标 张合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02年第2期55-57,共3页
森林植被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日益严重 ,已成为制约我国流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流域治理工作。在简要概述流域治理林业生态技术特点基础上 ,较全面综述了上世纪5
关键词 流域治理 生态林业 林业技术 发展
下载PDF
松乳菇营养成分分析及松乳菇多糖的提取分离 被引量:33
11
作者 敖常伟 惠明 +2 位作者 李忠海 钟海雁 常银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7-79,共3页
以野生鲜松乳菇子实体、发酵所得菌丝体为材料,对其粗蛋白、氨基酸、脂类总量、多糖、灰分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正交法确定了松乳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层析法定性分析了多糖的组成。
关键词 松乳菇 营养成分 多糖 提取 分离 层析法分析 食用菌 发酵菌丝体
下载PDF
湖北省五大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1 位作者 王建波 倪乐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4-470,共7页
对湖北省五大湖泊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本文将断面法与GIS及GPS技术相结合 ,通过野外调查和分析前人的工作 ,揭示了五大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 5 0余年来的... 对湖北省五大湖泊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本文将断面法与GIS及GPS技术相结合 ,通过野外调查和分析前人的工作 ,揭示了五大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 5 0余年来的变化 ,探讨了人为干扰强度与多样性丰富程度及丧失程度的关系 ,主要结论是 :(1) 2 0 0 1年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西凉湖各分布有水生植物 6 1种、94种、87种、92种和 77种 ,种数 /面积比值以重度干扰的斧头湖和洪湖最小 (分别为 0 .5 3与 0 .2 7种 /km2 ) ,以轻度干扰的西凉湖最大 (1.0 7种 /km2 )。 (2 )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与西凉湖现各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 5、5、12、12和 13个 ,植被覆盖率分别是 16 .30 %、16 .4 3%、32 .5 6 %、4 5 .16 %和 6 2 .0 4 % ,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 (鲜重 )分别为 2 99.0g/m2 、76 4 .2g/m2 、80 8.6g/m2 、10 39.1g/m2 和1719.8g/m2 。(3)近 5 0余年来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西凉湖水生植被分布区严重缩小、覆盖率显著下降、生物量极大降低 ,分别有 9、8、5、3和 1种水生植物消失 ,消失的水生植物群丛类型数各为 7、8、4、2和 1个。 (4 )多样性的丰富程度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强而下降 ,多样性的丧失程度随干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湖泊 水生植物 多样性 物种 群落 围网养殖 围垦
下载PDF
白栎光合特性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34
13
作者 项文化 田大伦 +1 位作者 闫文德 罗勇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用Li 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自然生长白栎Quercusfabri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短期内CO2浓度增加,白栎的净光合速率增大。CO2浓度为290~450μmol·mol-1时,白栎的光... 用Li 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自然生长白栎Quercusfabri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短期内CO2浓度增加,白栎的净光合速率增大。CO2浓度为290~450μmol·mol-1时,白栎的光补偿点、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CO2)分别为90~100μmol·m-2·s-1,1500~1700μmol·m-2·s-1和5 5~8 2μmol·m-2·s-1。CO2浓度倍增到700μmol·mol-1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0μmol·m-2·s-1和130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大,为10 6μmol·m-2·s-1。白栎光合作用在春季适宜温度为24℃,相应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800μmol·m-2·s-1和9 9μmol·m-2·s-1。夏季为28℃,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700μmol·m-2·s-1和12 8μmol·m-2·s-1。24℃和28℃的CO2曲线变化趋势相似。温度上升到32℃以后,CO2补偿点、饱和点和净光合速率下降。32℃,36℃和40℃的CO2曲线变化趋势相似。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时,与CO2浓度相互作用效应明显。蒸腾速率与叶片的气孔导度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增大,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CO2浓度时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大于高CO2浓度。温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春季白栎的蒸腾速率与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栎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CO2浓度 温度
下载PDF
烷烃同系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分子拓扑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聂长明 戴益民 +1 位作者 文松年 李忠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并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N1,N2和N3。该拓扑指数对分子结构实现惟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将拓扑指数N1,N2和N... 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并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N1,N2和N3。该拓扑指数对分子结构实现惟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将拓扑指数N1,N2和N3与烷烃在固定相角鲨烷(柱温50℃)及SE 30(柱温80℃)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可分别定量描述为I(Squalane)=23 97842N1-3.86562N2+0 787379N3+42 33061,I(SE 30)=23 83937N1-3 5687N2+0 939876N3+22 11952。用上述回归方程对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为1 31%,预测结果误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平衡电负性 原子 色谱保留指数 拓扑指数 定量结构-保留关系
下载PDF
烷烃加和型性质的拓扑同系递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聂长明 戴益民 +3 位作者 文松年 李忠海 周丛艺 彭国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449-1455,共7页
用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一组拓扑指数ND,它对分子结构实现唯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用ND指数对链烷烃的加和型性质及同系递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烷烃加... 用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一组拓扑指数ND,它对分子结构实现唯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用ND指数对链烷烃的加和型性质及同系递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烷烃加和型性质P可用下式来定量描述:P=aND1+bND2+cND3+d,其中a,b,c,d为常数.用该式对85种链烷烃的标准生成焓△fHm(?),标准熵△fSm(?),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fGm(?)及67种链烷烃的摩尔体积Vm,摩尔折射度Rm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加和型性质 拓扑指数 同系递变规律 原子平衡电负性
