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作品精选
1
作者 孙龄悦 罗云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原工学院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茜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0年第2期32-35,共4页
混合式教学是把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引向深入。MOOC是大型开放网络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线上教学资源,帮助学习者借助网络教学平... 混合式教学是把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引向深入。MOOC是大型开放网络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线上教学资源,帮助学习者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检测。有了MOOC的网络教学资源基础,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混合式教学 服装生产管理
下载PDF
近代中原地区大襟形制服装门襟结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贝贝 李晓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80,共7页
为深入研究近代中原地区大襟形制服装门襟的设计和制成原理,文章通过对中原工学院服饰文化中心馆藏服装实物的观察、测量、数据分析和结构复原,总结出大襟形制服装门襟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门襟是集服装闭合功能、衣缘毛边装饰和结构... 为深入研究近代中原地区大襟形制服装门襟的设计和制成原理,文章通过对中原工学院服饰文化中心馆藏服装实物的观察、测量、数据分析和结构复原,总结出大襟形制服装门襟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门襟是集服装闭合功能、衣缘毛边装饰和结构裁剪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门襟独裁、门襟与左衣身连裁和门襟与前后片连裁三种结构设计方法,是产生"找袖"形制、"无找袖"形制、宽接袖、窄接袖结构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里襟部分拼接、宽度不一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对于传统中式服装文化体系的丰富、完善及在当代中式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原地区 馆藏 大襟形制 门襟 结构研究
下载PDF
中原民间传统服饰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蕴锦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中原民间传统服饰图案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现代服装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中原民间传统服饰上吉祥图案的合理创新应用,对构建具有当代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服装专业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采取有... 中原民间传统服饰图案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现代服装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中原民间传统服饰上吉祥图案的合理创新应用,对构建具有当代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服装专业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表达独特创意的综合设计能力,促进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民间传统服饰 吉祥图案 服装设计 教学应用
下载PDF
中原地区近代传统服装的设计特点和造物观念
5
作者 陈晓鹏 刘慧芳 姚瑞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15期72-73,共2页
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服饰文化,该文作者从中原地区近代传统服装的藏品分析入手,总结了"适""容"和"巧"三方面的特点,提出传统服装的造物观念主要体现在"惜""敬"和"俭"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服饰文化,该文作者从中原地区近代传统服装的藏品分析入手,总结了"适""容"和"巧"三方面的特点,提出传统服装的造物观念主要体现在"惜""敬"和"俭"等方面,指出从造物观念的角度对传统服装展开研究,能够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价值与理念,为保护传统文化积累具体内容,也为当代设计提供精神资源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设计理念 近代传统服装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与Canny算法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
6
作者 庹武 杜聪 +4 位作者 陈谦 吴超 魏新桥 张欣汝 刘思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2,共9页
为提高服装二维纸样轮廓信息采集转换的准确性及方便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方法。将手机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进行图像畸变矫正,对图像灰度化处理后进行伽马变换。通过改进的Canny算法对纸... 为提高服装二维纸样轮廓信息采集转换的准确性及方便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方法。将手机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进行图像畸变矫正,对图像灰度化处理后进行伽马变换。通过改进的Canny算法对纸样图像进行边缘信息的提取,使用自适应双边滤波保边去噪;在原Sobel算子上增加了45°和135°方向的梯度模板计算梯度;采用自适应双阈值确定边缘;融合形态学算法处理轮廓;最后按需进行轮廓骨架提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二维纸样的轮廓提取,其提取误差在0.15~1.50 cm之间,可实现单独对服装纸样的外轮廓、内轮廓及内外轮廓图的提取,完成轮廓的无差别提取,减少后期人工对轮廓图的编辑,提高二维纸样数字化录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纸样提取 计算机视觉 相机标定 图像处理 CANNY边缘检测算法 轮廓后处理 样板转化
