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7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O_(3)与PM_(2.5)关系及污染主控因素分析
1
作者 洪也 马雁军 +5 位作者 苏枞枞 王扬锋 任万辉 王继康 王东东 徐晓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8,共14页
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厘清PM_(2.5)与O_(3)的关系,识别O_(3)主控因素以及量化气象和人为排放贡献是实施二者协同控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沈阳市大气复合立体超级站2019−2022年地面观测数据,分析PM_(2.5... 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厘清PM_(2.5)与O_(3)的关系,识别O_(3)主控因素以及量化气象和人为排放贡献是实施二者协同控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沈阳市大气复合立体超级站2019−2022年地面观测数据,分析PM_(2.5)和O_(3)协同关系及成因;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得到影响O_(3)变化的主控因素,并估算各气象因素对O_(3)的贡献.结果表明:①沈阳市2019−2022年夏季PM_(2.5)浓度与O_(3)浓度呈正相关,有明显的协同增长效应,其余三季均呈明显负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和高太阳辐射条件利于大气光化学反应,促进了O_(3)、PM_(2.5)中二次无机成分〔主要是硫酸盐(SO_(4)^(2−))、硝酸盐(NO_(3)−)和铵盐(NH_(4)^(+)),简称“SNA”〕共同增长所致;而冬季高排放和高大气稳定度等气象条件利于SNA和二次有机碳(SOC)非均相生成,但弱太阳辐射和低温等条件不利于O_(3)光化学生成,加之高NO的滴定效应,使SNA和SOC浓度均与O_(3)浓度呈负相关.②在观测的相关污染物和气象因子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与O_(3)浓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在夏季.③气象因素中,O_(3)浓度与气温高度相关,与风速也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则在各季节均呈负相关.冬、春、秋三季PM_(2.5)均对O_(3)起抑制作用,冬季尤为突出.在高浓度O_(3)污染(O_(3)浓度>160μg/m^(3))过程中,主控因素中气温和风速的抬升促进O_(3)浓度升高,而高NO2和相对湿度(RH)则有利于降低O_(3)浓度.在2019−2022年高浓度O_(3)污染过程中,气象因素对沈阳市O_(3)浓度变化的贡献高于O_(3)前体物排放的贡献,总贡献为57μg/m^(3),对污染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PM_(2.5)与O_(3)协同作用 气象因素 逐步回归模型
下载PDF
黄山和沈阳大气冰核数浓度及核化机制对比分析
2
作者 苏航 银燕 +4 位作者 周德平 王金虎 刘玉彻 夏佳琦 任科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682,共16页
本研究利用Bigg型混合云室及静力真空水汽扩散云室FRIDGE,结合其他气象要素观测设备,对黄山及沈阳为地域代表的各自三层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进行梯度对比观测,得出黄山及沈阳为地域代表各自三层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随高度、时间... 本研究利用Bigg型混合云室及静力真空水汽扩散云室FRIDGE,结合其他气象要素观测设备,对黄山及沈阳为地域代表的各自三层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进行梯度对比观测,得出黄山及沈阳为地域代表各自三层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随高度、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湿度、粒径大小等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时空条件、不同核化条件、不同粒子条件下大气冰核的凝结冻结核化和凝华核化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对黄山及沈阳大气冰核的浓度分别拟合参数化公式,对黄山及沈阳不同区域的人工增减雨作业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冰核 云室 核化机制 数浓度
下载PDF
2020—2021年沈阳地区4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大气可降水量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爽 胡鹏宇 +5 位作者 贾越 崔劲松 杨磊 李崇 王东东 侯婉婷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选取2020—2021年夏季沈阳地区出现的4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利用欧洲中心(ECMWF,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RA5再分析资料、地基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系统... 选取2020—2021年夏季沈阳地区出现的4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利用欧洲中心(ECMWF,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RA5再分析资料、地基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沈阳地区短时强降水过程中GPS水汽与水汽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过程前,水汽累积时间的长短与相应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副热带高压系统外围导致的强降水过程,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可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水汽增长速度可达1.1 mm·h^(-1)。此外,强降水出现时段与PWV峰值阶段相对应,但二者峰值并不完全重合;短时强降水出现时,沈阳站的大气可降水量超过38 mm;强降水结束后,PWV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地基GPS 水汽通量
下载PDF