下载PDF
原子价壳层电子量子拓扑指数与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忠海 戴益民 +2 位作者 文松年 聂长明 周丛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48-1356,i005,共10页
在基态原子价壳层电子隐核图的基础上,基于拓扑化学原理以及原子价壳层电子结构特征,构建了原子价壳层电子量子拓扑指数(AEI),它对基态原子实现唯一性表征,结合原子价壳层电子平均化能(∑niEi/∑ni)等参数,建立了一套新的元素电负性标度... 在基态原子价壳层电子隐核图的基础上,基于拓扑化学原理以及原子价壳层电子结构特征,构建了原子价壳层电子量子拓扑指数(AEI),它对基态原子实现唯一性表征,结合原子价壳层电子平均化能(∑niEi/∑ni)等参数,建立了一套新的元素电负性标度:XN=-0.588710AEI1+0.761214AEI2+0.154982(∑niEi/∑ni)-0.080929.该式给出了周期表中氢至镅共95种元素的电负性,结果表明新电负性标度XN与Pauling电负性标度颇为一致.进一步从原子价轨道量子拓扑指数确定了sp,sp2,sp3杂化轨道的电负性.新标度在元素和物质的结构-性质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 价壳层电子 量子拓扑指数 元素电负性 轨道电负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湖北省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仁东 隋晓丽 +1 位作者 彭映辉 唐万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2-326,共5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利用1989~1990年和1999~2000年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图像,建立了湖北省近10年来两个不同时期的同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利用1989~1990年和1999~2000年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图像,建立了湖北省近10年来两个不同时期的同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减少了0.68%,林地减少了0.18%,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7.92%,水域面积增加的幅度为3.0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转型主要发生于上述4类之中,尤其是耕地与水域相互之间的转变比较频繁.动态度计算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最快的区域均处于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江汉平原、鄂东的大部分地区及鄂西的宜昌,土地利用变化较快;鄂西山区绝大部分、大别山区部分县及鄂东南幕阜山区的通山县,土地利用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土地利用 遥感 时空特征 耕地 林地 建设用地
下载PDF
小袋包装气调和6-BA对黄花菜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龚吉军 谭兴和 +1 位作者 夏延斌 郑仕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5-178,共4页
试验主要研究了在2℃下,小袋包装气调(MAP)和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对黄花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超氧自由基的生成速率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 试验主要研究了在2℃下,小袋包装气调(MAP)和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对黄花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超氧自由基的生成速率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小袋包装气调和6-BA处理都能提高黄花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同时能抑制超氧自由基、丙二醛的生成、抑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延缓采后黄花菜的衰老。6-BA处理比单用小袋包装气调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袋包装气调 6-苄基腺嘌呤处理 黄花菜 采后生理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酶活
下载PDF
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被引量:31
19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2 位作者 倪乐意 王建波 陈家宽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80,共8页
研究了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长期变化 ,并探讨了多样性丧失的机理及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的有效途径。主要结论 :(1)长湖现有水生植物 98种 ,多度最大的是微齿眼子菜 (Potamogetonmaackianus)、密齿苦草 (Vallisner... 研究了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长期变化 ,并探讨了多样性丧失的机理及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的有效途径。主要结论 :(1)长湖现有水生植物 98种 ,多度最大的是微齿眼子菜 (Potamogetonmaackianus)、密齿苦草 (Vallisneriadenseserrulata)、野菱(Trapaincisa)、双角菱 (T bispinosa)、菹草 (Potamogetoncrispus)、紫萍 (Spirodelapolyrhiza)、穗花狐尾藻 (Myriophyllumspicatum)、轮叶黑藻 (Hydrillaverticillata)、满江红 (Azollaimbrica ta)。 (2 )长湖现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 14个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芡实 +野菱 +双角菱群丛 (Euryaleferox +Trapaincisa +T bispinosaAss .) ,其次为轮叶黑藻 +密齿苦草 +大茨藻群丛 (Hydrillaverticillata +Vallisneriadenseserrulata +NajasmarioaAss .)与竹叶眼子菜 +穗花狐尾藻群丛 (Potamogetonmalaianus+MyriophyllumspicatumAss .)。 (3) 2 0年来 ,已有 6种水生植物和 7个水生植物群丛类型从长湖消失 ,植被覆盖率下降了 5 4 85 % ,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下降了 6 9 78%。 (4)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养殖、过度打草和耙捞作业 ,以及由此导致的湖水透明度的大幅度下降。 (5 )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与经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长湖 水生植物 多样性 现状 变化 恢复 保护 湖泊
下载PDF
不同光强对薇甘菊生长及光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廖飞勇 谢瑛 +1 位作者 何平 范亚民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5-359,共5页
为了控制薇甘菊的生长和危害,对不同照度条件下薇甘菊的生长及光系统进行了测定.分别采用光强40μmol·m-2·s-1(处理Ⅰ);上午自然光,下午照度为40μmol·m-2·s-1(处理Ⅱ);全自然光(处理Ⅲ)处理薇甘菊.结果表明对薇甘... 为了控制薇甘菊的生长和危害,对不同照度条件下薇甘菊的生长及光系统进行了测定.分别采用光强40μmol·m-2·s-1(处理Ⅰ);上午自然光,下午照度为40μmol·m-2·s-1(处理Ⅱ);全自然光(处理Ⅲ)处理薇甘菊.结果表明对薇甘菊处理2个月后,处理Ⅰ条件下,薇甘菊生长差,生物量积累少,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较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低,细胞膜脂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在处理Ⅱ和处理Ⅲ条件下,则生长茂盛,生物量积累多,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较高,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细胞膜脂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这些结果说明光照多方面影响薇甘菊光系统功能的形成,从而影响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 薇甘菊 光系统 生长 杂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