下载PDF
近代中原民间童装图案中的养蒙基因与创新设计
7
作者 孔令奇 王琳 李方歌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35-41,共7页
从养蒙教育视角对近代中原民间儿童服饰图案艺术进行解读,以期为中国风格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文献与影像实物互证的方法,从近代中原民间儿童服饰图案的题材内容、造型构成、色彩与工艺元素中挖掘并阐析服饰在育儿中的价值,从中提取典型元... 从养蒙教育视角对近代中原民间儿童服饰图案艺术进行解读,以期为中国风格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文献与影像实物互证的方法,从近代中原民间儿童服饰图案的题材内容、造型构成、色彩与工艺元素中挖掘并阐析服饰在育儿中的价值,从中提取典型元素,开展创新设计实践。研究认为,中原民间儿童服饰图案在丰富的艺术形式中蕴含了“祈子”“护子”“育子”的文化基因,是民间关爱生命、涵养人格、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对其进行活化应用是推动中国风格设计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民间 童装图案艺术 养蒙文化 创新设计
下载PDF
近代中原民间女婚服实证分析与CLO3D数字化复原
8
作者 孔令奇 梁佳雪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41-47,51,共8页
以开发中原民间服饰文物的数字化资源为目的,通过文献与传世实物互证的方法,梳理近代传统女婚服的类型特征、艺术价值与民俗文化内涵,展现农耕文明下的中原婚俗文化。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服饰样本,运用CLO3D软件绘制衣片样板、... 以开发中原民间服饰文物的数字化资源为目的,通过文献与传世实物互证的方法,梳理近代传统女婚服的类型特征、艺术价值与民俗文化内涵,展现农耕文明下的中原婚俗文化。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服饰样本,运用CLO3D软件绘制衣片样板、材质纹样,进行样衣试穿,完成数字化虚拟复原。实践表明:借助数字化虚拟技术可完整、有效地实现女婚服文物的数字化资源开发,与现实服装文物复原、展示相比更具时效、节能、全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原地区 民间女婚服 数字化复原 CLO3D
下载PDF
传统披肩结构造型与现代服装融合设计研究
9
作者 李朝璐 陈谦 李阳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为了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围绕披肩结构造型演化及服装融合设计对国内披肩结构造型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披肩的款式结构特征和图纹色彩应用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以披肩为元素的现代服装融合设计中运用披肩结构理论与... 为了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围绕披肩结构造型演化及服装融合设计对国内披肩结构造型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披肩的款式结构特征和图纹色彩应用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以披肩为元素的现代服装融合设计中运用披肩结构理论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将古城文化符号、传统披肩文化与流行因素相结合,实现了符合新时代时尚潮流审美的系列服装创新设计,使传统的服饰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应用并开发了Style3D的主要模块技法,对系列设计中的不同款式结构、工艺进行了虚拟展示,体现了传统服饰造型与现代服装相互融合的可实现性,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推动披肩相关产品的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肩 传统服饰 结构造型 融合设计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服装裁剪分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庹武 郑攀 +1 位作者 常亭亭 荣幸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8-152,共5页
为确定影响服装裁剪分床的主要因素,在生产一线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服装裁剪分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建立5个方面22个因素的3个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针对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设计调研问卷,对服装企业专家进... 为确定影响服装裁剪分床的主要因素,在生产一线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服装裁剪分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建立5个方面22个因素的3个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针对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设计调研问卷,对服装企业专家进行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构成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根据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规则对裁剪分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出号型数量、套排件数、铺布层数、排料图数量和铺布长度为影响裁剪分床的关键因素,为裁剪分床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量化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剪分床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量化分析 服装