增强外经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沈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海外建设分公司强化资金管理的经验
4
作者 王大成 王毅 《辽宁财税》 1994年第4期19-20,共2页
增强外经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沈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海外建设分公司强化资金管理的经验王大成,王毅加快外经企业的发展步伐,一靠人才,二靠资金.三靠管理。如何加强企业的资金筹集、调度和管理,少投入多产出... 增强外经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沈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海外建设分公司强化资金管理的经验王大成,王毅加快外经企业的发展步伐,一靠人才,二靠资金.三靠管理。如何加强企业的资金筹集、调度和管理,少投入多产出,实现资金增值,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资金管理 外经企业 有效途径 竞争力 经济实力 分公司 承包市场 外汇支付 资金使用效益
下载PDF
中国东北植被生长峰值时空变化及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瑞欣 李付全 +2 位作者 周玉科 王笑影 孙文彬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5期25-28,共4页
植被生长峰值不仅是典型的物候节点,也是植被最大生长能力的重要指示参数。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时序遥感NDVI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探索植被生长峰值的变化趋势,利用Hurst指数对植被生长峰值进行可持续性分析。... 植被生长峰值不仅是典型的物候节点,也是植被最大生长能力的重要指示参数。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时序遥感NDVI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探索植被生长峰值的变化趋势,利用Hurst指数对植被生长峰值进行可持续性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东北地区植被生长峰值时间点(POP)和最大生长幅度(PEAK)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峰值时间点在东部以及北部阔叶林和草原区域表现为延迟趋势;植被最大生长幅度在中部、北部以及西南部表现为增强趋势,在森林区峰值时间点表现为延迟趋势,生长峰值表现为增强趋势;2)东北地区整体上植被返青开始期(SOS)和生长峰值时间主要以延迟为主,峰值幅度有所升高;3)Hurst指数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植被PEAK呈持续增强趋势,仅6.38%的区域与过去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植被增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植被生长峰值变化可持续性研究,可以为评价东北地区植被固碳能力和生态系统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植被物候 生长峰值 趋势分析 HURST指数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特征研究
6
作者 胡春丽 焦敏 +2 位作者 李菲 李辑 周晓宇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0-426,共7页
利用1961—2017年东北地区1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最低温度资料,按照《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行业标准,建立东北地区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历史数据集,采用气象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冬季气温、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年... 利用1961—2017年东北地区1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最低温度资料,按照《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行业标准,建立东北地区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历史数据集,采用气象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冬季气温、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0.4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1960s最低,2010s达到最大值;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突变时间为1981年,突变前气温负距平为主,突变后气温波动变化明显;东北地区冬季冷空气过程以寒潮为主,冷空气出现日数、发生强度以12月最多、最强;冷空气趋势变化不显著,其中1961—1970强度最强,2001—2010年最弱;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突变后冷空气日数减少,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强降温事件 特征
下载PDF
基于新气候态背景的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评估与预测研究
7
作者 张萌萌 赵春雨 +4 位作者 房一禾 李经纬 林益同 于怡秋 张玮琦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4期95-102,共8页
