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时期男性知识分子社群之女性想象的时差——从《新青年》到《文社月刊》 被引量:1
1
作者 曾阳晴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21,共11页
清末民初,中国已经开始大量的性别论述,发言的主体也不仅止于男性,女性在此论述空间开始展开其发言权。早期的女学思想可以《饮冰室文集》里的论述为代表,倡导透过对女性的教育(所谓的"女学"),一方面养成贤妻、良母;另一方面... 清末民初,中国已经开始大量的性别论述,发言的主体也不仅止于男性,女性在此论述空间开始展开其发言权。早期的女学思想可以《饮冰室文集》里的论述为代表,倡导透过对女性的教育(所谓的"女学"),一方面养成贤妻、良母;另一方面使女性经济独立,从而建立幸福家庭,造就富强国家。《新青年》同样也注意这一方面的议题,不仅设立一个"女子问题"的专栏,且由女性执笔论述,上个世纪20年代基督教的重要出版物《文社月刊》,对于当时中国社会性别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女性地位与未来发展的建构提出他们的构想,透露出当代的(男性)基督徒在书写中模拟的女性形象与企图形塑的理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新青年》 《文社月刊》 女性想象 时差
下载PDF
叶灵凤《拿撒勒人》中的弥赛亚与超人情结 被引量:3
2
作者 曾阳晴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41-47,53,共8页
叶灵凤的小说《拿撒勒人》写一个无力负担学费的大学生蔚生,在母亲过世、情人离去、经济困窘的孤立状况下,精神上转而求助于基督教与尼采超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一个特殊现象,亦即某些作家不但接受基督教文化的... 叶灵凤的小说《拿撒勒人》写一个无力负担学费的大学生蔚生,在母亲过世、情人离去、经济困窘的孤立状况下,精神上转而求助于基督教与尼采超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一个特殊现象,亦即某些作家不但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创作时挪用、改写基督教文本、典故与神学,并且吸纳尼采"超人"思想,形成一股带有内在冲突的创作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灵凤 《拿撒勒人》 耶稣 尼采 超人哲学
下载PDF
国家主义下的缪思——《真理周刊》文艺作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宜涯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32-40,共9页
《真理周刊》是由七位中国基督徒所创办的杂志,虽然其单独发行的时间只有几年(后与《生命月刊》合并),但却是当时一份非常突出,也非常令教会界瞩目的刊物。它有两个特色:纯粹为国人出资办的刊物,没有外国人参与,自编自写,立场不受外人影... 《真理周刊》是由七位中国基督徒所创办的杂志,虽然其单独发行的时间只有几年(后与《生命月刊》合并),但却是当时一份非常突出,也非常令教会界瞩目的刊物。它有两个特色:纯粹为国人出资办的刊物,没有外国人参与,自编自写,立场不受外人影响,主要是对时论发表意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创办及日后加入者,多是当时社会上的精英分子。其发刊时正值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激情时期,发行地点又在北京,故在1923年创刊的《真理周刊》,不啻继承关切国是的传统,在宗教的情怀下为文,也同时借文艺创作表达其爱国思想,甚至是用文艺作品传达教义,形成所谓的"基督教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义 中国基督徒 知识分子 《真理周刊》 基督教文学
下载PDF
碰撞与汇通:近代中医的变革之路 被引量:7
4
作者 皮国立 《文化纵横》 CSSCI 2017年第1期42-51,共10页
本文撰写之初衷,不在零星破碎的个案分析,而是综合笔者这些年的研究,提出一些对近代中医发展有意思的观察,并点出哪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吾乃一中医实际问题之门外汉,实在是因为自己的老本行是历史学者,吃了医疗史、疾病史研究的... 本文撰写之初衷,不在零星破碎的个案分析,而是综合笔者这些年的研究,提出一些对近代中医发展有意思的观察,并点出哪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吾乃一中医实际问题之门外汉,实在是因为自己的老本行是历史学者,吃了医疗史、疾病史研究的饭已超过十年,却并非以开业中医为吃饭之工具;但我既非中医,仅从历史发展来观察中医近代以至未来之挑战,这样或许也有另一种客观性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发展 近代 变革 碰撞 历史学者 个案分析 疾病史 客观性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的生化战知识转译与传播(1918-1937) 被引量:4
5
作者 皮国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62,共18页
