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问题·出路·意义 |
王雨辰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2 |
0 |
|
2
|
葛兰西哲学思想研究笔谈 |
方珏
温旭琼
夏群友
王雨辰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3 |
1
|
|
3
|
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内的若干当代哲学问题的梳理和论析 |
王雨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4
|
略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理论 |
王雨辰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9
|
|
5
|
略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生态维度 |
王建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6
|
论重建“适度性”消费伦理观 |
王建辉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7
|
人追求超越的三种文化形式 |
肖建华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1 |
2
|
|
8
|
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集中展现——《〈伦理学原理〉批注》记读 |
邓以新
|
《伦理学研究》
|
2003 |
3
|
|
9
|
科尔施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述评 |
王雨辰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1 |
4
|
|
10
|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
苏咏喜
|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
2003 |
1
|
|
11
|
中国古典山水诗的文化内涵 |
肖建华
|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1
|
|
12
|
人性论与宇宙本体论的合一——程朱人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
胡贤鑫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3 |
0 |
|
13
|
科学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从逻辑经验主义到科学实在论 |
万健琳
|
《社科与经济信息》
|
2002 |
0 |
|
14
|
休谟因果联系的人性论基础 |
方政
杨正群
刘英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5
|
企业社会责任新探 |
孙蓓
|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6
|
教育:区域经济趋同发展的内动力 |
万健林
|
《理论月刊》
|
2003 |
4
|
|
17
|
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肖建华
|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8
|
我们到底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兼答徐崇温先生 |
王雨辰
|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9
|
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建理论的创新 |
苏咏喜
郭群英
|
《财经政法资讯》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