选用1981—2020年中国东北地区199站气象资料,将1981—2010年与1991—2020年作为气候态的气温、降水、大气环流场及海温场进行比较,并分析气候平均值的改变对气候评价、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旧气候态下,东北地区的... 选用1981—2020年中国东北地区199站气象资料,将1981—2010年与1991—2020年作为气候态的气温、降水、大气环流场及海温场进行比较,并分析气候平均值的改变对气候评价、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旧气候态下,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大气环流及海温场均有明显变化,且环流和海温场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变化相对应。新气候态下,东北地区的春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增加,夏季降水量减少,平均气温均升高。冬季高纬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东亚大槽强度减弱,与冬季气温升高相对应;夏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与东北夏季降水减少相一致。全球海温总体增暖,而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变冷,夏季海温差值在赤道太平洋地区表现为西正东负的分布特征,与夏季东北气温升高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平均值 气候评价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与家庭异质性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8
作者 李涛 牛雪寒 +2 位作者 韦艳 易雪 李悦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7期44-49,共6页
中国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在持续性增加,家庭逐渐成为减排的焦点。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不同家庭类型的消费碳排放及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建立STIRPAT模型分析家庭收入、家庭规模、户主教育水平和户主年龄四个家庭异质... 中国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在持续性增加,家庭逐渐成为减排的焦点。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不同家庭类型的消费碳排放及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建立STIRPAT模型分析家庭收入、家庭规模、户主教育水平和户主年龄四个家庭异质性因素对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居住类消费碳排放是家庭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四个家庭异质性因素对家庭消费碳排放影响程度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年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中国家庭减碳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PS STIRPAT模型 家庭异质性 消费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RSEI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新民市为例
9
作者 王井利 余鹏程 +2 位作者 蔡福 刘慧楠 高天娇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以辽宁省新民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2017年、2020年的相近月份(5—6月)Landsat 8 OLI_TRIS数据,提取4个生态因子[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 以辽宁省新民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2017年、2020年的相近月份(5—6月)Landsat 8 OLI_TRIS数据,提取4个生态因子[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2017年、2020年新民市RSEI的均值分别为0.397、0.348、0.506,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14—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和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区域,面积占比由62.5%降至33.2%;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和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区域,面积占比呈明显的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由21.3%先下降到18.4%后上升到37.0%。4个因子中绿度和湿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起到正面作用,其中湿度的正面影响较为显著;干度和热度起到负面作用,其中干度的负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Landsat8 OLI_TRIS 遥感生态指数(RSEI) 主成分分析 新民市
下载PDF
盘锦地区不同品种水稻品质及其冠层高光谱反射率特征分析
10
作者 王岩 高美琦 +4 位作者 卞景阳 李荣平 赵先丽 温日红 张东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对2022年盘锦地区8种水稻进行品质特征分析,并探讨不同品种水稻籽粒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与水稻成熟期冠层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及连续统去除光谱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盐粳939的加工品质较好,锦稻106(9系)的外观... 对2022年盘锦地区8种水稻进行品质特征分析,并探讨不同品种水稻籽粒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与水稻成熟期冠层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及连续统去除光谱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盐粳939的加工品质较好,锦稻106(9系)的外观品质较好,锦稻香103的蒸煮品质较好,盘粳968(3系)的营养品质较好。原始光谱反射率与糙米率指标的相关关系较好,在731~1131 nm和1150~1360 nm两个波段内,相关系数高达0.767;糙米率与一阶导数光谱的相关关系最好,在1459 nm处达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67;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在1804 nm处与连续统去除光谱的相关关系较好,并达到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和-0.983;长宽比与原始光谱的相关关系较好,相关系数在659 nm处达到最大值,为0.849;蒸煮品质所包含的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营养品质所包含的蛋白质含量均与连续统去除光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粒品质 冠层光谱反射率 一阶导数光谱 连续统去除光谱
