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式油气分离器的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炜 王敏谦 《国外石油机械》 1998年第2期37-42,共6页
介绍一种既可用于井下液气分离又可用于地面液气分离,结构紧凑且经济的螺旋式油气分离器。论述该分离器的设计、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结果。在用于井下作业时,可将部分气体从液流中分离出来,且液体夹带量极少。在地面使用时,其制造与安... 介绍一种既可用于井下液气分离又可用于地面液气分离,结构紧凑且经济的螺旋式油气分离器。论述该分离器的设计、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结果。在用于井下作业时,可将部分气体从液流中分离出来,且液体夹带量极少。在地面使用时,其制造与安装费用仅为常规分离器的2%,而且可以借助井场原有的管汇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离器 螺旋分离器 湿气 气水分离器 设计 试验
下载PDF
羟丙基田菁胶水溶液性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著 刘海林 +6 位作者 赵根锁 张国宝 刘洪升 王俊英 王新声 王安培 郎学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高温低伤害压裂液的增稠剂羟丙基田菁胶的水溶液性质,包括溶解速率、浓度、pH、无机盐对水溶液粘度的影响,粘温关系,分散剂的作用,水溶液的放置稳定性和流变性,简介了制备方法。
关键词 水溶液 田菁胶 压裂液 增稠剂
下载PDF
间歇气举新工艺
3
作者 赵炜 《世界石油工业》 1997年第4期48-50,共3页
在奥地利OMV公司所属的油田,气举工艺是仅次于杆式泵的最常用的人工举升方法,其检泵周期长,酸产灵活性大。间歇气举是于低压油气井的气举方法。采用新近研究的间歇气举设计能够提高油气井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气举采油 人工举升 间歇气举 油田
下载PDF
连续气举采油井下管柱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华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本文介绍了连续气举采油井下管柱设计计算方法的内容和步骤,通过中原油田的应用,效果明显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它是气举井设计最根本和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可供气举设计工作者参考?2一262 井应用本文所列方法进行气举后.日产油由气举前的89桶... 本文介绍了连续气举采油井下管柱设计计算方法的内容和步骤,通过中原油田的应用,效果明显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它是气举井设计最根本和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可供气举设计工作者参考?2一262 井应用本文所列方法进行气举后.日产油由气举前的89桶(14立方术)提高到178桶(28.3立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采油 井下管柱
下载PDF
多目标、多断块、多层系油气田开发方案优选的二阶灰色关联度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先涛 孟涛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1期31-33,59,共4页
针对多断块、多层系油气田开发方案优选的多目标性,提出了用二阶灰色关联度求解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可行,便于现场使用,并指出其原理对多油气区开发方案的优选和气田排水采气措施的优选同样适用。
关键词 油气田 开发方案 优选法 灰色系统 油田开发
下载PDF
现场制取氮气降低欠平衡钻井费用
6
作者 赵炜 《世界石油工业》 1997年第8期28-31,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加拿大的欠平衡钻井情况以及3种制氮方法,重点介绍空心纤维隔膜制氮设备及其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制备设备 氮气 气体钻井 加拿大 美国
下载PDF
井下金属管材腐蚀机理的探讨
7
作者 鄢艳 Ralph H.Moeller 《国外石油机械》 1994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腐蚀性油井环境中,材料的剥蚀有三种普通方式:失重腐蚀使金属表面或多或少的受到均匀侵蚀;金属损失高度集中时就会发生点蚀或隙间腐蚀;而环境诱发的裂纹是无明显金属损失的脆性断裂。
关键词 应力腐蚀裂纹 腐蚀机理 金属管材 硫化物应力 脆性断裂 镍合金 硫化氢 隙间腐蚀 低应变率试验 腐蚀环境
下载PDF
机械面密封——原理、设计及材料
8
作者 鄢艳 Johan Bratthall 《国外石油机械》 1994年第2期77-80,共4页
机械面密封是沉没式泵技术的关键。在该领域的发展已使ITT Flygt确立了此项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本文涉及了三项内容:首先讲述了机械面密封的基本原理;基次是ITT Flygt密封设计的特点;最后讨论了密封件的最佳材料。
关键词 密封 原理 设计 材料
下载PDF
多相管流计算方法在计算水淹气井压力梯度中的应用
9
作者 江焕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相管流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大部分基于流动力学的理论分析。经过6井次的计算应用,平均相对误差为-1.63%,标准离差为2.40%,证明是一种可靠的两相流计算方法。
关键词 多相管流 计算方法 水淹气井 压力梯度 流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