下载PDF
电磁屏蔽服装的开发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克兢 汪秀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8-150,共3页
简述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危害机理,讨论了电磁屏蔽服装开发的要求及电磁屏蔽服装的标准和屏蔽效能的测试,并提出了开发电磁屏蔽服装应考虑的因素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服装 屏蔽 屏蔽效能测试
下载PDF
中原地区民间斜裁肚兜的结构与工艺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晓鹏 刘慧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56,共6页
肚兜是中国传统内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展示中国服饰文化的技术内容,文章采用了实物分析的方法,从造型、色彩、材质等对所收藏的中原地区民间肚兜进行了介绍。通过数据采集和裁片描绘,从技术角度对斜裁肚兜藏品进行... 肚兜是中国传统内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展示中国服饰文化的技术内容,文章采用了实物分析的方法,从造型、色彩、材质等对所收藏的中原地区民间肚兜进行了介绍。通过数据采集和裁片描绘,从技术角度对斜裁肚兜藏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相关的尺寸数据、穿着效果、局部设计的方法。通过对其缝制工艺、装饰工艺和辅助工艺的解析,提出肚兜在制作方面具有合理简化、讲求实际的特点,在装饰方面具有理性、适度、与功能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质朴、务实的设计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肚兜 传统服饰 内衣文化 服装结构 装饰工艺
下载PDF
基于改进边缘检测算法的服装款式识别 被引量:9
13
作者 庹武 王哓玉 +4 位作者 高雅昆 于媛媛 郝潇潇 刘永亮 郭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为快速识别服装款式类型,提高生产效率,针对现有传统边缘检测算法难以准确提取轮廓特征序列的不足,设计一种改进的边缘提取算法。通过定义一种新的优化卷积核,在使用传统边缘检测算法提取训练样本的服装轮廓基础上,将该卷积核与目标矩... 为快速识别服装款式类型,提高生产效率,针对现有传统边缘检测算法难以准确提取轮廓特征序列的不足,设计一种改进的边缘提取算法。通过定义一种新的优化卷积核,在使用传统边缘检测算法提取训练样本的服装轮廓基础上,将该卷积核与目标矩阵进行卷积得到新的外轮廓,将新轮廓序列的傅里叶描述子作为特征向量,进一步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完成服装款式的自动分类与识别。为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一个包含4类服装500个不重复服装图像的样本库,选取281个作为训练样本,对剩余219个样本进行测试,测试识别准确率最低为93.48%,最高达到了100%。该改进算法提高了服装款式识别率,对服装智能化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款式识别 边缘检测算法 傅里叶描述子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中原传统服饰面料及手工艺的传承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克兢 田合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7,共4页
中原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其如何在现代时尚品牌服装设计中进行活化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以中原传统服饰的材质选择、手工艺和图案纹样等元素为研究基础,通过实物分析,对中原传统服饰... 中原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其如何在现代时尚品牌服装设计中进行活化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以中原传统服饰的材质选择、手工艺和图案纹样等元素为研究基础,通过实物分析,对中原传统服饰的天然面料、盘扣工艺和刺绣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原传统服饰是面料的自然风、盘扣的休闲风及刺绣的和谐统一,并实例分析了中原传统服饰面料及手工艺能够契合现代时尚服装品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再现了中原传统服饰面料及手工艺的魅力,为现代时尚品牌服装设计提供设计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传统服饰 艺术元素 时尚品牌 传承
下载PDF
盘花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克兢 田合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2-44,65,共4页
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之一的盘花工艺发展前景及应用现状的调查,对使用盘花工艺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风格定位进行了分析,得出盘花工艺在现代服装中的图案、材料、使用部位及面积等设计经验。
关键词 盘花工艺 服装设计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34的服装款式图廓形识别 被引量:6
16
作者 庹武 刘永亮 +4 位作者 高雅昆 郭鑫 魏新桥 杜聪 于媛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02,共8页