书写近代中国的生化战历史,要放在全球化战争的脉络中来理解。它牵涉到新式武器进到现代战争的问题,对于科技相对落后于西方的中国而言,认识与防御新武器所可能带来的伤害,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在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新的生化战武器种... 书写近代中国的生化战历史,要放在全球化战争的脉络中来理解。它牵涉到新式武器进到现代战争的问题,对于科技相对落后于西方的中国而言,认识与防御新武器所可能带来的伤害,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在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新的生化战武器种类、杀伤力评估和防御方式等知识,早已透过报刊与专书的介绍,传入中国社会;这种跨国科技知识的转介,一开始是用了一个非常笼统且大众化的名词——"毒"气。透过介绍,人们逐渐了解,它的背后其实是一整套西方化学和医学知识支撑起来的理论架构和日常保卫生命的基本操作事项。本文将分析这些知识内涵,呈现当时一般民众与民间的防毒技术,并梳理新的军事科技知识如何在中国在地化呈现的丰富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战 生物战 毒气 军事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医疗史新论:中医救护队与西医知识的传输(1931—1937)
6
作者 皮国立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0年第1期-,共17页
目前医疗史学界的研究,针对近代中国医学的近代转型,大多集中在防疫、卫生制度的建构、疾病、药物与技术之对照和比较。此外,在民国之前,无论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关切的焦点都放在社会秩序的稳定上,瘟疫常是听任其发展或采消极避疫法... 目前医疗史学界的研究,针对近代中国医学的近代转型,大多集中在防疫、卫生制度的建构、疾病、药物与技术之对照和比较。此外,在民国之前,无论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关切的焦点都放在社会秩序的稳定上,瘟疫常是听任其发展或采消极避疫法,中医在社会中少有被谈及或承担什么深刻的国家和社会责任,过去史学界很少重视这方面的议题。战争的危机,给了中医另一个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近代中医在外科技术、生理学知识发展上的落后,已是不争之事实,但中日战争即将爆发之危机,却使得中医界开始思考传统知识与国家存亡、战争伤员救治之间的联结。近代中医救护队的诞生,给了中医参与军政事务的可能,也帮助中医思索他们过往的学术发展和可能的未来。在此过程中,中医学习了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包括军事、救护、创伤、绷带、防毒等相关知识,并于当时报刊中,反思古代医学中的外科、急救、药品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在战争时发挥实际功能。本文除了丰富中国医疗史本身的研究,也可补充目前中日战争史研究之全貌,作为传统政治、军事历史之外的一种辅助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医 外科 中日战争 中药 救护队 急救
原文传递
从镇静到补养的救赎——民国时期新医药对纵欲致病的医疗史 被引量:1
7
作者 皮国立 《新史学(北京)》 CSSCI 2018年第1期123-155,共33页
一前言1947年,医史学者陈邦贤出版《休息与节欲》一书,提出各种欲望对人体之害与节制之道,他指出:性欲之节制,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人有各种嗜欲,本不足怪,但所谓"性欲冲动",是最危险且伤身之事。陈认为,早婚将导... 一前言1947年,医史学者陈邦贤出版《休息与节欲》一书,提出各种欲望对人体之害与节制之道,他指出:性欲之节制,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人有各种嗜欲,本不足怪,但所谓"性欲冲动",是最危险且伤身之事。陈认为,早婚将导致过早伤害到身体之精力,故必须加以限制,最好能20岁以上再结婚。不过,早婚事小,"性欲过度"却比早婚更为伤身,他说:"性欲狂的发作,竟可任情荒淫无度,或者竟用手淫、器淫、其他接体淫等方法,以泄其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生殖器 神经衰弱 医疗史
原文传递
从“补肾”到“荷尔蒙”疗法:民国时期新式抗病技术与日常生活 被引量:1
8
作者 皮国立 《医疗社会史研究》 2017年第1期32-77,324-325,共47页
本文主要以民国时期发行量较大,而且医药广告所占版面比例最多的《申报》为基本史料,辅以当时医书文本和医学类期刊,来探索一段中西医身体观和药物学转型与汇通的历史。民初广告与社会史、医疗史之间的关系,已有不少杰出的研究,本文在... 本文主要以民国时期发行量较大,而且医药广告所占版面比例最多的《申报》为基本史料,辅以当时医书文本和医学类期刊,来探索一段中西医身体观和药物学转型与汇通的历史。民初广告与社会史、医疗史之间的关系,已有不少杰出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欲着手梳理近代中医“补肾”之文化概念及其具体内容,并述及身体观与对预防疾病所起的作用。从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西方的“荷尔蒙”疗法与药品开始大量传入中国,配合新的“神经”“腺体”与“内分泌”等西医的身体语汇,建构出一个新的药品防病网络。