下载PDF
盘锦水稻田碳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11
作者 邹旭东 李荣平 +3 位作者 曹士民 蔡福 米娜 王笑影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2,97,共10页
为了揭示我国北方水稻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利用盘锦市水稻田生态系统观测站2018—2020年净碳交换量(NEE)观测数据,分析盘锦市水稻田NEE年变化、日变化特征,以及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对比... 为了揭示我国北方水稻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利用盘锦市水稻田生态系统观测站2018—2020年净碳交换量(NEE)观测数据,分析盘锦市水稻田NEE年变化、日变化特征,以及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对比NEE与风向、净辐射关系,最后按季节对比地温对植被呼吸(Reco)的影响,计算生态系统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结果表明,NEE的年总量都为负值,其中2018年NEE总量最大,为-574.09 g C/(m^(2)·y);NEE的年变化与风速呈正相关,与日照呈负相关;NEE的日变化为“U”型,GPP的日变化为倒“U”型,中午达到峰值,日变化值在夏季最大;NEE高值对应的风向是W、WSW、SW和NE、ENE;NEE低值对应的风向是SSE、S和NNW、NW;NEE绝对值随净辐射的增加而增大,有时出现NEE峰值滞后于净辐射的情况。GPP年值呈下降趋势,Reco年际变化较小。夏季Reco比其他季节高2.0~6.0倍。2019夏季呼吸强度随地温增值达到0.85 g C/(m^(2)·d)。计算2019年夏季Q_(10)值达到4.84。2018年夏季平均气温较高、温度日较差较小、风速较大共同促成了NEE2018年高值。而2020年6—7月降水量偏少造成2020年NEE值偏低。Reco与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Q_(10)值在夏季最高,是其他季节的1.9~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碳通量 变化特征 气象因子 盘锦市
下载PDF
沈阳地区PM_(10)、PM_(2.5)和PM_1质量浓度的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洪也 周德平 +1 位作者 马雁军 刘宁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1-234,275,共5页
分析了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气溶胶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其中冬季、春季和夏季均超标。PM2.5和PM1分别在PM10中所占的比值均为冬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次之,春季由于受到沙尘的影响,... 分析了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气溶胶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其中冬季、春季和夏季均超标。PM2.5和PM1分别在PM10中所占的比值均为冬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次之,春季由于受到沙尘的影响,其比值最低。在各个不同的季节,气溶胶粒子的粒级分布具有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6~8级(<1.1μm)、1级(5.8~9.0μm)、0级(9~10μm)和5级(1.1~2.1μm);春季出现沙尘时粗粒子明显增多,气溶胶粒子的粒级主要集中在0级(9~10μm)、1级和3级(3.3~4.7μm);冬季重污染天气下细粒子浓度高,峰值出现在1级、7级和5级(1.1~2.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PM1 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下载PDF
沈阳市夏秋季节大气细颗粒物元素浓度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洪也 周德平 +1 位作者 马雁军 刘宁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2-979,共8页
为获得沈阳市不同功能区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和分布特征,于2007年8月21~9月6日,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沈阳市4个采样点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PM1中50种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富集因子和经验正... 为获得沈阳市不同功能区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和分布特征,于2007年8月21~9月6日,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沈阳市4个采样点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PM1中50种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富集因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讨论了沈阳市夏秋季节细颗粒物中元素的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沈阳市夏秋季节PM1浓度明显比冬季低,且低于广州、北京等国内城市的浓度,但比青藏高原冰川区的浓度高1个量级以上,也高于意大利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城市.沈阳市不同功能区PM1的污染程度为铁西工业区>气象局商业居民区>科研所交通餐饮区>棋盘山风景区;富集因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表明,除自然源外,各功能区污染来源有所不同,交通运输、道路扬尘、餐饮业和工业的排放均对PM1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 痕量元素 富集因子 来源 沈阳