为解决服装款式图廓形识别技术复杂及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34的改进方法。首先针对首层卷积提取图像的邻域信息范围较大的问题,优化首层网络结构提升其特征表达能力,然后针对残差块中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 为解决服装款式图廓形识别技术复杂及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34的改进方法。首先针对首层卷积提取图像的邻域信息范围较大的问题,优化首层网络结构提升其特征表达能力,然后针对残差块中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不足的问题,引入融合非对称卷积和h-swish激活函数,并通过迁移学习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建立一个包括连衣裙、女上装和女裤3个大类共10种廓形的服装款式图数据集,对其数据增强后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ResNet34网络模型准确度达92.78%,相比ResNet34网络模型方法提升了3.2%,且性能优于ResNet50、MobileNetV2、CaffeNet等网络模型方法,可提高款式图廓形的识别精度,对服装企业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款式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式识别 服装款式 残差网络 激活函数 迁移学习
下载PDF
服装销售网页色彩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晓鹏 侯倩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6,共5页
为了提高服装销售网页的色彩效果,分析了目前服装销售网页色彩设计中存在缺乏统一色调的整合、产品色彩表达不明确、缺乏色彩细节的变化等问题,建立了基于色彩分析的服装销售网页色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根据理论分析与经... 为了提高服装销售网页的色彩效果,分析了目前服装销售网页色彩设计中存在缺乏统一色调的整合、产品色彩表达不明确、缺乏色彩细节的变化等问题,建立了基于色彩分析的服装销售网页色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根据理论分析与经验判断,确定了服装销售网页色彩评价中一级与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布,并验证了其根源性因素。最后,提出服装销售网页色彩设计的要点:网页整体色调是第一设计要点;重视服装产品图片的色调;注重网页重点细部色彩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销售网页 色彩效果 模糊综合评价 网页色彩设计 色彩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与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克兢 田合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3-195,共3页
通过对全球化生态设计思潮的了解,阐述了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原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现状,基于对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中服装材料、服装装饰以及服装观念中所蕴含生态理念的分析,提出了其在现代生态... 通过对全球化生态设计思潮的了解,阐述了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原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现状,基于对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中服装材料、服装装饰以及服装观念中所蕴含生态理念的分析,提出了其在现代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 中原传统服饰文化 生态观
下载PDF
基于SE-Inception v3与迁移学习的服装袖型识别与分类 被引量:4
19
作者 庹武 郭鑫 +3 位作者 张启泽 刘永亮 杜聪 魏新桥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06,共8页
为了提高服装袖型的识别与分类效率,提出一种融合SE(Squeeze-and 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和Inception v3主干网络的分类模型SE-Inception v3。针对图片背景等无关信息对识别的干扰问题,添加注意力机制,增强有用特征通道;引入了迁移学习思... 为了提高服装袖型的识别与分类效率,提出一种融合SE(Squeeze-and 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和Inception v3主干网络的分类模型SE-Inception v3。针对图片背景等无关信息对识别的干扰问题,添加注意力机制,增强有用特征通道;引入了迁移学习思想,防止因袖型样本数据集较少而产生过拟合问题。将通道注意力和Inception模块多尺度卷积二者融合,有效地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和表达能力,该模型最终实现了以袖子为例的服装关键部位的识别与分类。通过对泡泡袖、灯笼袖、蝙蝠袖等8类服装袖型数据增强后共计3200个样本进行训练验证,平均准确率达到95.38%。与其它几类主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为服装部位的图像分类识别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型识别 注意力机制 Inception v3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附加相变材料层的热防护服装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20
作者 朱方龙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1年第4期635-643,共9页
火灾高温环境中,作业人员穿着防护服装可有效减小热压并提高着装舒适性.本文构建了模拟火灾环境下含相变材料的多层火灾安全防护服的传热模型,并利用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利用模型结果研... 火灾高温环境中,作业人员穿着防护服装可有效减小热压并提高着装舒适性.本文构建了模拟火灾环境下含相变材料的多层火灾安全防护服的传热模型,并利用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利用模型结果研究了防护性能与相变材料的熔点及相变层在服装层中的配置关系.研究发现与一般多层消防服相比,含相变材料层消防服在高温火灾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所选PCM的热物理属性,尤其是含PCM织物层在多层服装各层中的布置对服装防护人体皮肤烧伤性能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性能 相变材料 皮肤烧伤 防护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