不过,传统“补肾”的概念还是没有消失,而是和新的身体论述结合在一起,并透过精、气血等传统论述,和新的荷尔蒙疗法一同进入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其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系列的疗法,可以治疗或预防的疾病具有高度的重叠性,而且牵涉的种类相当多元,甚至还可以戒烟毒、健美、增强脑力、返老还童等。这些论述其实都牵涉到此类医疗药品在民初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诉说着中西医交会后,两种不同思维的身体观和药品文化汇通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尔蒙 肾亏 神经衰弱 内分泌 药品 日常生活史
原文传递
儒家经济伦理:从荀子礼学谈起 被引量:4
9
作者 段宜廷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5,共9页
儒家的经济伦理,是将"利"和"义"关联起来考虑的。钱穆就曾概括:中国儒家传统经济理论,其实只是一个"礼治主义",此在荀子理论中,发挥得最透彻。荀子言富国,强调利民,进而利国;但同时,荀子也认为"礼义... 儒家的经济伦理,是将"利"和"义"关联起来考虑的。钱穆就曾概括:中国儒家传统经济理论,其实只是一个"礼治主义",此在荀子理论中,发挥得最透彻。荀子言富国,强调利民,进而利国;但同时,荀子也认为"礼义"在其中的枢纽地位,凸显伦理道德的重要性。甚至主张实践礼义的强度越强,国家就越有可能富强。对荀子而言,"礼制"建立了美德与经济之间的直接关系,有助于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弘扬美德。如此一来,既彰显了儒家文化传统,又符合了国家高效能的需求。本文从荀子"礼的起源"、"分配"概念,以及"利民"、"富国"等主张,揭橥荀子的经济伦理思想,论证其以"礼义"为原则的儒家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济伦理 荀子 义利 礼治 名分使群
原文传递
隳礼之教:清末画报的妇女图像——以1900年后出版的画报为主的讨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柯惠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62,共14页
图画编绘新闻在中国近代报刊出版史上,系属新创。清末由于印刷技术的改良,画报得以大量印制及传播。1900年以后,在政治运动的推波助澜下,报纸种类及阅报人数达到空前的程度。画报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及大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既属报类的新... 图画编绘新闻在中国近代报刊出版史上,系属新创。清末由于印刷技术的改良,画报得以大量印制及传播。1900年以后,在政治运动的推波助澜下,报纸种类及阅报人数达到空前的程度。画报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及大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既属报类的新创,又以城市为传播中心。因此其出版过程及流通方式,反应清末民初时代变化及社会心态。晚清的报纸强调提供消闲娱乐,带着明显商业谋利的目的。庚子事变后,新闻的采择加入更多扬述文明与进步的趋向,政治言说一跃而与礼法闺训、消闲谴责并列;在新旧碰撞的过渡时期,在商业及启蒙双重推进下,对妇女问题的提出和呈现也有更多复杂的面貌。"妇女"如何被定义及表述,牵涉到的不只是近代女权的觉醒,也反应了传统礼法秩序、人伦思想在晚清社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画报 妇女形象 女性启蒙
原文传递
《文社月刊》中圣经故事之改写研究
11
作者 曾阳晴 《基督教学术》 2011年第1期123-147+333,共25页
处于20世纪中国反教最为激烈的年代,文社从成立到出版月刊,本色化一直是其最中心的指导原则与神学,其中文学创作是其本色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有一大部分的作品与圣经文本有相当的关系,或者引用经文,或者改编圣经故事,成为当时基督徒... 处于20世纪中国反教最为激烈的年代,文社从成立到出版月刊,本色化一直是其最中心的指导原则与神学,其中文学创作是其本色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有一大部分的作品与圣经文本有相当的关系,或者引用经文,或者改编圣经故事,成为当时基督徒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特色。本论文聚焦于《文社月刊》之文学书写中有关圣经故事之改写的研究,此一研究也是此一领域的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社 圣经 本色化 基督教文学
原文传递
1918年,中国如何“抗疫”
12
作者 皮国立 《中国中小企业》 2020年第4期66-71,共6页
1918年世界大流感之疫情,无疑创造自黑死病以来单独一场疫病损失人口最多的记录:据英国《泰晤士报》报导,1918年9月到12月,欧洲就死了600万人。而全球在这波疫情中,“至少”有2000多万人因此殒命,至多则是杀死一亿多人。
关键词 《泰晤士报》 黑死病 疫情 大流感 疫病 抗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