下载PDF
沈阳地区霾的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云海 马雁军 +3 位作者 刘宁微 周德平 王扬锋 洪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6-2641,共6页
利用沈阳市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霾天气出现的年季特征及其天气形势特征。利用边界层气象资料与污染物质量浓度资料对特定的霾过程从边界层到污染物质量浓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霾的出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 利用沈阳市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霾天气出现的年季特征及其天气形势特征。利用边界层气象资料与污染物质量浓度资料对特定的霾过程从边界层到污染物质量浓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霾的出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5 a平均每年为120 d左右,目前霾天数已经占到了全年的30%~40%。冬秋季节出现霾天气较多,秋冬两季霾日数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5%。凌晨到上午是霾出现的高发期,02—08时霾出现频率占总霾数的44.5%。霾的出现主要发生在冬秋季节冷空气势力不强,大气扩散能力较弱,边界层出现逆温时刻。接地逆温层厚度常常稳定在200~300 m高度左右,PM10质量浓度与能见度(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402 7。风速与能见度(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天气 污染物 边界层
下载PDF
1951─2012年沈阳市气象条件变化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邹旭东 杨洪斌 +1 位作者 张云海 汪宏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3,共8页
气象条件对城市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对比各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是研究城市大气环境的重要内容。为增进对东北重工业城市沈阳市大气环境变化的理解,分析了1951─2012年沈阳市气温、地表温度、风速、... 气象条件对城市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对比各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是研究城市大气环境的重要内容。为增进对东北重工业城市沈阳市大气环境变化的理解,分析了1951─2012年沈阳市气温、地表温度、风速、降水、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和趋势,阐明了2008─2013年冬季沈阳市空气污染指数和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对沈阳市1951─2012年气温、0 cm地温、风速、降水、气压日平均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1951─2012年的气温与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而风速、降水、气压则呈下降趋势,各气象要素呈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冬春季的气温与冬季的地表温度上升趋势最明显,冬春季的风速、夏秋季的降水量和春秋季的气压下降最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的气温、地表温度升高显著,风速、气压下降明显,年际变化幅度都有增大趋势。分析2008─2013年冬季沈阳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逐日资料。沈阳市冬季的大气污染呈线性上升趋势,空气污染指数与风速、气压、降水呈负相关,而与气温、地表温度呈正相关,且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最高。沈阳市的地表温度变化与东亚范围200 h Pa的风速、500 h Pa高压、850 h Pa的南风呈正相关,而与850 h Pa的北风呈负相关。这表明,沈阳市气候暖化及风速降低是空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城市化 污染指数 沈阳
下载PDF
沈阳春夏季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德平 洪也 +3 位作者 王扬锋 刘宁微 张云海 李丽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9-726,共8页
为了解沈阳地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时空分布状况,2010年起开始对沈阳地区的大气冰核浓度分布进行观测和研究。地面采用Bigg型混合云室法和滤膜法进行冰核气溶胶的采样测量,高空利用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租用的人工增雨飞机进行滤膜法采... 为了解沈阳地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时空分布状况,2010年起开始对沈阳地区的大气冰核浓度分布进行观测和研究。地面采用Bigg型混合云室法和滤膜法进行冰核气溶胶的采样测量,高空利用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租用的人工增雨飞机进行滤膜法采样。采样滤膜的处理都是统一在活化温度-15℃及冰面过饱和度20%、水面过饱和度3%的湿度条件下进行的。根据取得的部分观测资料,给出了沈阳春夏季大气冰核的浓度及冰核温度谱分布参数,分析了冰核浓度在3~6月各月以及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分布特征,初步给出了大气冰核浓度的尺度谱分布及其随高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大气冰核 Bigg 型混合云室 滤膜采样
下载PDF
沈阳冬夏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尺度谱分布特征 被引量:35
17
作者 严文莲 周德平 +2 位作者 王扬峰 杨军 李子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43,共9页
利用沈阳大气成分监测站颗粒物监测仪(Grimm 180)连续测得的夏季(2006年8月)、冬季(2006年12月和2007年1月)可吸入颗粒物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沈阳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谱分布及污染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沈阳市常规气象资... 利用沈阳大气成分监测站颗粒物监测仪(Grimm 180)连续测得的夏季(2006年8月)、冬季(2006年12月和2007年1月)可吸入颗粒物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沈阳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谱分布及污染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沈阳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要素和颗粒物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沈阳市冬、夏季部分时段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日际变化;谱分布较好地符合Junge分布;沈阳冬季PM10超标日数占冬季观测总天数的77%,PM2.5超标日数(按美国EPA日均标准)占冬季观测总天数的87%,PM10平均数浓度为6668.7个/cm3,平均质量浓度达252.8μg/m3,分别是夏季的3.0和2.4倍;冬、夏季PM2.5/PM10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647和0.603,PM2.5占可吸入颗粒物总数量的99%以上;浓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与温度、风速负相关,与湿度正相关,降雨、降雪过程使得颗粒物浓度明显降低,近地层逆温和雾是颗粒物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颗粒物污染对城市能见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PM10 PM2.5 尺度谱分布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沈阳若干气候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小珊 陈力强 +1 位作者 李辑 杨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3-828,共6页
沈阳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中,沈阳冬季气温升高约1.7℃。沈阳气温升高引起了当地多种与农事活动有关的气候现象变化:农耕期近50年增加6日左右,作物主要营养生长期冷害减少,但夏季低温变化不大;初霜日期自1980年代起总体明... 沈阳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中,沈阳冬季气温升高约1.7℃。沈阳气温升高引起了当地多种与农事活动有关的气候现象变化:农耕期近50年增加6日左右,作物主要营养生长期冷害减少,但夏季低温变化不大;初霜日期自1980年代起总体明显推迟,终霜日期提前;冬暖使得蔬菜大棚生产规模扩大;同时,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推后,1980年代后春旱的次数明显增多,但大涝年减少。另外,对农田水分蒸发影响很大的春季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对农业生产而言,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沈阳地区的这些气象要素变化似乎是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变化 农事活动 全球气候变暖
下载PDF
不同天气条件下沈阳城市热岛特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丽光 梁志兵 +3 位作者 王宏博 李昌杰 王笑影 赵先丽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3,共8页
利用1992—2008年沈阳站和新城子站逐日4个时次的平均气温、平均风速、降水量、云量和能见度资料,对不同天气条件下沈阳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雾和浓雾天气条件下,沈阳城市热岛强度在08时最弱外,其他天气条件下均表现为2... 利用1992—2008年沈阳站和新城子站逐日4个时次的平均气温、平均风速、降水量、云量和能见度资料,对不同天气条件下沈阳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雾和浓雾天气条件下,沈阳城市热岛强度在08时最弱外,其他天气条件下均表现为20时最强,14时最弱;不同天气条件下,夜间城市热岛强度均高于白天;晴朗无风条件下昼夜城市热岛强度差最大,为0.73℃。四季相比,除雾条件下秋季城市热岛强度最强外,其他天气条件下均为冬季最强;除大雨条件下春季城市热岛强度最弱外,其他条件下均为夏季最弱。沈阳城市热岛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弱,随能见度的降低而减弱,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弱。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次的差值表现为,1~3级风夜间变化幅度大于白天,0级和4~5级风速有相反规律,其他天气条件下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降水 风速
下载PDF
冬季沈阳市典型源排放PM_(10)浓度分布模拟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邹旭东 杨洪斌 +1 位作者 张云海 刘玉彻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1-886,共6页
选取沈阳市7个典型的大气污染源2006年12月~2007年2月的PM10排放浓度资料,利用CALPUFF对PM10浓度月平均分布做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冬季月平均PM10浓度分布的范围与风场、地形有直接的关系。地势平坦、风速大时,污染物扩散... 选取沈阳市7个典型的大气污染源2006年12月~2007年2月的PM10排放浓度资料,利用CALPUFF对PM10浓度月平均分布做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冬季月平均PM10浓度分布的范围与风场、地形有直接的关系。地势平坦、风速大时,污染物扩散范围大,污染物浓度小;地势不平、风速小时,污染物扩散范围小,污染物浓度大。1月份是沈阳市冬季月平均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月份,污染物分布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PUFF 大气污染 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